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53章 將李朝培養成大明馬場

朱辰將四份禮單遞給了紀綱。

“把這些禮單謄抄一份,然後交到戶部去統計,錢到位了,夏大人就不用愁了。”朱辰笑道。

紀綱點頭:“是。”

遲疑片刻,紀綱露出菊花笑容:“朱公子,你可真聰明,竟能想到這種辦法填補戶部空缺,如今成功,夏大人會感激你的。”

一記馬屁拍過去。

朱辰聽著舒服,頷首道:“行了,廢話少說,快去吧。”

紀綱忙去了。

朱辰則回到前廳,陪著使臣們繼續喝酒。

一邊喝,一邊聊,喝到了晚上,朱辰也算和他們暫時熟悉了,每個使臣的名字都記清楚了。

今晚讓他們先睡一覺,自己得回去好好籌謀一下,該怎麼解決反向朝貢的問題。

歷來,明朝的朝貢體系,也是被後世詬病的原因之一。

甚至,有人還說,明朝之所以附屬國這麼多,是明朝花錢買來的。

這個污點,朱辰必須得給它去了。

朱辰要展現給大家的,是一個全新的大明,是一個沒有任何污垢的大明風華!

離開驛站,朱辰跟兩個鐵憨憨就打算回家了。

此時,夜已深,兩個鐵憨憨打著燈籠。

朱辰往前走,迎面撞上一道寬懷雄厚的身影。

朱辰擡頭一看,正是朱棣。

“老爺子,你來啦?”朱辰有些驚喜。

“怎麼樣,這次我可是在皇上面前給你承擔了,事情辦得好不好啊?”朱棣似笑非笑。

順天缺錢的事情,的確是朱棣的心病。

遷都是刻不容緩的,必須要儘快遷都,才能加強對北方的控制,促進北方的繁榮。

朱辰嘿嘿一笑:“老爺子,我辦事你放心,已經辦得妥妥帖帖的,他們的禮單都收上來了,超過三百萬銀子。”

朱棣淡淡一笑:“那是自然,我們皇上的面子可大著呢。”

爺倆聊著聊著,便沿著秦淮河畔散起步來。

這麼晚了,應天府已經宵禁,而朱辰知道,跟在老爺子身邊,不會有啥事的。

經歷過這事,他知道老爺子的背景很大,否則皇上豈會輕易將這麼重要的事情交給自己來辦?

秦淮河畔之上,美輪美奐,月光倒影在水裡,前方還有著好幾座畫舫。

那些畫舫裡,傳來女子的輕笑,以及琴音,美麗的歌聲。

這種畫舫裡的,一般都是名雞,輕易不賣身的。

朱棣帶著孫子,走在這秦淮河畔,臉上露出感慨之色。

“我還記得,攻進應天府那天,秦淮河半江的水都是紅的,裡面埋了不知多少屍骨,十一年過去,經永樂皇帝統治,這秦淮河從煉獄又變得載歌載舞了。”

“你說,這是永樂皇帝的功勞吧?”

朱棣感慨著,朱辰跟在他身旁,鄭重點頭道:“十一年來,大明能強盛至此,永樂皇帝功不可沒。”

朱棣哈哈大笑,他喜歡孫子說這話。

就連他自己也認爲,自己功不可沒,以後必將載入千古史冊的。

就算是在五千年帝王中,他永樂也是最出名的那幾個。

只是,帝王也有寂寞時。

朱棣神色又平靜下來,望著這一江河畔:“風光的背後,是英雄寂寞,永樂皇帝也曾站在這,望著那座巍峨的紫禁城,說自己以後就是萬古不易的賊了。”

“知道皇上爲什麼那麼迫切的遷都嗎?”

朱棣看向孫子。

朱辰想了想,搖頭。

朱棣感慨一聲:“應天雖好,可終究不是我們的家啊。”

孩子,我們的家在北平,在順天。

南驚,終究是建文的地盤,你爺爺住著不自在。

朱辰明白了。

朱棣笑道:“燕王長在北平,想回到北平,死了也埋在那,替咱大明守著長城,守著咱大明的疆土,防止蒙古害人。”

“所以啊,臭小子,皇上得感謝你啊。”

“順天缺錢,你給他補齊了,直接就解了燃眉之急,這次之後,你要什麼賞賜,爺爺替你找皇上要。”

朱辰啞然失笑:“賞賜就不用了,這是應該的,只是永樂大帝不愧一代雄主,哪怕死都想守護這篇疆土啊。”

朱棣叉著腰,哈哈大笑:“那當然,這疆土可都是咱大明的。”

“日月所照,皆爲明土,這話可不是白說的。”

朱辰內心對此十分認同。

他咧嘴一笑,趁此機會:“老爺子,這些使臣都來了,那不妨趁此給他們立個規矩。”

朱棣詫異:“什麼規矩?”

朱辰道:“這些番邦使國,其實都是些狼子野心,我們大明強大了,他們就會依附於我們,可我們要是弱小了,第一個撲上來的,就是他們。”

“現在,我們的朝貢體系,仍舊是加倍還於別人,雖然大國威儀是彰顯了,面子有了,可李朝,東瀛這些,一旦有了錢,就會生出野心來。”

“我的意思,是他們朝貢的東西,必須要比我們的回禮更多。”

朱棣欣賞的看了朱辰一眼:“你分析得沒錯。”

永樂大帝何許人也,他豈會看不明白,這些附屬國是因爲大明強大,纔會攀附的。

但朱辰能說出這番見解,足以可見他對政治的瞭解足夠透徹。

朱棣不由笑了:“那你倒是說說,你打算怎麼辦?”

他想考考孫兒。

朱辰咧嘴一笑,就等您這句話了。

朱辰拉著老爺子,直接回了朱府,進了自己的書房。

將紙張鋪開,朱辰唰唰下筆。

很快,一份冗長的禮單就出來了,比今天李朝遞上來的禮單還要長四倍有餘。

“李朝進貢大明,一歲一貢,逢年過節貢,每年不得低於一百匹種馬,黃金千兩,白銀五千兩,水牛角兩百對,豹皮四百張,鹿皮五百張,順刀兩千口,蘇木十石……”

“棉布五百匹,軍馬一千匹……”

朱辰將禮單列得老長。

然後,遞給了朱棣。

朱棣看了第一眼,頓時微微一震。

“好小子,你這是打算將李朝培養成咱們大明的馬場啊。”

朱棣對這些番邦雖然都採取懷柔政策,但實際上看他們也不順眼。

而今天,孫兒這份禮單,卻讓朱棣大開眼界了。

孫兒的膽魄,比他還大。

朱辰的想法,比他還敢想!

一百匹種馬,區別於普通的軍馬,要李朝拿出來,這豈不是將李朝培養成大明的馬場了?

另外歲貢一千匹軍馬,那就更不得了了。

有了這個源源不斷的馬場,大明就能組建更多的騎兵,迅速擴建三千營啊!

朱辰咧嘴一笑:“老爺子,怎麼樣?幹不幹?”

第331章 漢王被貶爲庶人第602章 偵查寧城的情況。第647章 捱打第91章 我是大明皇嫡長孫第135章 去軍營和老爺子住第201章 浙東黨,記住你了第218章 百姓的崇拜第216章 一劍光寒十九州第310章 三月初一,冊封太孫第82章 天降鉅富了第128章 收小弟第638章 保寧公主答應登基第442章 徹底失敗第312章 漢王異動第332章 老爺子的佈置第418章 兵部尚書投效第228章 漢王要倒臺了第263章 將士的信念第165章 姑姑的傷勢有救了第409章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第505章 冶鐵第491章 漢王總攻第30章 朱瞻基弟弟登場第563章 再見孫若微第五章 苦盡甘來的太子第365章 餘學夔的絕望第547章 報仇第270章 永樂大帝萬歲第四章 你的親人不會忘記你的。第226章 和老爺子耍小聰明?第136章 太孫私軍,誓死效忠第288章 夏玉玨的心思第436章 國子監遊街第109章 太孫的私軍第34章 恨不恨爺爺第182章 再死一個第20章 朱棣大發神威第548章 較量第642章 太孫的軍報第596章 被發現了第130章 差點被騙第128章 收小弟第340章 漢王屠城第515章 御駕親征!!第347章 太子妃的高光時刻第616章 將軍把我當傻子?第414章 滅你滿門第573章 賣掉玉佩第326章 老爺子,等我!!第114章 獲得鐵礦的快樂第273章 退出長城,保爾全屍第591章 回來第95章 一夜暴富第61章 楊士奇的震撼第471章 失名義的回覆第583章 朱瞻基出戰第278章 爺爺送你回家第581章 你想開戰啊?第294章 永樂十二年初始第284章 惠妃娘娘第399章 胡榮的擔憂第501章 道歉第352章 漢王買糧造反第55章 天下第一的風華第70章 解縉的勸說第200章 太子駕到第136章 太孫私軍,誓死效忠第275章 朱辰的信第168章 理學泰斗發話第524章 胡榮講明來意第297章 挖出幕後之人第六章 我朱棣後繼有人了第348章 沈清秋的離開第44章 永樂盛世第615章 足利義持單刀赴會第421章 拉攏興國公第391章 兗州戰結束第385章 夜襲兗州第167章 死丫頭,浸豬籠第195章 好主意第516章 皇爺英明第337章 恭拜皇太孫第196章 這地已經爛透了第454章 朱瞻基的手段第390章 被漢王活捉第327章 狂奔宮門,御林阻攔第287章 我不是宰相第220章 民族英雄第201章 浙東黨,記住你了第466章 海禁稅收第424章 隨心所欲第63章 造反當太子第537章 絕路第159章 李朝送銀子來了第280章 蕞爾小國,也敢進犯?第一章 老爺子的震驚第99章 捨命救君子第221章 吾皇萬歲
第331章 漢王被貶爲庶人第602章 偵查寧城的情況。第647章 捱打第91章 我是大明皇嫡長孫第135章 去軍營和老爺子住第201章 浙東黨,記住你了第218章 百姓的崇拜第216章 一劍光寒十九州第310章 三月初一,冊封太孫第82章 天降鉅富了第128章 收小弟第638章 保寧公主答應登基第442章 徹底失敗第312章 漢王異動第332章 老爺子的佈置第418章 兵部尚書投效第228章 漢王要倒臺了第263章 將士的信念第165章 姑姑的傷勢有救了第409章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第505章 冶鐵第491章 漢王總攻第30章 朱瞻基弟弟登場第563章 再見孫若微第五章 苦盡甘來的太子第365章 餘學夔的絕望第547章 報仇第270章 永樂大帝萬歲第四章 你的親人不會忘記你的。第226章 和老爺子耍小聰明?第136章 太孫私軍,誓死效忠第288章 夏玉玨的心思第436章 國子監遊街第109章 太孫的私軍第34章 恨不恨爺爺第182章 再死一個第20章 朱棣大發神威第548章 較量第642章 太孫的軍報第596章 被發現了第130章 差點被騙第128章 收小弟第340章 漢王屠城第515章 御駕親征!!第347章 太子妃的高光時刻第616章 將軍把我當傻子?第414章 滅你滿門第573章 賣掉玉佩第326章 老爺子,等我!!第114章 獲得鐵礦的快樂第273章 退出長城,保爾全屍第591章 回來第95章 一夜暴富第61章 楊士奇的震撼第471章 失名義的回覆第583章 朱瞻基出戰第278章 爺爺送你回家第581章 你想開戰啊?第294章 永樂十二年初始第284章 惠妃娘娘第399章 胡榮的擔憂第501章 道歉第352章 漢王買糧造反第55章 天下第一的風華第70章 解縉的勸說第200章 太子駕到第136章 太孫私軍,誓死效忠第275章 朱辰的信第168章 理學泰斗發話第524章 胡榮講明來意第297章 挖出幕後之人第六章 我朱棣後繼有人了第348章 沈清秋的離開第44章 永樂盛世第615章 足利義持單刀赴會第421章 拉攏興國公第391章 兗州戰結束第385章 夜襲兗州第167章 死丫頭,浸豬籠第195章 好主意第516章 皇爺英明第337章 恭拜皇太孫第196章 這地已經爛透了第454章 朱瞻基的手段第390章 被漢王活捉第327章 狂奔宮門,御林阻攔第287章 我不是宰相第220章 民族英雄第201章 浙東黨,記住你了第466章 海禁稅收第424章 隨心所欲第63章 造反當太子第537章 絕路第159章 李朝送銀子來了第280章 蕞爾小國,也敢進犯?第一章 老爺子的震驚第99章 捨命救君子第221章 吾皇萬歲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泸定县| 巴南区| 化德县| 白山市| 布尔津县| 株洲县| 南平市| 贡嘎县| 贵溪市| 阿合奇县| 黄梅县| 旅游| 南靖县| 阿克陶县| 孝昌县| 鄄城县| 高雄市| 吴川市| 都江堰市| 襄垣县| 长沙市| 剑川县| 雅安市| 阿克苏市| 二手房| 宁陕县| 锦屏县| 泰顺县| 仙居县| 普兰县| 茶陵县| 穆棱市| 大洼县| 哈尔滨市| 鄂托克旗| 南京市| 天祝| 阳山县| 龙口市| 赫章县| 包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