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82章 八百里加急

人活一世,爲(wèi)了所守護的東西而死,似乎沒什麼毛病。

但,人的心中,總會有牽掛的。

比如姑姑,比如老爺子。

自己要是真死了,老爺子會不會哭得肝腸寸斷?不過他是永樂大帝,應(yīng)該只會難過,不會哭吧。

腦海中,一團胡思亂想的思緒飄飛。

漸漸的,朱辰又感受到一股深深的睏意傳來,繼續(xù)睡了過去。

這一日,大軍暫時進行休整後,便繼續(xù)連夜回京。

老爺子怕朱辰撐不了多久,所以纔會這般匆忙,因爲(wèi)他答應(yīng)過孫子,一定要帶他回家的。

……

京城。

應(yīng)天府。

這一日的京城,仍舊繁花似錦,仍舊人山人海,大街上熙熙攘攘,盡顯大國氣象。

這座大明國都,還是一如既往的繁華啊。

比起那寒冷的邊關(guān),可要好得太多太多了。

便是這裡的天氣,即便已經(jīng)到了寒冬,卻仍舊還帶著一絲暖風(fēng),沒有邊關(guān)的嚴寒。

街上的百姓們,熙熙攘攘,有說有笑。

千家萬戶,戶戶平安。

但,他們不知道的是,有人在邊關(guān),拋頭顱,灑熱血,爲(wèi)守護他們而戰(zhàn),戰(zhàn)至留盡了身上最後一滴英雄血。

萬家燈火,這是大明將士們所想看見的。

他們的守護,也只爲(wèi)了百姓們能安居樂業(yè),不受外族壓迫。

這一幕,是祥和的。

因爲(wèi),有人在爲(wèi)他們負重前行!

有人在爲(wèi)他們守護這一份美好。

大明將士們,血戰(zhàn)沒有別的目的,只爲(wèi)待轉(zhuǎn)過頭來,還能看見那繁華大明,屹立不倒,還能看到千家萬戶,戶戶平安……

這,就是明初將士的精神。

在壓迫中崛起,在暴虐的統(tǒng)治下,更珍惜現(xiàn)在的太平。

只不過,在這繁華的大街上,突然有一匹馬,撞破了這份繁華。

“邊關(guān)急報!”

“邊關(guān)急報!”

“八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

那匹馬上,一位將士死死拉著繮繩在狂奔,他的手上,高舉著一份軍報。

沿途的百姓,見此紛紛讓開。

他們都很自覺,知道這是國之大事,不可耽擱。

百姓們眼睜睜看著這位將士朝著皇宮狂奔而去,一個個臉上頓時帶著笑意。

“皇帝親征,想必這些胡虜也被打敗了吧。”

“是啊,咱們的皇上,在軍政上可從來沒敗過。”

“邊關(guān)急報,絕對是勝仗的消息來了,哈哈,大明萬歲。”

百姓們對這位永樂大帝,充滿了盲目的自信。

而那匹軍馬,狂奔至皇宮,宮門口的御林軍,眼見八百里加急,迅速打開宮門,讓其進入。

那位將士,策馬衝進了宮門。

……

奉天殿。

這裡,是大明正殿。

皇帝,便在這裡上早朝。

這座大殿,建得很大,很寬,足夠容得下百官,容得下這大明帝王。

只是,今日坐在龍椅上的,並非大明帝王。

而是監(jiān)國太子。

凡帝王出征,每次總是太子監(jiān)國。

苦事髒事,往太子身上一丟,帝王就出去打仗了,留下累得半死不活的太子,兢兢業(yè)業(yè),處理國事。

好在,太子溫和。

百官們也都心向太子,所以政事處理得井然有序。

“諸位愛卿既然都已奏報陳事,今日還有什麼摺子沒?有的話,就現(xiàn)在遞上來。”太子例行公事的說著。

“要是沒事,那就退朝吧。”

話罷,太子爺就要從龍椅上站起身來。

只不過,他纔剛剛費勁的站起身來,就聽見奉天殿外,傳來一陣大吼聲。

“八百里加急!”

“八百里加急!”

“大同城奏報,大同城奏報!”

聽見這道聲音,太子爺肥胖的臉上頓時微微一喜。

他呵呵一笑,在龍椅上駐足,望著殿外的方向:“看來,咱皇上又打勝仗回來了,咱們再等等,聽聽好事。”

臺下,百官也都紛紛面露笑容。

是啊,八百里加急,這定是喜訊傳來了。

一身紅袍官服的楊士奇面色微喜,轉(zhuǎn)頭看向殿外。

吏部尚書蹇義也轉(zhuǎn)過身,看向殿外。

夏原吉嘆息一聲:“肯定打勝仗回來了,這次燒了六百多萬軍費啊……”

說起這個,夏原吉就心痛。

不過,要是打了勝仗,夏原吉也算欣慰了。

朝廷之上,百官紛紛側(cè)目,看向殿外。

不多時,殿外匆匆進來一道將士的身影,他被宦官領(lǐng)著,跪在了奉天殿的地上。

朱高熾呵呵一笑。

費勁地重新坐回龍椅上,挪了挪屁股,他祥和道:“奏吧。”

那名將士立刻攤開軍報,開始唸誦。

“永樂十一年十二月冬,皇上親率五十萬大軍,趕赴邊關(guān),與瓦剌主力作戰(zhàn)。”

“兩日後,皇上對瓦剌發(fā)動進攻,連戰(zhàn)連勝,瓦剌潰逃。”

“爲(wèi)防止瓦剌一騎絕塵,顯威將軍朱辰請戰(zhàn),親率五千神機營,度過冗長山脈,冒大雪,防雪崩,至生死谷口進行鎮(zhèn)守。”

“短短數(shù)日,瓦剌力戰(zhàn)不敵,馬哈木宣佈撤軍,帶兵逃至生死谷,被顯威將軍朱辰全力攔截。”

“此戰(zhàn),趙王未出戰(zhàn),安坐於大同驛站,日日逗貓遛狗。”

“漢王拒絕出戰(zhàn),故軍無前鋒,皇上只能親自上陣,掛帥衝鋒。”

“此戰(zhàn)斬敵六萬,全殲馬哈木主力,盡負於長城內(nèi),太平,把禿孛羅兩部望風(fēng)而逃,揚我大明軍威。”

唸到這裡,百官們有所動容。

楊士奇微微一喜:“皇上果然英明神武,竟全殲了馬哈木六萬主力。”

一時間,對皇上不由敬佩起來。

蹇義也欣喜道:“六萬主力,好啊,皇上厲害,那瓦剌損失如此慘重,豈不要回家哭上一陣子了。”

夏原吉大喜:“空前之勝,皇上這次把瓦剌打得損兵折將,看來瓦剌很長一段時間不會來挑釁了。”

這也就意味著,後續(xù)不用再燃燒軍費了。

夏原吉鬆了口氣,又在爲(wèi)國大勝而欣喜。

餘學(xué)夔也頷首不斷:“在軍事方面,不得不承認皇上威儀震懾四方,使胡虜不敢跨越長城半步啊。”

這種高興的事情,百官們自然發(fā)言活躍了。

國有大勝,朝堂上是一番嶄新景象。

並且,他們對趙王和漢王進行了強烈譴責(zé)。

“唉,漢王就藩後,不肯爲(wèi)大明出力,此事確有不妥。”蹇義不悅道。

楊士奇頷首,給予助攻:“是,漢王就藩樂平,朝廷每年給予錢財銀兩,他竟不願爲(wèi)大明衝鋒,實在是傷風(fēng)敗俗啊。”

蹇義只說不妥,可楊士奇卻直言傷風(fēng)敗俗。

這對漢王來說,的確是個沉重打擊啊。

夏原吉適時插嘴道:“漢趙兩王,著實有些吃閒飯的嫌疑了,趙王身在大同城都不做前鋒軍,漢王在樂平又不願出來。”

這話,含沙射影。

聽得對面的勳貴,武將集團臉色有些不好看。

這邊,大多數(shù)都是支持漢王的。

聽見對面譴責(zé)漢王是吃閒飯的,不由也覺得憋屈,但偏偏這是事實,他們想反駁也沒有理由。

於是,一個個憋得臉色通紅,低頭,毫無顏面。

第103章 官兵退走第606章 水淹寧城第636章 百姓起義第355章 釵頭鳳第281章 代價第611章 水淹寧城第98章 芳心被捅第472章 孤身赴會第49章 太子要薨了?第293章 三女會戰(zhàn)第572章 富可敵國啊第185章 聚衆(zhòng)鬧事第178章 土地兼併的危害性第552章 重頭戲第512章 朱棣大喜第137章 天生神力,力戰(zhàn)漢王第40章 老朱家不興這套第125章 長公主的心疼第640章 掌控李朝第410章 衝冠一怒爲(wèi)紅顏第443章 禍及家人第415章 大明孫皇后上線。第505章 冶鐵第284章 惠妃娘娘第89章 餘學(xué)夔崩潰了第309章 大國興亡,匹夫有責(zé)第448章 進宮被拒第264章 部署第501章 道歉第368章 餘學(xué)夔入黃泉第122章 朱棣護短孫子第230章 朱辰死了第284章 惠妃娘娘第415章 大明孫皇后上線。第551章 平南慌了第627章 金元吉的憤怒第268章 我若不倒,你們不倒第581章 你想開戰(zhàn)啊?第268章 我若不倒,你們不倒第571章 我知道你女兒在哪第213章 不負任何人第608章 君主親自爲(wèi)大明擂鼓第256章 收徒三千的胡善祥第632章 噩耗第398章 射箭第175章 轉(zhuǎn)危爲(wèi)安第245章 爲(wèi)孫子出氣第62章 望子成龍第626章 計劃第121章 長公主護短侄兒第252章 英雄遲暮第205章 救徐錦衣第476章 漢王的決定第381章 真相大白第150章 開宰第574章 殺人第445章 行刑第351章 太孫殿下,對不起第643章 朱棣收到軍報第416章 拒絕老爺子好意第522章 真相大白第367章 慷慨赴義第137章 天生神力,力戰(zhàn)漢王第464章 心願解開第31章 多謝皇太孫第581章 你想開戰(zhàn)啊?第66章 祖宗之法第22章 永樂大帝的心結(jié)。第266章 孫兒,爺爺祝你旗開得勝第240章 我不能丟下他們不管第554章 漢王敗第574章 殺人第二章 我朱高熾是萬年罪人第316章 淮王,你禮貌嗎第337章 恭拜皇太孫第407章 太孫嬪妃第348章 沈清秋的離開第551章 平南慌了第466章 海禁稅收第五章 苦盡甘來的太子第413章 朱棣妥協(xié)第225章 漢王計劃第453章 洪武畫卷第47章 漢王的暗殺計劃第580章 闖禍了第148章 怒懟朱棣第527章 恭迎皇上第179章 花錢買地位第64章 老翰林的激動第99章 捨命救君子第465章 漢王的焦慮第413章 朱棣妥協(xié)第十章 永樂大帝的心酸第82章 天降鉅富了第54章 參觀大明第555章 塵埃落定(修改版)第477章 攻城第628章 割讓第17章 皇嫡長孫千歲!第193章 造反
第103章 官兵退走第606章 水淹寧城第636章 百姓起義第355章 釵頭鳳第281章 代價第611章 水淹寧城第98章 芳心被捅第472章 孤身赴會第49章 太子要薨了?第293章 三女會戰(zhàn)第572章 富可敵國啊第185章 聚衆(zhòng)鬧事第178章 土地兼併的危害性第552章 重頭戲第512章 朱棣大喜第137章 天生神力,力戰(zhàn)漢王第40章 老朱家不興這套第125章 長公主的心疼第640章 掌控李朝第410章 衝冠一怒爲(wèi)紅顏第443章 禍及家人第415章 大明孫皇后上線。第505章 冶鐵第284章 惠妃娘娘第89章 餘學(xué)夔崩潰了第309章 大國興亡,匹夫有責(zé)第448章 進宮被拒第264章 部署第501章 道歉第368章 餘學(xué)夔入黃泉第122章 朱棣護短孫子第230章 朱辰死了第284章 惠妃娘娘第415章 大明孫皇后上線。第551章 平南慌了第627章 金元吉的憤怒第268章 我若不倒,你們不倒第581章 你想開戰(zhàn)啊?第268章 我若不倒,你們不倒第571章 我知道你女兒在哪第213章 不負任何人第608章 君主親自爲(wèi)大明擂鼓第256章 收徒三千的胡善祥第632章 噩耗第398章 射箭第175章 轉(zhuǎn)危爲(wèi)安第245章 爲(wèi)孫子出氣第62章 望子成龍第626章 計劃第121章 長公主護短侄兒第252章 英雄遲暮第205章 救徐錦衣第476章 漢王的決定第381章 真相大白第150章 開宰第574章 殺人第445章 行刑第351章 太孫殿下,對不起第643章 朱棣收到軍報第416章 拒絕老爺子好意第522章 真相大白第367章 慷慨赴義第137章 天生神力,力戰(zhàn)漢王第464章 心願解開第31章 多謝皇太孫第581章 你想開戰(zhàn)啊?第66章 祖宗之法第22章 永樂大帝的心結(jié)。第266章 孫兒,爺爺祝你旗開得勝第240章 我不能丟下他們不管第554章 漢王敗第574章 殺人第二章 我朱高熾是萬年罪人第316章 淮王,你禮貌嗎第337章 恭拜皇太孫第407章 太孫嬪妃第348章 沈清秋的離開第551章 平南慌了第466章 海禁稅收第五章 苦盡甘來的太子第413章 朱棣妥協(xié)第225章 漢王計劃第453章 洪武畫卷第47章 漢王的暗殺計劃第580章 闖禍了第148章 怒懟朱棣第527章 恭迎皇上第179章 花錢買地位第64章 老翰林的激動第99章 捨命救君子第465章 漢王的焦慮第413章 朱棣妥協(xié)第十章 永樂大帝的心酸第82章 天降鉅富了第54章 參觀大明第555章 塵埃落定(修改版)第477章 攻城第628章 割讓第17章 皇嫡長孫千歲!第193章 造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原| 拉孜县| 大竹县| 宁国市| 枞阳县| 黄冈市| 大荔县| 鄯善县| 永德县| 竹北市| 金秀| 汽车| 陵水| 元阳县| 青神县| 沂源县| 舒兰市| 临海市| 弥渡县| 阳曲县| 望谟县| 镇赉县| 神木县| 河津市| 平凉市| 公主岭市| 泾川县| 长乐市| 从化市| 清水县| 沙坪坝区| 潮安县| 定边县| 东兴市| 凤山市| 临江市| 锡林浩特市| 望奎县| 宜兰县| 拉孜县| 邵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