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279.第277章 黃桃罐頭(4k)

沒錯,楊憲要做的就是罐頭食物。

當日在魏國公府,徐達的那一番話這才讓他想起這件事來。

要知道罐頭可是在遠航途中保持船員健康和士氣的神器啊。

眼下只是跨越東海,征戰日本。

因爲航行時間短,很多致命的問題,還沒有顯現,要知道海員們在海上如果長時間吃不到新鮮的蔬菜水果、缺乏維生素C攝入的話,是會得壞血癥的。

大航海時代開始,數百年來,壞血癥一直是水手們難以逃脫的噩夢,也是西方船員最懼怕的存在。

1521年,麥哲倫帶領200多名船員開始環球航行,到最後只有18人完成了環球航行的壯舉,相當部份船員死於壞血病;1740年,英國海軍上將喬治·安森率領的6艘戰艦、2000多名船員金黃環球航行,4年後艦隊歸港,人們發現只有一艘旗艦船隻停靠,剩下幾百名水手羸弱不堪,原來1000多名水手在航行時被壞血病奪去了性命。

也正是因爲如此,那些有經驗的老船長在遠航時都不會帶上滿額的給養,因爲在航行的過程中,至少會有一半船員因爲敗血癥或是別的傷病而死去,帶多了給養純屬浪費。

一直到十八世紀末,法國人發明了罐頭,這才讓海員們的生存率大大得到提高。

這時有人就會說,爲什麼原時空永樂年間鄭和西洋時,壞血病的情況並未出現。

其中一個重要原因,便是豆芽。

鄭和的船隊上帶有必要的豆類、黍、稷、粟等種子,這些種子遇則會發芽,形成富含維生素C的豆芽。

能夠很好保證船員必要的維生素c的攝入。

可在楊憲看來,堂堂大明,天朝上國,光靠豆芽那怎麼能行呢。

必須提前把罐頭這玩意兒給搞出來。

做罐頭食物,最好的材料便是馬口鐵,學名是鍍錫鋼板。

顧名思義,就是指在表面鍍有一薄層金屬錫的冷軋薄鋼板。

馬口鐵有一定的強度和硬度,成型性好又易焊接,錫層無毒無味,且表面光亮,其中錫主要起防止腐蝕與生鏽的作用。後世咱們常見的那些罐頭瓶或飲料罐等都是用鍍錫板做的。

以如今大明的科技樹,搞馬口鐵罐頭顯然還不現實。

不過好在,楊憲提早搞出了罐頭容器的替代品,沒有錯,就是玻璃器皿!

原時空最早的罐頭就是用玻璃瓶加上軟木及鐵絲,緊緊塞著瓶口製作而成的。

即便是到了21世紀,水果類的罐頭還是習慣用玻璃瓶製作。

如果要大規模製作罐頭的話,就勢必要大規模使用玻璃容器。

而當大規模的玻璃罐頭食品出現在市面上時,也就意味著如今高昂的玻璃價格體系將要迎來崩塌,將會嚴重影響到如今明記玻璃廠製造的玻璃器的暴利。

畢竟當有錢人們知道,自己眼中無比珍惜的無垢琉璃器都已經到多到拿來裝食物了,他們肯定不願意再交智商稅了。

不過好在這些年,玻璃的錢已經賺夠了。

而楊憲一開始就沒有打算長期賺這個錢,他最初的目的就是將玻璃製品的價格壓制到如今瓷器的價格,讓尋常百姓最終也能夠用得起。

對他而言,功績點要比銀子要值錢的多。

當然玻璃製品價格完全崩塌,也還沒那麼快,得等到罐頭食品徹底在市面上流行之後,而現在楊憲只是在爲徐達的下一次出海製作一批罐頭食物。

按照楊憲給的設計圖,玻璃廠很快便是將玻璃罐頭瓶給燒製了出來。

接下來終於可以開始製作罐頭了。

對於罐頭食品來說,製作有兩大關鍵特徵,密封和殺菌。

拿著這些玻璃罐頭瓶,楊憲開始進行製作。

首先用流動的清水對玻璃瓶進行沖洗,內外部全都沖洗乾淨,接著將瓶子放入鍋中,加水,直至燒開。

整個煮沸過程,一直持續30分鐘,最後撈出備用。

然後用高度烈酒,倒入瓶子裡,進行再次消毒。

尤其是瓶口處,楊憲用棉籤蘸烈酒仔細擦拭乾淨,最後陰乾。

罐頭瓶的處理工作到這一步,便已經是徹底完成。

然後便是選擇食物。

這一次,楊憲選擇了當季成熟的水果,黃桃。

將買來的上好黃桃去皮去核,切塊,然後放入早已熬製好的糖水中浸泡一段時間,然後就可以連黃桃帶糖水一起盛到玻璃罐頭瓶子裡,然後放上木塞,這時不用完全塞緊。

最後把它們放到大鍋中蒸煮,大概二十分鐘左右,便完成了整個黃桃罐頭的製作過程。

出鍋後,趁熱趕緊將木塞塞緊。

因爲熱脹冷縮的原理,使罐頭內的氣壓小於外界,將會形成完整密封效果。

密封之後,將玻璃罐頭倒過來,這樣裡面將會形成一個真空狀態,能夠進一步延長儲存時間。

罐頭食品的製作,對於一個來自二十一世紀的人來說,即便沒有系統,也能夠輕易製作完成。

整個實驗過程非常完美。

別看楊憲此時手中拿著的只是一罐小小的黃桃罐頭,可這卻代表著無盡的財富,與功績點。

罐頭食物,可不僅僅侷限在給航海人員使用。

軍隊可以使用。

就連平民百姓同樣用得著。

就拿眼下江南地區來說,由於地域關係,完全不適合畜牧牛羊,因此除了大富之家,一般的有錢人也吃不起新鮮的牛羊肉,只能以醃肉、燻肉和雞鴨魚豬替代。豬肉畢竟是賤肉,偏生江南百姓富裕,對牛羊肉需求其實極大,到時候如果製作牛肉罐頭肯定搶手!

更別說水果罐頭了,在漫長的秋冬季,簡直就是暴利好嗎?

其效果和楊憲之前搞的反季節大棚蔬菜是一樣的,而且不同的是,罐頭食品的產量要比大棚蔬菜大得多得多。

幾乎差不多同一時間,身在京城的徐達,終於接到了再次遠征日本的聖旨。

這一次目標很明確,徹底佔領出雲國的石見山銀礦,然後在那裡建立大明最大白銀礦點,日後穩定爲大明運輸白銀。

徐達的工作只是征服,佔領之後,另有官員武將留守。

以後這出雲國就是大明在海外的第一個軍事據點了。

趕在出徵前,楊憲如約帶著五百箱黃桃罐頭來到了京城。

“這是?”徐達看著眼前這些木箱,臉上露出疑惑的神情。

楊憲開口笑道:“前次說好了,出征前給徐大哥準備的禮物,總算是趕上了。”

徐達乘坐著大明最新式戰船揚州號,帶著浩浩蕩蕩的大明水師,再次殺向日本!

旌旗飄揚的揚州號戰船甲板上。

徐達坐在帥椅上,一手端著玻璃罐頭瓶,一手用筷子夾起裡頭的一塊黃桃,放入嘴中。

入口甘甜,雖說甜味有些膩,但吃起來卻非常過癮。美味異常!

在大海上,還能吃到水果,這還說什麼呢!

沒想到竟然真的給那小子給辦到了,這世上究竟有什麼事情是他辦不到的。

徐達三兩口又是將一塊黃桃吞入腹中,舔了舔嘴脣,心裡想道。

當時在看到那五百個木箱,徐達還以爲是什麼玩意兒,打開一看,才知道竟然是經過楊憲特殊手法處理過的黃桃。

按楊憲的說法,這些黃桃罐頭放置一年都不會變質腐敗。

要說唯一不足的地方,那就是數量還是少了一點。

別看五百大箱黃桃罐頭很多,可要知道他們此次出兵的大明水師足有數萬人。

徐達平日裡就連他自己也不怎麼捨不得吃,每隔一段時間,纔會讓手底下的將士分著吃上一些。

就在這時。

親衛兵忽然來報,說是發現了日本戰船蹤跡。

徐達站起身,接過望遠鏡看了一眼,臉上立馬露出肅殺的神情。

“來得正好!”

日本方面,因爲前次明朝軍隊入侵,讓沿海各令制國的大名們格外緊張。

爲了應對這種舉國危機,南北朝竟然達成了停火協議,進行通力合作。

畢竟出雲國前的那兩場大戰實在是太嚇人了,完全顛覆他們對戰爭的認知。

這換做以前,誰又能夠想到這一天。

果然外部壓力與威脅,是促進內部團結合作的重要因素。

經過南北朝雙方高層討論過後,他們提出的口號是,拒敵於彼岸、擊敵於海上、毀敵於水際,殲敵於灘頭。

在他們看來,只有將戰場設在海上,纔對他們最有利。

一百多年前,他們的先祖不就曾經做到了此事嗎,將當時天下無敵的元朝軍隊“擊潰”。

既然一百多年前,他們的先祖能夠做到,那麼他們理所應當認爲自己同樣也能做到。

因此在大明軍隊登陸靠岸的幾個港口,日本這邊早就已經設置了重兵,這時候遠遠看到大明水師。

日本方面戰船盡出,誓要擊潰大明水師。

舉全國之力,日本方面竟然也湊出了數千艘的戰船,雖然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所謂的戰船都是由漁民的漁船改裝而成。

可即便如此,數千艘戰船在海面上一字排開時,浩浩蕩蕩的也非常有氣勢。

單論戰船數量,日本方面更多。

海面上,雙方陣營戰船越靠越近。

一時間氣氛緊張到了極致。

日本這個時候,火器還沒有發展起來,他們也明白自己的劣勢,因此在靠近到一定的距離後,日本的船隊陣型就開始緩緩散開。

徐達將這一切都看在眼裡,他並沒有慌亂,因爲對方要進攻的話,就必定還是要靠近的。

他下令讓所有戰船,火炮手做好準備。

在對方進入自己這邊射程範圍內後,一聲令下,大明水師這邊首先發起了攻擊。

最前方的大明戰船,火炮齊射!

轟轟轟!

隨著密集的炮聲響起,大明與日本之間的第一次大規模海戰,正式開始。

密集的炮聲,響起一片。

一枚枚炮彈,裹挾著海風,呼嘯著從海平面上空掠過,朝著日本的戰船飛了過去。

頓時見日本戰船周圍火光四射,海水飛濺,波濤洶涌,一陣濃煙四起。

硝煙和鮮血的味道,開始在大海上迷茫開來。

大明這邊因爲是遠洋作戰,因此無論是戰船的數量,還是水師的人數,都要少於日本這邊。

可在戰船質量和武器方面,卻是碾壓式的領先。

日本方面在明知道大明軍隊有火器的情況下,自然不可能一點準備都不做。

在對方指揮將領一聲令下。

很快便有數百艘小型戰船,點燃了船上的乾草這些燃料,然後朝著大明船隊發起了自殺式的衝鋒。

“這神火特工隊,就是特意爲你們準備的!”足利直義站在戰船上,看著自己這邊一艘艘燃燒的戰船,悍不畏死朝著大明軍隊發起衝鋒,冷聲道。

足利直義擡頭看了一眼天空,眼神堅毅,一副勝券在握的樣子。

“就連老天爺也站在我們這一邊,神風助我!”

今天的風向,正好是西北風!

在足利直義看來,只要是這些神火特工隊的戰船能夠成功與對面明朝水師的戰船相撞,那麼火勢也一定會引到對方戰船之上。

徐達看到這個情況,下令所有戰船加大炮火火力。

可這個時代的火器技術,即便是再密集的火力,也總會有漏網之魚。

還是有一些戰船突破包圍圈,朝著大明船隊衝去。

其中一些神火特工隊的戰船目標就是揚州號,很顯然擒賊先擒王的道理,打小學習華夏文化的日本人也懂。

徐達看到這個情況,冷笑道:“想必把這當成是赤壁?真當現在還是一千多年前的三國時代嗎?我今天就讓你們知道,你們這些坐井觀天的倭寇是多麼的可笑。”

在徐達的下令下,他乘坐的大型戰船揚州號,不退反進,直接發動蒸汽機,朝著對方這些燃燒的小漁船衝了過去。

立時間,有五艘突破包圍的燃燒小漁船朝著揚州號撞了過去。

一時間濃煙四起,遮擋住了揚州號的身形。

遠處,看到這一幕的足利直義嘴角微微揚起,露出了勝利的笑容,他看得真切,那艘揚州號就是大明水師的主船。

只要擊沉了這艘戰船,那麼大明水師船隊陣型必亂!

238.第236章 狹路相逢!157.第157章 壽宴第61章 最熟悉的陌生人280.第278章 洪武海戰!(4k)第123章 會試結束第351章 見雪是雪,是一種幸福(4k)第144章 給大明首富的一點點震撼第6章 我真是天才第313章 不愧是咱的兒子!(4k)第56章 古董羹第28章 風靡京城199.第199章 權與錢的初次合作(4k)第133章 意外驚喜第32章 羊毛加工作坊263.第261章 介紹一下,這是我的學生第370章 天與弗取,反受其咎!154.第154章 丈量天地280.第278章 洪武海戰!(4k)第392章 一起笑了第18章 還有比用銀子換功績點更便宜的事情?第76章 下面沒有了第119章 大明第一屆恩科第85章 揚州大開發第38章 醉話成真,無煙竈第367章 這個時代第一點光亮第62章 大明之幸第140章 窮病287.第284章 真是妙啊!李相!(4k)第36章 民風第99章 仰望星空286.第283章 天才設計師(4k)第64章 本來打算以普通人的身份跟你們相處第324章 真正的勇敢(4k)第86章 小區建設第148章 大明第一任首富與最後一任首富的初第78章 身心俱疲的朱標第20章 第一次見面第128章 稅制改革!(第三更)183.第183章 不想學趙匡胤,更不做劉邦(4k第75章 有些相遇第63章 失利!第123章 會試結束第58章 楊憲的三五計劃211.第210章 兩個失意的人277.第275章 對待敵人要像嚴冬一樣殘酷無情249.第247章 超越諡文正的誘惑第320章 你了不起,你清高!(4k)第46章 上京,賣菜!176.第176章 朱棣的遠見301.第296章 選錯了對手(4k)第351章 見雪是雪,是一種幸福(4k)第44章 腹黑第86章 小區建設第387章 身後名167.第167章 軍器局第一任局長第104章 野望第330章 這條線是強者用來約束自己的(4k)279.第277章 黃桃罐頭(4k)第367章 這個時代第一點光亮247.第245章 白銀帝國(第三更,求訂閱,求284.第281章 所謂成長,就是讓人變得越來越第299章 以爲我提不動刀了嗎?(4k)285.第282章 楊國公爲國犧“身”(4k)第93章 仿範公法272.第270章 要多少,有多少第34章 讓全天下的百姓都有衣服穿第380章 頭上只能有一片天第366章 暗流涌動第312章 高麗新的王(4k)第5章 高高在上的人,無法注意到低到土裡的233.第231章 挖山第103章 不戰而勝而屈人之兵第391章 一封信第335章 胡惟庸借刀(4k)第381章 新的權力中心202.第201章 揚州大學 蒸汽啓蒙(4k)第355章 各自的戰場(4k)247.第245章 白銀帝國(第三更,求訂閱,求第130章 一條鞭法第79章 我對錢沒什麼興趣184.第184章 北伐(4k)266.第264章 從吃的飽到吃的好(4k字)第300章 賤籍胥吏,與倡優同籍(4k)第35章 紅樓問世第135章 一堆破爛264.第262章 讓劉伯溫父子回家養豬第97章 我希望在那一天,別人也會把我當成是248.第246章 原來錢,還能這樣玩第375章 史書上不好寫第349章 完美的軍糧(4k)233.第231章 挖山201.請病假一天186.第186章 大捷!(4k)185.第185章 韃子們,時代變了(4k)266.第264章 從吃的飽到吃的好(4k字)第347章 朱棣的野望(4k)234.第232章 整個日本都爲之瘋狂!第129章 官民一則 均田均糧282.第279章 日本求和(4k)第149章 懷疑人生沈萬三
238.第236章 狹路相逢!157.第157章 壽宴第61章 最熟悉的陌生人280.第278章 洪武海戰!(4k)第123章 會試結束第351章 見雪是雪,是一種幸福(4k)第144章 給大明首富的一點點震撼第6章 我真是天才第313章 不愧是咱的兒子!(4k)第56章 古董羹第28章 風靡京城199.第199章 權與錢的初次合作(4k)第133章 意外驚喜第32章 羊毛加工作坊263.第261章 介紹一下,這是我的學生第370章 天與弗取,反受其咎!154.第154章 丈量天地280.第278章 洪武海戰!(4k)第392章 一起笑了第18章 還有比用銀子換功績點更便宜的事情?第76章 下面沒有了第119章 大明第一屆恩科第85章 揚州大開發第38章 醉話成真,無煙竈第367章 這個時代第一點光亮第62章 大明之幸第140章 窮病287.第284章 真是妙啊!李相!(4k)第36章 民風第99章 仰望星空286.第283章 天才設計師(4k)第64章 本來打算以普通人的身份跟你們相處第324章 真正的勇敢(4k)第86章 小區建設第148章 大明第一任首富與最後一任首富的初第78章 身心俱疲的朱標第20章 第一次見面第128章 稅制改革!(第三更)183.第183章 不想學趙匡胤,更不做劉邦(4k第75章 有些相遇第63章 失利!第123章 會試結束第58章 楊憲的三五計劃211.第210章 兩個失意的人277.第275章 對待敵人要像嚴冬一樣殘酷無情249.第247章 超越諡文正的誘惑第320章 你了不起,你清高!(4k)第46章 上京,賣菜!176.第176章 朱棣的遠見301.第296章 選錯了對手(4k)第351章 見雪是雪,是一種幸福(4k)第44章 腹黑第86章 小區建設第387章 身後名167.第167章 軍器局第一任局長第104章 野望第330章 這條線是強者用來約束自己的(4k)279.第277章 黃桃罐頭(4k)第367章 這個時代第一點光亮247.第245章 白銀帝國(第三更,求訂閱,求284.第281章 所謂成長,就是讓人變得越來越第299章 以爲我提不動刀了嗎?(4k)285.第282章 楊國公爲國犧“身”(4k)第93章 仿範公法272.第270章 要多少,有多少第34章 讓全天下的百姓都有衣服穿第380章 頭上只能有一片天第366章 暗流涌動第312章 高麗新的王(4k)第5章 高高在上的人,無法注意到低到土裡的233.第231章 挖山第103章 不戰而勝而屈人之兵第391章 一封信第335章 胡惟庸借刀(4k)第381章 新的權力中心202.第201章 揚州大學 蒸汽啓蒙(4k)第355章 各自的戰場(4k)247.第245章 白銀帝國(第三更,求訂閱,求第130章 一條鞭法第79章 我對錢沒什麼興趣184.第184章 北伐(4k)266.第264章 從吃的飽到吃的好(4k字)第300章 賤籍胥吏,與倡優同籍(4k)第35章 紅樓問世第135章 一堆破爛264.第262章 讓劉伯溫父子回家養豬第97章 我希望在那一天,別人也會把我當成是248.第246章 原來錢,還能這樣玩第375章 史書上不好寫第349章 完美的軍糧(4k)233.第231章 挖山201.請病假一天186.第186章 大捷!(4k)185.第185章 韃子們,時代變了(4k)266.第264章 從吃的飽到吃的好(4k字)第347章 朱棣的野望(4k)234.第232章 整個日本都爲之瘋狂!第129章 官民一則 均田均糧282.第279章 日本求和(4k)第149章 懷疑人生沈萬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兰坪| 临西县| 象州县| 普安县| 新巴尔虎右旗| 屏东县| 静海县| 开鲁县| 定南县| 仁怀市| 永仁县| 伊宁县| 洪泽县| 邯郸市| 锡林浩特市| 吉首市| 商城县| 长岭县| 杭锦后旗| 土默特右旗| 抚顺县| 思茅市| 马龙县| 平顶山市| 铜梁县| 色达县| 太康县| 宽城| 武隆县| 昔阳县| 伊吾县| 海口市| 万全县| 石屏县| 寻乌县| 边坝县| 河西区| 吴川市| 南和县| 永泰县| 墨竹工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