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61章 知行合一

他在認真的規勸朱辰。

能創出心學,這個少年定有可取之處,是個好苗子,但若是在心學的路上研習得越來越深,很容易走火入魔的。

對於未知的知識,徐旭向來都保持警惕的意見。

朱辰拱手道:“多謝前輩指點,只是我卻有不同的見解,時代在變化,知識也在變化,理學並不一定適合當今時代。”

商稅爲什麼得不到改革?因爲理學之毒,導致太祖爺立下的規矩,到現在也沒人敢動。

海禁之策,爲什麼延續至今?

哪怕永樂大帝知道開海禁有好處,卻也只敢開放一小部分,不敢全盤開放。

他本就不是正統,若再違背祖宗的話,豈不容易被人推翻?

正因爲知識沒得到進化,所以才導致這些毒瘤一直存在,沒有被清除。

就像是這次的朝貢禮單,一旦修改了,這些大儒們就認爲是不對的。

他們認爲前人定下的禮單,一定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哪怕是錯的,他們也要無條件遵守。

這就是理學之毒,毒在當代,毒在千秋!

徐老搖了搖頭:“若不適合,天下爲何還有諸多學子學習程朱理學呢。”

朱辰尊重這位老先生,但卻不認同他的話,拱手鄭重道:“因爲心學還沒出現,因爲大衆還不知道心學。”

陳循臉色一變:“小兄弟,你猖狂了。”

陳循,是永樂年間的狀元,被太子爺欽點進入翰林院學習,如今已兩年之久。

狀元是什麼?是全國學子中層層篩選出的第一名,可見其學歷之深。

光是這層身份,就可以令無數學子敬佩。

他說的話,無疑是金言玉律。

縱觀歷史,狀元也是極少的一批人。

事實也的確如此,陳循才華出衆,甚至後來一度做到了內閣首輔,景泰帝即位,進少保兼太子太傅,華蓋殿大學士,爲內閣首輔。

可見此人多有才華。

解縉低聲道:“此人名陳循,乃永樂九年狀元,太子欽點,爲天下學子表率。”

從解縉的語氣中,朱辰能聽得出,老師對陳循也頗爲欣賞。

也對,這樣的年輕才俊,誰不欣賞呢?

朱辰默然,點頭。

解縉繼續道:“若是你能將他鬥敗,這心學,翰林院的老傢伙們也就聽進去了一半。”

朱辰聞言,頓時萌生比較之心。

只要鬥敗陳循,讓翰林院的大儒們接受了心學,往後就好辦了。

朱辰臉上揚起笑容,望著陳循,拱手道:“陳師兄,你是理學年輕一輩中的代表性人物,不如我就用心學,與你鬥法一場如何。”

鬥法?

這位小兄弟,雖然首創心學,的確有幾分學識。

但如何能與他們翰林院中年輕一輩的翹楚陳循對比?

幾位大儒,也怕傷到朱辰的心,於是紛紛勸說。

“年輕人鬥什麼鬥,學問都沒弄明白,斗的也都是錯的。”

“你們二人不用鬥,小兄弟,你過來給我們講明白心學是怎麼一回事就行,上次我只聽解大人說了一半。”

“是啊。”

陳循笑著搖頭:“理學是天下正宗,朱熹是聖人,聖人的言論豈會有錯呢?是故偏以正途。”

“朱師弟既然要鬥,那就鬥上一場,由我來給你撥亂返正吧。”

少年人,年輕氣盛。

陳循是狀元,更是天下學子的楷模,既然朱辰都已經提出鬥法了,要是他拒絕的話,豈不是墮了他的名聲?

所以陳循毫不猶豫的答應了。

他認爲,理學是正宗,他要用理學的奧義,去點化朱辰,讓朱辰迴歸正途,纔是大義。

“陳師兄果然豪氣,好,擇日不如撞日,我們就在這鬥法如何?”

朱辰說罷,拱手看向翰林院的大儒們,笑著道:“還請各位大儒學者們做個見證,我與陳循師兄鬥上一場。”

“看是心學精妙,還是理學精妙。”

翰林院的大儒們,見到兩個年輕人非要比試,不由得嘆息一聲。

徐老也感慨道:“也罷,那就等你們鬥法結束了,我再進宮也不遲。”

話罷,陳循忙給徐老端來了一匹凳子,讓徐老坐下等待。

待做完這一切,陳循纔看向朱辰,笑道:“朱師弟,我們開始吧。”

朱辰點頭。

那些翰林院的大儒們,也都放下了手頭上的事情,轉而看向了這兩個小輩。

在他們看來,陳循出馬,那是一定贏的。

心學,終究是小道爾。

有大道而不修,轉修小道,這豈不是本末倒置了?

身旁,解縉沉聲道:“他是狀元,你要小心。”

鬥法開始了。

朱辰咧嘴一笑,拱手道:“理學講究的是存天理滅人慾,而心學講究的是心即理。”

雖說自己對心學研究不深,但鬥敗陳循,應該是可以的。

否則,朱辰便不會鬥了。

陳循聞言,笑道:“何謂心即理?”

朱辰道:“心外無我,心外無物,心外無事,心外無理,心外無義。”

此話一出。

在場衆人,皆譁然!

翰林院的那些大儒們,原本平和的表情,頓時變得難看了起來。

理學講究,理在規則,在祖訓,在上天。

而朱辰講的,字字句句分明是在說,理在自己心中!

自己的心,就是理。

這豈不是亂了綱常?

“豎子,三綱五常的書,你都讀到哪裡去了?”翰林院,另外一位大儒頓時悲憤起來。

世上竟還有這等人,在此胡說八道。

其他大儒,也氣得不輕,覺得這個少年劍走偏鋒,不學正道。

陳循也眉頭緊緊皺起:“存天理滅人慾,朱熹聖人早就定好了,聖人之道就是理!”

“如果人心是理的話,那這天下豈不亂套了?”

如果人人做事由心,那世間會變成什麼樣?

沒有祖宗和聖人的規則束縛,人豈不是隨心所欲?

朱辰笑著搖頭:“你最喜歡的姑娘嫁人了,你很傷心,我去勸說你,告訴你啊,天涯何處無芳草,這符不符合聖人之道?”

陳循聞言,不假思索:“當然符合。”

天涯何處無芳草,這是先賢蘇軾說的話,自然符合。

朱辰笑道:“既然符合,那你聽到這句話,心就會停止難過嗎?”

“理智在告訴你,這句話是對的,所以你通過了大腦這一關,可你過得去心這一關嗎?你騙得了大腦,騙得了自己的內心嗎?”

朱辰笑著問陳循。

陳循臉色微微一變,陷入深思了。

翰林院的大儒們,望著朱辰,一個個都眼神不善起來。

“他是想把陳循帶偏麼?”

“既然先賢說過天涯何處無芳草,感悟了這句話後,心裡怎麼還會難過?”

“對,陳循,你固守本心,不要被外物迷惑!”

徐老皺眉,壓了壓手,翰林院的大儒們只好將剩下的話給憋了回去。

朱辰看向徐老,眼神中多了一抹敬意。

這樣的老翰林,果然還是講道理的。

雖然他們眼中高傲,除了理學之外,容不下其他任何學說,但他們內心還是正義的。

朱辰走到了陳循面前,開口道:“心纔是根本,大腦知道了,心卻還會難受,可心若知道了,那就不會難受了。”

“心裡喜歡某件東西,那就一定會去做,這就是心學的知行合一!”

“相反,理智告訴一個小孩,你該去讀書,他會去讀嗎?”

知行合一,便是如此道理,萬事由心而起。

這些話,如同一道道魔障般,瘋狂的涌向了陳循。

陳循的神色,逐漸的迷茫起來。

但他還在固守本心:“你說的是錯的。”

朱辰啞然失笑:“那我再問你,祖宗之法不可違,太祖爺之海禁,海禁之後,大明朝得到了什麼好處?”

陳循聞言,心中狠狠一顫。

放在太祖爺那個時候,海禁是爲了防止倭寇燒殺搶掠。

可現在大明朝空前強盛,還需要害怕倭寇嗎?

正因爲陳循心裡明白,海禁是個累贅,所以他心裡纔會狠狠一顫,對理學產生了迷茫。

因爲這是祖宗之法,所以大明朝上上下下,一直都在堅守著這個規矩,可這個規矩並不適用於永樂盛世啊。

朱辰見此,乘勝追擊:“我再問你,太祖時期商稅很低,是爲了打壓商人的地位,怕大家都去做商人,沒人種地了。”

“可現在天下百姓各司其職,種田的穩定了,商人穩定了,還需要再壓低商稅嗎?”

陳循心中再次一顫。

即便他身爲理學狀元,深受理學饋贈,可此刻竟也想不到半句聖人之言,來反駁朱辰。

朱辰說的,他又何嘗不知?

可正因爲理學教導他三綱五常,祖宗之法不可違,才導致他不敢將內心想法說出來。

於是,大明朝一直錯下去……

見陳循已經動搖,臉色變得蒼白。

朱辰低喝道:“正因爲理學,才導致這天下一直錯,你們都是理學的幫兇!”

“理學,應當吸取好的一面,壞的一面應當摒棄,而你們卻什麼都要堅守,倘若朱子在世,見你們不懂變通,怕是也會痛心疾首。”

“理學之下,應運而生的必然是心學!”

陳循的三觀正在崩塌。

他所建立的理學大廈,正在被朱辰橫推而倒,成爲一片廢墟。

他臉色越發蒼白,看向那正襟危坐,兩鬢斑白的徐老,喃喃道:“老師,這就是理學之毒嗎?”

(大家對理學和心學的研究比我深,我在這方面是個小白,哪裡寫錯見諒,有空一起拉屎,麼麼噠。)

第441章 老丈人幫忙第478章 去找孫若微第49章 太子要薨了?第282章 八百里加急第472章 孤身赴會第25章 強取豪奪的戶部第495章 徐州,我要了第347章 太子妃的高光時刻第33章 老爺子大怒第268章 我若不倒,你們不倒第448章 進宮被拒第563章 再見孫若微第186章 小紅裙的能力第205章 救徐錦衣第51章 朱瞻壑嫉妒第580章 闖禍了第448章 進宮被拒第611章 水淹寧城第176章 此生,唯你不要第98章 芳心被捅第123章 將漢王打入大獄第146章 當街殺人,漢王必死第458章 朱瞻基的選擇第30章 朱瞻基弟弟登場第446章 大儒雲集第441章 老丈人幫忙第166章 凡人,不可逆聖啊第33章 老爺子大怒第492章 天才解縉第457章 開海禁第597章 北上第495章 徐州,我要了第三章 與太子碰面第六章 我朱棣後繼有人了第188章 位卑未敢忘憂國第402章 徒兒真乖第555章 塵埃落定(修改版)第145章 宰附屬國,反向朝貢第293章 三女會戰第608章 君主親自爲大明擂鼓第524章 胡榮講明來意第98章 芳心被捅第454章 朱瞻基的手段第582章 朝會第129章 小紅裙又表白了第17章 皇嫡長孫千歲!第111章 太子妃的悸動第34章 恨不恨爺爺第429章 給事中出面第221章 吾皇萬歲第338章 老爺子的自述第110章 與太子妃見面第135章 去軍營和老爺子住第196章 這地已經爛透了第425章 身在廟堂第457章 開海禁第164章 被呵斥的朱瞻壑第112章 朱辰,你真好看第357章 賢妃的暗箱操作第261章 等你回來第590章 情況第440章 太祖本紀第444章 我也有私心第137章 天生神力,力戰漢王第224章 請君入甕第63章 造反當太子第149章 漢王無法無天第281章 代價第139章 回家第284章 惠妃娘娘第150章 開宰第226章 和老爺子耍小聰明?第333章 老爺子舉起屠刀第203章 我們等著你第607章 大明來了第107章 猴崽子擠兌爺爺第81章 韋妃瘋狂輸出第486章 攻城第629章 見保寧公主第348章 沈清秋的離開第387章 攻克兗州第616章 將軍把我當傻子?第314章 回京第316章 淮王,你禮貌嗎第329章 一腔孤勇,壯懷赴死第512章 朱棣大喜第568章 詭計第140章 夏原吉的苦衷,朱辰解圍第112章 朱辰,你真好看第152章 李朝禮單第637章 和保寧公主再相見第505章 冶鐵第572章 富可敵國啊第386章 平南的守城能力第34章 恨不恨爺爺第91章 我是大明皇嫡長孫第611章 水淹寧城第148章 怒懟朱棣第641章 朱瞻基回國第228章 漢王要倒臺了
第441章 老丈人幫忙第478章 去找孫若微第49章 太子要薨了?第282章 八百里加急第472章 孤身赴會第25章 強取豪奪的戶部第495章 徐州,我要了第347章 太子妃的高光時刻第33章 老爺子大怒第268章 我若不倒,你們不倒第448章 進宮被拒第563章 再見孫若微第186章 小紅裙的能力第205章 救徐錦衣第51章 朱瞻壑嫉妒第580章 闖禍了第448章 進宮被拒第611章 水淹寧城第176章 此生,唯你不要第98章 芳心被捅第123章 將漢王打入大獄第146章 當街殺人,漢王必死第458章 朱瞻基的選擇第30章 朱瞻基弟弟登場第446章 大儒雲集第441章 老丈人幫忙第166章 凡人,不可逆聖啊第33章 老爺子大怒第492章 天才解縉第457章 開海禁第597章 北上第495章 徐州,我要了第三章 與太子碰面第六章 我朱棣後繼有人了第188章 位卑未敢忘憂國第402章 徒兒真乖第555章 塵埃落定(修改版)第145章 宰附屬國,反向朝貢第293章 三女會戰第608章 君主親自爲大明擂鼓第524章 胡榮講明來意第98章 芳心被捅第454章 朱瞻基的手段第582章 朝會第129章 小紅裙又表白了第17章 皇嫡長孫千歲!第111章 太子妃的悸動第34章 恨不恨爺爺第429章 給事中出面第221章 吾皇萬歲第338章 老爺子的自述第110章 與太子妃見面第135章 去軍營和老爺子住第196章 這地已經爛透了第425章 身在廟堂第457章 開海禁第164章 被呵斥的朱瞻壑第112章 朱辰,你真好看第357章 賢妃的暗箱操作第261章 等你回來第590章 情況第440章 太祖本紀第444章 我也有私心第137章 天生神力,力戰漢王第224章 請君入甕第63章 造反當太子第149章 漢王無法無天第281章 代價第139章 回家第284章 惠妃娘娘第150章 開宰第226章 和老爺子耍小聰明?第333章 老爺子舉起屠刀第203章 我們等著你第607章 大明來了第107章 猴崽子擠兌爺爺第81章 韋妃瘋狂輸出第486章 攻城第629章 見保寧公主第348章 沈清秋的離開第387章 攻克兗州第616章 將軍把我當傻子?第314章 回京第316章 淮王,你禮貌嗎第329章 一腔孤勇,壯懷赴死第512章 朱棣大喜第568章 詭計第140章 夏原吉的苦衷,朱辰解圍第112章 朱辰,你真好看第152章 李朝禮單第637章 和保寧公主再相見第505章 冶鐵第572章 富可敵國啊第386章 平南的守城能力第34章 恨不恨爺爺第91章 我是大明皇嫡長孫第611章 水淹寧城第148章 怒懟朱棣第641章 朱瞻基回國第228章 漢王要倒臺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丹寨县| 崇礼县| 澄江县| 韶关市| 乌什县| 清新县| 达日县| 浙江省| 西平县| 罗江县| 高邑县| 论坛| 南康市| 台山市| 聂荣县| 黄大仙区| 孟州市| 郓城县| 渝中区| 大厂| 达拉特旗| 泗洪县| 上饶市| 台州市| 兴和县| 清水河县| 德安县| 六安市| 绥芬河市| 姜堰市| 东光县| 新疆| 中西区| 家居| 余庆县| 双鸭山市| 澄江县| 松江区| 冷水江市| 乡宁县| 台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