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221.第220章 望遠鏡的妙用

第220章 望遠鏡的妙用

海禁之後,弊病還有很多。

比如限制明朝與外界的交流與接觸,使得大明朝在海洋技術和航海技術方面相對滯後。

與之相對應的,世界上其餘國家不遺餘力地通過海上貿易和探索,不斷積累和發展新的科技和知識,反而會推動他們的經濟發展。

當然如今有楊憲這個世界文明科技中心在,這些反而是最次要的。

楊憲在哪,哪就是文明科技起源地。

交不交流問題確實不大。

因此對於這些問題,楊憲只是粗略點了兩句。

相較之下,他先前提的那兩條弊端,才最爲致命。

尤其是第二條,幾乎像是直接洞穿了大明未來的國運。

朱標聽了楊憲的敘說後,額頭上滿是冷汗。

他開始意識到禁海令的解除必要了,尤其是在開眼看過世界之後,對這一點就更加堅定。

而對於楊憲來說,如今明記在吞併沈家後,可以說已經成爲大明第一商會。

海禁一旦放開,整個海貿,楊憲有把握能夠直接掌控在自己手裡。

那些江浙財閥在他面前什麼都算不了,他本人就能成爲那個最大的財閥。

如今這個世界沒有貿易保護,想要佔領各國的經濟市場,對楊憲來說,簡直是一件再簡單不過的事情。

配合著朝廷遠征戰略,再加上明記商行的錢財與資源。

到時候,楊憲保證自己能夠做到的事情比後世白頭鷹還要多得多。

要知道現在可沒有什麼國際規則,就是完全的叢林法則,弱肉強食。

也沒有什麼人道主義,哪怕就是種族滅絕這樣的事情,在這個時代,也沒有人會跳出來指責他。

這個時代,他就是自由的,只要他的能力夠強。

朱標並未察覺到楊憲內心的波動,他拿上軍工實驗室最新生產的一批望遠鏡,和楊憲告別後,便準備起身返回京城。

回到京城後。

朱標第一時間進宮和朱元璋商量解除海禁的事情。

太和殿。

朱元璋批閱奏摺,擡頭看了一眼朱標,開口道:“剛從揚州回來?”

“是,父皇。”

www ⊙ttkan ⊙¢〇

“新的望遠鏡怎麼樣?”朱元璋隨口問道。

“比之前的更好,能夠看到的更遠,也更清晰。”朱標如實稟告道。

“拿來給咱瞧瞧。”朱元璋放下手中的奏摺,臉上露出了笑容。

去年北伐回來後,朱棣和朱元璋稟報望遠鏡的事情後,朱元璋便是記住了這事。

在軍事上,望遠鏡的作用毋庸置疑。

可在朱元璋看來,這望遠鏡的作用遠不止於此。

自從打下漠北草原,蕩平雲南、遼東的北元殘餘勢力,之後又準備出兵海外後,隨著國土面積不斷變大,朱元璋也開始對自己對這個國家的掌控力開始產生了一些焦慮。

他腦海裡已經有一個構想,而這個望遠鏡能夠很好成爲其中一環。 朱標拿出一根製作精良的黃銅望遠鏡遞了過去。

朱元璋接過擺弄了一番,然後笑道:“來老大,跟我去試試。”

片刻後。

朱元璋趴在高高的皇城城門樓上,手持著先前朱標交給他的望遠鏡,眺望著皇城以南的地方。

“父皇這是?”朱標臉上露出疑惑的神情,開口道。

朱元璋放下手中的望遠鏡,開口笑道:“老大,來,你來看看。”

朱標帶著疑惑的神情,走上前,接過朱元璋手中的望遠鏡,看去。

畫面中的景象讓他感覺到有些熟悉,朱標皺了皺眉,終於是想了起來。

“這是韓國公府?”

一旁的朱元璋點了點頭,感慨笑道:“楊憲發明的望遠鏡這玩意兒真神,隔著這麼遠的距離,李府巷的韓國公府卻還是看得清清楚楚,就像是咱就在裡頭一樣。”

有了望遠鏡,朱元璋就能清楚知道他手底下這些官員們每天都在家裡幹什麼。

此時的朱標顯然沒有領會到朱元璋的意思,他跟著應和道:“楊卿總是能發明出這些神乎其技的東西。”

對於朱元璋來說,唯一的遺憾,就是望遠鏡只能看到畫面,卻聽不到聲音。

不過這一點瑕疵在他眼中不算什麼,他向來是論跡不論心的人,他只要知道他底下這些臣子要做什麼就行了。

“父皇,高處風大,咱還是回去吧.”

在城門樓上呆了一陣子後,朱標從一旁的內侍官手中接過一件披風,披在朱元璋肩上,開口道。

朱元璋笑著點了點頭。

他看向朱標,看出了對方還有其他話要說,開口問道:“老大,還有其他事情?”

朱標沉默了片刻,直接開口道:“父皇,兒臣請求解除禁海令!”

“你說什麼?”

這話一出,朱元璋臉色頓時變了。

要知道禁海令是他親自制定的國策,如果換了是別人忽然這麼說,他早就大發雷霆了,可提出這個意見的人是朱標。

朱元璋耐著性子,開口問道:“老大,你知道咱當初爲何要禁海嗎?”

朱標點了點頭,開口回答道:“父皇頒佈禁海令,一是爲了防止倭寇,同時還能防張士誠舊部這些反明勢力與海外勢力勾結。同時也有保護大明農業生產的意思在裡頭,父皇擔心萬一沿海的老百姓都順著海上貿易去外面生活發展了,那咱大明的人口豈不是直接流失,也能保護財富不流失海外。”

在朱元璋看來,海上貿易雖然能夠帶來不小的經濟效益,但出於求穩的心理,還是農業經濟更加有保障。

出身於平民家庭的朱元璋,早年生活顛覆流離,對於有田可耕種,有得溫飽的生活方式更加認可。在他看來,農業經濟已足以成爲明朝經濟的根本,只要將農業經濟繼續發展起來,農業的產值便足夠養活大明王朝了。

還是那句話,再偉大的君王也有他的侷限性。

朱元璋受限於他的出身以及經濟,小農以及家天下的思想根深蒂固,他在決策上有時偏向於保守。當初實行海禁,打算以農業爲主,也體現了他的保守性。

朱元璋點了點頭,對於朱標的回答很是滿意,只可惜朱標的話還沒說完。

“可是.”

(本章完)

第322章 貪官奸,清官要比貪官更奸!(4k)200.第200章 偷天換日(4k)第9章 人人都吃得起鹽的大明盛世第361章 天下之色,皆男勝女(4k)第360章 並非“仁君”(4k)第364章 航海王(4k)第101章 幹得好啊第141章 現代科學實驗第363章 屬於大明的環球航行(4k)第108章 科舉改革第365章 紅袖添香,爲愛發電(4k)第5章 高高在上的人,無法注意到低到土裡的164.第164章 神蹟171.第171章 冰棍治病220.第219章 所謂倭亂第346章 黑袍僧人(4k)218.第217章 光與暗第118章 不愧是我的好大兒第136章 無垢琉璃珠第17章 揚州工人現狀166.第166章 草原第89章 吃糠拉稀第357章 等會兒會有點疼,忍著點(4k)第92章 他楊憲能做,朕不能做?152.第152章 認命,卻不服命第142章 大明的神劍第139章 免費的東西往往是最貴的266.第264章 從吃的飽到吃的好(4k字)第348章 缺錢?找老楊啊!(4k)第63章 失利!第345章 小善如大惡,大善似無情(4k)第66章 新的可能第354章 女真滅族(4k)第389章 教教他什麼叫天理倫常第310章 西部大基建(4k)第113章 好好幹,未來是你們這些年輕人的198.第198章 父與子(4k)第50章 鬼才藍玉第129章 官民一則 均田均糧第362章 科學萌芽,楊帆遠航(4k)第59章 只要是有關百姓的事,沒有小事第336章 或許,我是說或許(4k)第18章 還有比用銀子換功績點更便宜的事情?220.第219章 所謂倭亂第355章 各自的戰場(4k)216.第215章 老兵不死第95章 老伯,咱們本家啊152.第152章 認命,卻不服命第353章 各自的新年禮物(4k)第143章 沈家姐弟235.第233章 塵封的恐懼被喚醒第78章 身心俱疲的朱標第352章175.第175章 勳貴們的掙扎第302章 建立政務員體系(4k)第19章 外地來的土包子第304章 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見過第305章 聰明的胡惟庸(4k)212.第211章 真的?做出來了?167.第167章 軍器局第一任局長170.第170章 舔一舔第25章 畝產1500斤!第325章 這樣的人,不該死!(4k)第126章 大明榜樣第108章 科舉改革第124章 老朱的殿試244.第242章 陽光 列車 少女(第三更,求訂第31章 楊卿,真是愛國的大忠臣啊156.第156章 手中當有刀第378章 洪武步槍從來就不是什麼這世上最大的殺器297.第292章 咱,今年也已經五十了(4k)229.第228章 大明軍隊進村啦!212.第211章 真的?做出來了?286.第283章 天才設計師(4k)261.第259章 故人重逢第308章 開啓認父模式(4k)301.第296章 選錯了對手(4k)第314章 像你這樣的人才,揚州大學有多少?第96章 拉著當朝二品下工地做苦力181.第181章 微服私訪(4k)第337章 來,取朕甲冑來!(4k)第320章 你了不起,你清高!(4k)第377章 所謂的一生之敵第103章 不戰而勝而屈人之兵第333章 島是寶島,但需要清清藤壺(4k)第358章 大明的衛生改革(4k)第381章 新的權力中心第360章 並非“仁君”(4k)第82章 不敢貪 不能貪 不願貪第335章 胡惟庸借刀(4k)第70章 且聽龍吟第338章 古今第一太子(4k)155.第155章 心中當有尺225.第224章 皇后娘娘的手藝,還是一如既往第15章 背鍋的老劉233.第231章 挖山第135章 一堆破爛第328章 你有免死鐵券,好,那我就殺你兩次第101章 幹得好啊第346章 黑袍僧人(4k)
第322章 貪官奸,清官要比貪官更奸!(4k)200.第200章 偷天換日(4k)第9章 人人都吃得起鹽的大明盛世第361章 天下之色,皆男勝女(4k)第360章 並非“仁君”(4k)第364章 航海王(4k)第101章 幹得好啊第141章 現代科學實驗第363章 屬於大明的環球航行(4k)第108章 科舉改革第365章 紅袖添香,爲愛發電(4k)第5章 高高在上的人,無法注意到低到土裡的164.第164章 神蹟171.第171章 冰棍治病220.第219章 所謂倭亂第346章 黑袍僧人(4k)218.第217章 光與暗第118章 不愧是我的好大兒第136章 無垢琉璃珠第17章 揚州工人現狀166.第166章 草原第89章 吃糠拉稀第357章 等會兒會有點疼,忍著點(4k)第92章 他楊憲能做,朕不能做?152.第152章 認命,卻不服命第142章 大明的神劍第139章 免費的東西往往是最貴的266.第264章 從吃的飽到吃的好(4k字)第348章 缺錢?找老楊啊!(4k)第63章 失利!第345章 小善如大惡,大善似無情(4k)第66章 新的可能第354章 女真滅族(4k)第389章 教教他什麼叫天理倫常第310章 西部大基建(4k)第113章 好好幹,未來是你們這些年輕人的198.第198章 父與子(4k)第50章 鬼才藍玉第129章 官民一則 均田均糧第362章 科學萌芽,楊帆遠航(4k)第59章 只要是有關百姓的事,沒有小事第336章 或許,我是說或許(4k)第18章 還有比用銀子換功績點更便宜的事情?220.第219章 所謂倭亂第355章 各自的戰場(4k)216.第215章 老兵不死第95章 老伯,咱們本家啊152.第152章 認命,卻不服命第353章 各自的新年禮物(4k)第143章 沈家姐弟235.第233章 塵封的恐懼被喚醒第78章 身心俱疲的朱標第352章175.第175章 勳貴們的掙扎第302章 建立政務員體系(4k)第19章 外地來的土包子第304章 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見過第305章 聰明的胡惟庸(4k)212.第211章 真的?做出來了?167.第167章 軍器局第一任局長170.第170章 舔一舔第25章 畝產1500斤!第325章 這樣的人,不該死!(4k)第126章 大明榜樣第108章 科舉改革第124章 老朱的殿試244.第242章 陽光 列車 少女(第三更,求訂第31章 楊卿,真是愛國的大忠臣啊156.第156章 手中當有刀第378章 洪武步槍從來就不是什麼這世上最大的殺器297.第292章 咱,今年也已經五十了(4k)229.第228章 大明軍隊進村啦!212.第211章 真的?做出來了?286.第283章 天才設計師(4k)261.第259章 故人重逢第308章 開啓認父模式(4k)301.第296章 選錯了對手(4k)第314章 像你這樣的人才,揚州大學有多少?第96章 拉著當朝二品下工地做苦力181.第181章 微服私訪(4k)第337章 來,取朕甲冑來!(4k)第320章 你了不起,你清高!(4k)第377章 所謂的一生之敵第103章 不戰而勝而屈人之兵第333章 島是寶島,但需要清清藤壺(4k)第358章 大明的衛生改革(4k)第381章 新的權力中心第360章 並非“仁君”(4k)第82章 不敢貪 不能貪 不願貪第335章 胡惟庸借刀(4k)第70章 且聽龍吟第338章 古今第一太子(4k)155.第155章 心中當有尺225.第224章 皇后娘娘的手藝,還是一如既往第15章 背鍋的老劉233.第231章 挖山第135章 一堆破爛第328章 你有免死鐵券,好,那我就殺你兩次第101章 幹得好啊第346章 黑袍僧人(4k)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彭阳县| 米林县| 云阳县| 柏乡县| 饶河县| 出国| 武宣县| 海阳市| 吴桥县| 高平市| 浏阳市| 太谷县| 水富县| 饶阳县| 辉南县| 江西省| 金溪县| 金堂县| 吉木乃县| 日照市| 元阳县| 盐津县| 电白县| 蒙自县| 温泉县| 屏东市| 融水| 丹东市| 马鞍山市| 资源县| 绥江县| 龙胜| 旺苍县| 玉环县| 大洼县| 保山市| 日喀则市| 襄城县| 科技| 康定县| 周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