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零一章 工業之城的防禦問題

就是這麼一句簡簡單單的要不要來一發。

多年以後,澳洲帝國最是桀驁不遜的海軍元帥樑兆陽,卻甘願爲帝國最不起眼的國公朱忠義。

牽馬墜鐙。

成爲澳洲帝國最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奇聞。

他們怎麼會知道,縱橫五大洋的海軍元帥樑兆陽,有半個恩師,而這個恩師就是多年不問世事的國公朱忠義。

大明軍火公司的火器,在大明與荷蘭艦隊的海戰中以一種極爲震撼的方式。

正式出場了。

此時,正在大明軍火公司親自查看炮閂研究的朱舜,接到了一封書信:“祖大壽攢夠一千積分了,想買一批淘汰的燧發滑膛槍?”

朱舜轉身把手裡書信扔給了曹家軍的一名小旗:“告訴祖大壽,他和文詔兄不同,想要買燧發滑膛燧槍把建奴的頭顱運過來。”

坐在官帽椅上冥思苦想的趙鬥米,忍不住說了一句:“恩師,這樣未免會讓祖總兵誤會恩師不信任他。”

朱舜淡然一笑,平靜道:“回去告訴祖大壽,就是不信任他,誰知道他是不是殺良冒功。”

“另外再加上一句話,只要發現有一顆頭顱不是建奴,以後就別想買燧發滑膛槍了。”

以趙鬥米在爲人處世方面滴水不漏的作風,再怎麼不喜歡祖大壽,也會給他留三分情面。

瞧見恩師這麼不給祖大壽麪子,只能苦笑一聲,誰讓恩師掐住了那些遼東將官的脖子,有底氣這麼做。

朱舜查看過炮閂的研究情況,裹緊身上的貂裘,迎著寒風走出了‘咣叱’‘咣叱’亂響的大明軍火公司。

帶上鐵漢漢子和四名轎伕,步行走向了分開工業園區和住宅區的工業大道。

自從來到大明以後,很久沒見到水泥路了,第一次來到工業之城,朱舜差點以爲自己又穿回去了。

以前很少走路的他,卻是喜歡上了走路,喜歡上了踩在水泥路的堅硬感覺。

朱舜來到平坦開闊的工業大道,碰見了好多天沒有看到人影的李州橋。

靦腆少年,撓了撓頭打招呼道:“見過山長。”

朱舜嗯了一聲,就要轉身離開,靦腆少年李州橋,臉色更紅的主動攔住了朱舜:“山長,自來水廠已經建好了,是否要用混凝土把峽谷砌起來,在水源四周建造一座混凝土莊子。”

李州橋把混凝土莊子這幾個字咬的特別重,朱舜明白他這是什麼意思,詢問是不是要建造一座混凝土堡壘。

自來水廠關乎工人和朱舜這些高層的用水問題,當然是要嚴密的保護起來:“記得把莊子的混凝土圍牆修築的厚一些,另外告訴楊禿子和鼎蛟。”

“每營抽調一個連,允許他們成爲工業伯府的家丁,以後長期守在自來水廠。”

李州橋本來以爲自己已經足夠重視自來水廠了,沒想到山長更加重視自來水廠,派遣兩個連的家丁守在自來水廠,足足兩百四十名見過血的鄉勇。

工業之城的目字框架已經修築好了,接下來就是按部就班的修築一些屋舍店鋪了。

李州橋今天過來是專門稟報一些情況:“山長,學生還有一些事稟報,不如去旁邊的潯陽會館,詳細商談。”

工業之城作爲未來的大明不夜城,除了工廠和住宅以外,還有打金鋪、果脯鋪、會館、茶館、酒樓、戲園等等幾乎所有的館閣店鋪。

工業大道的兩側,已經提前修築好了各種店鋪,只是開放了一部分,朱舜不遠處的潯陽會館是周員外的買賣,去那裡倒也不會走漏消息。

天上又開始下雪了。

朱舜點了點頭,走進了潯陽會館,大堂布置的很是雅緻。

仕女屏風、官窯青花瓷、張路的浙派畫、文徵明的行書,只不過都是仿品,別緻的擺放在各個白壁和角落。

一般的會館裡都會聚集不少的讀書人,解字猜謎,裡面還常常混跡一些官宦人家的小姐。

工業之城暫時不允許外人進入,只有一些正值讀書年紀的少年,全是工人們的孩子,正在潯陽會館裡面雅集。

潯陽會館的掌櫃瞧見朱舜進來了,趕緊迎了過去,也不敢說話,親自帶著朱舜走上了二樓的雅間。

朱舜坐在官帽椅上,等到堂倌把岕片茶、茶食、果脯擺放好,喝了一口熱茶說道:“有什麼事直接說。”

李州橋拿出了工業之城設計圖,有些苦惱的說道:“山長,這個工業之城的大部分的屋舍店鋪都已經敲定了,就是城郊的抵禦還沒定下來。”

“大明的城池在抵禦問題上,一般都是挖掘護城河,但咱們這個只是工業伯的莊子,圍牆修築的高一些厚一些,還無可厚非,如果挖掘了護城河就僭越了。”

“除了這個護城河以外,大明城池用來抵禦流寇山匪的通常手段,拒馬牆、陷坑等等都不能使用。”

“當今的大明可不安穩,建奴都能突破長城了,如果沒有一個穩妥的抵禦手段,恐怕難以抵禦大股流寇的進攻。”

工業之城的圍牆修築的再高,也不能比縣城高,更不要說州城了。

闖王高迎祥的流寇大軍都能攻克州城,想要攻克工業之城,只要不怕死人應該是沒有問題。

朱舜清楚的記得,建奴還會再攻入京師一次,肯定不會放過他這個炸死五貝勒的死敵。

工業之城城郊的抵禦問題,朱舜早就考慮好了,有了那種抵禦手段,不管是闖王高迎祥的流寇大軍,還是建奴大軍,來多少死多少。

一戰期間,德軍憑藉這套簡單的防禦系統,卻成了英法聯軍的噩夢,在凡爾登戰役和索姆河戰役裡,硬生生絞殺了八十萬英法聯軍。

建奴再是東方騎兵的巔峰,也沒有擁有坦克重機槍的英法聯軍強大,英法聯軍都只能留下八十萬具士兵屍體,何況是建奴和流寇。

朱舜叫進來鐵塔漢子,從他手裡的包袱裡拿出來一張設計圖紙,交給了李州橋。

說出了一個他從未聽過的新詞。

“鐵絲網防禦系統。”

第四百二十八章 解決腐敗問題第二百零三章 一百火箭齊射第五百六十章 大明第一座水庫第二十八章 老爹和二叔的安排第二百四十五章 招兵買馬第四百四十二章 太子要土改第五百五十三章 顧炎武的歸屬感第四百四十八章 工業派窮途末路了?第五百零七章 顯微鏡第二十四章 準備建廠第五百七十七章 土改成果第三百一十章 震懾人心的工業之城第三百四十章 科學實驗和節操哪個更重要第一百四十章 我能治理旱災第一百三十六章 蒸汽機的作用第四百二十三章 孫傳庭的封賞第五百六十八章 開閘放水第四百九十一章 範家的第二個圖謀第五百二十五章 朱舜這個香餑餑第五百五十章 密雲官紳的對策第四百六十四章 山海關的譁變事件第四百七十八章 機械學院的人才第二百五十四章 製造玻璃的前置條件第一百二十六章 對賭的影響第七十七章 新式學堂第三百四十六章 股息制度第二百五十八章 喪失的鑄幣權第一百零八章 南大陸第二百七十三章 火箭燃燒彈的威力第四百一十七章 捷報傳到工人會館第三百四十三章 送上門的整合機會第三百九十九章 當晉商碰到陸軍講武堂第二百四十八章 炮表第四十九章 第一波紅利第四百三十九章 蠻不講理的陸軍講武堂學員第七十章 世界級天才第五十七章 工業化的必要條件第一百七十八章 第二代蒸汽機第二百八十一章 福王世子搶朱舜第三百零六章 真敢搶水泥?第五百一十二章 吹動工業革命號角第四百九十章 範家要發達了第四百八十八章 輿論危機第五百四十章 通港公路第四百一十章 火器的歷史性一刻第三百八十五章 爭奪一期第一百七十六章 工業革命的改變第三十七章 大紡車第三百七十九章 太子以後……第四百六十六章 洗煤廠對孫傳庭的影響第四百八十六章 搶手的造紙作坊第四百二十七章 改革思想第一百四十章 我能治理旱災第二十六章 招募人手第二百七十九章 氣急敗壞的多爾袞第二百九十三章 軍工體系第三百七十九章 太子以後……第五百一十七章 人才輩出的陸軍講武堂第七十章 世界級天才第六百一十六章 暖閣的反應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明第一臺蒸汽機第一百零二章 來自松江府的震撼第三百零二章 硫酸實驗室出事故了第八十章 高爐水塔六百一十章 大明的學位和職稱第二百六十九章 海上奇襲第四百二十七章 改革思想第五十四章 搶劫莊子第四十三章 三代火槍第三百三十八章 教太子做實驗第六十六章 開放火器局第三十五章 宋氏織布作坊第七十一章 火爆的北平火器總局第五百二十七章 讓滿清見識近代化堡壘第三百八十四章 三個勳貴一臺戲第五百三十章 殺光西方騎兵第五百一十八章 滅亡滿清的戰略大計第二百二十章 梳棉機第四百八十一章 豪格的憤怒第一百四十二章 買走一片礦區第六百一十四章 東林黨公敵第一百七十九章 蒸汽時代第五百七十七章 土改成果第四百三十二章 東林黨要提高柴薪價格第五十五章西法黨人的狂笑第三百三十二章 我要做言相第四百三十八章 安排滿桂第一百零九章 大明沒走完的路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明第一家大實業家第五百四十六章 批判大會第三百四十五章 股息四分第三百八十九章 實彈測試第五百一十八章 滅亡滿清的戰略大計第四百三十九章 蠻不講理的陸軍講武堂學員第四百五十九章 朱舜的賞賜第四百零七章 站出來的孫傳庭第一百四十六章 蒸汽機的價格第二百四十九章 遠征西伯利亞第五百七十五章 老百姓的渴望第五百四十四章 打倒反動派
第四百二十八章 解決腐敗問題第二百零三章 一百火箭齊射第五百六十章 大明第一座水庫第二十八章 老爹和二叔的安排第二百四十五章 招兵買馬第四百四十二章 太子要土改第五百五十三章 顧炎武的歸屬感第四百四十八章 工業派窮途末路了?第五百零七章 顯微鏡第二十四章 準備建廠第五百七十七章 土改成果第三百一十章 震懾人心的工業之城第三百四十章 科學實驗和節操哪個更重要第一百四十章 我能治理旱災第一百三十六章 蒸汽機的作用第四百二十三章 孫傳庭的封賞第五百六十八章 開閘放水第四百九十一章 範家的第二個圖謀第五百二十五章 朱舜這個香餑餑第五百五十章 密雲官紳的對策第四百六十四章 山海關的譁變事件第四百七十八章 機械學院的人才第二百五十四章 製造玻璃的前置條件第一百二十六章 對賭的影響第七十七章 新式學堂第三百四十六章 股息制度第二百五十八章 喪失的鑄幣權第一百零八章 南大陸第二百七十三章 火箭燃燒彈的威力第四百一十七章 捷報傳到工人會館第三百四十三章 送上門的整合機會第三百九十九章 當晉商碰到陸軍講武堂第二百四十八章 炮表第四十九章 第一波紅利第四百三十九章 蠻不講理的陸軍講武堂學員第七十章 世界級天才第五十七章 工業化的必要條件第一百七十八章 第二代蒸汽機第二百八十一章 福王世子搶朱舜第三百零六章 真敢搶水泥?第五百一十二章 吹動工業革命號角第四百九十章 範家要發達了第四百八十八章 輿論危機第五百四十章 通港公路第四百一十章 火器的歷史性一刻第三百八十五章 爭奪一期第一百七十六章 工業革命的改變第三十七章 大紡車第三百七十九章 太子以後……第四百六十六章 洗煤廠對孫傳庭的影響第四百八十六章 搶手的造紙作坊第四百二十七章 改革思想第一百四十章 我能治理旱災第二十六章 招募人手第二百七十九章 氣急敗壞的多爾袞第二百九十三章 軍工體系第三百七十九章 太子以後……第五百一十七章 人才輩出的陸軍講武堂第七十章 世界級天才第六百一十六章 暖閣的反應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明第一臺蒸汽機第一百零二章 來自松江府的震撼第三百零二章 硫酸實驗室出事故了第八十章 高爐水塔六百一十章 大明的學位和職稱第二百六十九章 海上奇襲第四百二十七章 改革思想第五十四章 搶劫莊子第四十三章 三代火槍第三百三十八章 教太子做實驗第六十六章 開放火器局第三十五章 宋氏織布作坊第七十一章 火爆的北平火器總局第五百二十七章 讓滿清見識近代化堡壘第三百八十四章 三個勳貴一臺戲第五百三十章 殺光西方騎兵第五百一十八章 滅亡滿清的戰略大計第二百二十章 梳棉機第四百八十一章 豪格的憤怒第一百四十二章 買走一片礦區第六百一十四章 東林黨公敵第一百七十九章 蒸汽時代第五百七十七章 土改成果第四百三十二章 東林黨要提高柴薪價格第五十五章西法黨人的狂笑第三百三十二章 我要做言相第四百三十八章 安排滿桂第一百零九章 大明沒走完的路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明第一家大實業家第五百四十六章 批判大會第三百四十五章 股息四分第三百八十九章 實彈測試第五百一十八章 滅亡滿清的戰略大計第四百三十九章 蠻不講理的陸軍講武堂學員第四百五十九章 朱舜的賞賜第四百零七章 站出來的孫傳庭第一百四十六章 蒸汽機的價格第二百四十九章 遠征西伯利亞第五百七十五章 老百姓的渴望第五百四十四章 打倒反動派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远市| 仁布县| 四平市| 鹿邑县| 商都县| 岳阳市| 山阴县| 顺昌县| 黄石市| 文成县| 龙游县| 嘉峪关市| 海盐县| 密山市| 临安市| 邮箱| 前郭尔| 广元市| 濉溪县| 栾城县| 韶山市| 霍林郭勒市| 普兰店市| 霞浦县| 独山县| 桐庐县| 丽江市| 柳江县| 芦山县| 新巴尔虎左旗| 永登县| 紫金县| 岳池县| 赫章县| 大悟县| 西和县| 平利县| 内丘县| 屏东县| 惠东县| 嘉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