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96章 朱高熾的教誨

纔剛走進去,朱瞻基就看見了好幾位紅衣官袍的文臣,正聚集在太子爺的御案面前,似乎正在和太子議論事情。

朱瞻基拱手,恭敬的給太子爺行了一禮:“太子爺,我回來了。”

楊士奇,蹇義,夏原吉三人,也連忙轉過頭,朝著太孫殿下行禮道:“拜見太孫殿下。”

朱瞻基望著這三人,呵呵一笑:“別客氣,起來吧。”

楊士奇直起身,望著太孫殿下神采飛揚,臉上帶著笑:“兗州之戰,太孫大顯神威,做事令人敬佩。”

蹇義也笑了起來:“太孫,此戰,可是大大揚了朝廷之威啊。”

夏原吉欲言又止,其實他是想誇讚太孫一番,然後在趁機向太孫說起大婚之事,看看太孫是什麼反應。

如果可以的話,便讓太孫說說對他孫女的感覺。

若是可行,夏原吉想盡快促成這門婚事。

不過眼下,似乎場合不太對,夏原吉也就沒多言。

朱瞻基笑著看向太子爺:“太子爺,找我有什麼事?”

太子爺淡淡一笑:“太孫,你既然回來了,有什麼想要的,我賞賜給你。”

朱瞻基想了想,搖頭道:“不用了,沒什麼想要的。”

太子爺聞言,擺了擺手:“也罷,你爺爺就快回來了,到時候讓你爺爺親自賞賜你吧。”

朱瞻基聞言,微微有些驚訝:“爹,老爺子外出了?”

太子爺頷首道:“是啊,你前腳走,你爺爺後腳也走了。”

“大同城外,兩部大軍駐紮,被老爺子一去就嚇跑了,這段時間老爺子就會回來。”

太子爺說的雲淡風輕,可聽在朱瞻基耳中,卻讓人忍不住心中驚詫。

兩部大軍,還沒開張,就被老爺子給嚇跑了?

朱瞻基內心涌起一股敬佩。

豎起大拇指道:“永樂大帝的名號,真不是蓋的。”

太子爺呵呵一笑:“這些奉承話啊,你等你爺爺回來再去說吧,我今天找你來,是別的事情。”

頓了頓,太子爺看向那三位文官:“你們先回去吧,我獨自和太孫說點話。”

楊士奇,蹇義,夏原吉三人告退。

待他們將御書房的大門給關上,太子爺看向了太孫,臉上露出一絲笑容:“瞻基,什麼時候回來的?”

朱瞻基道:“上午。”

朱高熾彎下腰,又從御案下面,拿出了兩匹小板凳。

一匹遞給兒子,一匹自己坐在了身下。

擡起頭,肥胖的太子爺望著站著的高大兒子,一臉菩薩笑:“來,兒子,坐下。”

“爹今天跟你說說體己話。”

太子爺的眼裡,有一絲期待。

就像是一個老父親,急於教導兒子的眼神。

朱瞻基老老實實地坐了下來,陪著太子爺坐在小板凳上,兩父子面對面:“爹,說吧。”

太子爺呵呵一笑,眼神頗善:“這次兗州之戰,是解縉的手筆吧?”

朱瞻基臉上露出詫異之色。

太子爺啞然失笑:“也只有他,會用這種戰法了。”

“你比他粗暴得多。”

“他把自己的功勞讓給你了?”

太子爺猜到了,這讓朱瞻基微微驚訝的同時,又很快地平靜了下來。

太子爺是聰明人,能猜到一點不奇怪。

“嗯。”朱瞻基點頭。

太子爺笑著道:“解縉先前是我太子府屬官,永樂九年,你爺爺本想廢了我,改立你二叔爲太子,是解縉力挽狂瀾,才保住了你爹這個太子位啊。”

朱瞻基默然。

“解縉對咱們家有恩,修永樂大典,保住太子,如今又是你的老師,還把功勞讓給你。”朱高熾默然著。

頓了頓,朱高熾道:“我會加封他爲太子少師,算是給他的補償吧。”

朱瞻基點頭。

太子少師,這個頭銜雖然沒有實權,但卻也是榮譽之稱。

太子爺呵呵一笑:“他們爲咱們辦事,咱們就得給封賞,讓別人看見,只有這樣,人家才肯爲我們賣力,才能收攏人心,知道嗎?”

朱瞻基點頭:“明白了。”

原來,這就是太子爺的智慧嗎?

這時,朱瞻基腦海裡面,又想起了朱棣曾經說過的一句話。

“咱大明最有實力的,就是那位太子爺了。”

爺爺目光老辣,果不其然啊。

歷史中,後來漢王造反的前期,也是朱高熾爲兒子鋪好路,這才使得朱瞻基順利登位。

當然,朱瞻基也極有能力。

太子爺點了點肥胖的腦袋,微微嘆息一聲:“兒子,你知道爹這輩子的遺憾是什麼嗎?”

朱瞻基搖了搖頭。

太子爺低下頭,看著自己的大肚子,呵呵一笑:“爹這輩子,就是不能騎馬射箭啊。”

“身體太差,根本行不通。”

“所以,武將們都不跟爹混,他們嫌棄爹是跛腳,嫌棄爹天天讀聖賢書。”

朱瞻基默然,望著太子爺的體型,深以爲然:“爹,您的確挺胖的。”

太子爺罵了一句:“去去去,這孩子……”

臉上浮現苦笑,太子爺繼續說道:“在武將的眼裡,誰的拳頭大,誰的軍功多,他們就向著誰。”

“所以,爹爭取不到武將的支持。”

“長此以往,朝廷會分裂的。”

“文官武將,分化爲朝廷的兩大勢力,不停鬥爭,對朝廷來說,是一股危害啊。”

太子爺看得深遠,看得明白。

監國十年,太子爺的政治目光,早已經很遠大了。

朱瞻基頷首:“不錯。”

太子爺說得有道理,文武羣臣,要是一直分割成兩夥,遲早會鬧出黨爭的。

黨爭這個詞,在明初還沒有出現。

但,在明中期已經發展到了巔峰。

可以說,大明天下覆滅,黨爭也是一個重要的危害。

太子爺現在就能感受到黨爭的危害,目光超前了至少五十年啊。

朱瞻基的內心,不由有些佩服這位太子爺了。

的確厲害,否則老爺子也不會讓他監國了。

“爹,那您覺得應該怎麼辦?”朱瞻基詢問道。

朱高熾笑呵呵地望著兒子:“你來說說,爹來聽聽,要是說的不對,爹來指點你。”

前兩天,他嘔血了。

而且,自那次嘔血後,朱高熾感覺到了一種深深的我力不從心。

處理政務的能力,也遠遠不如以前那麼強了。

所以,他有些迫切,迫切想教會兒子如何在這個朝堂上生存。

即便他是皇太孫,即便他身份尊貴,可朝堂波譎雲詭,很多事情都太可怕了。

太孫還小,還沒有經歷過,這就需要有人去教,纔不會吃虧。

太子爺,也是在爲未知的風險而鋪路。

倘若,哪天,他突然撒手人寰了,朝堂上的文官會向著太孫,可武將呢?

第281章 代價第432章 應天風雲第418章 兵部尚書投效第240章 我不能丟下他們不管第107章 猴崽子擠兌爺爺第22章 永樂大帝的心結。第481章 孫若微的眼淚第192章 趙王出場第479章 走第229章 大事不敢廢第208章 趕盡殺絕嗎?第417章 改良火銃第637章 和保寧公主再相見第329章 一腔孤勇,壯懷赴死第294章 永樂十二年初始第583章 朱瞻基出戰第348章 沈清秋的離開第30章 朱瞻基弟弟登場第36章 倭寇第549章 總攻第86章 新收了兩個狗腿子第387章 攻克兗州第475章 心寒第593章 衝殺第72章 就住詔獄不走了第13章 老爺子大發神威第196章 這地已經爛透了第304章 守護第439章 下獄第153章 將李朝培養成大明馬場第九章 朱辰前十一年生平第507章 變故第652章 皇爺,國庫空虛啊第146章 當街殺人,漢王必死第85章 太子妃被惹惱了第74章 爺倆的真情流露第368章 餘學夔入黃泉第577章 父女相見第409章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第390章 被漢王活捉第157章 見識永樂大帝的風采第132章 姑姑護短第444章 我也有私心第92章 外祖父,叫我壑兒第447章 放人第590章 情況第265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第284章 惠妃娘娘第74章 爺倆的真情流露第74章 爺倆的真情流露第77章 太子爺發飆了第329章 一腔孤勇,壯懷赴死第439章 下獄第122章 朱棣護短孫子第126章 赴宴第444章 我也有私心第309章 大國興亡,匹夫有責第126章 赴宴第61章 楊士奇的震撼第71章 誓言:開創超越永樂的盛世第561章 獎勵第483章 到達徐州第299章 豎子,爾敢第603章 想跟我玩空城計?第491章 漢王總攻第333章 老爺子舉起屠刀第162章 這少年,心機太深第402章 徒兒真乖第119章 朝堂鬥爭第405章 嘆第588章 散開第290章 申斥漢王第296章 落網第559章 關心第430章 翰林院開團第567章 朱瞻基的想法第110章 與太子妃見面第506章 浙東黨搞事第345章 進入後宮第449章 再見五位大儒第426章 懇求太孫原諒第443章 禍及家人第543章 震怒第34章 恨不恨爺爺第199章 擊鼓鳴冤第206章 見過朱案首第608章 君主親自爲大明擂鼓第458章 朱瞻基的選擇第389章 追殺第634章 李芳遠赴死第92章 外祖父,叫我壑兒第628章 割讓第160章 理學之毒第421章 拉攏興國公第575章 見面第91章 我是大明皇嫡長孫第248章 改進新式火銃第469章 爺孫離開第140章 夏原吉的苦衷,朱辰解圍第528章 逆子
第281章 代價第432章 應天風雲第418章 兵部尚書投效第240章 我不能丟下他們不管第107章 猴崽子擠兌爺爺第22章 永樂大帝的心結。第481章 孫若微的眼淚第192章 趙王出場第479章 走第229章 大事不敢廢第208章 趕盡殺絕嗎?第417章 改良火銃第637章 和保寧公主再相見第329章 一腔孤勇,壯懷赴死第294章 永樂十二年初始第583章 朱瞻基出戰第348章 沈清秋的離開第30章 朱瞻基弟弟登場第36章 倭寇第549章 總攻第86章 新收了兩個狗腿子第387章 攻克兗州第475章 心寒第593章 衝殺第72章 就住詔獄不走了第13章 老爺子大發神威第196章 這地已經爛透了第304章 守護第439章 下獄第153章 將李朝培養成大明馬場第九章 朱辰前十一年生平第507章 變故第652章 皇爺,國庫空虛啊第146章 當街殺人,漢王必死第85章 太子妃被惹惱了第74章 爺倆的真情流露第368章 餘學夔入黃泉第577章 父女相見第409章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第390章 被漢王活捉第157章 見識永樂大帝的風采第132章 姑姑護短第444章 我也有私心第92章 外祖父,叫我壑兒第447章 放人第590章 情況第265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第284章 惠妃娘娘第74章 爺倆的真情流露第74章 爺倆的真情流露第77章 太子爺發飆了第329章 一腔孤勇,壯懷赴死第439章 下獄第122章 朱棣護短孫子第126章 赴宴第444章 我也有私心第309章 大國興亡,匹夫有責第126章 赴宴第61章 楊士奇的震撼第71章 誓言:開創超越永樂的盛世第561章 獎勵第483章 到達徐州第299章 豎子,爾敢第603章 想跟我玩空城計?第491章 漢王總攻第333章 老爺子舉起屠刀第162章 這少年,心機太深第402章 徒兒真乖第119章 朝堂鬥爭第405章 嘆第588章 散開第290章 申斥漢王第296章 落網第559章 關心第430章 翰林院開團第567章 朱瞻基的想法第110章 與太子妃見面第506章 浙東黨搞事第345章 進入後宮第449章 再見五位大儒第426章 懇求太孫原諒第443章 禍及家人第543章 震怒第34章 恨不恨爺爺第199章 擊鼓鳴冤第206章 見過朱案首第608章 君主親自爲大明擂鼓第458章 朱瞻基的選擇第389章 追殺第634章 李芳遠赴死第92章 外祖父,叫我壑兒第628章 割讓第160章 理學之毒第421章 拉攏興國公第575章 見面第91章 我是大明皇嫡長孫第248章 改進新式火銃第469章 爺孫離開第140章 夏原吉的苦衷,朱辰解圍第528章 逆子
主站蜘蛛池模板: 柳江县| 包头市| 苍溪县| 吴江市| 宝鸡市| 邹城市| 望奎县| 礼泉县| 武川县| 澎湖县| 军事| 泰和县| 天长市| 安泽县| 陵川县| 邛崃市| 绥中县| 枣强县| 理塘县| 西丰县| 宜宾县| 浦县| 沧州市| 鹤山市| 乌海市| 南郑县| 维西| 犍为县| 巫溪县| 金山区| 东宁县| 长葛市| 忻城县| 尼木县| 赤城县| 铁岭县| 阿巴嘎旗| 哈密市| 安徽省| 寻甸| 林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