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七十二章 崇禎四年的年終總結

趙鬥米聽到東風兩個字,立刻就想到了兩句詩。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趙鬥米只是覺的自己改進的火箭溜很不錯,但是沒想到在恩師心目中的地位那麼高。

高到了足以扭轉戰局,甚至改變天下格局的地步。

朱舜看著露出了喜色的四弟子趙鬥米,臉上的笑意也是很濃。

崇禎四年的立冬時節。

歷史上的第一枚火箭,升空了。

朱舜爲了激勵趙鬥米,也是希望他能一直髮揮火器方面的才能,而不是把這種世界級的才能浪費在其他地方,引導道:“鬥米,好好研究這種火箭。”

“最多十年,火箭會讓你成爲百萬家資的鄉紳。”

百萬家資!

趙鬥米現在連一百兩銀子都不敢想,何況是一百萬兩白銀,別說驚喜了,這個數目多到嚇住了他。

趙鬥米嚥了咽口水,準備謙虛兩句,突然想到恩師最後一句話說的是鄉紳,而不是商賈。

難道......

趙鬥米忍不住伸手去抓朱舜的手臂,還沒伸出手,又是嚇了一跳,暗罵自己昏了頭,這可是對於恩師的大不敬。

恭恭敬敬行了一禮問道:“恩師,剛纔說的是鄉紳?”

朱舜笑了笑,看來貧苦出身的趙鬥米沒能抵禦鄉紳的誘惑,別說是他了,天下任何一個貧苦出身的人,都抵禦不了鄉紳的誘惑。

鄉紳在家鄉可是地位、權勢、財富的象徵,趙鬥米要是能把趙家變成家鄉的鄉紳,估計都巴不得自己去世,下去給祖宗們彙報這個好消息。

不過火箭這種東西,暫時還需要保密,朱舜不會告訴西法黨人,更不會給崇禎說了。

太子明年就要三歲了,再過三年就是教育太子,改變太子世界觀的最佳時期,是時候籌劃一個謀劃,成爲太子的老師了。

朱舜笑了笑,沒有回答四弟子趙鬥米的問題,凡事就怕琢磨,越是琢磨,趙鬥米就會越發的認爲新式火器是改變他命運的唯一辦法。

朱舜還有別的事情要做,拍了拍四弟子趙鬥米的肩膀,回到實驗室繼續研究第二代蒸汽機。

趙鬥米看著恩師離開的背影,若有所思。

小寒時節,距離年關不到一個月了,朱舜給兩位講師和學子們放了假。

王徵家在山西,路程比較遠,張燾租了一輛驢車,親自送恩師回家了。

今年,王徵回老家實打實的衣錦還鄉,每個月的月錢高達一百兩銀子,回去的時候買了一堆京城特產。

雙塔寺李家冠帽、前門橋陳內官家首飾、大棚欄宋家靴,當然少不了綠蟻樓的劍南燒春,花了王徵三四十兩銀子。

因爲宋家賣的廉價順天大幅布,京城棉布的價格迴歸了正常價格,一匹布只要五分銀子。

不過屬於奢侈品的綢緞,價格還是偏高,一匹蘇州產的蘇綾賣到三四兩銀子。

王徵一咬牙一跺腳,買了一匹蘇綾,找了一家手藝精湛的裁縫鋪,做了一身綢緞盤領衣。

就在放假的第二天,王徵穿著那件人生中第一件綢緞盤領衣,坐著驢車衣錦還鄉了。

從大年二十五開始,朱家的那件破爛宅子,又是多了很多給朱員外磕頭的貧寒老百姓。

門口再次多了七八頂轎子,讓破破爛爛的黃村多了一分貴氣。

今年的祭祖飯,多了一個人,老家遠在浙江的趙鬥米,沒有地方去的他,就被朱舜喊到家裡來吃飯了。

經過一個月時間的相處,朱員外和朱柳氏對於這個懂事的小徒孫很喜歡,看著趙鬥米整天忙前忙後的給員外朱忠仁倒酒,給朱柳氏燒鍋。

這讓急等著抱孫子的二老,減輕了對於孫子的思念,徒孫雖然沒有血緣上的關係,但是就情感上來說,其實和孫子沒什麼兩樣。

師公要是去世了,他們這些徒孫也是要披麻戴孝的。

酒過三巡,工廠主朱壽笑的極其暢快:“大哥,咱們家的老宅,明年就能翻修了。”

“你可不知道,現在的朱氏紡紗廠一個月能賺多少錢。”

員外朱忠仁放下酒碗看了過去,樂呵呵問道:“能賺多少錢?”

等到二哥也看過來了,工廠主朱壽伸出了十根手指頭:“一千兩!整整一千兩銀子,這是咱做夢也不敢想的數目。”

百戶朱忠義顯然也被一千兩這個數目驚住了,本來還想多說兩句話,又是拿著酒碗不說話了。

員外朱忠義臉上的表情,有些僵硬:“一個月一千兩,一年不就是一萬多兩,這也太嚇人了。”

工廠主朱壽得意的嘿笑一聲,然後開始商量怎麼翻修老宅,聽到大哥說要用琉璃大瓦,連忙擺手說沒有那麼多錢。

別看現在賺的多,用的更多,京師大學堂的月錢和糧食錢,每個月要拿走二百兩銀子,朱氏水泥廠現在開了兩個圓窯,每個月拿走四百兩銀子。

還有各種研究經費和朱家的吃穿用度,每個月只能剩下一百多兩銀子,一年下來也就能剩下一千多兩。

勉強可以建造一座青磚黑瓦的宅子,畢竟還要置辦各種傢俱。

家裡的長輩在那熱火朝天的商量怎麼重建老宅,朱舜也在回顧今年的一些成就。

正月十六那天,研製出了大明第一臺蒸汽機。

四月初二,建立了第一家近代機械局。

芒種時節,焦勖發明了萃取法,成爲了近代化工的開端。

小暑時節的壓力水廠,還有在年末的時候來了一個重頭戲,發射了歷史上第一枚火箭。

還有就是京師大學堂正式招生了,學子達到了二十人,這可不是二十個普通人,而是二十名人才和天才。

崇禎四年雖然忙了一些,但是朱舜在今天過的格外充實,因爲就在今年完成了很多的計劃。

尤其是火箭的出現,給了朱舜一個想也想不到的意外之喜。

回顧到最後,朱舜想到了二弟朱四海,不知道他在松江府過的怎麼樣了,希望他能爭氣一些,早點學成造船技術。

畢竟,朱四海乾的那件事,涉及到工業化的第二波紅利。

第六百一十九章 意料之外的拜訪者第五百六十二章 太子和顧炎武的反應第五百七十一章 殺了武官貳臣第七十五章 要結束了第三百九十五章 最大使用壽命第二百三十一章 昂貴的礦山?第二百五十二章 溫度計第二百八十三章 陷害吏部尚書第五百四十三章 羣衆舉報第三百九十一章 位卑未敢第一百八十八章 帶你見識火箭的威力第二十九章 校場驗貨第三百六十章 天然複合肥第七十三章 初中數學教材的威力第一百一十五章 巴結黃永發第四百零三章 孫傳庭絕對不可能贏六百一十二章 工作崗位第三百二十六章 硫酸的置換反應第五百六十一章 水庫的第二作用第二百二十三章 憤怒的鄉民第二百二十八章 第六名弟子第四百四十章 抓個典型第四百五十六章 工業化造祥瑞第一百九十八章 二十七所學堂第一百零九章 大明沒走完的路五百九十八章 天津府的驗收第六百二十二章 京城大掌櫃第三百八十二章 小偉人計劃第一百三十九章 瑰寶級的明末科學家第四百六十八章 煤炭對於孫傳庭的作用第三百五十六章 稻種基因庫第五百六十二章 太子和顧炎武的反應第五百三十八章 撿漏第五百五十九章 囤積居奇第四百九十二章 皇太極的大笑第三百九十八章 陸軍講武堂的概況第一百八十章 推廣土豆第五百四十二章 土改開端第一百五十章 朱氏水泥廠第五百五十五章 課稅局第一百六十五章 真的出水了六百零五章 成立各大學院第六十四章 范文程的絕戶計第四百四十章 抓個典型第一百四十三章 蒸汽機的排水效率第五百八十一章 戰略處的爭執第五百九十章 良種公司第四百四十六章 鎮遠礦務局第五百六十章 大明第一座水庫第一百一十四章 黃永發的算計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始建立軍火公司第十八章 搬遷王恭廠第二百七十五章 殺建奴攢積分第六百二十章 北五州府的土改保障第二十五章 工錢問題第四百一十四章 步兵的戰鬥素養第四百五十五章 崇禎前往洗煤廠第四百四十三章 土改大明就要流血第四百六十章 洗煤廠的降維打擊第四百七十一章 延綏機械院的院長第二百一十六章 船廠第二百三十六章 工廠化時代第一百章 飛梭織布機的徹底完成第一百二十八章 朱舜的面子第五百七十四章 新稅法第二百三十九章 蒸汽錘第二百一十七章 新寧伯賣的木材第五十二章 拆走水利紡紗機第四百九十七章 範家的慘狀第五百一十章 細菌和巫蠱之術第三百三十九章 稀硫酸的三種反應第五十三章 女真來襲第三百零九章 參觀工業之城第二百八十四章 殺皇帝的膽氣第六十七章 火器局的小人物們第六十二章 第三臺珍妮機第四百九十一章 範家的第二個圖謀第一百一十八章 一萬匹布第三百九十九章 當晉商碰到陸軍講武堂第二百四十章 廉價瓷器買賣第一百二十二章 歡騰的京城第三十五章 宋氏織布作坊第四百五十二章 得意的李魯生第一百六十章 一大突破第三百六十八章 新任火箭營營長第四十九章 第一波紅利第五百四十章 通港公路第一百七十九章 蒸汽時代第一百八十九章 開始羞辱東林黨第二百五十二章 溫度計第三百二十二章 有妖怪?第七十六章 女真撤軍第二百九十五章 福王世子去工業之城第二百六十七章 抵達遼東第三百一十一章 數理化紮根大明第三百三十二章 我要做言相第五百四十五章 全部殺光第三百四十六章 股息制度第一百四十九章 宋家的福報第五百五十章 密雲官紳的對策
第六百一十九章 意料之外的拜訪者第五百六十二章 太子和顧炎武的反應第五百七十一章 殺了武官貳臣第七十五章 要結束了第三百九十五章 最大使用壽命第二百三十一章 昂貴的礦山?第二百五十二章 溫度計第二百八十三章 陷害吏部尚書第五百四十三章 羣衆舉報第三百九十一章 位卑未敢第一百八十八章 帶你見識火箭的威力第二十九章 校場驗貨第三百六十章 天然複合肥第七十三章 初中數學教材的威力第一百一十五章 巴結黃永發第四百零三章 孫傳庭絕對不可能贏六百一十二章 工作崗位第三百二十六章 硫酸的置換反應第五百六十一章 水庫的第二作用第二百二十三章 憤怒的鄉民第二百二十八章 第六名弟子第四百四十章 抓個典型第四百五十六章 工業化造祥瑞第一百九十八章 二十七所學堂第一百零九章 大明沒走完的路五百九十八章 天津府的驗收第六百二十二章 京城大掌櫃第三百八十二章 小偉人計劃第一百三十九章 瑰寶級的明末科學家第四百六十八章 煤炭對於孫傳庭的作用第三百五十六章 稻種基因庫第五百六十二章 太子和顧炎武的反應第五百三十八章 撿漏第五百五十九章 囤積居奇第四百九十二章 皇太極的大笑第三百九十八章 陸軍講武堂的概況第一百八十章 推廣土豆第五百四十二章 土改開端第一百五十章 朱氏水泥廠第五百五十五章 課稅局第一百六十五章 真的出水了六百零五章 成立各大學院第六十四章 范文程的絕戶計第四百四十章 抓個典型第一百四十三章 蒸汽機的排水效率第五百八十一章 戰略處的爭執第五百九十章 良種公司第四百四十六章 鎮遠礦務局第五百六十章 大明第一座水庫第一百一十四章 黃永發的算計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始建立軍火公司第十八章 搬遷王恭廠第二百七十五章 殺建奴攢積分第六百二十章 北五州府的土改保障第二十五章 工錢問題第四百一十四章 步兵的戰鬥素養第四百五十五章 崇禎前往洗煤廠第四百四十三章 土改大明就要流血第四百六十章 洗煤廠的降維打擊第四百七十一章 延綏機械院的院長第二百一十六章 船廠第二百三十六章 工廠化時代第一百章 飛梭織布機的徹底完成第一百二十八章 朱舜的面子第五百七十四章 新稅法第二百三十九章 蒸汽錘第二百一十七章 新寧伯賣的木材第五十二章 拆走水利紡紗機第四百九十七章 範家的慘狀第五百一十章 細菌和巫蠱之術第三百三十九章 稀硫酸的三種反應第五十三章 女真來襲第三百零九章 參觀工業之城第二百八十四章 殺皇帝的膽氣第六十七章 火器局的小人物們第六十二章 第三臺珍妮機第四百九十一章 範家的第二個圖謀第一百一十八章 一萬匹布第三百九十九章 當晉商碰到陸軍講武堂第二百四十章 廉價瓷器買賣第一百二十二章 歡騰的京城第三十五章 宋氏織布作坊第四百五十二章 得意的李魯生第一百六十章 一大突破第三百六十八章 新任火箭營營長第四十九章 第一波紅利第五百四十章 通港公路第一百七十九章 蒸汽時代第一百八十九章 開始羞辱東林黨第二百五十二章 溫度計第三百二十二章 有妖怪?第七十六章 女真撤軍第二百九十五章 福王世子去工業之城第二百六十七章 抵達遼東第三百一十一章 數理化紮根大明第三百三十二章 我要做言相第五百四十五章 全部殺光第三百四十六章 股息制度第一百四十九章 宋家的福報第五百五十章 密雲官紳的對策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延寿县| 柳林县| 尼勒克县| 木兰县| 丰顺县| 驻马店市| 涿州市| 大姚县| 汉源县| 调兵山市| 南岸区| 句容市| 泰顺县| 琼海市| 青岛市| 镇江市| 运城市| 娄底市| 陵川县| 紫金县| 宝鸡市| 涞水县| 杭锦后旗| 辉县市| 大名县| 海宁市| 永修县| 和硕县| 天柱县| 吉木萨尔县| 株洲县| 汤原县| 定安县| 安溪县| 富川| 资兴市| 浙江省| 天长市| 通城县| 霍林郭勒市| 张家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