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184.第184章 北伐(4k)

第184章 北伐(4k)

“有了這些紙殼子彈後,軍士們裝填彈藥的速度將會再往上提升一個階層。這樣一來,四皇子殿下創立的洪武槍陣原本爲了掩護士兵裝填所用的精妙設計,反而成了負累,無法最大化發揮洪武步槍的火力優勢。”楊憲看著朱元璋、朱標他們開口說道。

這道理很簡單,朱元璋他們又都是軍事高手,想了一下,便是點了點頭。

朱棣也終於是釋然接受這一結果。

畢竟非戰之罪,他並沒有輸在能力上。

“那楊卿方纔提到的新的戰陣又該如何做?”朱標開口問出了關鍵。

楊憲笑道:“很簡單。”

“採用標準的線式隊形,三列或兩列戰鬥橫隊,以三列爲例。當部隊以三列展開時,三列士兵依次齊射,後退裝彈,再次齊射,每一列士兵分別保持站姿、跪姿,後退裝彈的姿勢。這樣就能最大程度保證火力的密度與連續性。”

楊憲看了一眼身旁的朱棣,嘴角微微揚起,開口笑道:“這新的槍陣並不複雜,我相信以四皇子殿下的能力,既然能夠創出洪武槍陣這麼精妙厲害的槍陣,訓練神機營的這些軍士快速掌握並不困難。”

察覺到朱元璋的目光,朱棣挺了挺胸膛,自信道:“就放心交給我吧。”

看到朱棣的反應,楊憲笑了。

此時年輕的永樂帝,還沒有完全褪去屬於孩子特有的那一分稚氣。

只有經歷過血與火的歷練,才能夠讓他快速成長。

讓他一步步成爲那位縱橫漠北的塞王。

原時空,在這一點上,他的老丈人徐達幫了朱棣很多。甚至日後他起兵造反,很多班底都還是徐達給他留下的。

而這輩子朱棣能夠成長到何等地步,只能看他自己了。

洪武步槍的威力,朱元璋和朱標是親眼見過的,而在大明軍隊戰鬥力這件事上,朱元璋也從未有所懷疑。

接下來便是後勤保障。

這件事,事實上早就已經在開始做了。

十天前,就不斷有滿載糧草的軌道列車駛向北邊。

而相關謀劃則是要更早,從一年多前,鋪設通往北平城的軌道那一刻開始,朱元璋便已經爲了此時此刻做準備。

揚州城,列車站站臺前。

看著裝滿數萬斤重的糧草,從京城,途徑揚州,繼續往北方疾馳而去。

“糧草準備的怎麼樣了?”朱元璋開口問道。

朱標有些興奮道:“這一切都要多虧楊卿,列車運輸省時又省力,這些日子運輸的糧草,已經足夠大軍一路打到漠北都不在話下!”

不怪乎朱標如此興奮。

要知道往日運送糧草,光在路上損耗起碼都是三四成以上。

傳統的運糧方法,朝廷需要派出專門的護糧隊,這些護送隊伍他們本身自己也會消耗糧草的,在大批量運輸的時候護送隊員也會增加,繼而這一路下來消耗的糧草也會非常多。如果在路上遇上什麼極端天氣、天災人禍的,那就更完蛋了,損失一半都算是小的。

走海路甚至出現過船翻,所有補給全部損耗的例子。

如今這筆損耗卻因爲軌道列車的發明,而徹底節省了下來。

不僅如此,運輸時間反而比以前快了三四倍都不止。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要知道在古代糧草可以說是一場戰爭當中最重要的因素。

因爲古代打仗大多是很長時間,誰能熬到最後誰就是贏家,糧草是維持士兵打仗的關鍵。如果糧草不足,士兵得餓著肚子就沒有力氣打仗,甚至還可能引起譁變。

原時空,徐達與王保保的幾次交手中,就曾經吃過糧草短缺的虧。

“事實上軌道列車還能改進。”楊憲開口笑道。

“還能改進?”朱標開口問道。

楊憲點了點頭,接著開口道:“如果我的最終設想能夠落地的話,那麼一趟列車下來,就能直接運送上百萬,乃至上千萬斤的貨物。到時候,也無須像現在這樣要提前幾天開始運糧了。”

上百萬,上千萬斤?!!

朱元璋、朱標他們聽呆了。

如果換一個人站在他們面前說這種話,怕是直接讓人給叉出去了。

也就只有楊憲說這種話,纔有效果。

可也正是楊憲說這話,才讓他們感到震驚。

因爲朱元璋他們知道楊憲並不是在空口白話,在吹牛。

這幾年下來,楊憲所說的每一件事情,最終都做到了。

“上百萬,上千萬斤重的貨物,即便是有軌道的幫助,那得要多少匹戰馬才能拉動?”朱標震驚道。

不,應該是無論多少匹戰馬都拉不動吧。

“用馬自然是拉不動的,到時候得采用其他的動力,採用火力。”楊憲笑了笑,接著開口道。“而且這些枕木的車軌到時候也不能再用了,得重新換成百鍊鋼的鐵軌,”

原本朱元璋還想著無論楊憲提出什麼要求,他都給提供,因爲一次性運輸百萬斤重的貨物誘惑力實在是太大了。

可一聽到,所有軌道都要換成百鍊鋼的鐵軌,立馬就放棄了。

對如今的大明來說,枕木的車軌能夠鋪設全國,已經就謝天謝地了。

要是全部改用鐵軌,得用多少百鍊鋼啊。

要知道百鍊鋼朝廷是用來製造兵器用的。

根本沒有餘量,用來生產如此大規模的鐵軌。

楊憲心中自然也清楚這件事,因此到時候灌鋼法還得進一步改良,只有從根本加大鋼鐵產量才行。

此刻在朱元璋、朱標看來還是天方夜譚的事情,卻已經在楊憲的規劃之內。

這幾年,基礎積累的差不多了。

等到這次北方戰事一定,將漠北草原正式納入大明治下後。

楊憲決定加快發展的進度,如果說原本的大明是一輛正常奔走的馬車,這幾年因爲楊憲的到來,變成了如今的疾馳的軌道列車。

那麼楊憲要做的是將大明徹底變成一輛轟鳴的鋼鐵巨獸。

將萌芽的西方科學的脖頸,一口咬斷。

這個時空,有他在。

那長達百年的近現代的屈辱將不可能出現。

楊憲的目光,顯然已經不僅僅只是落在北邊的那片草原。之後西進和出海也必須安排在日程上了。

“楊卿,楊卿?!”

朱標的聲音忽然從旁邊傳來。

“太子殿下。”

“楊憲怎麼突然愣神了,在想什麼呢?”朱標開口問道。

回過神來後的楊憲笑著搖了搖頭,開口道:“在想著日後揚州城該如何繼續進一步發展。”

心裡想著的是大明,嘴上卻只說揚州。

“不管再怎麼發展,都得需要錢,需要很多的錢。”朱標臉上露出一絲尷尬,接著開口道。“就像楊卿方纔提到的用百鍊鋼鋪設鐵軌一事,如今國庫是根本無法負擔,就算它真能做到,一次性拉上百萬斤重的貨物也沒有用。”

在朱標看來,反而是大明的國力,阻礙了楊憲施展才華。

他心裡想著的是,日後如何努力才能做到不讓國力原因,拖累了楊憲的發揮。 在朱標眼中,楊憲就是實打實的大明國師。

朱元璋將自己兒子臉上的神情看的一清二楚,他忽然開口道:“楊憲,這次北伐由你領軍,只是和前次不同的是,前次你只是掛名,這一次天德將不會隨行。也就是說將會是由你一個人完全帶兵打戰,當然老四與你同行。”

這是朱元璋深思熟慮後的決定,楊憲自然拒絕不了。

楊憲看了朱棣一眼,很顯然他也和朱標一樣,猜出了朱元璋下一步的動作。

只有朱棣本人,此刻還懵懂無知。

少年心性,也能理解。

而且這次北伐,要說危險,幾乎沒有。

畢竟楊憲身爲三軍統帥,用不著身先士卒,穩坐中軍大帳就行。

身在北平城內的話,同樣可以觸發系統被動。

事實上,以楊憲如今的身體素質,完全用不著那麼小心。

日子一天天過去。

北平城外,已經開始陸續出現少批的草原探子。

大戰在即。

大明朝廷也緊張地運作起來,各大部門緊鑼密鼓,配合默契。

誰也不敢在這個時候,觸碰老朱的眉頭。

洪武五年,初冬。

京城的列車站上。

這次的列車車廂裡沒有裝滿糧草輜重,而是裝滿了大明的將士。

最前頭的一節車廂打著“大明神候”的旗號。

車廂外,楊憲身披亮銀寶甲,看起來威風凜凜,朱棣站在身旁,同樣英姿勃發。

而站在他們面前的是大明皇帝朱元璋,朱元璋身後則是帶著文武百官。

皇帝帶著百官相送,這是何等的殊榮。

“陛下,臣這就要出發了。”楊憲開口道。

“楊憲啊,這場仗就交給你了。”朱元璋拉著楊憲的手,笑著說道。“回來後,咱親自給你慶功!”

“老四,你跟在楊神侯身旁,好好學,以後咱還指望著你領兵呢。”朱元璋開口道。

這一句話,等於是已經將皇子分封的事情攤開來說了。

“臣一定不負皇上所託!”

“兒臣一定不負父王所託!”

行完禮後,楊憲和朱棣二人,便是轉身鑽進頭節車廂內。

車廂大門緩緩關上。

“殿下,路途還遠,好好休息。”

楊憲說著,將身上寶甲一脫,坐在臥榻上,蓋上一張羊毛毯後,閉上眼睛,開始休息。

從南京一路到北平,這路還長著呢。

隨著馬伕一聲響亮的甩鞭,六匹戰馬縱身長鳴。

偌大的車廂緩緩運轉起來,向著北方一路疾馳而去!

朱元璋帶著文武百官開始回朝。

而朱標一直目送著,疾馳的列車,消失在自己視線中,這才最後一個轉身。

走在最前頭的朱元璋,注意到了這一幕,並未開口。

半月後。

北境的草原上。

大明的軍隊在草原上行走,領隊的正是四皇子朱棣,隨行的則是戰爭經驗豐富的老將顧成。

雖說神機營的火器,確實無往不利。

可畢竟這是朱棣第一次帶兵打仗,要是真出了什麼疏漏,有個萬一,楊憲回去也不和朱元璋、朱標交待。

因此這才安排了顧成隨行。

顧成最早是朱元璋的帳前親兵,後面也跟過徐達,是一個經驗老到的將領,在北邊駐守也已經多年,對於漠北草原這一帶的地形也很熟悉。

有他在,再加上神機營,那便萬無一失。

“殿下,前頭有情況。”顧成開口道。

“敵人來的正好,我正愁找不到人打呢。”聽到有敵人,朱棣臉上露出了笑容。

朱棣此次來北邊,就是衝著立功來的,再加上少年人,年輕氣盛。

顧成見朱棣如此表情,提醒道:“殿下萬不可掉以輕心,北元人實力還在,尤其是在這大草原上。”

另一邊。

帶領五千部落騎兵的乃兒不花,也得到手下探子來報,說是探查到了前方有明軍出沒。

乃兒不花大喜,要知道前些日子,他們望著北平城新的城牆,只能是望城興嘆。

看著那20多米高的城牆,根本就升不起一絲能夠成功的信心,他不知道王保保當時是如何想的,反正乃兒不花自己是絕望的。

因爲看不到一點能夠攻城成功的希望。

他們北元騎兵,在攻城戰這一塊本就不擅長。

再加上如今攻城器械缺失。

因此王保保的部隊雖然集結了很久,可始終沒有發動攻城戰,只是每日派出大量騎兵在北平城外遊蕩,像今天一樣。

雖然沒能做到攻城略地,可起碼阻斷了草原與大明的羊毛貿易。

兩邊的商人再也無法接觸。

畢竟,錢再好,也沒有自己的小命重要。

北平城這邊,前些日子也一直按兵不動,就依託城牆固守。

他們在等著楊憲和朱棣過來。

乃兒不花每天就是帶著手下騎兵,來回遊蕩,心中早就憋悶不已。

此時聽到前頭有明軍出沒,乃兒不花臉上露出燦爛的笑容。

媽個巴子,終於有戰可以打了。

在他看來,前頭這羣明軍部隊,簡直是昏了腦子了,好好守城不收,竟然要跑出來。

難道是要和他們打野外突襲戰?

乃兒不花嘴角微微揚起,露出嗜血的微笑。

他堅信,在大草原上,他們的騎兵就是無敵的!

(本章完)

第335章 胡惟庸借刀(4k)第54章 只要能前行一步,那也是前進了第323章 等船來,等花開(4k)第303章 不僅要撕下你這張老臉,還要放在地第7章 神秘小瓶第121章 沉默,沉默,還是沉默第86章 小區建設263.第261章 介紹一下,這是我的學生158.第158章 我說是就是第142章 大明的神劍第133章 意外驚喜第37章 徐達買衣237.第235章 十八路“諸侯”179.第179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166.第166章 草原第316章 給大明讀書人的一封信(下)207.第206章 失敗與失敗的相遇第145章 通往揚州的天字號車廂第328章 你有免死鐵券,好,那我就殺你兩次第72章 北伐第一功,大明神候!第304章 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見過第316章 給大明讀書人的一封信(下)第383章 咱既坐朝,也治國!第392章 一起笑了206.第205章 無鞘的刀(4k)第80章 可堪國師173.第173章 新稅的威力301.第296章 選錯了對手(4k)168.第168章 大明軍工廠240.第238章 大明軍神倒了第56章 古董羹293.身體不適,再請一天假174.第174章 加封太傅283.第280章 徐達的震撼(4k)第101章 幹得好啊第318章 駙馬府的管家打死人了(4k)第114章 飲鴆止渴第365章 紅袖添香,爲愛發電(4k)第373章 等水開186.第186章 大捷!(4k)第73章 說話!第40章 京城紙貴185.第185章 韃子們,時代變了(4k)第318章 駙馬府的管家打死人了(4k)第95章 老伯,咱們本家啊223.第222章 開海214.第213章 倭寇作妖第361章 天下之色,皆男勝女(4k)293.身體不適,再請一天假第144章 給大明首富的一點點震撼第48章 懵逼的李九江第33章 各自滿意172.第172章 我還不能享受享受了?208.第207章 碰撞出了成功第341章 旗正飄飄,馬正蕭蕭(4k)第133章 意外驚喜第306章 莫貪天功爲己功第135章 一堆破爛第63章 失利!第93章 仿範公法253.第251章 爲個人牟利,爲家牟利,爲國牟257.第255章 只不過是一顆轉動的齒輪而已第70章 且聽龍吟188.第188章 你老子食言了,成了吧(4k)第149章 懷疑人生沈萬三256.第254章 全球第一紡織廠第333章 島是寶島,但需要清清藤壺(4k)164.第164章 神蹟165.第165章 用距離換力第139章 免費的東西往往是最貴的第75章 有些相遇173.第173章 新稅的威力第143章 沈家姐弟288.第285章 女人能頂半邊天(4k)第104章 野望第92章 他楊憲能做,朕不能做?第95章 老伯,咱們本家啊224.第223章 燒鵝第346章 黑袍僧人(4k)第84章 奶香炊餅191.第191章 聖人耶?(4k)268.第266章 鉛筆與戰船第11章 藍玉,你出息了啊第91章 臣舉薦一人,可解災情254.第252章 羊羣效應第351章 見雪是雪,是一種幸福(4k)第70章 且聽龍吟第307章 人老成精(4k)第335章 胡惟庸借刀(4k)第25章 畝產1500斤!第107章 反對的不是科舉第375章 史書上不好寫第345章 小善如大惡,大善似無情(4k)第59章 只要是有關百姓的事,沒有小事第299章 以爲我提不動刀了嗎?(4k)233.第231章 挖山180.第180章 神機營第53章 第一場雪第62章 大明之幸第95章 老伯,咱們本家啊
第335章 胡惟庸借刀(4k)第54章 只要能前行一步,那也是前進了第323章 等船來,等花開(4k)第303章 不僅要撕下你這張老臉,還要放在地第7章 神秘小瓶第121章 沉默,沉默,還是沉默第86章 小區建設263.第261章 介紹一下,這是我的學生158.第158章 我說是就是第142章 大明的神劍第133章 意外驚喜第37章 徐達買衣237.第235章 十八路“諸侯”179.第179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166.第166章 草原第316章 給大明讀書人的一封信(下)207.第206章 失敗與失敗的相遇第145章 通往揚州的天字號車廂第328章 你有免死鐵券,好,那我就殺你兩次第72章 北伐第一功,大明神候!第304章 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見過第316章 給大明讀書人的一封信(下)第383章 咱既坐朝,也治國!第392章 一起笑了206.第205章 無鞘的刀(4k)第80章 可堪國師173.第173章 新稅的威力301.第296章 選錯了對手(4k)168.第168章 大明軍工廠240.第238章 大明軍神倒了第56章 古董羹293.身體不適,再請一天假174.第174章 加封太傅283.第280章 徐達的震撼(4k)第101章 幹得好啊第318章 駙馬府的管家打死人了(4k)第114章 飲鴆止渴第365章 紅袖添香,爲愛發電(4k)第373章 等水開186.第186章 大捷!(4k)第73章 說話!第40章 京城紙貴185.第185章 韃子們,時代變了(4k)第318章 駙馬府的管家打死人了(4k)第95章 老伯,咱們本家啊223.第222章 開海214.第213章 倭寇作妖第361章 天下之色,皆男勝女(4k)293.身體不適,再請一天假第144章 給大明首富的一點點震撼第48章 懵逼的李九江第33章 各自滿意172.第172章 我還不能享受享受了?208.第207章 碰撞出了成功第341章 旗正飄飄,馬正蕭蕭(4k)第133章 意外驚喜第306章 莫貪天功爲己功第135章 一堆破爛第63章 失利!第93章 仿範公法253.第251章 爲個人牟利,爲家牟利,爲國牟257.第255章 只不過是一顆轉動的齒輪而已第70章 且聽龍吟188.第188章 你老子食言了,成了吧(4k)第149章 懷疑人生沈萬三256.第254章 全球第一紡織廠第333章 島是寶島,但需要清清藤壺(4k)164.第164章 神蹟165.第165章 用距離換力第139章 免費的東西往往是最貴的第75章 有些相遇173.第173章 新稅的威力第143章 沈家姐弟288.第285章 女人能頂半邊天(4k)第104章 野望第92章 他楊憲能做,朕不能做?第95章 老伯,咱們本家啊224.第223章 燒鵝第346章 黑袍僧人(4k)第84章 奶香炊餅191.第191章 聖人耶?(4k)268.第266章 鉛筆與戰船第11章 藍玉,你出息了啊第91章 臣舉薦一人,可解災情254.第252章 羊羣效應第351章 見雪是雪,是一種幸福(4k)第70章 且聽龍吟第307章 人老成精(4k)第335章 胡惟庸借刀(4k)第25章 畝產1500斤!第107章 反對的不是科舉第375章 史書上不好寫第345章 小善如大惡,大善似無情(4k)第59章 只要是有關百姓的事,沒有小事第299章 以爲我提不動刀了嗎?(4k)233.第231章 挖山180.第180章 神機營第53章 第一場雪第62章 大明之幸第95章 老伯,咱們本家啊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泉市| 临澧县| 武威市| 台南县| 贵阳市| 阳春市| 崇文区| 获嘉县| 陇南市| 印江| 桐梓县| 盖州市| 湘潭县| 壤塘县| 铜鼓县| 保山市| 红桥区| 淮南市| 镇康县| 柳林县| 星子县| 来宾市| 朔州市| 阿拉善右旗| 大方县| 永仁县| 房产| 河西区| 昌乐县| 吴江市| 临江市| 凤城市| 吉安县| 嘉善县| 崇义县| 荣成市| 鄂尔多斯市| 九台市| 通道| 察雅县| 庆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