天天看小說

第八十六章 搶手的紗線

忙忙碌碌中很快就到了芒種時節(jié),大麥小麥這些有芒的作物,基本上已經(jīng)成熟了,等到青穗變成黃褐色就可以收割了。

緊接著要搶種晚谷、黍、稷這些夏播作物,爭取在有限的土地上收穫更多的糧食,好讓家裡的日子好過一些。

朱氏紡紗廠這段時間也是在忙碌中度過,終於在芒種這一天打造好了兩臺水力珍妮紡紗機,算上用來訓練的那一臺,一共有十臺水力珍妮紡紗機了。

朱舜昨天去了京城一趟,詢問魯維奧有沒有找到橡膠樹,回來就得知了這個好消息。

站在水力廠房門口,朱舜看著再一次擴大了三分之一的水力廠房,看著十臺‘咔嚓’‘咔嚓’紡紗的珍妮機,心情大好。

工廠主朱壽又是沽了兩碗酒,拎著酒瓶子站在門口,笑嘿嘿的說道:“舜兒啊,以後咱們家每個月能賺二百兩銀子了?!?

朱舜看見了三叔手裡的酒瓶子,聞著米酒的香氣,正準備說晚上陪三叔喝一杯。

水力廠房旁邊的小碼頭,走過來兩個人,一個是宋家作坊的管事,一個是呂家作坊的管事。

兩家作坊的管事又來催貨了。

宋家作坊和呂家作坊按照朱舜提供的方法,打造了高爐水塔,解決了手工作坊最難纏的疫病問題,正在大力擴張。

兩家作坊本來準備大幹一場,來一個爆炸式擴張,誰曾想再次出現(xiàn)了一個關(guān)鍵性問題。

紗線不夠用了,沒有紗線,再多的織布機也紡不出來棉布。

這段時間兩家管事經(jīng)常來朱氏紡紗廠看看,只要有新的紗線生產(chǎn)出來,流寇見了銀子一樣搶走,堆在自家的車船上。

爲了運輸上的方便,宋家和呂家在這段時間把織布機搬到永定河旁邊,建造了新的作坊。

距離朱家的紡紗廠也不遠,就在下游六十里左右的地方,不是兩家不想靠近朱氏紡紗廠,主要是不敢太感接近王恭局。

雖然王恭局現(xiàn)在不生產(chǎn)火藥了,只生產(chǎn)在京城裡銷量火爆的鳥銃,但是冬天的那場大爆炸給京城的官僚鄉(xiāng)紳,帶來的心裡陰影太大了,不生產(chǎn)也是不敢靠近。

反正現(xiàn)在永定河旁邊的上等水澆田,便宜的就像白撿一樣,依靠永定河的水運便利,六十里和三十里沒有多大區(qū)別,在哪都一樣。

晚上,朱舜和三叔慶祝水力珍妮機增加到十臺,宋家和呂家也在慶祝,慶??棽甲鞣坏拇笠?guī)模擴張。

不過,宋家和呂家在這個特殊時期,大規(guī)模招募紡婦的消息,被有心人傳到了東林黨那裡。

琉璃廠附近的一座府邸,書房內(nèi)。

工部尚書張鳳翔站在一張紫檀雕紋書案前,手裡拿著一支湖筆,平心靜氣的書寫著大文豪蘇軾的蘇體字。

蘇軾在書法上面的成就極高,被譽爲宋四家,字體最大的特點就是用墨豐腴,給人的第一直觀感受就是豐腴,很少見到枯筆。

張鳳翔在蘇體字上的造詣不淺,不可能產(chǎn)生枯筆的現(xiàn)象,更不要說是斷筆了。

他今天寫的這幅蘇體字,全部都是斷斷續(xù)續(xù)的斷筆,可見他的心境並不像他表現(xiàn)的那麼平心靜氣。

沒有別的原因,只因爲他得知了宋家作坊在這個特殊時期,沒有主動遣散聚集在一起的紡婦不說,竟然還大量的招募紡婦。

已經(jīng)超出五百的界限,達到了驚人的七百人!

書房內(nèi)還有幾張黃花梨桌椅,坐著十幾位儒生,有頭髮花白的老儒生,也有人到中年的中年儒生,全是張鳳翔這些年招攬的機幕。

今天難得的聚集在一起,就是爲了推衍一件事。

所有的機幕都到齊了,張鳳翔放下手裡的湖筆,走到了主位:“今天把各位請過來,想必你們也知道是因爲誰。”

“沒錯,就是因爲朱舜。”

“有了前幾次的經(jīng)驗,你們也看出來了,朱舜這個人的運氣極佳,如同天生的福星轉(zhuǎn)世,每次總能在關(guān)鍵時刻化險爲夷?!?

“所以這一次要改變策略,不去對付朱舜了,從他身邊的人入手?!?

說到這裡,張鳳翔端起茶杯慢慢喝茶,剩下的話交給了他的弟子。

弟子站起來先是給老師行了一禮,看向坐在黃花梨太師椅上的機幕們,說出了一個很簡易的謀劃:“朱家現(xiàn)在有了紡紗作坊,生活是越來越好了。”

“咱們接下來的謀劃,就是要把朱家的紡紗作坊搞的破落?!?

一名中年機幕站起來說道:“這個簡單,朱舜現(xiàn)在不僅是東林黨的仇人,也是晉商恨不得食其肉寢其皮的仇人?!?

“晉商早就發(fā)話了,禁止任何人購買朱家作坊的紗線,北直隸的商人不敢得罪晉商,雖然眼饞朱家紗線的低廉價格,卻沒有人敢買。”

“只要咱們從宋家織布作坊和呂家織布作坊入手,就能間接的把朱舜從現(xiàn)在有滋有味的小日子,變成以前那個連精緻棉布都買不起的窮苦生活。”

能夠成爲一部尚書的機幕,心計和城府都不簡單,中年儒生問出了自己的疑問:“只是...就算是讓朱舜回到以前的日子?!?

“頂多是讓他吃些苦頭,還不足夠讓他永遠無法翻身,做了也沒多大用處?!?

弟子莫名的笑了,笑的很冷冰冰:“這只是第一步。”

“常言道,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過慣了有酒有肉的好日子,誰也不想再過上吃糠咽菜的苦日子。”

“他朱舜自己可以過苦日子,但他能讓爹孃還跟著他過苦日子?”

“沒錢?呵,北平火器總局可是個金窟銀窟,不想貪污也會有人主動給他送錢?!?

“爲了爹孃能夠過上好日子,不貪都不行。”

“不貪?他忍心看著孃親穿著破爛衣服,爲了一口吃的,每日每夜的織布?”

“不貪?他忍心看著老爹,爲了能讓兒子過的好一些,拿命去私窯裡換錢?”

“就算是這樣,也掙不了多少錢,而他卻要眼睜睜的看著爹孃一步一步的熬死?!?

“萬一爹孃生病,就差十兩銀子便能看好重病,不貪?他就要親眼看著爹孃被病痛折磨死?!?

弟子說到這裡,所有機幕都明白張鳳翔的意思了,張鳳翔這是要徹底毀了朱舜這個人。

既然對付不了朱舜,就把他同流合污爲自己人好了。

朱舜不是最爲厭惡東林黨嗎,張鳳翔這一次就要藉助看起來和他沒有關(guān)係的紡婦招募,把他變成東林黨。

一名老年儒生突然站了起來,讚歎道:“妙啊,從這個地方入手,還有一個更爲巧妙的一點。”

“以前東林黨都是直接面對朱舜,這一次東林黨完全可以把自己摘出去,自動有人幫咱們對付朱舜?!?

說到這裡,所有人都打了一個顫慄,想到了一個讓朝野上下都感到棘手,感到畏懼的人。

京城第一酷吏,馬士英。

第一百零六章 收倆小弟第二百零八章 機械鋸齒打造成功第五百三十九章 基建時代第五百五十五章 課稅局第四十四章 東林黨又作妖了第五百六十七章 開始展示水庫的作用第五百六十二章 太子和顧炎武的反應第一百四十七章 鉗工等級第二百三十二章 水塔運輸系統(tǒng)第二百六十六章 遠征遼東第五百八十七章 高壓蒸汽機第四百九十八章 歡騰的京城第一百九十四章 工業(yè)革命對於大明的初步影響第五百七十四章 新稅法第四百九十二章 皇太極的大笑第八十二章 疫防局第五百二十五章 朱舜這個香餑餑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明的化工廠第二百三十七章 礦石工廠對興安伯的影響第七十九章 傳染病的預防第四百二十八章 解決腐敗問題第一百三十六章 蒸汽機的作用第四百一十二章 05型野戰(zhàn)炮的神威六百零五章 成立各大學院六百一十一章 滿清圖謀蒸汽機第六十九章 黃永貴的金磚第五百八十章第四百九十一章 範家的第二個圖謀第四百七十九章 造紙工廠的教化大功第一百四十三章 蒸汽機的排水效率第一百九十二章 工業(yè)革命的根據(jù)地第五百零二章 造紙工廠對崇禎的影響第三百一十四章 一萬支鬥米式步槍第五百六十八章 開閘放水631.第627章 蓄熱室第四百一十九章 孫承宗和一把普通的刀第一百二十四章 牆倒了第一百四十四章 存量的博弈第一百零六章 收倆小弟第六百零三章 抵達貝海兒湖第四百九十五章 範永斗的慘死第七十二章 孫堂倌娶妻第一百六十一章 實驗結(jié)果第五百六十七章 開始展示水庫的作用第八十三章 準備擴張第六百二十一章 耐火材料第一百零四章 崇禎的人情第二百六十六章 遠征遼東第二百四十七章 火箭新品種第五十章 扶植實業(yè)家第一百六十九章 開始招生第五百零五章 第八個世界級天才第三百零四章 硫酸罐第四百二十二章 捷報傳到朝堂第二十三章 標準化第四百六十九章 西北工業(yè)革命的開端六百零五章 成立各大學院第四百七十三章 鉛室法第一百三十二章 院子外的聲音第三百三十章 挖的再深一些第一百七十三章 造船作坊第一百九十章 工業(yè)魔改成功第一百一十四章 黃永發(fā)的算計第四百二十五章 滿清要攻西北第三百二十五章 全球剪羊毛計劃第二百九十三章 軍工體系第五百一十二章 海岸線和深水港第五百一十章 細菌和巫蠱之術(shù)第二百三十八章 東林黨要壓價第五百九十五章 鋼鐵工業(yè)第三百七十八章 槍桿子第四百九十三章 工業(yè)侯又來攪局了?第三百八十二章 小偉人計劃第二百七十九章 氣急敗壞的多爾袞第二十三章 標準化第五百八十二章 工業(yè)派召集人馬第三百五十章 萬無一失曹掌櫃第二十六章 招募人手第二百九十三章 軍工體系第一百三十八章 熱氣的力量第二百九十八章 和蘭艦隊來襲第二百五十四章 製造玻璃的前置條件第三百零五章 眼饞朱舜的皇太極六百一十二章 工作崗位第一百九十二章 工業(yè)革命的根據(jù)地第二百八十三章 陷害吏部尚書第四百二十五章 滿清要攻西北第三百零七章 勝券在握是東林六百零六章 未來第四百七十九章 造紙工廠的教化大功第五百九十章 良種公司第一百零六章 收倆小弟第三百七十一章 雜交水稻的畝產(chǎn)第一百四十五章 啓動十臺蒸汽機第二百八十章 工業(yè)之城的規(guī)劃第二百零六章 第五名弟子第三百七十五章 又是一位伯爺第六百零四章 火燒貝海兒湖
第一百零六章 收倆小弟第二百零八章 機械鋸齒打造成功第五百三十九章 基建時代第五百五十五章 課稅局第四十四章 東林黨又作妖了第五百六十七章 開始展示水庫的作用第五百六十二章 太子和顧炎武的反應第一百四十七章 鉗工等級第二百三十二章 水塔運輸系統(tǒng)第二百六十六章 遠征遼東第五百八十七章 高壓蒸汽機第四百九十八章 歡騰的京城第一百九十四章 工業(yè)革命對於大明的初步影響第五百七十四章 新稅法第四百九十二章 皇太極的大笑第八十二章 疫防局第五百二十五章 朱舜這個香餑餑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明的化工廠第二百三十七章 礦石工廠對興安伯的影響第七十九章 傳染病的預防第四百二十八章 解決腐敗問題第一百三十六章 蒸汽機的作用第四百一十二章 05型野戰(zhàn)炮的神威六百零五章 成立各大學院六百一十一章 滿清圖謀蒸汽機第六十九章 黃永貴的金磚第五百八十章第四百九十一章 範家的第二個圖謀第四百七十九章 造紙工廠的教化大功第一百四十三章 蒸汽機的排水效率第一百九十二章 工業(yè)革命的根據(jù)地第五百零二章 造紙工廠對崇禎的影響第三百一十四章 一萬支鬥米式步槍第五百六十八章 開閘放水631.第627章 蓄熱室第四百一十九章 孫承宗和一把普通的刀第一百二十四章 牆倒了第一百四十四章 存量的博弈第一百零六章 收倆小弟第六百零三章 抵達貝海兒湖第四百九十五章 範永斗的慘死第七十二章 孫堂倌娶妻第一百六十一章 實驗結(jié)果第五百六十七章 開始展示水庫的作用第八十三章 準備擴張第六百二十一章 耐火材料第一百零四章 崇禎的人情第二百六十六章 遠征遼東第二百四十七章 火箭新品種第五十章 扶植實業(yè)家第一百六十九章 開始招生第五百零五章 第八個世界級天才第三百零四章 硫酸罐第四百二十二章 捷報傳到朝堂第二十三章 標準化第四百六十九章 西北工業(yè)革命的開端六百零五章 成立各大學院第四百七十三章 鉛室法第一百三十二章 院子外的聲音第三百三十章 挖的再深一些第一百七十三章 造船作坊第一百九十章 工業(yè)魔改成功第一百一十四章 黃永發(fā)的算計第四百二十五章 滿清要攻西北第三百二十五章 全球剪羊毛計劃第二百九十三章 軍工體系第五百一十二章 海岸線和深水港第五百一十章 細菌和巫蠱之術(shù)第二百三十八章 東林黨要壓價第五百九十五章 鋼鐵工業(yè)第三百七十八章 槍桿子第四百九十三章 工業(yè)侯又來攪局了?第三百八十二章 小偉人計劃第二百七十九章 氣急敗壞的多爾袞第二十三章 標準化第五百八十二章 工業(yè)派召集人馬第三百五十章 萬無一失曹掌櫃第二十六章 招募人手第二百九十三章 軍工體系第一百三十八章 熱氣的力量第二百九十八章 和蘭艦隊來襲第二百五十四章 製造玻璃的前置條件第三百零五章 眼饞朱舜的皇太極六百一十二章 工作崗位第一百九十二章 工業(yè)革命的根據(jù)地第二百八十三章 陷害吏部尚書第四百二十五章 滿清要攻西北第三百零七章 勝券在握是東林六百零六章 未來第四百七十九章 造紙工廠的教化大功第五百九十章 良種公司第一百零六章 收倆小弟第三百七十一章 雜交水稻的畝產(chǎn)第一百四十五章 啓動十臺蒸汽機第二百八十章 工業(yè)之城的規(guī)劃第二百零六章 第五名弟子第三百七十五章 又是一位伯爺第六百零四章 火燒貝海兒湖
主站蜘蛛池模板: 衡阳县| 深州市| 宁国市| 高邑县| 黑龙江省| 潢川县| 白水县| 泾阳县| 秦皇岛市| 文成县| 绵阳市| 泽普县| 洛宁县| 济阳县| 云林县| 伊吾县| 仙游县| 温泉县| 镇宁| 铜陵市| 土默特右旗| 房产| 阜阳市| 即墨市| 宜宾县| 平乡县| 阿拉善盟| 梁河县| 石柱| 扶余县| 西林县| 台中县| 屏边| 浙江省| 衡阳县| 承德县| 义马市| 中江县| 高州市| 惠东县| 全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