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章 老爺子的震驚

大明,建文四年,朱棣造反,大破建文朝,於應天府內大開殺戒,混亂中朱棣最疼愛的太孫朱瞻基,竟消失得無影無蹤。

朱棣大怒,全城苦尋無果,認定是建文亂臣所爲。

遂屠建文臣子及其家眷一萬四千餘人,流放三萬靖難遺孤,以泄其憤。

……

轉眼,距離朱棣靖難之役造反已經過去十一個年頭,現在是大明永樂十一年。

應天府,一座密林山腳下,一個少年背上揹著箭袋,左顧右盼,似乎是在等人。

他叫朱辰,不是這個世界的人,他是魂穿而來,醒來時,他就躺在亂葬崗中,那時他才四歲,所幸被路過的養父母所救,這才僥倖活了下來。

好景不長,撿到他的時候,養父母年紀就大了,沒過幾年就去世了,只留下這套小院給他。

爲了生存,朱辰從小便上山打獵,也算混得不錯。

倒有想過利用現代知識混得風生水起,可誰想到大明時代,玻璃鏡子香皂等早就有替代品了,小說中說大明朝缺這缺那,假的很。

不過打獵也還不錯,至少餓不死,幾個月前還在山上遇到一個打獵的老爺子,箭術超羣,百發百中,驚得朱辰嘖嘖稱奇。

朱辰過去求教,也不知怎麼了,那老爺子第一眼看到他,就神色大變,說自己像他失散了十一年的孫子。

那模樣不像作假,看他激動那樣,朱辰都爲他惋惜。

那天,老爺子情緒太激動,差點就不讓朱辰走了,後來還是朱辰強硬要求,這才勉強下山。

此後朱辰來打獵,也經常能看見他,起初還對他有些防備,後來等熟悉了,才發現這老頭心地還不錯。

後來得知他也姓朱,還是大明朝的將官,跟隨皇帝兩次出征蒙古,講殺韃子的事,每次都聽得朱辰熱血沸騰。

不僅如此,隨著相處時間久了,老爺子見他想學箭,還主動教他射箭,感冒了給他帶藥,見他穿得單薄了,還主動給朱辰披衣服。

再加上兩人興趣相投,這大半年下來,兩人倒有點像忘年交的意思,無話不談,朱辰也習慣了他的存在。

這一天,朱辰照常在山腳下等老爺子來,只不過這都日上三竿了,估摸著老爺子今天不會來了。

朱辰搖了搖頭:“算了,再等等看。”

……

與此同時。

大山腳下,一道高大的身影徒步而來。

他穿著一身素色棉麻衣服,龍驤虎步,厚重的腳步聲踩在泥土上,便猶如一隻出籠的老虎,雖然兩鬢斑白,但眼神仍舊帶著一股凌厲的殺意,氣場強大。

他,就是永樂大帝朱棣,也是朱辰口中的朱大爺。

此刻,這隻老虎的神色陰沉得可怕,回頭看了空蕩蕩的兩側一眼,冷笑道:“都別藏了,我打了一輩子的仗,要是連你們都察覺不到,那我白活了,統統給我滾!”

數十名身穿飛魚服的錦衣衛,從樹木後面站出來。

爲首的錦衣衛嚇得戰戰兢兢:“皇爺,是太子怕您氣出好歹來,特意讓我們跟著。”

“老大怕我氣出好歹?我看他是想把我氣死,好自己坐這個皇位。”朱棣冷笑:“那孩子的身世,查得到底如何了?”

幾個錦衣衛頓時唯唯諾諾,因爲他們查了好幾個月,把朱辰十幾年的事情查的一清二楚,唯獨查不到他出亂葬崗前的身世。

朱棣眼神一冷:“去查,三天內再查不出,別怪天家無情。”

幾個錦衣衛頓時被嚇得連忙離開,朱棣繼續上山。

山腳一側,熟悉的腳步聲走近,朱辰內心一喜,知道這是老爺子來了。

今天的老爺子,沒了往日的神采,倒是眉頭緊鎖,一副愁雲慘淡的模樣,那張臉陰沉得能滴出水來,看著多少有幾分嚇人。

朱辰見老爺子這樣,不由有些擔心:“老爺子,遇到什麼事了嗎?”

朱棣冷笑一聲:“我在頭疼,我這家主之位後繼無人吶,幾個兒子都不堪大用,這家交到他們手上,非得大亂。”

“您大兒子不是挺仁厚嗎?”朱辰不由說道。

相處的時間,從閒聊中,朱辰也聽到了關於許多老爺子的家事,所以知道一些。

朱棣冷笑:“是挺仁厚,今日清晨宗族舉行狩獵,他竟然連一隻兔子都不敢射,說他暈血,你說可不可笑?”

說到這,朱棣又氣得牙齒咯咯響了。

身爲當朝太子,權傾天下的人物,竟然暈血,這讓朱棣如何放心將大位交到他手上啊。

“就這種貨色,我怎麼放心?”

朱辰聞言,頓時尬然:“不至於吧,連兔子都不敢射?”

說到大兒子,朱棣齜牙咧嘴,怒聲道:“比這更荒唐的事多了去了,幾個月前我跟隨皇爺在蒙古血戰,管他要點軍費,他竟然說沒錢。”

“這就罷了,仗都打了一半,他居然還建議皇爺停戰回家,你說這人可不可笑?”

朱辰頓時咂舌:“您大兒子是戶部的官嗎?”

⊙ttkan ⊙c ○

戶部,掌管大明錢糧。

老爺子是將官,他兒子任職戶部,軍政之家,倒也不稀奇。

“算是吧。”朱棣嗤笑:“回來的時候,我才知道這小子做的好事,把錢都拿給百姓修路搭橋了。”

打仗和修路,孰輕孰重,他是一點不清楚啊。

就這樣的人當皇帝,朱棣怎能放心?

而且歷史上的永樂大帝,可是除霍去病以外,第二位封狼居胥的皇帝。

他五徵漠北,御駕親征,最遠打到斡難河,戰績相當於把當今的倭國給端了,還在富士山祭天。

這樣的一位皇帝,怎能容許自己的後代是個軟骨頭?

朱辰苦笑道:“難道沒有別的繼承人了嗎?”

朱棣深深嘆息一聲:“沒有了,老大太仁,老二好殺啊。”

說皇上萬歲,那都是假的,他終會死,大明朝代的繼承問題,一直是壓在朱棣心中的心病。

當今太子軟弱,且是個跛腳,朱棣死後,蒙古若是捲土重來,大明千萬百姓豈不苦矣?

更何況,太子弄丟了他的太孫,這一直是朱棣心中的疙瘩。

老朱家的皇位,他真不知道該交給誰了。

想到這,饒是英勇無雙的朱棣都萬分擔憂。

朱辰見老爺子心中不好受,不由也情緒低落,勸慰道:“老爺子,總會有辦法的。”

朱棣擺擺手,苦笑道:“要是我孫兒還在就好了,他半歲就能喊爺爺,兩歲就能倒背三字經,三歲我就教他騎馬射箭,四歲時,他已經能拉動兩石以上的弓了。”

“我那孫兒,天賦異稟,接替我的位置再好不過,可惜他不見了,十一年前就失蹤了。”

“他出生的時候,我愣是高興了半袖啊,小傢伙能拉開兩石以上的弓,樂得我親自給他打造了一把合適的弓,本想等他大些,帶他一起上陣殺敵,可沒想到造化弄人啊。”

說到這,朱棣的眼神中,露出深深的疲倦。

那是一隻老虎傷心,懈怠,舔舐傷口的眼神。

“十一年,我找了十一年,出動了多少人力物力,愣是杳無音訊啊。”

這是朱棣最傷心的事情,也是他的心魔,談到這,饒是永樂也不免悲傷。

“如果他還活著,我老朱家的位置,就該他來坐啊,從小我就把他當繼承人培養……”

說到這,朱棣忍不住看向了朱辰,這幾個月來,他一直都把朱辰當做自己孫子,可就算再像,那也是假的。

錦衣衛已經查了幾個月,把朱辰的前十一年都查得清清楚楚,但唯獨四歲前的情況查不清楚,彷彿被人抹個乾淨。

哪怕朱辰的情況和太孫朱詹基很像,可這個世界並不是非黑即白,萬一有人故佈疑陣,把朱辰推出來,就是爲了讓朱棣錯認呢?

身爲帝王,不可感情用事,此事非找到鐵證不可!

可連著幾個月沒查出來,朱棣也有些心涼,他覺得應該是老天把他的太孫收走了。

“十一年了,我早該死心,除了爺爺,這個世界上可能再沒人記得我孫兒了。”朱棣長嘆一聲,打算掐斷內心最後一點念想。

朱辰不免也有些悲傷,忍不住從懷中拿出掛在脖子上的吊墜。

那是一個刻著狼頭的吊墜,做工精緻,狼頭栩栩如生。

“您想您的孫子,我也想我的家人,養父母臨死前,把這個交給我,說撿到我的時候,我脖子上就掛著這個,希望我能憑此找到我的親人。”

朱辰苦笑,盯著狼頭吊墜:“可是就一個吊墜,上哪去找親人啊?”

穿越到大明,他才四歲,又豈能不思念他在大明的親人。

而且這狼頭吊墜有點像草原的標誌,朱辰都懷疑自己是不是草原人了。

朱棣長嘆,重重的拍了拍朱辰肩膀:“小子,你也是個苦命人啊。”

話罷,眼角餘光瞥到朱辰手中的狼頭吊墜,朱棣當場愣住了。

轟隆隆!

彷彿有天雷在朱棣腦海中轟鳴,朱棣的呼吸頓時粗重起來。

朱辰手中拿著的狼頭吊墜,竟然與他送給太孫的一模一樣!

那還是他當燕王的時候,第一次出戰,奉命圍剿蒙元的乃兒不花,乃兒不花投降,獻給他的狼頭吊墜,表示臣服。

這是勝者的標誌。

朱瞻基出生時,他把這個禮物送給了他的孫子,希望朱瞻基以後像他一樣英勇。

可是,爲何朱辰身上會有這東西??

第476章 漢王的決定第618章 威脅第一章 老爺子的震驚第349章 太孫選妃第474章 明搶第628章 割讓第67章 氣昏朱棣第244章 火併第570章 萬兩黃金第381章 真相大白第30章 朱瞻基弟弟登場第93章 糟糕,戲演砸了第十章 永樂大帝的心酸第548章 較量第465章 漢王的焦慮第47章 漢王的暗殺計劃第511章 新的冶鐵之法第407章 太孫嬪妃第598章 嚇怕了第六章 我朱棣後繼有人了第113章 太子妃的扁豆絲第371章 被烹第650章 太孫該罰第392章 帝王戍邊第116章 你想造反稱帝?第225章 漢王計劃第560章 火銃製造成功第635章 金元吉的悲痛第151章 給藩國的下馬威第90章 朱瞻壑求饒了第428章 一切爲了天下第394章 永樂大帝的威名第621章 準備圍攻第449章 再見五位大儒第99章 捨命救君子第448章 進宮被拒第300章 朱瞻壑發瘋了第457章 開海禁第436章 國子監遊街第314章 回京第622章 圍剿足利義持第226章 和老爺子耍小聰明?第313章 大明孤臣第324章 密謀造反第143章 與戶部拉關係第198章 告御狀第425章 身在廟堂第15章 身世有結果了第257章 徵北大將軍第511章 新的冶鐵之法第636章 百姓起義第396章 朱高熾的教誨第412章 頂撞老爺子第432章 應天風雲第357章 賢妃的暗箱操作第56章 使臣的震撼第269章 朱棣上陣殺敵第335章 驚喜第490章 見到劉家主第268章 我若不倒,你們不倒第547章 報仇第380章 朱棣大怒第640章 掌控李朝第404章 做出決定第249章 被入侵了第109章 太孫的私軍第十一章 被懟的老爺子第557章 太子的嘆息第462章 爺爺的偏愛第188章 位卑未敢忘憂國第493章 叔侄扭打第220章 民族英雄第581章 你想開戰啊?第62章 望子成龍第122章 朱棣護短孫子第62章 望子成龍第194章 正統第337章 恭拜皇太孫第480章 回憶第395章 朱棣回朝第421章 拉攏興國公第576章 見到爹了第221章 吾皇萬歲第266章 孫兒,爺爺祝你旗開得勝第106章 朱棣和孫子的約定第236章 漢王發配樂平第468章 建軍就是浪費錢第318章 凌我者,必戮第385章 夜襲兗州第217章 升官了第335章 驚喜第370章 萬人唾棄第195章 好主意第319章 再等等第380章 朱棣大怒第432章 應天風雲第220章 民族英雄第311章 缺糧第259章 被嚇壞的趙王第372章 犧牲
第476章 漢王的決定第618章 威脅第一章 老爺子的震驚第349章 太孫選妃第474章 明搶第628章 割讓第67章 氣昏朱棣第244章 火併第570章 萬兩黃金第381章 真相大白第30章 朱瞻基弟弟登場第93章 糟糕,戲演砸了第十章 永樂大帝的心酸第548章 較量第465章 漢王的焦慮第47章 漢王的暗殺計劃第511章 新的冶鐵之法第407章 太孫嬪妃第598章 嚇怕了第六章 我朱棣後繼有人了第113章 太子妃的扁豆絲第371章 被烹第650章 太孫該罰第392章 帝王戍邊第116章 你想造反稱帝?第225章 漢王計劃第560章 火銃製造成功第635章 金元吉的悲痛第151章 給藩國的下馬威第90章 朱瞻壑求饒了第428章 一切爲了天下第394章 永樂大帝的威名第621章 準備圍攻第449章 再見五位大儒第99章 捨命救君子第448章 進宮被拒第300章 朱瞻壑發瘋了第457章 開海禁第436章 國子監遊街第314章 回京第622章 圍剿足利義持第226章 和老爺子耍小聰明?第313章 大明孤臣第324章 密謀造反第143章 與戶部拉關係第198章 告御狀第425章 身在廟堂第15章 身世有結果了第257章 徵北大將軍第511章 新的冶鐵之法第636章 百姓起義第396章 朱高熾的教誨第412章 頂撞老爺子第432章 應天風雲第357章 賢妃的暗箱操作第56章 使臣的震撼第269章 朱棣上陣殺敵第335章 驚喜第490章 見到劉家主第268章 我若不倒,你們不倒第547章 報仇第380章 朱棣大怒第640章 掌控李朝第404章 做出決定第249章 被入侵了第109章 太孫的私軍第十一章 被懟的老爺子第557章 太子的嘆息第462章 爺爺的偏愛第188章 位卑未敢忘憂國第493章 叔侄扭打第220章 民族英雄第581章 你想開戰啊?第62章 望子成龍第122章 朱棣護短孫子第62章 望子成龍第194章 正統第337章 恭拜皇太孫第480章 回憶第395章 朱棣回朝第421章 拉攏興國公第576章 見到爹了第221章 吾皇萬歲第266章 孫兒,爺爺祝你旗開得勝第106章 朱棣和孫子的約定第236章 漢王發配樂平第468章 建軍就是浪費錢第318章 凌我者,必戮第385章 夜襲兗州第217章 升官了第335章 驚喜第370章 萬人唾棄第195章 好主意第319章 再等等第380章 朱棣大怒第432章 應天風雲第220章 民族英雄第311章 缺糧第259章 被嚇壞的趙王第372章 犧牲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道孚县| 甘孜县| 隆安县| 满洲里市| 吉水县| 平乐县| 富平县| 保定市| 孙吴县| 松溪县| 奈曼旗| 哈尔滨市| 北京市| 南皮县| 新巴尔虎右旗| 香港 | 太仓市| 芦山县| 曲周县| 新平| 伊川县| 龙江县| 泸定县| 博白县| 横峰县| 尉犁县| 莒南县| 保德县| 武冈市| 肇源县| 锦屏县| 蒲城县| 江华| 老河口市| 天祝| 孙吴县| 临清市| 濮阳市| 济南市| 郴州市| 台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