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十三章 初中數學教材的威力

元月,廿一。

朱舜編寫完七大基礎學科的邏輯學,開始編寫物理學和化學,這兩門可是他最擅長的兩門學科了。

史上最年輕的數理化三料博士,可不是花錢買來的。

窗外呼嘯的大雪終於停了,幾個弟弟在院子裡堆雪人,五弟朱鐵跑去王恭廠跟著總旗朱忠義練習刀法了。

今天說是帶他去一趟蠟燭寺附近的衚衕,清剿幾名謀財害命的喇唬,讓朱鐵見見血。

朱舜放下手裡的硬毫毛筆,搓了搓凍的寫不了字的雙手,心想著等哪天有錢了,一定要把紙糊的窗戶換成琉璃窗戶。

紙糊的窗戶防風效果,實在是不怎麼樣。

還要換上一方好硯臺,換上那種夏天不枯冬天不凍的硯臺。

朱舜站起來活動活動筋骨,準備繼續編寫物理學和化學的初中教材,爭取在新式學堂建立以前編寫完。

還沒提起硬毫毛筆,三叔朱忠禮滿臉堆笑的帶著一名穿著精緻棉布的中年儒生,走進了院子。

中年儒生戴著一副西洋眼鏡,身上穿著一身普通的棉襖,就像是一位普普通通的教書先生。

朱舜看了一眼,就被中年儒生吸引住了,心裡冒出了四個字。

極具風骨。

三叔邀著這位中年儒生進了正堂,扯開嗓門大喊起來:“舜兒趕緊出來,宋應星先生來了。”

朱舜聽見宋應星三個字,心裡難免產生了得見青史名人的振奮,走出屋子,不卑不亢的拱手道:“見過宋先生。”

宋應星的曾祖先後擔任過工部尚書、吏部尚書、都察院最高長官,家學淵源,江西有名的書香門第。

見了鄉野出身的朱舜,還是妄圖收下他兩個兒子做門生的朱舜,換成一般人早就說上一句不自量力,拂袖而去了。

宋應星卻是溫和的笑了笑:“你就是小朱先生吧,聽犬子說小朱先生學究天人,宋某今天特來拜會,希望沒有打擾到小朱先生。”

朱舜從來沒見過如此溫文爾雅的儒生,在這寒冬臘月裡,竟讓人有了一種如面春風的舒適。

以宋應星在清流的名望,一口一個小朱先生,喊的朱舜都有些慚愧了,淡然笑道:“學究天人不敢說,只不過對於幾何算術有一些研究罷了。”

宋應星眼裡閃過了一絲讚賞,沒想到朱舜不僅沒有半點年輕人的盛氣凌人,老成持重的像位淡泊名利的名士:“小朱先生難道不請我喝杯熱茶嗎?”

朱舜笑了,拿出那本初中數學教材,交給了宋應星:“喝茶,哪有這本書能讓先生心情暢快。”

後世最普通的初中數學教材,對於明代科學家來說,幾乎等同於《論語》原稿了。

宋應星研究了大半輩子的幾何算術,腦子裡的疑問比起兩個兒子多上太多了,自認爲解決了很多的數學難題,當之無愧是一名幾何算術方面的大家。

今天看了這本初中數學教材,宋應星內心產生的震撼,遠遠超過兩個兒子。

就像在逼仄狹窄的山洞裡行走了幾十年,以爲黑暗就是一切,逼仄狹窄就是世界的邊界。

看了這本初中數學教材,前方突然出現了亮光,尋著亮光走出去,眼前豁然開朗。

一個廣闊而又嶄新的世界,出現在宋應星面前。

如飢似渴的看了三分之一,宋應星果斷合上了初中數學教材,感慨道:“小朱先生的這份學識,遠遠在宋某之上。”

“即便是徐光啓和王徵,怕是也比不上先生。”

這本初中數學教材對於宋應星,有著堪比五石散對於魏晉名士的吸引力,但他還是果斷把這本足夠流芳百世的經典,交還給了朱舜。

書香門第注重文化的傳承,最爲忌諱竊據別人的學識,宋應星再怎麼難以忍受初中數學教材的魅惑力,還是不能繼續看了。

這要是傳出去了,宋家的門風就徹底敗壞了。

朱舜把手裡的初中數學教材,又交給了宋應星:“這本書就送給宋先生了。”

宋應星保持了幾十年的溫文爾雅,就因爲這本初中數學教材,差點脫口而出一句粗鄙的鄉野話,險些出糗。

深吸了一口冬天寒冷的氣息,宋應星勉強讓自己保持冷靜:“當真?”

不管是官僚鄉紳,還是書香門第,最爲重要的就是文化的傳承,那可是一個宗族立足的根本,更是宗族能否香火綿延的基石。

這麼一本足以讓當朝首輔,小心翼翼放在藏書閣最頂層的經典,說送人就送人了,宋應星第一次有了白日做夢的感覺。

朱舜輕描淡寫的說道:“一本書而已,以後這只是我交給學生的教材。”

聽到教材兩字,宋應星不禁站了起來,鄭重的給朱舜行了一禮:“小朱先生大公無私到了這個地步,當是我輩的楷模。”

裝的差不多了,朱舜就想著要把那兩個世界級天才收入囊中了:“宋先生,你看收徒的那件事........”

師道莊嚴。

師父挑選弟子需要一定的考驗,同樣弟子拜的先生,往往也是極爲慎重,更何況是宋家這樣的書香門第。

師父的學識、品行、抱負等等,一樣也不能少。

尤其是師父的抱負極爲重要,萬一師父這輩子最大的願望是做皇帝,做弟子再怎麼忠君愛國也要跟著造反。

一日爲師,終身爲父。

朱舜知道自己在學識方面,肯定是打動宋應星了,品行也沒問題,剩下的就是抱負了。

朱舜沒有直接說自己的抱負,反而是問了宋應星一句話:“宋先生,你覺的現在的大明怎麼樣?”

宋應星不明白朱舜這句話什麼意思,不懂也不裝懂,是宋應星又一個很好的品行,溫和笑道:“小朱先生有什麼話,就請直說。”

朱舜轉臉看向了門外,看向了呼嘯著寒風的天空,說了一番憋在心裡很久的肺腑之言:“現在的大明王朝,生存環境在不斷的惡化。”

“大旱、大澇、蝗災.......各種多少年都遇不見一次的災害,接連不斷的出現。”

“一萬萬貧寒老百姓經常吃不飽穿不暖,平均壽命,最多隻是三十四歲。”

第二十五章 工錢問題第二章 變革一個時代第一百四十五章 啓動十臺蒸汽機第四百六十八章 煤炭對於孫傳庭的作用第五百八十八章 全力打造高壓蒸汽機第四十五章 偷走線膛槍第二百七十六章 第七名世界級天才第一百一十七章 來買近代紡布了第一百一十二章 十四萬匹布第四百四十三章 土改大明就要流血第一百五十八章 近代化工第四百零一章 大明碰瓷現場第一百三十八章 熱氣的力量六百零七章 十萬工業學子第四百六十八章 煤炭對於孫傳庭的作用第四十八章 王恭廠的火藥地窖第四百一十六章 曹變蛟的新戰術第五百二十九章 08型野戰炮的齊射第一百五十二章 京城勳貴第五百一十二章 海岸線和深水港第三百八十五章 爭奪一期第五百八十八章 全力打造高壓蒸汽機第二十五章 工錢問題第四百七十六章 硫酸造紙第七十六章 女真撤軍第三百五十七章 活著的縣治第二百三十七章 礦石工廠對興安伯的影響第二百六十七章 抵達遼東第五百二十章 天雄軍第一百零三章 飛梭織布機的效率第三百九十一章 技術突破口!第五百三十八章 撿漏第四百六十四章 山海關的譁變事件第一百六十一章 實驗結果第一百八十章 推廣土豆第一百一十九章 崇禎的態度第三百一十一章 數理化紮根大明636.第632章 大明土改第一百四十章 我能治理旱災第一百二十七章 紐可門汽缸第四百零七章 站出來的孫傳庭第五百四十章 通港公路第五百五十章 密雲官紳的對策第三百六十二章 東林黨爭密雲第五百七十七章 土改成果第四百二十九章 洗煤廠第五百三十六章 要去前線的工人們第二百七十章 步兵營對八旗兵第四百七十三章 鉛室法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明機械學院第二百三十一章 昂貴的礦山?第五百二十八章 開始進攻了第五百七十一章 殺了武官貳臣第五百七十六章 堅定土改信念第三百一十一章 數理化紮根大明六百一十三章 東林黨坑工業派?第二百二十二章 缺木材的新寧伯第六百二十三章 入局第六百二十六章 京城大掌櫃的結局第四百零二章 孫傳庭的危機第三百三十三章 一起學驢叫第二十五章 工錢問題第四百零一章 大明碰瓷現場第四百二十三章 孫傳庭的封賞第五百五十九章 囤積居奇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軍頭要買槍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林黨的憋屈第二百三十二章 水塔運輸系統第三百零一章 工業之城的防禦問題第四百三十四章 工業化的變廢爲寶能力第一百零九章 大明沒走完的路第一百七十章 又是一個世界級天才第五百九十一章 第一次全體大會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明的鑄炮法第六百一十四章 東林黨公敵第九十三章 我有米涅手槍第三百八十七章 泥膜澆鑄第一百七十三章 造船作坊第一百五十五章 線膛槍+夜不收的化學效應第四十九章 第一波紅利第五百六十八章 開閘放水第一百六十八章 小侯爺眼裡壓力水井第五百四十章 通港公路第五百七十二章 正賦、耗米、私費第三百七十二章 情緒失控的東林黨第五百四十五章 全部殺光第一百九十八章 二十七所學堂第一百九十四章 工業革命對於大明的初步影響第四百五十一章 工人票號紮根鄉野第四百八十三章 掌握化工體系第二百一十九章 掌握第一支軍事力量第三百零一章 工業之城的防禦問題第六百一十四章 東林黨公敵第三百章 標準化+炮表的威力六百一十章 大明的學位和職稱第六百二十二章 京城大掌櫃第三百九十一章 位卑未敢第三百五十章 萬無一失曹掌櫃第三十四章 紡紗廠出事了第六十九章 黃永貴的金磚
第二十五章 工錢問題第二章 變革一個時代第一百四十五章 啓動十臺蒸汽機第四百六十八章 煤炭對於孫傳庭的作用第五百八十八章 全力打造高壓蒸汽機第四十五章 偷走線膛槍第二百七十六章 第七名世界級天才第一百一十七章 來買近代紡布了第一百一十二章 十四萬匹布第四百四十三章 土改大明就要流血第一百五十八章 近代化工第四百零一章 大明碰瓷現場第一百三十八章 熱氣的力量六百零七章 十萬工業學子第四百六十八章 煤炭對於孫傳庭的作用第四十八章 王恭廠的火藥地窖第四百一十六章 曹變蛟的新戰術第五百二十九章 08型野戰炮的齊射第一百五十二章 京城勳貴第五百一十二章 海岸線和深水港第三百八十五章 爭奪一期第五百八十八章 全力打造高壓蒸汽機第二十五章 工錢問題第四百七十六章 硫酸造紙第七十六章 女真撤軍第三百五十七章 活著的縣治第二百三十七章 礦石工廠對興安伯的影響第二百六十七章 抵達遼東第五百二十章 天雄軍第一百零三章 飛梭織布機的效率第三百九十一章 技術突破口!第五百三十八章 撿漏第四百六十四章 山海關的譁變事件第一百六十一章 實驗結果第一百八十章 推廣土豆第一百一十九章 崇禎的態度第三百一十一章 數理化紮根大明636.第632章 大明土改第一百四十章 我能治理旱災第一百二十七章 紐可門汽缸第四百零七章 站出來的孫傳庭第五百四十章 通港公路第五百五十章 密雲官紳的對策第三百六十二章 東林黨爭密雲第五百七十七章 土改成果第四百二十九章 洗煤廠第五百三十六章 要去前線的工人們第二百七十章 步兵營對八旗兵第四百七十三章 鉛室法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明機械學院第二百三十一章 昂貴的礦山?第五百二十八章 開始進攻了第五百七十一章 殺了武官貳臣第五百七十六章 堅定土改信念第三百一十一章 數理化紮根大明六百一十三章 東林黨坑工業派?第二百二十二章 缺木材的新寧伯第六百二十三章 入局第六百二十六章 京城大掌櫃的結局第四百零二章 孫傳庭的危機第三百三十三章 一起學驢叫第二十五章 工錢問題第四百零一章 大明碰瓷現場第四百二十三章 孫傳庭的封賞第五百五十九章 囤積居奇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軍頭要買槍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林黨的憋屈第二百三十二章 水塔運輸系統第三百零一章 工業之城的防禦問題第四百三十四章 工業化的變廢爲寶能力第一百零九章 大明沒走完的路第一百七十章 又是一個世界級天才第五百九十一章 第一次全體大會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明的鑄炮法第六百一十四章 東林黨公敵第九十三章 我有米涅手槍第三百八十七章 泥膜澆鑄第一百七十三章 造船作坊第一百五十五章 線膛槍+夜不收的化學效應第四十九章 第一波紅利第五百六十八章 開閘放水第一百六十八章 小侯爺眼裡壓力水井第五百四十章 通港公路第五百七十二章 正賦、耗米、私費第三百七十二章 情緒失控的東林黨第五百四十五章 全部殺光第一百九十八章 二十七所學堂第一百九十四章 工業革命對於大明的初步影響第四百五十一章 工人票號紮根鄉野第四百八十三章 掌握化工體系第二百一十九章 掌握第一支軍事力量第三百零一章 工業之城的防禦問題第六百一十四章 東林黨公敵第三百章 標準化+炮表的威力六百一十章 大明的學位和職稱第六百二十二章 京城大掌櫃第三百九十一章 位卑未敢第三百五十章 萬無一失曹掌櫃第三十四章 紡紗廠出事了第六十九章 黃永貴的金磚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保康县| 屯留县| 电白县| 江达县| 叙永县| 漯河市| 罗城| 新巴尔虎右旗| 揭西县| 嘉善县| 精河县| 分宜县| 永泰县| 筠连县| 拜泉县| 温泉县| 滕州市| 天峻县| 会昌县| 富蕴县| 辽宁省| 金华市| 封丘县| 东阿县| 班玛县| 江门市| 青海省| 宣城市| 乐清市| 嘉黎县| 惠安县| 涿鹿县| 瓮安县| 阳东县| 始兴县| 西安市| 陇西县| 上饶市| 清徐县| 嘉善县| 玉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