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三十九章 蒸汽錘

礦石蒸汽工廠最大的一個難題,就是作爲替代破碎機的蒸汽錘還未發明。

火藥民用化的文書,崇禎已經親自審批送了過來,有了朝廷的文書,掌廠朱玉抽調一部分火藥匠開始製作紙管火藥。

碾機已經改造好了,一臺臺碾機和配套的齒輪連桿,以及蒸汽機,通過水路運到了三家礦石蒸汽工廠。

朱舜回到京師大學堂,準備親自帶著一批天才學子們攻克蒸汽錘。

相隔一個多月,回到京師大學堂,讓他沒想到的是,蒸汽錘已經被六弟子畢明珪發明了。

順著遊廊來到6號實驗小院,6號實驗小院改造的如同2號實驗小院,整體大致就是一座蒸汽廠房。

在蒸汽廠房角落建造了一間鍋爐房,通過一根鐵管把蒸汽輸送到中間,中間擺放著一臺蒸汽錘。

蒸汽錘高約2m,由衝擊體、砧座、汽缸、活塞桿、導向鍵構成。

外觀很像紐可門蒸汽機和瓦特蒸汽機的結合體。

身穿一襲素色長衫的畢明珪,看見朱舜走進了6號實驗小院,放下手裡的改進圖紙,走了過去:“恩師。”

朱舜扶起行禮的畢明珪,徑直走向了中間的蒸汽錘:“啓動蒸汽錘。”

6號實驗小院還有一批天才學子,恭敬行禮過後,興奮的站在旁邊。

這臺蒸汽錘可是他們參與設計的,山長親自過來觀看了,心裡抑制不住的出現了一抹子欣喜和興奮。

畢明珪示意一名天才學子去燒鍋爐,隨著鍋爐房冒出一股股濃煙,蒸汽通過鐵管輸送到蒸汽錘的汽缸。

在蒸汽的帶動下,汽缸活塞帶動活塞桿,活塞桿帶動衝擊體,開始做上下往復運動。

“嘭!”

衝擊體瞬間砸在砧座上,由於是堅硬的青石盤製作的砧座,沒有刺耳的金屬撞擊聲,只有一聲沉悶的悶響。

爲了防止衝擊體轉動,設計了一種導向鍵,由導向鍵控制蒸汽錘的方向。

蒸汽錘的使用演示過後,畢明珪拿出了一份報表交給了朱舜。

朱舜接過來報表,開始查看蒸汽錘的各項數據。

衝擊體重量:8噸。

衝程:1.5m。

速度:40r/min。

衝擊力:48噸。

朱舜看到48噸的衝擊力,很滿意這個數據,再是堅硬的礦石,在48噸力量的衝擊下,也只能粉身碎骨了。

速度也超過了朱舜的預料,達到了每分鐘40次。

現在還沒研究出特種鋼材,只是利用普通的鋼鐵鍛造活塞連桿,速度過快,很容易造成鋼材的斷裂。

爲了這個40次,畢明珪應該沒少費腦子。

蒸汽錘已經發明瞭,朱舜讓人把設計圖紙送到了陳衢手裡,讓他儘快打造出來一批蒸汽錘送到礦石蒸汽工廠。

畢明珪發明的蒸汽錘,除了這種專門給礦石蒸汽工廠使用的重型蒸汽錘,還有一種輕型蒸汽錘。

畢明珪引著朱舜來到廠房的另一邊,這裡也有一臺蒸汽錘,只不過衝擊體要小的多,只有0.5噸。

打開鍋爐房的送氣閥,這臺輕型蒸汽錘開始運轉。

輕型蒸汽錘讓朱舜見識到了電動小馬達式的運動。

0.5噸重的蒸汽錘,在蒸汽的推動下,‘噠噠噠’不停的砸在砧座上,達到了驚人的100r/min。

幾乎就相當於一秒鐘撞擊兩下,速度快到朱舜都快看不清蒸汽錘的形狀了,留下了一連串的運動軌跡。

這個纔是蒸汽錘作爲工業母機的真正作用。

大明的工坊鍛造任何甲冑武器,都要不停的敲打,這種敲打只能是由鐵匠憑藉自身的力量敲打,一分鐘敲打四五次已經很快了。

敲打一段時間,還要停下來休息。

蒸汽錘不知疲倦也不用休息,只要鍋爐房提供蒸汽,正能一直敲打下去,速度還達到了驚人的100r/min。

還有關鍵的一點,錘子的重量。

鐵匠手裡的錘子,最多不過幾十斤。

輕型蒸汽錘說是輕型,那是相比較重達8噸的重型蒸汽錘,衝擊體0.5噸的重量,換算成斤。

一千斤。

一個幾十斤,每分鐘捶擊四五次。

一個上千斤,每分鐘捶擊一百次。

蒸汽錘給鍛造行業帶來的變革,絕對是顛覆性的。

有了蒸汽錘這種工業母機的發明,北平機械局鍛造蒸汽機和各種新式機械的速度,又將提升一個臺階。

朱舜手裡雖然沒有具體數據,保守估計,三個月才能鍛造一臺的第二代蒸汽機,最多隻需要一個月就能鍛造好了。

隨著礦石蒸汽工廠的建立,蒸汽機的缺口會越來越大,有了蒸汽錘正好解決了蒸汽機鍛造過慢的弊端。

不只是蒸汽機,有了第一臺人工鍛造的蒸汽錘,通過這第一臺蒸汽錘,以後鍛造蒸汽錘的速度也會得到極大的提升了。

這便是工業母機的作用。

半個月過後。

整體用水泥建造的石膏蒸汽工廠,正式竣工了。

配套的水塔運輸系統,火藥爆破,蒸汽錘,碾機等設施也已經安裝完畢。

朱舜和三位勳貴,西法黨人,以及一大批京師大學堂的天才學子,站在不遠處的高坡上,觀看大明第一家礦石工廠的首次運轉。

隨著蒸汽機源源不斷的抽水,水塔裡河水通過第一齣水口涌進了混凝土建造的水道。

混凝土所用的砂子,朱舜讓水泥廠的匠人直接就地取材,在潮河邊建造了一家河砂工廠,利用遍地都是的河砂。

隨著河水洶涌的衝過去,一條波光粼粼的水流,劃起了一道漂亮的弧線從水塔穿過礦石工廠,最後匯入潮河。

爆破組經過一個半月的緊急摸索,已經初步掌握了定點爆破,經過測量計算出來的爆破點,埋好了大量的火藥。

爆破組的匠人全部撤到了安全距離,由爆破組管事親手點燃了引線。

“轟!轟!”

隨著一陣爆炸聲過後,石膏礦山附近瀰漫了大量的灰塵,礦山的山體上明顯缺了一大塊,大量的礦石落在山體下面。

等到礦石墜落的差不多,上百名匠人帶著藤帽,開始挑揀礦石,把石膏礦石通過水道運到水道下游的破碎組。

兩位伯爺和一位侯爺的家裡,也有一些礦山,經常去巡查礦山的開採情況。

匠人們一般都是用人力捶打,一點一點的開採礦石,什麼時候見到過這樣的開採方式。

腦子裡立刻浮現了朱舜說過的兩個詞。

簡單,粗暴。

第一百二十八章 朱舜的面子第二百四十二章 成立組織第五百章 造紙工廠對滿清的影響第五百一十二章 海岸線和深水港第一百一十六章 解決後顧之憂第二百四十四章 軍隊編制第一百零九章 大明沒走完的路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槍爆頭第五百零七章 顯微鏡第二百六十四章 朱舜出場第九十二章 爆發瘟疫第一百七十七章 紡織協會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家織布廠可養多少軍士第二十一章 崇禎飄了第五百一十九章 踏在中原大地上的八旗兵第四百六十三章 漢奸三人組的美夢第一百九十五章 京師大學堂的對聯第二百三十一章 昂貴的礦山?第二百四十九章 遠征西伯利亞第三百三十二章 我要做言相第三十四章 紡紗廠出事了第二百六十七章 抵達遼東第二百六十三章 朝議大淩河堡第一百九十六章 北平機械局的收益情況第四百三十七章 洗煤廠的落成第六十八章 第二波紅利第五十八章 王承恩的情義第七十八章 新式廠房第一百八十一章 工業魔改:輔糧變主糧第三百一十二章 橡膠娃娃第五百一十二章 吹動工業革命號角第一百四十六章 蒸汽機的價格第二百六十章 第三代火槍第四百四十六章 鎮遠礦務局第九章 比試開始第四百六十八章 煤炭對於孫傳庭的作用第四百二十三章 孫傳庭的封賞第三十八章 西什庫第二百三十八章 東林黨要壓價第四百三十五章 流淌的黑色黃金第五百七十五章 老百姓的渴望第三百九十一章 技術突破口!第二百二十章 梳棉機第一百九十六章 北平機械局的收益情況第五百一十二章 吹動工業革命號角第二百九十三章 建奴的新火器第二百八十七章 兄弟二人的談心第一百五十二章 京城勳貴第五百七十八章 人民之子第九十八章 新式織機誕生了第一百四十章 我能治理旱災第二百四十五章 招兵買馬第一百七十八章 第二代蒸汽機第五十章 扶植實業家第三百七十九章 太子以後……第五十一章 打造完畢第三百零一章 工業之城的防禦問題第二百零八章 機械鋸齒打造成功第二百零五章 又是一個世界級第一百四十三章 蒸汽機的排水效率第一百二十九章 又一個世界級?第四百四十五章 晉商又要賺錢了(元宵快樂,加更)第二百五十九章 宣傳署署政第九十八章 新式織機誕生了第一百零八章 南大陸第五百六十九章 最大的收穫第八十九章 宋家的希望第二百零三章 一百火箭齊射第四十二章 打造膛線機第二百七十七章 混凝土大淩河堡完工第三十四章 紡紗廠出事了第四百零二章 孫傳庭的危機第五百五十六章 反貪官署第一百九十五章 京師大學堂的對聯第二十三章 標準化第四百三十八章 安排滿桂第四百九十二章 皇太極的大笑第四百一十九章 孫承宗和一把普通的刀第四百八十四章 冊封三順王的目的第四百四十二章 太子要土改第一百一十九章 崇禎的態度第一百零二章 來自松江府的震撼第五百八十五章 東林黨七君子第一百三十八章 熱氣的力量第一百六十八章 小侯爺眼裡壓力水井第五百三十五章 鐵絲網開始發揮威力第三百五十六章 稻種基因庫第五百零六章 大明科技人才的翻身第三百一十六章 超級大國計劃第一百二十三章 一排新式棉布第四百一十八 太子得知了捷報第九十九章 宋士慧的新方向第三百九十章 西洋鑄炮法第四百二十六章 嚇退滿清第二章 變革一個時代第四十七章 自己下套?第三百七十一章 雜交水稻的畝產第三百八十八章 火炮標準化流程第四百二十四章 氣死東林黨第七十七章 新式學堂
第一百二十八章 朱舜的面子第二百四十二章 成立組織第五百章 造紙工廠對滿清的影響第五百一十二章 海岸線和深水港第一百一十六章 解決後顧之憂第二百四十四章 軍隊編制第一百零九章 大明沒走完的路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槍爆頭第五百零七章 顯微鏡第二百六十四章 朱舜出場第九十二章 爆發瘟疫第一百七十七章 紡織協會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家織布廠可養多少軍士第二十一章 崇禎飄了第五百一十九章 踏在中原大地上的八旗兵第四百六十三章 漢奸三人組的美夢第一百九十五章 京師大學堂的對聯第二百三十一章 昂貴的礦山?第二百四十九章 遠征西伯利亞第三百三十二章 我要做言相第三十四章 紡紗廠出事了第二百六十七章 抵達遼東第二百六十三章 朝議大淩河堡第一百九十六章 北平機械局的收益情況第四百三十七章 洗煤廠的落成第六十八章 第二波紅利第五十八章 王承恩的情義第七十八章 新式廠房第一百八十一章 工業魔改:輔糧變主糧第三百一十二章 橡膠娃娃第五百一十二章 吹動工業革命號角第一百四十六章 蒸汽機的價格第二百六十章 第三代火槍第四百四十六章 鎮遠礦務局第九章 比試開始第四百六十八章 煤炭對於孫傳庭的作用第四百二十三章 孫傳庭的封賞第三十八章 西什庫第二百三十八章 東林黨要壓價第四百三十五章 流淌的黑色黃金第五百七十五章 老百姓的渴望第三百九十一章 技術突破口!第二百二十章 梳棉機第一百九十六章 北平機械局的收益情況第五百一十二章 吹動工業革命號角第二百九十三章 建奴的新火器第二百八十七章 兄弟二人的談心第一百五十二章 京城勳貴第五百七十八章 人民之子第九十八章 新式織機誕生了第一百四十章 我能治理旱災第二百四十五章 招兵買馬第一百七十八章 第二代蒸汽機第五十章 扶植實業家第三百七十九章 太子以後……第五十一章 打造完畢第三百零一章 工業之城的防禦問題第二百零八章 機械鋸齒打造成功第二百零五章 又是一個世界級第一百四十三章 蒸汽機的排水效率第一百二十九章 又一個世界級?第四百四十五章 晉商又要賺錢了(元宵快樂,加更)第二百五十九章 宣傳署署政第九十八章 新式織機誕生了第一百零八章 南大陸第五百六十九章 最大的收穫第八十九章 宋家的希望第二百零三章 一百火箭齊射第四十二章 打造膛線機第二百七十七章 混凝土大淩河堡完工第三十四章 紡紗廠出事了第四百零二章 孫傳庭的危機第五百五十六章 反貪官署第一百九十五章 京師大學堂的對聯第二十三章 標準化第四百三十八章 安排滿桂第四百九十二章 皇太極的大笑第四百一十九章 孫承宗和一把普通的刀第四百八十四章 冊封三順王的目的第四百四十二章 太子要土改第一百一十九章 崇禎的態度第一百零二章 來自松江府的震撼第五百八十五章 東林黨七君子第一百三十八章 熱氣的力量第一百六十八章 小侯爺眼裡壓力水井第五百三十五章 鐵絲網開始發揮威力第三百五十六章 稻種基因庫第五百零六章 大明科技人才的翻身第三百一十六章 超級大國計劃第一百二十三章 一排新式棉布第四百一十八 太子得知了捷報第九十九章 宋士慧的新方向第三百九十章 西洋鑄炮法第四百二十六章 嚇退滿清第二章 變革一個時代第四十七章 自己下套?第三百七十一章 雜交水稻的畝產第三百八十八章 火炮標準化流程第四百二十四章 氣死東林黨第七十七章 新式學堂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海市| 囊谦县| 平武县| 玉门市| 东乡族自治县| 都匀市| 华亭县| 弥勒县| 绥中县| 黑山县| 广东省| 双桥区| 五大连池市| 鄄城县| 台东县| 集贤县| 沭阳县| 宽城| 莱西市| 宜君县| 屯昌县| 克拉玛依市| 阿坝县| 建始县| 宁武县| 巴楚县| 景泰县| 雷波县| 石阡县| 同江市| 红河县| 开封县| 平乡县| 都江堰市| 清徐县| 福贡县| 和林格尔县| 九台市| 乌什县| 调兵山市| 荔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