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28章 你有免死鐵券,好,那我就殺你兩次

太廟內。

毛驤察覺到身旁歐陽倫身上氣息的變化,沉默了片刻開口道:“殿下,恕末將直言。橫刀自刎的時候,千萬不要手下留情。否則的話,筋脈不斷,死得會更加痛苦。”

“謝謝毛指揮使。”歐陽倫看了一眼毛驤,臉上露出感激的笑容,心一橫,手中寶劍一抹。

一道殷紅的鮮血飛濺而出。

毛驤蹲下身,沉默著拿起歐陽倫手中那染血的劍,轉身往太廟外走去。

太廟後院鋪著淺色石磚,左右依次站著二十多位淮西勳舊。

歐陽倫都要去太廟自盡了,這個時候,他們哪裡還坐的住,紛紛起身。

全場只有朱元璋坐著。

由於是淮西兄弟的聚會,因此他穿著的也只是常服。

可即便是這樣,他這樣隨意坐在椅子上,比四周站著的淮西武將們還要低些,但那股氣勢卻像是坐在世界的最高端俯視著腳下的萬千臣民。

朱元璋在喝茶,等著太廟那邊的結果。

沒過多久,只見毛驤捧著一把染血的寶劍,再次回到了院子。

“稟陛下,歐陽倫已經引罪自盡,請陛下驗劍。”

朱元璋拿過劍,瞥了一眼在場衆人。

威嚴而又冰冷的眼神,讓淮西衆武將們膽寒。

下一刻,太廟前響起了皇帝威嚴的聲音。

“歐陽倫之罪,咱也有失察之處啊,咱痛定思痛之後,只想和你們說最後一句。朝廷給了你們富貴,給了你們俸祿,也給了你們規矩。給了你們期待,但是朝廷給不了你們良心,給不了你們的晚節啊!”

“你們能不能捫心思過,痛改前非,安居太平,那就要看你們自己的了。”

“毛驤!”

“是,陛下!”

在毛驤的指揮下,很快一口大鼎,以及一個銅簋被擡了上來。

“我知道你們其中一些人的心思,認爲自己真犯了什麼錯也沒什麼大不了,反正有免死鐵劵能救你們性命。我真沒想到,當時我的好心,反而是害了你們。”

朱元璋伸手指著那口大鼎,開口道:“這是祭天大鼎,咱替上天收了你們的免死鐵券,明天早朝前,這口大鼎將會被點燃,想要上交免死鐵券的人可以自己過來把鐵券給扔進去,要不要上交由你們自己決定。”

聽到這話,藍玉、費聚等人臉色大變。

不過好在波及範圍還不算大,畢竟在場這麼多淮西武將,能夠擁有免死鐵券的也只是少數。

可朱元璋的話還沒有說完,只見他指著大鼎旁邊的那個銅簋,開口道:“大家都認識它吧,這是咱們淮西人祭祖的銅簋。”

“我會和祭天大鼎一樣,將其擺在太廟前頭。同樣是明天早朝前,如果有哪位兄弟想歸養鄉里的,就把你們的辭呈,全都擱到銅簋裡頭去。凡是主動歸養者,朝廷一概既往不咎。保其爵位,加封雙倍的俸祿,蔭其子孫。”

朱元璋拿過劍鞘,重新將寶劍插了進去,開口道:“當然了,不願意歸養的,你們就好自爲之吧。”

“時候也不早了,諸位今晚肯定還有很多事情要做,各位再喝最後一杯苦丁茶。”

朱元璋說著拿起茶碗,一飲而盡。

今晚的茶喝到這會兒,滋味才真正出來。

接著便是頭也不回地率先離去。

想要淮西勳貴這羣無法無天的猴子害怕,那麼殺的雞就得有份量,而歐陽倫的份量就恰到好處。

今晚是朱元璋給他們這羣人最後的機會了。

這個期限一直到明天早朝前。

這一夜,註定很多人要睡不好覺了。

第二天,四更天。

太和殿,朱元璋衣服都沒脫,就這麼坐在椅子上,閉目養神。

“毛驤,太廟那邊有新的消息嗎?”朱元璋忽然開口問道。

“回陛下,還是和之前一樣。”毛驤開口回道。

聽了毛驤的話,朱元璋臉色變得鐵青一片。

看來有些人,是不見棺材不落淚。

權力利祿這類東西,一旦給了人家。那就跟肉似的長在了人家身上,再想剜回去,那就是拿刀子割肉啊,非流血不可。

不是所有人都有這個勇氣和決心的。

不真到了生死時刻,很多人都不會這麼做。

因爲人啊,總是心存僥倖。

“更衣。”朱元璋睜開眼,開口道。

他不想等了。

機會已經給了,中不中用,是他們自己的事情。

五更天。

早朝,奉天殿。

“恭請陛下聖安!”

朱元璋坐在高高的龍椅上,看著下方大臣,沉聲道:“傳朱亮祖!”

“帶朱亮祖上殿!”

在內侍官尖銳的唱和聲中。

帶著手銬腳鏈的朱亮祖,在兩名大內侍衛的押解下走上了大殿。

“末將朱亮祖,叩見陛下!”朱亮祖跪在大殿上,開口道。

“朱亮祖,陛下待你不薄吧。派你鎮守一方,不能說沒有重用你吧。凡是都有個界限,偶爾貪圖享樂,只有不違法哪也沒什麼。可你這些年所做的這些事情,對得起朝廷,對得起陛下嗎?!”朱標代表朱元璋,對朱亮祖大聲呵斥道。

朱亮祖跪在大殿上,身子筆挺,開口道:“末將知錯,末將後悔莫及。乞望陛下顧及末將,半生戎馬,忠誠不二,放末將解甲歸田,重歸故里,洗心革面,了此殘生。”

朱元璋並未回答,而是拿起一本書冊,直接扔到了朱亮祖身前。

“上頭列舉的,僅僅是你這兩年在廣東一地,所犯的罪行,大罪有七,小罪三十二,樁樁件件都記載著清清楚楚。”

“朱亮祖,你自己看看,有沒有哪一條是冤枉你的。” 這些日子,朱元璋之所以沒有急著處理朱亮祖,其中一個原因也是要趁著這個時間去搜集朱亮祖的罪證。

他要把這件案子辦成大明開國後第一大案。

既然殺雞沒用,那就直接殺猴,而且還必須得是猴羣中的大馬猴。

朱亮祖沒有去看。

因爲他心裡知道,他所犯的罪只會比上頭更多。

朱元璋看著朱亮祖,臉上滿是失望之色,開口道:“傳廣州知府王華。”

“傳廣州知府王華上殿。”

很快,一臉忐忑的王華走到大殿。

“王華。”

“臣在。”王華立馬跪了下來。

“你身爲廣州知府,本應該以社稷爲重,保一方百姓的福祉爲己任。可是你呢,淨顧著明哲保身,見風使舵。甚至連是非都不分,任憑地痞流氓欺辱朝廷政務員,將朝廷的臉都給丟盡了。”朱元璋開口道。

“臣知罪,但臣也有苦衷,望陛下體察。”王華重重磕了三個響頭,開口道。

“你有什麼苦衷。”

“臣豈能不知朱亮祖所作所爲,禍害了廣州一方百姓。可朱亮祖身爲侯爺,地位顯貴,又掌地方兵馬司,微臣又怎麼能違逆他呢。陛下只知道我知府衙門的衙役,被朱亮祖手底下的人帶回兵馬司隨意關押,卻不知朱亮祖曾經更是直接帶兵夜闖我府邸,用刀抵著我的脖子。”

王華哭訴道:“這一次,駙馬歐陽倫王華的案子,也是臣第一個寫奏摺上報給陛下,這才能將他們的惡行最終公諸於世。我如果與朱亮祖對著幹,怕是也活不到這一天。”

王華的這番話,都給朱元璋聽得給氣笑了。

“你的意思是咱還得謝謝你?!”

“是不是還得給你加官進爵啊!”

王華連連磕頭,直呼不敢。

“不,臣不是這個意思,臣有罪,臣只是希望陛下能夠體諒臣的苦衷。”

“王華啊,王華,你是真會做戲啊。”朱元璋伸手指了指殿下的王華,開口道。“說起話來滴水不漏,做起事情八面玲瓏。當初你給朕的奏摺不盡不實,爲的就是今日這一刻吧。無論你如何狡辯,在整個過程中,你始終和朱亮祖站在一塊。”

“與朱亮祖一起欺瞞下來調查的刑部官員,致使廣州市舶司主事道同含冤入獄。如果那個時候,你直接站出來,事情也不會演變到如今這個地步了。”

“你身爲大明的官員,堂堂一州知府。你腦子裡想的全都是你腦袋上的那頂烏紗帽,想的都是你自己,你可曾想過你府衙內那些受辱的下屬,你治下那些受苦的百姓?!”

“我就不信,他朱亮祖敢殺你一個堂堂知府!”

“你的所作所爲都只是爲了保住你的官位,你這種人就只想要保官,可是朕就偏偏不讓你爲官。”

“來人!”

話音未落。

立馬就有兩名大內侍衛走了進來。

“在!”

“拉下去,廷杖五十,流放海南,終身不得錄用。”

之所以王華最後能夠撿回一條性命,很大原因還是因爲他並未被捲入歐陽倫一案,如果有參與進去的話,他也就不會去寫那份奏摺了。正如朱元璋所說,他所做的一切事情都只是爲了保官。

因此在廣州知府任上這麼多年,他並沒有做過貪污違法的大罪,偶有違法,也都是在一些小節上。

可一個官員,如果只想著自己,對違法犯罪的行爲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在縱容犯罪的同時,他本身就是同謀。

要知道他不是百姓,而是官員。

身爲一州知府的他,對於朱亮祖一系列魚肉百姓的行爲的沉默,便代表著他的默許。

爲什麼廣州府那些年輕的政務員們會選擇站出來,因爲他們不想不願去做這種“沉默的同謀”,所以他們選擇發聲。

即便是以自己的生命爲代價!

如果大明所有的地方官員都像王華這樣,那麼大明遲早要完。

“謝陛下不殺之恩,謝陛下不殺之恩。”

王華聽到自己不用死了,臉上露出笑容,一邊磕頭感謝天恩,一邊被大內侍衛給架了出去。

“朱亮祖,你還有什麼話說?”朱元璋重新看向跪在大殿上的朱亮祖,開口道。

“陛下就看在末將有過犬馬之勞,就網開一面,寬恕罪臣一次。”朱亮祖開口道。

還是這個論調。

朱元璋臉色難看,沉聲道:“朕就知道你會說這話,確實你是朕的勳臣。當年平定方國珍,討伐兩廣,攻打四川,你確實是立了戰功。但是開國之後,你也封了爵,可是你卻居功自傲,養尊處優,爲霸一方,派人到各地蒐羅民女,供你取樂,還不止如此,你不要的民女,還直接讓人丟進水井裡。而且歐陽倫走私大半都是經過廣州府,這件事勳貴之中,也是你參與最深。”

“這樁樁件件,難道就是因爲你有赫赫的戰功嗎?!”

朱亮祖被朱元璋說得啞口無言,只能回道:“末將後悔不已,末將鬼迷心竅,罪該萬死!”

朱元璋伸手指著朱亮祖,開口道:“咱知道你只是嘴上後悔,你是因爲東窗事發後悔,而不是因爲對自己所做的事情產生愧疚而後悔。”

“朕知道你也明白自己所做的事情罪該萬死,但你卻始終認爲自己功高爵顯,可以將功折罪,或許你認爲你手上有兵權,彈壓一方了,朕不會對你輕易下手。”

“那倒也是,有人說朱元璋抓貪官只敢抓小的,從來沒對開國功臣們、淮西勳舊們動過手。也許是因爲這樣,才讓你如此肆無忌憚。”

“那好,朕今天就讓天下人知道,凡是觸犯大明律法者,不論文臣武將,不論官大官小,不論與朕是何等關係,朕改不姑息!”

“陛下爲了保自己的駙馬,就拿我開刀?!”朱亮祖擡起頭,紅著眼看著朱元璋,沉聲道。

一如他當年被俘時。

只是朱亮祖沒有注意到,他在說這句話時,大殿上其餘一衆大臣的反應。

可以說整個奉天殿,空氣都是凝固的。

朱元璋看著朱亮祖,開口笑道:“我說過,無論是誰,朕改不姑息,這一點你可以下去親自問問歐陽倫。”

聽了朱元璋的話,朱亮祖頭一次慌了。

他下意識的反應是不相信,可當他看向大殿上的其他大臣,從這些大臣的臉上,找到了那個他最不想要得到的答案。

朱亮祖怎麼也想不到,這個朱和尚會這麼狠心,狠到連自己的親姑爺說殺就殺了。

這是要讓自己的女兒守活寡啊!(本章完)

217.第216章 鳥和鳥語196.第196章 征討雲南(4k)238.第236章 狹路相逢!第84章 奶香炊餅第123章 會試結束第337章 來,取朕甲冑來!(4k)189.第189章 此事再議(4k)第51章 你這新鮮韭菜味不對啊205.第204章 泥菩薩也有三分火氣(4k)227.第226章 少女第一次仰望星空251.第249章 輕工業區的設想第346章 黑袍僧人(4k)176.第176章 朱棣的遠見第116章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291.第288章 這天下到底是我的,還是你儒家211.第210章 兩個失意的人第9章 人人都吃得起鹽的大明盛世第373章 等水開254.第252章 羊羣效應279.第277章 黃桃罐頭(4k)第335章 胡惟庸借刀(4k)300.第295章 一場不合時宜的大雨(4k)152.第152章 認命,卻不服命288.第285章 女人能頂半邊天(4k)第133章 意外驚喜第370章 天與弗取,反受其咎!224.第223章 燒鵝156.第156章 手中當有刀168.第168章 大明軍工廠第316章 給大明讀書人的一封信(下)第9章 人人都吃得起鹽的大明盛世第72章 北伐第一功,大明神候!第30章 過冬前的準備第8章 製鹽大業第321章 咱想念劉先生了(4k)第45章 田園之樂第66章 新的可能第103章 不戰而勝而屈人之兵266.第264章 從吃的飽到吃的好(4k字)170.第170章 舔一舔第65章 你管這叫還成?299.第294章 外表溫文儒雅,內裡其實是個瘋第327章 天子劍,月下斬駙馬(4k)216.第215章 老兵不死189.第189章 此事再議(4k)第323章 等船來,等花開(4k)第16章 要致富,先修路!302.第297章 洪武大帝,只爭朝夕!第140章 窮病第70章 且聽龍吟第35章 紅樓問世第110章 蝴蝶的翅膀229.第228章 大明軍隊進村啦!第334章 裁撤老兵(4k)第307章 人老成精(4k)第19章 外地來的土包子251.第249章 輕工業區的設想280.第278章 洪武海戰!(4k)第98章 賑災的兩道生命線第306章 莫貪天功爲己功第336章 或許,我是說或許(4k)第330章 這條線是強者用來約束自己的(4k)第319章 你什麼檔次,跟我吃一樣的菜餚?!第108章 科舉改革268.第266章 鉛筆與戰船第22章 雪花酥260.第258章 開始將手伸向制度第58章 楊憲的三五計劃第21章 生意第351章 見雪是雪,是一種幸福(4k)153.第153章 會淹死人的295.第291章 權責統一(4k)第140章 窮病第301章 雄主之治國,則爲之計深遠(4k)第16章 要致富,先修路!第67章 血戰271.第269章 我家坤坤可是從小吃名貴藥材養第344章 求仁得仁 (4k)第386章 潘多拉的魔盒第77章 瑞雪未必兆豐年第116章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第317章 洪武十年即將過去(4k)第19章 外地來的土包子177.第177章 真177章 軍火展示(章回數老打262.第260章 劉老伯,你的學生有大出息啊261.第259章 故人重逢188.第188章 你老子食言了,成了吧(4k)225.第224章 皇后娘娘的手藝,還是一如既往298.第293章 高麗王,別光喝酒,吃菜啊!第132章 一路向南第91章 臣舉薦一人,可解災情171.第171章 冰棍治病第89章 吃糠拉稀第376章 金陵煙雨第6章 我真是天才第91章 臣舉薦一人,可解災情261.第259章 故人重逢268.第266章 鉛筆與戰船242.第240章 失態的朱元璋
217.第216章 鳥和鳥語196.第196章 征討雲南(4k)238.第236章 狹路相逢!第84章 奶香炊餅第123章 會試結束第337章 來,取朕甲冑來!(4k)189.第189章 此事再議(4k)第51章 你這新鮮韭菜味不對啊205.第204章 泥菩薩也有三分火氣(4k)227.第226章 少女第一次仰望星空251.第249章 輕工業區的設想第346章 黑袍僧人(4k)176.第176章 朱棣的遠見第116章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291.第288章 這天下到底是我的,還是你儒家211.第210章 兩個失意的人第9章 人人都吃得起鹽的大明盛世第373章 等水開254.第252章 羊羣效應279.第277章 黃桃罐頭(4k)第335章 胡惟庸借刀(4k)300.第295章 一場不合時宜的大雨(4k)152.第152章 認命,卻不服命288.第285章 女人能頂半邊天(4k)第133章 意外驚喜第370章 天與弗取,反受其咎!224.第223章 燒鵝156.第156章 手中當有刀168.第168章 大明軍工廠第316章 給大明讀書人的一封信(下)第9章 人人都吃得起鹽的大明盛世第72章 北伐第一功,大明神候!第30章 過冬前的準備第8章 製鹽大業第321章 咱想念劉先生了(4k)第45章 田園之樂第66章 新的可能第103章 不戰而勝而屈人之兵266.第264章 從吃的飽到吃的好(4k字)170.第170章 舔一舔第65章 你管這叫還成?299.第294章 外表溫文儒雅,內裡其實是個瘋第327章 天子劍,月下斬駙馬(4k)216.第215章 老兵不死189.第189章 此事再議(4k)第323章 等船來,等花開(4k)第16章 要致富,先修路!302.第297章 洪武大帝,只爭朝夕!第140章 窮病第70章 且聽龍吟第35章 紅樓問世第110章 蝴蝶的翅膀229.第228章 大明軍隊進村啦!第334章 裁撤老兵(4k)第307章 人老成精(4k)第19章 外地來的土包子251.第249章 輕工業區的設想280.第278章 洪武海戰!(4k)第98章 賑災的兩道生命線第306章 莫貪天功爲己功第336章 或許,我是說或許(4k)第330章 這條線是強者用來約束自己的(4k)第319章 你什麼檔次,跟我吃一樣的菜餚?!第108章 科舉改革268.第266章 鉛筆與戰船第22章 雪花酥260.第258章 開始將手伸向制度第58章 楊憲的三五計劃第21章 生意第351章 見雪是雪,是一種幸福(4k)153.第153章 會淹死人的295.第291章 權責統一(4k)第140章 窮病第301章 雄主之治國,則爲之計深遠(4k)第16章 要致富,先修路!第67章 血戰271.第269章 我家坤坤可是從小吃名貴藥材養第344章 求仁得仁 (4k)第386章 潘多拉的魔盒第77章 瑞雪未必兆豐年第116章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第317章 洪武十年即將過去(4k)第19章 外地來的土包子177.第177章 真177章 軍火展示(章回數老打262.第260章 劉老伯,你的學生有大出息啊261.第259章 故人重逢188.第188章 你老子食言了,成了吧(4k)225.第224章 皇后娘娘的手藝,還是一如既往298.第293章 高麗王,別光喝酒,吃菜啊!第132章 一路向南第91章 臣舉薦一人,可解災情171.第171章 冰棍治病第89章 吃糠拉稀第376章 金陵煙雨第6章 我真是天才第91章 臣舉薦一人,可解災情261.第259章 故人重逢268.第266章 鉛筆與戰船242.第240章 失態的朱元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曲松县| 江口县| 黄平县| 东宁县| 武乡县| 罗甸县| 通山县| 隆化县| 呼和浩特市| 汨罗市| 临朐县| 文化| 扶绥县| 东乌| 崇仁县| 平乐县| 莱西市| 梁山县| 泸西县| 延安市| 白沙| 葵青区| 阿荣旗| 万山特区| 唐海县| 黎平县| 遵义市| 分宜县| 沙雅县| 太和县| 凌源市| 水城县| 霍州市| 淅川县| 志丹县| 岱山县| 济宁市| 湟中县| 保康县| 耒阳市| 密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