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2章 永樂大帝的心結。

洪武朱元璋,將大好河山都送給了他的孫子朱允炆,可是建文帝朱允炆幹了什麼?

剛上臺還不到一個月,就開始收拾他的長輩叔叔們,手段狠辣,毫不留情!

這傢伙也就比大明戰神朱祁鎮要好一丟丟,是個奇葩。

“人猿泰山是什麼?”朱棣疑惑。

朱辰解釋道:“就是野人,周王成了野人,然後是代王朱桂,被誣陷貪婪殘暴,建文帝將其流放到了蜀地,又是一尊人猿泰山。”

“次年五月,建文帝又以不法罪將岷王逮捕,又一個變成了草民。”

“還有湘王朱柏被誣陷私印寶鈔,建文帝派人去抓,湘王不愧是明太祖的血脈,還沒等人抓他,他把家人全部召集起來,緊閉大門,一家自焚而死,成全氣節。”

“這可倒好,朱家血脈自相殘殺,建文帝殺得最歡。”朱辰冷笑一聲。

朱棣有些驚訝。

他沒想到,太孫竟然連這些都知道?這些東西可不是一般的百姓能知道的啊。

當初,建文帝剛剛上臺,就到處殺親叔叔,的確給朱棣造成了一定的壓力。

“這些事普通百姓不知道,你怎麼知道的?”朱棣問道。

朱辰呵呵一笑:“這還不簡單?只要稍微瞭解,再聯想一下就能知道。”

朱棣有些期待起來,揮手道:“繼續說。”

朱辰冷笑一聲:“建文帝這麼挨個對自己親叔叔開刀,難道當時的燕王朱棣是個傻子?他豈會不知道馬上就輪到他了。”

“燕王是英雄豪傑,他不怕死,可他的妻兒子女呢,要不要活?爲了活,燕王只能起兵造反,總不能把脖子伸長了,等著建文來砍吧?”

說到這,朱辰斬釘截鐵道:“所以,不是燕王要造反,是建文帝逼得燕王不得不造反。”

嘆息一聲,朱辰道:“因爲不造反,全家都要死!”

朱辰能理解燕王的心情,換做任何一個人都不可能等著別人來屠殺自己的老婆孩子,所以朱棣起兵造反了。

聽著這些話,朱棣怔怔的望著自己的孫子,眼中露出一絲欣慰,沒想到天下人都罵他是亂臣賊子,卻還有一個人懂他當年的心酸。

朱棣不是沒把自己的心酸說出去,可是沒有人信他,只一個勁的唾罵著他是造反上位的。

既然沒人懂,這些心酸也就被朱棣掩埋了起來,他默默的承受著,被天下人罵作是亂臣賊子,罵作是篡位的殘暴君王。

只是沒想到,今天朱辰把他心中的無奈全部說出來了,朱棣一時間如釋重負,忽然感覺世間多了一個懂自己的人。

是啊,他也不想造反,好好當個王爺,鎮守北平,有老婆有孩子的,幹嘛要去幹這種全家掉腦袋的勾當?還不是被逼的!

建文咄咄逼人,身邊的兄弟接連遭了毒手,他再不反擊,死的就是他全家啊。

可是在那些文官眼中,他朱棣全家命賤,就該跪在地上,等著建文帝來砍頭,如此纔是忠君之道嗎?

“建文帝本身做的就不怎麼樣,換成永樂帝,乃大明之大幸。”朱辰笑著道。

“世人都說永樂殘暴,屠了方孝儒十族,殺了許多建文舊臣,這一點是事實,可他再殘暴,也沒有殘暴到百姓頭上。”

“他治下的大明,成就了永樂盛世,他治下的百姓誰沒得過他的好,要是換成建文帝那個草包,大明還不知道變成什麼樣子呢。”

朱辰侃侃而談,言語中不乏對永樂的讚賞,至少他站在普通百姓的立場,永樂是個好皇帝。

“有宋以來,漢人被外族打斷了脊樑,永樂大帝的出現,將漢人的榮耀再次推上了巔峰,一掃五百年之頹氣,建文能做到嗎?”朱辰笑著道。

朱棣的眼神亮了,他望著自家太孫:“你真這麼覺得?”

十一年來,朱棣揹負著造反的名頭,這也成爲了他內心的忌諱,誰敢說他造反,必定被砍頭。

哪怕自己如今的功績這麼高,那些文官都怕自己,可背地裡,朱棣知道在他們心裡都瞧不上自己。

天底下,沒人瞭解他了,就連他兒子都指責他在靖難中殺了許多人……

如今,突然被認可,朱棣心中深深鬆了一口氣,舒服多了。

“是啊,明太祖和永樂皇帝,都是好皇帝,要是能見上一面就好了。”朱辰認可道。

老爺子眼神一柔:“以後有機會,你會見到的,我雖然不能答應你這個條件,但除了這個,其他你儘管提。”

“哈哈,希望吧,老爺子,我還想去軍營看看。”朱辰說道。

朱棣一愣:“去軍營幹嘛?”

朱辰深吸了一口氣:“我也想穿上大明鎧甲,佩戴大明寶劍,體驗一番大明將士是怎樣的風采。”

上次去軍營,朱辰就念念不忘了,他也想穿上盔甲,看看大明的寶劍和盔甲到底有多威風。

他想知道,到底是怎樣的神威,才能把不可一世的蒙元都嚇跑。

當朱辰提出這個願望後,朱棣倒是沒想到:“就這?沒了?”

朱辰道:“就這,沒了。”

朱棣站起身來,重重的拍了拍朱辰肩膀:“哈哈,好好好,老頭子我成全你,走!”

朱辰能有這樣的心,老爺子再欣慰不過了,他巴不得朱辰穿上鎧甲,看看朱辰到底有多威武。

好男兒,應該要對文武都充滿熱愛,很明顯朱辰都具備了。

老大會文不武,腐朽,老二會武不文,大老粗!

老爺子就盼著能有一個文武雙全的接班人出現啊!

“走走走,咱們現在就去。”朱棣扯著朱辰就出了院子。

很快,約莫一個時辰後,朱辰爺倆來到了郊外的軍營。

對普通人來說,這是軍事重地,不可涉足,但對老爺子來說,還不是如履平地。

早在朱棣還沒到之前,四周的守衛就已經被錦衣衛清場,朱棣爺倆輕輕鬆鬆進了軍營。

軍營校場,數十萬將士們正四處操練,訓練各種項目,吶喊聲震天動地,朱棣則帶著朱辰在遠處觀看。

朱棣抱著臂膀,望著那些訓練有素的將士們,嘿然一笑:“永樂治下的親兵,大概是軍紀最規整的大軍了。”

不錯不錯,已經許多天沒來監督了,這些兵痞子竟然沒有偷懶,練得倒是熱火朝天,老爺子不由頗爲滿意。

“是啊,老爺子,你在這裡擔任什麼職務啊?”朱辰一邊望著,一邊問道。

即便是第二次看,可這樣規整的大軍操練,再加上那吶喊聲,還是再次輕易讓朱辰熱血沸騰。

朱棣笑了笑:“你小子還想打探我的職務?告訴你也無妨,比軍中千戶更強,帶你去兵器庫更是沒有問題。”

話罷,拍了拍朱辰肩膀:“臭小子,走了,帶你去兵器庫。”

比軍中千戶更強?朱辰倒吸了一口涼氣,在軍中能做到千戶的位置已經很高了,老爺子竟然比千戶還要高。

你大爺永遠是你大爺。

朱辰暗暗佩服,跟著朱棣去了兵器庫。

兵器庫,原本也是重兵把守的,可經過錦衣衛的提點,那些守衛也全都撤掉了。

老爺子帶著朱辰來到了兵器庫,直接猛地推開了大門,高七八米,又寬又厚的兩扇大鐵門,被老爺子的臂力輕鬆推開。

朱辰嘖嘖稱奇,老爺子這一大把年紀了,這渾身的勁只怕比他得到系統獎勵的力氣都差不多了。

“嘎嘎嘎……”

大鐵門全部推開,立時便展現出了兵器庫的場景。

大!給朱辰的第一感覺,就是太大了。

這個兵器庫,各種各樣的兵器琳瑯滿目,狼牙棒,大刀,長槍,劍,鐵錘,斧子……

加在一起,怕是得有數萬件兵器都不止。

朱辰瞪大雙眼,他還是第一次看見這樣恢宏的場面,也是第一次看見這麼多的兵器,多到讓他眼花。

即便是遠距離觀看這些殺人利器,朱辰也能感受到一股撲面而來的凜冽寒意,鋒芒畢露!

“哈哈,這就是我們大明其中之一的兵器庫,好好看看。”朱棣話罷,率先大步走了進去,朱辰也連忙跟上。

進了兵器庫,朱棣直接從架子上拿了一把大刀給朱辰:“來,摸摸看,感受一下它的鋒利。”

這把大刀,比起唐制陌刀還要大上一些,有點類似於陌刀的***,但要大一些,重一些。

朱辰心中激動無比,伸出手撫摸在了大刀的表面,冰寒的寒意瞬間襲來,那是獨屬於這把大刀的鋒芒!

朱棣介紹道:“這就是我們大明的戰刀,大明戰刀全部統一制式,永樂皇帝要求用的都是最上等的材料,比起砍頭的劊子刀還要鋒利上數倍。”

“這刀一出,韃子身上的鐵甲輕易就能被我大明軍劈開,那就是砍瓜切菜,不帶一點猶豫的。”朱棣說到這,語氣頗爲自傲,因爲這是他的傑作。

朱辰隱隱興奮,握緊了這把刀,原來這就是我大明戰刀。

我大明的將士們就是用這種制式的刀,打得蒙元哭爹喊娘,打出了漢人五百來的精氣神和榮耀。

朱辰感受到了刀上的鋒利,殺意和血性,不由越發興奮。

“臭小子好好拿著,感受一下大明刀鋒,我再帶你找一身鎧甲。”朱棣呵呵笑著,帶著朱辰繼續深入。

朱辰抓著大明戰刀,熱血澎湃,跟著朱棣繼續往裡面走。

終於走到了堆積鎧甲的地方,各式各樣的鎧甲讓朱辰直接花了眼。

朱辰前世不是沒有在圖片上看見過大明鎧甲的制式,可是當真正看到這些鎧甲的時候,才知道圖片上看見的終究太過淺薄了。

真正的明鎧,比起圖片上要威猛十倍,虎虎生風,看著又何止了不起三字說得清?

“來,這麼多鎧甲,挑一件穿上。”朱棣大手一揮,任由朱辰挑選。

在場之中這些鎧甲,都是有名的鎧甲,這些鎧甲的主人,都曾經有過一段輝煌的歷史。

其中,有建文朝的平安將軍穿過的鎧甲,平安乃是一代猛將,差點讓朱棣的靖難失敗,可謂上將了。

朱棣很重視他,所以等他戰死後,他的鎧甲就被留下收藏了,那同樣是一件好鎧。

當然,平安的鎧甲在這裡算不得最好,因爲還有常遇春,湯和,徐達,藍玉這些明朝開國大將軍穿過的鎧甲,也幾乎全部都在這了。

這些都是絕世寶鎧,每一件都充滿了不凡,不管朱辰選擇哪一件,總之都不會差勁。

不過,老爺子也是有私心的,老爺子想讓朱辰挑選一件勝利者的鎧甲,諸如徐達,常遇春,藍玉他們的鎧甲,如此也能博一個好兆頭。

例如平安,李景隆,他們的鎧甲雖然也可以,但終究是敗者之鎧。

敗者,就代表不祥,代表不吉!

老爺子見朱辰已經開始挑選了,心中不由多了幾分期待和緊張:“臭小子,好好選,睜大你的眼睛來選,哪件好,哪件不好,看上哪件,直接拿起來穿上。”

第514章 顛倒黑白的姚臨第70章 解縉的勸說第274章 拋灑英雄血第131章 有苦你得受著,你惹不起第455章 塵埃落定第331章 漢王被貶爲庶人第25章 強取豪奪的戶部第24章 徐皇后出殯!第418章 兵部尚書投效第370章 萬人唾棄第511章 新的冶鐵之法第五章 苦盡甘來的太子第446章 大儒雲集第348章 沈清秋的離開第636章 百姓起義第137章 天生神力,力戰漢王第196章 這地已經爛透了第411章 與皇室對抗第592章 收兵第553章第610章 對得起大明第136章 太孫私軍,誓死效忠第37章 朱辰的激動第632章 噩耗第346章 賢妃娘娘第456章 郭慶離開第340章 漢王屠城第227章 三天後的期待第363章 勸降漢王第339章 百官下跪第357章 賢妃的暗箱操作第444章 我也有私心第174章 長公主薨第460章 皇后孫若微?第66章 祖宗之法第166章 凡人,不可逆聖啊第605章 仇恨第259章 被嚇壞的趙王第483章 到達徐州第574章 殺人第523章 去道歉第590章 情況第456章 郭慶離開第420章 朱棣的渴望第551章 平南慌了第487章 平南的勇猛第366章 捨生取義第四章 你的親人不會忘記你的。第218章 百姓的崇拜第564章 炮轟第271章 不要離開爺爺第382章 征討逆賊第576章 見到爹了第428章 一切爲了天下第553章第250章 瓦剌萬歲第168章 理學泰斗發話第101章 這天下不是任由你們胡來第353章 追至蘇州第128章 收小弟第211章 殺個痛快第398章 射箭第529章 漢王的用意第559章 關心第632章 噩耗第636章 百姓起義第318章 凌我者,必戮第578章 倭國的狼子野心第505章 冶鐵第255章 會擊劍的胡善祥第418章 兵部尚書投效第211章 殺個痛快第637章 和保寧公主再相見第245章 爲孫子出氣第458章 朱瞻基的選擇第442章 徹底失敗第186章 小紅裙的能力第264章 部署第114章 獲得鐵礦的快樂第471章 失名義的回覆第114章 獲得鐵礦的快樂第480章 回憶第119章 朝堂鬥爭第588章 散開第499章 只因孫若微第146章 當街殺人,漢王必死第244章 火併第501章 道歉第485章 破了徐州第433章 進入雞鳴寺第205章 救徐錦衣第110章 與太子妃見面第195章 好主意第362章 俠之大者,爲國爲民第519章 原因第50章 接觸使臣第447章 放人第196章 這地已經爛透了第320章 太子妃決裂
第514章 顛倒黑白的姚臨第70章 解縉的勸說第274章 拋灑英雄血第131章 有苦你得受著,你惹不起第455章 塵埃落定第331章 漢王被貶爲庶人第25章 強取豪奪的戶部第24章 徐皇后出殯!第418章 兵部尚書投效第370章 萬人唾棄第511章 新的冶鐵之法第五章 苦盡甘來的太子第446章 大儒雲集第348章 沈清秋的離開第636章 百姓起義第137章 天生神力,力戰漢王第196章 這地已經爛透了第411章 與皇室對抗第592章 收兵第553章第610章 對得起大明第136章 太孫私軍,誓死效忠第37章 朱辰的激動第632章 噩耗第346章 賢妃娘娘第456章 郭慶離開第340章 漢王屠城第227章 三天後的期待第363章 勸降漢王第339章 百官下跪第357章 賢妃的暗箱操作第444章 我也有私心第174章 長公主薨第460章 皇后孫若微?第66章 祖宗之法第166章 凡人,不可逆聖啊第605章 仇恨第259章 被嚇壞的趙王第483章 到達徐州第574章 殺人第523章 去道歉第590章 情況第456章 郭慶離開第420章 朱棣的渴望第551章 平南慌了第487章 平南的勇猛第366章 捨生取義第四章 你的親人不會忘記你的。第218章 百姓的崇拜第564章 炮轟第271章 不要離開爺爺第382章 征討逆賊第576章 見到爹了第428章 一切爲了天下第553章第250章 瓦剌萬歲第168章 理學泰斗發話第101章 這天下不是任由你們胡來第353章 追至蘇州第128章 收小弟第211章 殺個痛快第398章 射箭第529章 漢王的用意第559章 關心第632章 噩耗第636章 百姓起義第318章 凌我者,必戮第578章 倭國的狼子野心第505章 冶鐵第255章 會擊劍的胡善祥第418章 兵部尚書投效第211章 殺個痛快第637章 和保寧公主再相見第245章 爲孫子出氣第458章 朱瞻基的選擇第442章 徹底失敗第186章 小紅裙的能力第264章 部署第114章 獲得鐵礦的快樂第471章 失名義的回覆第114章 獲得鐵礦的快樂第480章 回憶第119章 朝堂鬥爭第588章 散開第499章 只因孫若微第146章 當街殺人,漢王必死第244章 火併第501章 道歉第485章 破了徐州第433章 進入雞鳴寺第205章 救徐錦衣第110章 與太子妃見面第195章 好主意第362章 俠之大者,爲國爲民第519章 原因第50章 接觸使臣第447章 放人第196章 這地已經爛透了第320章 太子妃決裂
主站蜘蛛池模板: 柳江县| 建阳市| 连江县| 綦江县| 石景山区| 海阳市| 延川县| 玉树县| 砀山县| 务川| 德州市| 左云县| 临澧县| 同仁县| 阳东县| 彩票| 成安县| 汝城县| 含山县| 上饶市| 高淳县| 理塘县| 景宁| 同德县| 巴中市| 富川| 庆元县| 上饶县| 祁阳县| 右玉县| 平遥县| 金平| 观塘区| 北碚区| 高安市| 许昌市| 公主岭市| 静乐县| 涟源市| 泾阳县| 泽普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