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82章 八百里加急

人活一世,爲了所守護的東西而死,似乎沒什麼毛病。

但,人的心中,總會有牽掛的。

比如姑姑,比如老爺子。

自己要是真死了,老爺子會不會哭得肝腸寸斷?不過他是永樂大帝,應該只會難過,不會哭吧。

腦海中,一團胡思亂想的思緒飄飛。

漸漸的,朱辰又感受到一股深深的睏意傳來,繼續睡了過去。

這一日,大軍暫時進行休整後,便繼續連夜回京。

老爺子怕朱辰撐不了多久,所以纔會這般匆忙,因爲他答應過孫子,一定要帶他回家的。

……

京城。

應天府。

這一日的京城,仍舊繁花似錦,仍舊人山人海,大街上熙熙攘攘,盡顯大國氣象。

這座大明國都,還是一如既往的繁華啊。

比起那寒冷的邊關,可要好得太多太多了。

便是這裡的天氣,即便已經到了寒冬,卻仍舊還帶著一絲暖風,沒有邊關的嚴寒。

街上的百姓們,熙熙攘攘,有說有笑。

千家萬戶,戶戶平安。

但,他們不知道的是,有人在邊關,拋頭顱,灑熱血,爲守護他們而戰,戰至留盡了身上最後一滴英雄血。

萬家燈火,這是大明將士們所想看見的。

他們的守護,也只爲了百姓們能安居樂業,不受外族壓迫。

這一幕,是祥和的。

因爲,有人在爲他們負重前行!

有人在爲他們守護這一份美好。

大明將士們,血戰沒有別的目的,只爲待轉過頭來,還能看見那繁華大明,屹立不倒,還能看到千家萬戶,戶戶平安……

這,就是明初將士的精神。

在壓迫中崛起,在暴虐的統治下,更珍惜現在的太平。

只不過,在這繁華的大街上,突然有一匹馬,撞破了這份繁華。

“邊關急報!”

“邊關急報!”

“八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

那匹馬上,一位將士死死拉著繮繩在狂奔,他的手上,高舉著一份軍報。

沿途的百姓,見此紛紛讓開。

他們都很自覺,知道這是國之大事,不可耽擱。

百姓們眼睜睜看著這位將士朝著皇宮狂奔而去,一個個臉上頓時帶著笑意。

“皇帝親征,想必這些胡虜也被打敗了吧。”

“是啊,咱們的皇上,在軍政上可從來沒敗過。”

“邊關急報,絕對是勝仗的消息來了,哈哈,大明萬歲。”

百姓們對這位永樂大帝,充滿了盲目的自信。

而那匹軍馬,狂奔至皇宮,宮門口的御林軍,眼見八百里加急,迅速打開宮門,讓其進入。

那位將士,策馬衝進了宮門。

……

奉天殿。

這裡,是大明正殿。

皇帝,便在這裡上早朝。

這座大殿,建得很大,很寬,足夠容得下百官,容得下這大明帝王。

只是,今日坐在龍椅上的,並非大明帝王。

而是監國太子。

凡帝王出征,每次總是太子監國。

苦事髒事,往太子身上一丟,帝王就出去打仗了,留下累得半死不活的太子,兢兢業業,處理國事。

好在,太子溫和。

百官們也都心向太子,所以政事處理得井然有序。

“諸位愛卿既然都已奏報陳事,今日還有什麼摺子沒?有的話,就現在遞上來。”太子例行公事的說著。

“要是沒事,那就退朝吧。”

話罷,太子爺就要從龍椅上站起身來。

只不過,他纔剛剛費勁的站起身來,就聽見奉天殿外,傳來一陣大吼聲。

“八百里加急!”

“八百里加急!”

“大同城奏報,大同城奏報!”

聽見這道聲音,太子爺肥胖的臉上頓時微微一喜。

他呵呵一笑,在龍椅上駐足,望著殿外的方向:“看來,咱皇上又打勝仗回來了,咱們再等等,聽聽好事。”

臺下,百官也都紛紛面露笑容。

是啊,八百里加急,這定是喜訊傳來了。

一身紅袍官服的楊士奇面色微喜,轉頭看向殿外。

吏部尚書蹇義也轉過身,看向殿外。

夏原吉嘆息一聲:“肯定打勝仗回來了,這次燒了六百多萬軍費啊……”

說起這個,夏原吉就心痛。

不過,要是打了勝仗,夏原吉也算欣慰了。

朝廷之上,百官紛紛側目,看向殿外。

不多時,殿外匆匆進來一道將士的身影,他被宦官領著,跪在了奉天殿的地上。

朱高熾呵呵一笑。

費勁地重新坐回龍椅上,挪了挪屁股,他祥和道:“奏吧。”

那名將士立刻攤開軍報,開始唸誦。

“永樂十一年十二月冬,皇上親率五十萬大軍,趕赴邊關,與瓦剌主力作戰。”

“兩日後,皇上對瓦剌發動進攻,連戰連勝,瓦剌潰逃。”

“爲防止瓦剌一騎絕塵,顯威將軍朱辰請戰,親率五千神機營,度過冗長山脈,冒大雪,防雪崩,至生死谷口進行鎮守。”

“短短數日,瓦剌力戰不敵,馬哈木宣佈撤軍,帶兵逃至生死谷,被顯威將軍朱辰全力攔截。”

“此戰,趙王未出戰,安坐於大同驛站,日日逗貓遛狗。”

“漢王拒絕出戰,故軍無前鋒,皇上只能親自上陣,掛帥衝鋒。”

“此戰斬敵六萬,全殲馬哈木主力,盡負於長城內,太平,把禿孛羅兩部望風而逃,揚我大明軍威。”

唸到這裡,百官們有所動容。

楊士奇微微一喜:“皇上果然英明神武,竟全殲了馬哈木六萬主力。”

一時間,對皇上不由敬佩起來。

蹇義也欣喜道:“六萬主力,好啊,皇上厲害,那瓦剌損失如此慘重,豈不要回家哭上一陣子了。”

夏原吉大喜:“空前之勝,皇上這次把瓦剌打得損兵折將,看來瓦剌很長一段時間不會來挑釁了。”

這也就意味著,後續不用再燃燒軍費了。

夏原吉鬆了口氣,又在爲國大勝而欣喜。

餘學夔也頷首不斷:“在軍事方面,不得不承認皇上威儀震懾四方,使胡虜不敢跨越長城半步啊。”

這種高興的事情,百官們自然發言活躍了。

國有大勝,朝堂上是一番嶄新景象。

並且,他們對趙王和漢王進行了強烈譴責。

“唉,漢王就藩後,不肯爲大明出力,此事確有不妥。”蹇義不悅道。

楊士奇頷首,給予助攻:“是,漢王就藩樂平,朝廷每年給予錢財銀兩,他竟不願爲大明衝鋒,實在是傷風敗俗啊。”

蹇義只說不妥,可楊士奇卻直言傷風敗俗。

這對漢王來說,的確是個沉重打擊啊。

夏原吉適時插嘴道:“漢趙兩王,著實有些吃閒飯的嫌疑了,趙王身在大同城都不做前鋒軍,漢王在樂平又不願出來。”

這話,含沙射影。

聽得對面的勳貴,武將集團臉色有些不好看。

這邊,大多數都是支持漢王的。

聽見對面譴責漢王是吃閒飯的,不由也覺得憋屈,但偏偏這是事實,他們想反駁也沒有理由。

於是,一個個憋得臉色通紅,低頭,毫無顏面。

第167章 死丫頭,浸豬籠第134章 治癒長公主的良方第539章 走水第257章 徵北大將軍第592章 收兵第475章 心寒第133章 長公主咳血第409章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第502章 訓練新兵第260章 永樂大帝二徵蒙古第509章 抓人第356章 百官諫言第392章 帝王戍邊第505章 冶鐵第566章 朝議結束第265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第252章 英雄遲暮第169章 家無餘財,這豈是盛世?第462章 爺爺的偏愛第340章 漢王屠城第129章 小紅裙又表白了第87章 永樂朝都是臭丘八第267章 三書六聘,你豈可自稱我妻第376章 朝廷出兵第634章 李芳遠赴死第315章 和太子的談話第564章 炮轟第55章 天下第一的風華第426章 懇求太孫原諒第121章 長公主護短侄兒第214章 老爺子到場第161章 知行合一第288章 夏玉玨的心思第360章 朱棣認錯第67章 氣昏朱棣第123章 將漢王打入大獄第525章 結束第286章 回京!第336章 場面恢弘第399章 胡榮的擔憂第94章 抄了郭府的家第19章 大壩決口第622章 圍剿足利義持第276章 步入黃泉第609章 大敗第470章 到場第332章 老爺子的佈置第473章 登上倭寇船第530章 領兵來了第109章 太孫的私軍第71章 誓言:開創超越永樂的盛世第45章 我也能千古留名?第128章 收小弟第529章 漢王的用意第488章 太孫殿下千歲第243章 興國公廝殺第633章 李芳遠談判第257章 徵北大將軍第396章 朱高熾的教誨第516章 兵部第193章 造反第569章 胡榮的想法第476章 漢王的決定第576章 見到爹了第611章 水淹寧城第36章 倭寇第283章 太子倒下第六章 我朱棣後繼有人了第642章 太孫的軍報第483章 到達徐州第331章 漢王被貶爲庶人第556章 天下一統第454章 朱瞻基的手段第279章 震撼第487章 平南的勇猛第610章 對得起大明第558章 無名氏第471章 失名義的回覆第405章 嘆第576章 見到爹了第45章 我也能千古留名?第300章 朱瞻壑發瘋了第427章 開海第126章 赴宴第85章 太子妃被惹惱了第625章 進城第486章 攻城第288章 夏玉玨的心思第301章 老子要造反!第260章 永樂大帝二徵蒙古第431章 翰林院搞事第84章 尚書的鄭重一拜第553章第170章 知行合一第46章 錦衣衛詔獄滿員第238章 收攏軍心第478章 去找孫若微第505章 冶鐵第26章 你敢惹太孫?
第167章 死丫頭,浸豬籠第134章 治癒長公主的良方第539章 走水第257章 徵北大將軍第592章 收兵第475章 心寒第133章 長公主咳血第409章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第502章 訓練新兵第260章 永樂大帝二徵蒙古第509章 抓人第356章 百官諫言第392章 帝王戍邊第505章 冶鐵第566章 朝議結束第265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第252章 英雄遲暮第169章 家無餘財,這豈是盛世?第462章 爺爺的偏愛第340章 漢王屠城第129章 小紅裙又表白了第87章 永樂朝都是臭丘八第267章 三書六聘,你豈可自稱我妻第376章 朝廷出兵第634章 李芳遠赴死第315章 和太子的談話第564章 炮轟第55章 天下第一的風華第426章 懇求太孫原諒第121章 長公主護短侄兒第214章 老爺子到場第161章 知行合一第288章 夏玉玨的心思第360章 朱棣認錯第67章 氣昏朱棣第123章 將漢王打入大獄第525章 結束第286章 回京!第336章 場面恢弘第399章 胡榮的擔憂第94章 抄了郭府的家第19章 大壩決口第622章 圍剿足利義持第276章 步入黃泉第609章 大敗第470章 到場第332章 老爺子的佈置第473章 登上倭寇船第530章 領兵來了第109章 太孫的私軍第71章 誓言:開創超越永樂的盛世第45章 我也能千古留名?第128章 收小弟第529章 漢王的用意第488章 太孫殿下千歲第243章 興國公廝殺第633章 李芳遠談判第257章 徵北大將軍第396章 朱高熾的教誨第516章 兵部第193章 造反第569章 胡榮的想法第476章 漢王的決定第576章 見到爹了第611章 水淹寧城第36章 倭寇第283章 太子倒下第六章 我朱棣後繼有人了第642章 太孫的軍報第483章 到達徐州第331章 漢王被貶爲庶人第556章 天下一統第454章 朱瞻基的手段第279章 震撼第487章 平南的勇猛第610章 對得起大明第558章 無名氏第471章 失名義的回覆第405章 嘆第576章 見到爹了第45章 我也能千古留名?第300章 朱瞻壑發瘋了第427章 開海第126章 赴宴第85章 太子妃被惹惱了第625章 進城第486章 攻城第288章 夏玉玨的心思第301章 老子要造反!第260章 永樂大帝二徵蒙古第431章 翰林院搞事第84章 尚書的鄭重一拜第553章第170章 知行合一第46章 錦衣衛詔獄滿員第238章 收攏軍心第478章 去找孫若微第505章 冶鐵第26章 你敢惹太孫?
主站蜘蛛池模板: 闽清县| 肥乡县| 碌曲县| 绥阳县| 永泰县| 贞丰县| 闸北区| 阳东县| 麻江县| 岗巴县| 黄大仙区| 齐河县| 资中县| 周至县| 永和县| 建德市| 昆山市| 岱山县| 亳州市| 乐清市| 北川| 新和县| 木里| 长宁区| 鄂伦春自治旗| 富民县| 双桥区| 荆门市| 镇平县| 丰县| 中西区| 华蓥市| 鱼台县| 北宁市| 南乐县| 司法| 大英县| 崇仁县| 宜丰县| 南江县| 深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