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十五章 宋氏織布作坊

王承恩真是把朱舜當(dāng)朋友了,拿出了這麼珍貴的椿齡益壽酒,估計整個京城除了皇家以外,也就王承恩這裡有一瓶了。

今天爲(wèi)了招待朱舜,王承恩就和朱舜兩人喝完了整整一瓶椿齡益壽酒,喝到最後,舌頭都大了:“朝...朝廷...什麼情況,咱...咱家最...最清楚了。”

“別...別說...是當(dāng)今聖上了。”

“就是...太...太祖和成...成祖在世,也難能挽...挽救大明。”

“先生...先生...可以說是...給大明王朝帶來了最後一線希...希望。”

話還沒說完,王承恩就一腦袋砸在了桌子上,睡死了過去。

朱舜喝的也不少,他的酒量是不錯,架不住這種酒的後勁極大,迷迷糊糊的就被人擡到了廂房。

第二天。

朱舜穿好衣服走出去,早就有一名丫鬟在門口候著,送來了柳枝、精鹽、銅盆這些洗漱用的東西。

最後用清茶漱完口,朱舜跟著丫鬟去偏廳吃飯,王承恩已經(jīng)在這裡等著了,笑著問道:“先生昨天睡的可好?”

王承恩讓丫鬟們把早飯端上桌,邀著朱舜一起坐下來吃飯,等到吃的差不多了,也沒明說,提點了一句:“先生今天要是有時間,可以去一趟宋家的作坊。”

王承恩心思極其縝密,這也是他能在黨爭如此激烈的朝堂,始終安然無恙的原因,說話從來都不明說,只點一句。

王承恩都這麼說了,朱舜又有上一次的經(jīng)驗,心裡清楚,宋家作坊的主人應(yīng)該不是趨炎附勢的小人。

朱舜拱了拱手,離開了王承恩的宅子,大恩不言謝,以後找個機(jī)會用實際行動把兩次的恩情給還了。

朱舜不清楚宋家作坊在哪裡,不過有人知道,回到朱氏紡紗廠,看見三叔朱忠禮愁眉苦臉的蹲在門口:“三叔,去趟宋家的織布作坊試試。”

聽到朱氏紡紗廠,三叔朱忠禮眼睛一亮,猛的一拍大腿:“我怎麼把善繼堂宋家的作坊給忘了。”

“舜兒,走,咱們?nèi)ヒ惶怂渭业淖鞣弧!?

宋家作坊只是一家中等的織布作坊,織布機(jī)不多不少,一百臺左右。

但宋家作坊卻是北直隸唯一的一家江南作坊,過去一直使用的紗線,也是一家江南作坊生產(chǎn)的紗線。

可惜這家江南紡紗廠的東家,因爲(wèi)貪財,把紡紗作坊抵押給了開賭局的晉商黃永發(fā),買的還是朱舜輸,結(jié)果把三代人積攢的家業(yè)給輸了。

宋家屬於徽商,徽商和晉商一直都不對付,宋家自然不會繼續(xù)購買江南紡紗廠的紗線,江南紡紗廠已經(jīng)屬於晉商了。

剛好在今天,公開唱賣紗線的購買份額。

京城附近的各大商賈,聽說宋家要換一家紡紗作坊的紗線,全部都像貪官污吏聽說漕運使要唱賣一樣,蜂擁而至。

宋家的規(guī)模是不大,但是宋家身後代表著龐大的徽商,只要能夠讓宋家購買自家的紗線,就算是打開了江南的市場。

這裡面的利益之大,就連東林黨內(nèi)部的重要成員都動心了,臨時買了幾家小規(guī)模的紡紗作坊,參加這場盛會。

朱舜跟著三叔來到宋家作坊,看見了很奇怪的一幕,宋家作坊沒有多少人,宋家作坊旁邊坐滿了穿著綾羅綢緞的豪商巨賈。

朱舜看了幾眼,打探消息的三叔朱忠禮就走過來了:“舜兒,別往作坊走了,咱們趕緊去那邊,宋家作坊今天唱賣紗線的買賣份額。”

唱賣場地是臨時搭建的,外面只是用木樁圍了一圈,木樁之間扯起了一條條繩子,防止有老百姓闖進(jìn)去看熱鬧。

守在門口的家丁,看見穿著粗布麻衣的朱忠禮,顯然是把他當(dāng)成了看熱鬧的老百姓,二話不說就要把他給趕出去。

不過當(dāng)他看見朱忠禮後面的朱舜,遲疑了,朱舜雖然穿的也不怎麼樣,但他的氣度卻不像是一般人。

中年家丁也是個見過世面的人,知道有些白手起家的商賈,不喜歡穿著很招搖的綾羅綢緞,還像過去沒有發(fā)跡的時候一樣,喜歡穿著普通老百姓的衣服:“敢問這位員外,家裡有紡紗機(jī)。”

朱舜點了點頭。

中年家丁的態(tài)度立即好了很多:“請問員外家裡有多少紗錠。”

這句話其實在考驗朱舜,不問有多少紡紗機(jī),詢問有多少紗錠,朱舜要是裝的,肯定不知道紗錠是什麼東西,自然就答不上來了。

朱舜本來想說只有一臺紡紗機(jī),聽到這名家丁詢問有多少紗錠,實話實說:“一百紗錠。”

中年家丁猛的一激靈,竟然是一位擁有一百臺紡紗機(jī)的大商賈,點頭哈腰的諂媚道:“員外趕緊裡面請。”

中年家丁身邊還有兩名年輕家丁,等到朱舜帶著三叔走進(jìn)去了,兩名年輕家丁鬆了一口氣。

其中一個年輕家丁抹了一把腦袋上的冷汗,慶幸的說道:“吳叔,剛纔幸虧是你攔了一下我倆,要不然我倆可就闖大禍了。”

另一名年輕家丁探著腦袋,小心的往裡面看了一眼,羨慕的說道:“是啊,看起來穿的不怎麼樣,誰能想到竟然是擁有一百臺紡紗機(jī)的大商賈。”

“吳叔,等這件事結(jié)束了,我們兄弟倆說什麼也要請你喝頓好酒。”

中年家丁摸了摸短鬚,輕笑一聲說道:“其實吧,當(dāng)年吳叔我也和你們兩個小子一樣,眼力價不夠活,差點得罪了一位大人物。”

“以後記得多請吳叔我喝幾次酒,保證多傳授給你們一些看人的本事。”

兩名年輕家丁過去聽到這句話,只當(dāng)他是在騙酒喝,今天腦袋卻像搗蒜一樣,飛快點頭。

今天來的大商賈可不少,八大晉商全部到齊了,朱舜只有‘一百臺’紡紗機(jī),只能坐在中間的位置。

朱舜不認(rèn)識八大晉商,卻認(rèn)識坐在最前排那八家的旗幌,分別用楷書、草書、八分書等等字體,寫個各自商號的名字。

兩炷香以後,等到所有的人都到齊了,一名中等身材,卻又幾分讀書人氣質(zhì)的中年商賈,走到了最前方。

中年商賈拱了拱手,儒雅的笑道:“承蒙各位賞臉,來到宋家的作坊,宋應(yīng)晶在這裡謝過諸位了。”

朱舜聽到宋應(yīng)晶這個名字,端著茶杯的手,僵在了半空。

第六十六章 開放火器局第一百六十五章 真的出水了第四百一十九章 孫承宗和一把普通的刀第一百六十七章 我是演員第六百二十二章 京城大掌櫃第二百六十六章 遠(yuǎn)征遼東第一百六十章 一大突破第五百八十二章 工業(yè)派召集人馬第一百三十四章 拜見師公第五百二十七章 讓滿清見識近代化堡壘第十五章 挑選廠房的地點第一百六十六章 壓力水井的價值第四百一十五章 前所未有的大勝第四百一十八 太子得知了捷報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始建立軍火公司第六十三章 火器局的危機(jī)第五百一十七章 人才輩出的陸軍講武堂第三百零四章 硫酸罐第五百九十七章 土改順天府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三邊基建分局第四百二十五章 滿清要攻西北第四百七十一章 延綏機(jī)械院的院長第四百九十八章 歡騰的京城第一章 改進(jìn)火繩槍第一百三十二章 院子外的聲音第一百四十八章 北平機(jī)械局第四百五十六章 工業(yè)化造祥瑞第二百三十六章 工廠化時代第五十三章 女真來襲第三百四十五章 股息四分第二百四十六章 正式成立第四十三章 三代火槍第五百五十七章 求著被彈劾第三百五十三章 三大收穫第五百九十六章 輕工業(yè)中心第四百零五章 囂張的逃兵第五十六章 女真公敵,朱舜第五百八十章第二十九章 校場驗貨第五百八十九章 軍費開支第四十一章 愛荷華膛線機(jī)第五百四十七章 土改發(fā)源地第五百零九章 成立醫(yī)學(xué)院第十三章 紡紗機(jī)的造價第五百八十三章 工業(yè)派的力量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批秘密火器第二百四十二章 成立組織第三百零三章 防化服第二十七章 第一家近代紡紗廠第五百零三章 朱舜的賞賜第一百零五章 橡膠第一百三十七章 十臺蒸汽機(jī)第四百零八章 曹鼎蛟的新式戰(zhàn)法第五百零二章 造紙工廠對崇禎的影響第三百三十四章 開始做實驗第五百七十六章 堅定土改信念第五百九十二章 重工業(yè)中心的地點第五百六十四章 水庫和旱情第一百九十章 工業(yè)魔改成功第一百四十一章 紡紗機(jī)換侍郎第三百一十章 震懾人心的工業(yè)之城第四百三十四章 工業(yè)化的變廢爲(wèi)寶能力第一百八十三章 朝堂說土豆第十二章 水力珍妮紡紗機(jī)第五章 徐光啓哭了第一百零九章 大明沒走完的路632.第628章 先帝駕崩第四百四十二章 太子要土改第四十三章 三代火槍第二百八十六章 紮根松江府第九十四章 瘟疫四起第一百三十七章 十臺蒸汽機(jī)第五百一十九章 踏在中原大地上的八旗兵第三百七十五章 又是一位伯爺第二百四十八章 炮表第二百章 火箭改進(jìn)型第五十三章 女真來襲第三百一十章 震懾人心的工業(yè)之城第三百七十二章 情緒失控的東林黨第三百八十章 軍校第四百七十七章 蒸汽化的大明造紙第三百一十五章 實業(yè)家入京城第五百六十九章 最大的收穫第四百三十章 煤炭的分級第五百八十七章 高壓蒸汽機(jī)第十八章 搬遷王恭廠第三百三十九章 稀硫酸的三種反應(yīng)第三百四十一章 工人票號的深意第四百六十四章 山海關(guān)的譁變事件第一百章 飛梭織布機(jī)的徹底完成第三百零八章 小伯爺哀求宇文德?第六百零四章 火燒貝海兒湖第四百八十一章 豪格的憤怒第三百七十五章 又是一位伯爺第一百九十二章 工業(yè)革命的根據(jù)地第三百七十四章 又是一個之父第三百零九章 參觀工業(yè)之城第二百五十六章 南方的新式學(xué)堂第七十五章 要結(jié)束了第二百一十九章 掌握第一支軍事力量
第六十六章 開放火器局第一百六十五章 真的出水了第四百一十九章 孫承宗和一把普通的刀第一百六十七章 我是演員第六百二十二章 京城大掌櫃第二百六十六章 遠(yuǎn)征遼東第一百六十章 一大突破第五百八十二章 工業(yè)派召集人馬第一百三十四章 拜見師公第五百二十七章 讓滿清見識近代化堡壘第十五章 挑選廠房的地點第一百六十六章 壓力水井的價值第四百一十五章 前所未有的大勝第四百一十八 太子得知了捷報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始建立軍火公司第六十三章 火器局的危機(jī)第五百一十七章 人才輩出的陸軍講武堂第三百零四章 硫酸罐第五百九十七章 土改順天府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三邊基建分局第四百二十五章 滿清要攻西北第四百七十一章 延綏機(jī)械院的院長第四百九十八章 歡騰的京城第一章 改進(jìn)火繩槍第一百三十二章 院子外的聲音第一百四十八章 北平機(jī)械局第四百五十六章 工業(yè)化造祥瑞第二百三十六章 工廠化時代第五十三章 女真來襲第三百四十五章 股息四分第二百四十六章 正式成立第四十三章 三代火槍第五百五十七章 求著被彈劾第三百五十三章 三大收穫第五百九十六章 輕工業(yè)中心第四百零五章 囂張的逃兵第五十六章 女真公敵,朱舜第五百八十章第二十九章 校場驗貨第五百八十九章 軍費開支第四十一章 愛荷華膛線機(jī)第五百四十七章 土改發(fā)源地第五百零九章 成立醫(yī)學(xué)院第十三章 紡紗機(jī)的造價第五百八十三章 工業(yè)派的力量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批秘密火器第二百四十二章 成立組織第三百零三章 防化服第二十七章 第一家近代紡紗廠第五百零三章 朱舜的賞賜第一百零五章 橡膠第一百三十七章 十臺蒸汽機(jī)第四百零八章 曹鼎蛟的新式戰(zhàn)法第五百零二章 造紙工廠對崇禎的影響第三百三十四章 開始做實驗第五百七十六章 堅定土改信念第五百九十二章 重工業(yè)中心的地點第五百六十四章 水庫和旱情第一百九十章 工業(yè)魔改成功第一百四十一章 紡紗機(jī)換侍郎第三百一十章 震懾人心的工業(yè)之城第四百三十四章 工業(yè)化的變廢爲(wèi)寶能力第一百八十三章 朝堂說土豆第十二章 水力珍妮紡紗機(jī)第五章 徐光啓哭了第一百零九章 大明沒走完的路632.第628章 先帝駕崩第四百四十二章 太子要土改第四十三章 三代火槍第二百八十六章 紮根松江府第九十四章 瘟疫四起第一百三十七章 十臺蒸汽機(jī)第五百一十九章 踏在中原大地上的八旗兵第三百七十五章 又是一位伯爺第二百四十八章 炮表第二百章 火箭改進(jìn)型第五十三章 女真來襲第三百一十章 震懾人心的工業(yè)之城第三百七十二章 情緒失控的東林黨第三百八十章 軍校第四百七十七章 蒸汽化的大明造紙第三百一十五章 實業(yè)家入京城第五百六十九章 最大的收穫第四百三十章 煤炭的分級第五百八十七章 高壓蒸汽機(jī)第十八章 搬遷王恭廠第三百三十九章 稀硫酸的三種反應(yīng)第三百四十一章 工人票號的深意第四百六十四章 山海關(guān)的譁變事件第一百章 飛梭織布機(jī)的徹底完成第三百零八章 小伯爺哀求宇文德?第六百零四章 火燒貝海兒湖第四百八十一章 豪格的憤怒第三百七十五章 又是一位伯爺第一百九十二章 工業(yè)革命的根據(jù)地第三百七十四章 又是一個之父第三百零九章 參觀工業(yè)之城第二百五十六章 南方的新式學(xué)堂第七十五章 要結(jié)束了第二百一十九章 掌握第一支軍事力量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春市| 太康县| 蒙自县| 颍上县| 阳东县| 安顺市| 太保市| 通许县| 张掖市| 汕尾市| 库伦旗| 沙洋县| 东港市| 宣武区| 阳高县| 邹城市| 丹巴县| 体育| 大埔县| 肥东县| 富锦市| 彭泽县| 崇义县| 文山县| 慈溪市| 江源县| 循化| 花莲市| 大邑县| 遵化市| 紫金县| 河北区| 牟定县| 岗巴县| 宣威市| 吉安市| 新平| 金坛市| 柞水县| 宁国市| 南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