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27章 開海

朱瞻基在走去兵部倉庫的路上,心中一直在盤算著。

就在剛纔,張信對自己恭恭敬敬,也一定程度上說明,自己已經(jīng)滲透進武將,勳貴集團了。

接下來,只需要慢慢滲透,或可將漢王在朝中的支持勢力,一點點化爲自己的。

這一招,也算是釜底抽薪。

讓漢王在朝中,再無暗中幫他的勢力。

如此一來,沒有人暗中報信,更沒有人在朝堂上爲漢王說話,漢王的處境,必將在艱難一份。

可僅僅如此,還不夠!

還要繼續(xù)削弱漢王。

朱瞻基不想漢王這個隱患一直存在,可若是開戰(zhàn)的話,兩方必定兩敗俱傷,最重要的是各州的百姓,一定生靈塗炭。

這也是目前,整個朝廷還沒有選擇全面和漢王開戰(zhàn)的原因。

若是全面開戰(zhàn),戰(zhàn)火波及下,無數(shù)無辜的百姓都將慘死。

楊士奇,夏原吉,蹇義等人都想著緩緩圖之,只要漢王沒有繼續(xù)攻城拔寨,那朝廷就先一點點瓦解他的力量,到最後再一舉擊潰。

如此一來,傷亡便少。

當年,朱棣發(fā)動靖難之役,一路從北平殺到應天府,歷時兩年多的時間,死了數(shù)百萬無辜的百姓。

這股龐大的數(shù)字,會化作朝廷的罪孽。

而眼下,朝堂諸公,顯然也不想讓百姓受難,不想背這個黑鍋。

朱棣打了兩年,如今漢王勢力並不弱,就算全面開戰(zhàn),也得打個好幾年,才能平定下來。

可若是想要削弱漢王,那就得從多方面下手。

朱瞻基想到了之前提過的開海之策。

之前,與商稅改革一同提出的,還有開海之策。

可是開海之策一直沒有得到實施,老爺子也未見鬆口,可這一次,或許有必要開海了。

開海,利國利民的同時,也能夠讓大明迅速開發(fā)商業(yè),加速步入資本主義,領先全世界兩百年。

不開海禁的後果,朱瞻基見得太多了。

大清不開海禁,閉關鎖國,導致國家崩潰,沒有進步。

直到最後,八國聯(lián)合……

所謂的八國聯(lián)合,實際上不到五萬軍隊,可大清派出四十萬義勇團,卻仍舊被打進了京城。

因爲大清太落後了!

四十萬義勇團還在拿著大刀,對面已經(jīng)拿著槍支橫掃了。

幾乎是碾壓性的戰(zhàn)爭。

閉關鎖國,什麼新知識都沒有學到,導致處處捱打。

明初時,大明是世界第一強國,可等到明中期,就不斷在衰弱,而且燧發(fā)槍的製作,也是其他國家搶先一步。

若是開海,吸納他國商業(yè),便能使得大明的經(jīng)濟更加繁華。

這般想著,朱瞻基的心中越發(fā)地迫切了起來。

自己,是要改變大明未來的。

不開海禁,造成了大明封閉,商業(yè)的扼殺,不吸取新知識,落後於人。

所以,必須要開海禁!

而且,只有開了海禁,才能通商貿(mào)易,提高手工業(yè)發(fā)展的同時,倭寇也定然會侵擾大明各地的海關。

不過,相比倭寇的威脅,開海利益更大。

而且,若是將倭寇都趕到山東碼頭一帶,漢王會不會焦頭爛額呢?

想到這裡,朱瞻基嘴角忍不住勾起笑容。

漢王佔領了山東,就必須要守好海關,若倭寇強攻,漢王就得抵抗。

如此一來,就削弱了漢王的實力。

而且還能讓倭寇拖住漢王,使?jié)h王疲於奔命。

好主意!

朱瞻基臉上帶著笑意。

走在大街上,朱瞻基忽然停下了腳步。

“今日,就不去兵部倉庫了。”

“關於開海禁的想法,我得去找翰林院的大儒們聊一聊。”

朱瞻基喃喃著,改變行走路線,朝著翰林院所在的方向走去。

如今,翰林院已經(jīng)沒有了大學士。

新的大學士暫時還沒有選出,太子爺也有所猶豫,因爲每一任大學士總是死得壯烈,所以太子爺也不急著挑選了。

再者,也缺乏德高望重之輩。

如今,翰林院中威望比較強的,也就是張善忠,方城遠,範秋三位大儒了。

當朱瞻基來到翰林院,翰林院的庶吉士們見到了朱瞻基,連忙給朱瞻基行禮。

“拜見太孫殿下。”

“拜見太孫殿下。”

朱瞻基擺了擺手,表示不用客氣後,便走進了翰林院。

翰林院的編撰,學士們聽聞太孫殿下來了,也紛紛出來拜見。

朱瞻基看向了範秋,方城遠,張善忠三人,笑著道:“煩請三位大儒找個僻靜之地,我們再談。”

範秋眉頭微挑,點頭道:“好,太孫殿下,請隨我來。”

很快,三位大儒,便領著朱瞻基,來到了一間房間內。

“這裡是歷代大學士辦公時的書房,四下無人,太孫殿下只管說便是。”範秋笑著道。

朱瞻基頷首。

在桌子旁坐了下來。

三位大儒也依次入座,等待著太孫發(fā)話。

朱瞻基左右環(huán)顧這座老舊的房間,四周都堆滿了各種各樣的書籍,朱瞻基感慨道:“當初,徐老和餘學士,就在這裡辦公吧?”

提起這兩位,三位大儒的眼神中都有些傷懷。

“是啊,歷代大學士,都是從這裡走出去的。”範秋頷首。

朱瞻基咧嘴一笑:“本來,這件事是該找大學士幫忙的,可翰林院如今沒有大學士,我就只能找三位大儒了。”

“你們在翰林院,都是德高望重的前輩,我想請你們明日朝會之時,提出一道新的政策。”

此話一出,三位大儒頓時聚精會神。

他們知道太孫的才能,所以聽到有新的政策,三位大儒也都神色端莊,鄭重了不少。

朱瞻基繼續(xù)道:“開海!”

“與商稅改革一同提出的,還有開海之策,可是開海之策一直沒有得到實施,所以我們必須要推動!”

關於開海的利弊,翰林院內部早就已經(jīng)討論過了。

而且,當初太孫與徐老斗法之後,他們也都聽過了開海的好處。

所以,此時聽到開海二字,三位大儒的眼神中閃過一抹精光。

“徐老走後,繼餘學士離開,翰林院便彷彿失去了生氣,沉寂了下去。”

“對於開海一事,我們倒是忘得一乾二淨了。”

“真是意志消磨人心啊,這是利國利民的大事,今日太孫既然提起,我們定然全力以赴!”

三位大儒,眼神凝重,表情肅穆,沒有半點開玩笑的意思。

第180章 死諫大明第614章 賭一場第268章 我若不倒,你們不倒第198章 告御狀第285章 老和尚下山了第142章 解縉悔恨第179章 花錢買地位第644章 楊士奇面聖第584章 征途第39章 朱辰的怒火第206章 見過朱案首第434章 再見青衣女子第169章 家無餘財,這豈是盛世?第204章 再作詩一首第461章 皇帝掌控第455章 塵埃落定第617章 辦法第158章 萬里煙雲(yún)照的後代第96章 二次傷害武定侯第610章 對得起大明第401章 太孫選妃第52章 刺殺第630章 用身體爲代價第177章 朱氏人前顯聖法第492章 天才解縉第359章 朝堂大震動第229章 大事不敢廢第420章 朱棣的渴望第356章 百官諫言第413章 朱棣妥協(xié)第492章 天才解縉第653 倭國被滅第15章 身世有結果了第526章 必勝第61章 楊士奇的震撼第36章 倭寇第246章 獲得軍心第64章 老翰林的激動第268章 我若不倒,你們不倒第397章 瓦解漢王的辦法第112章 朱辰,你真好看第354章 小富婆沈清秋第108章 好聖孫第153章 將李朝培養(yǎng)成大明馬場第54章 參觀大明第372章 犧牲第134章 治癒長公主的良方第60章 朱棣的擔憂第16章 聖旨賜封皇嫡長孫第516章 兵部第194章 正統(tǒng)第283章 太子倒下第189章 太子妃來了第83章 吹捧皇太孫第578章 倭國的狼子野心第105章 騎手衛(wèi)折服第154章 大明啊大明,你好恐怖第148章 怒懟朱棣第531章 父子情斷第420章 朱棣的渴望第二章 我朱高熾是萬年罪人第400章 沈清秋的姻緣第162章 這少年,心機太深第580章 闖禍了第534章 運糧第49章 太子要薨了?第341章 再發(fā)動靖難第611章 水淹寧城第208章 趕盡殺絕嗎?第160章 理學之毒第196章 這地已經(jīng)爛透了第409章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第407章 太孫嬪妃第468章 建軍就是浪費錢第54章 參觀大明第487章 平南的勇猛第418章 兵部尚書投效第462章 爺爺?shù)钠珢?/a>第297章 挖出幕後之人第535章 埋伏第133章 長公主咳血第137章 天生神力,力戰(zhàn)漢王第191章 太子妃失蹤第653 倭國被滅第589章 英明神武第140章 夏原吉的苦衷,朱辰解圍第421章 拉攏興國公第459章 期望第135章 去軍營和老爺子住第401章 太孫選妃第123章 將漢王打入大獄第583章 朱瞻基出戰(zhàn)第178章 土地兼併的危害性第67章 氣昏朱棣第209章 今日,看我鎮(zhèn)壓人間!第140章 夏原吉的苦衷,朱辰解圍第127章 折服衆(zhòng)皇親第255章 會擊劍的胡善祥第453章 洪武畫卷第546章 救下
第180章 死諫大明第614章 賭一場第268章 我若不倒,你們不倒第198章 告御狀第285章 老和尚下山了第142章 解縉悔恨第179章 花錢買地位第644章 楊士奇面聖第584章 征途第39章 朱辰的怒火第206章 見過朱案首第434章 再見青衣女子第169章 家無餘財,這豈是盛世?第204章 再作詩一首第461章 皇帝掌控第455章 塵埃落定第617章 辦法第158章 萬里煙雲(yún)照的後代第96章 二次傷害武定侯第610章 對得起大明第401章 太孫選妃第52章 刺殺第630章 用身體爲代價第177章 朱氏人前顯聖法第492章 天才解縉第359章 朝堂大震動第229章 大事不敢廢第420章 朱棣的渴望第356章 百官諫言第413章 朱棣妥協(xié)第492章 天才解縉第653 倭國被滅第15章 身世有結果了第526章 必勝第61章 楊士奇的震撼第36章 倭寇第246章 獲得軍心第64章 老翰林的激動第268章 我若不倒,你們不倒第397章 瓦解漢王的辦法第112章 朱辰,你真好看第354章 小富婆沈清秋第108章 好聖孫第153章 將李朝培養(yǎng)成大明馬場第54章 參觀大明第372章 犧牲第134章 治癒長公主的良方第60章 朱棣的擔憂第16章 聖旨賜封皇嫡長孫第516章 兵部第194章 正統(tǒng)第283章 太子倒下第189章 太子妃來了第83章 吹捧皇太孫第578章 倭國的狼子野心第105章 騎手衛(wèi)折服第154章 大明啊大明,你好恐怖第148章 怒懟朱棣第531章 父子情斷第420章 朱棣的渴望第二章 我朱高熾是萬年罪人第400章 沈清秋的姻緣第162章 這少年,心機太深第580章 闖禍了第534章 運糧第49章 太子要薨了?第341章 再發(fā)動靖難第611章 水淹寧城第208章 趕盡殺絕嗎?第160章 理學之毒第196章 這地已經(jīng)爛透了第409章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第407章 太孫嬪妃第468章 建軍就是浪費錢第54章 參觀大明第487章 平南的勇猛第418章 兵部尚書投效第462章 爺爺?shù)钠珢?/a>第297章 挖出幕後之人第535章 埋伏第133章 長公主咳血第137章 天生神力,力戰(zhàn)漢王第191章 太子妃失蹤第653 倭國被滅第589章 英明神武第140章 夏原吉的苦衷,朱辰解圍第421章 拉攏興國公第459章 期望第135章 去軍營和老爺子住第401章 太孫選妃第123章 將漢王打入大獄第583章 朱瞻基出戰(zhàn)第178章 土地兼併的危害性第67章 氣昏朱棣第209章 今日,看我鎮(zhèn)壓人間!第140章 夏原吉的苦衷,朱辰解圍第127章 折服衆(zhòng)皇親第255章 會擊劍的胡善祥第453章 洪武畫卷第546章 救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漳县| 错那县| 政和县| 玉环县| 呼玛县| 湘乡市| 河曲县| 哈尔滨市| 台北市| 景宁| 南宁市| 和顺县| 建始县| 从江县| 湖南省| 古交市| 滦南县| 宜良县| 金华市| 富蕴县| 和平县| 香港| 榆中县| 东乡| 锡林郭勒盟| 察隅县| 房产| 赣榆县| 蕉岭县| 泾川县| 德惠市| 常熟市| 东阿县| 鹤壁市| 娄底市| 夏河县| 大田县| 宁国市| 泰来县| 海淀区| 昆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