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68章 餘學夔入黃泉

波譎雲詭間,很多的事情都已經被蓋棺定論。

餘學夔的死,似乎成爲了一種必然。

而正在長途跋涉,前往青州府的餘學夔,也是這麼想的。

餘學夔用了一天兩夜的時間,從登州府奔襲到了青州。

在青州城門下,餘學夔彷彿能聞到十萬百姓被屠殺的血腥味。

這股味道,雖然很淡,但餘學夔還是聞到了。

此時,青州城門處,還有重兵把守,對來來往往,進出的百姓們,都要進行嚴格的排查。

因爲他們害怕這些百姓中,會有刺客,來刺殺漢王。

青州十萬百姓被屠殺之後,漢王爲了掩蓋自己的罪行,便從各地又調集了許多百姓過來,算是填補青州的空缺。

可即便如此,這座城池還是少了以往的靈動和生機勃勃,就像是一座死城。

而漢王也很聰明,他將青州十萬百姓被屠一事,全部都怪罪在了青州衛所身上。

他誣陷青州衛所,說是青州衛所的主將,通敵瓦剌的馬哈木汗,爲了幫馬哈木汗報去年大敗之仇,報復心的屠殺了青州十萬百姓。

而他漢王,只不過是爲了收拾青州衛所的主將,所以纔將青州給攻下了。

古代,消息不夠發達,是非曲直,便只能任由漢王捏造。

這麼一來,青州十萬百姓的命,就算在了朝廷用人不當的頭上。

漢王,還是那麼的光鮮亮麗。

可別人不知道事情,但朝廷知道。

餘學夔知道!

這一切的一切,都是漢王的陰謀。

漢王不僅發泄了自己 的怒火,反倒是將朝廷塑造成一個不堪大用的假象,使得百姓對朝廷失望。

漢王人雖然魯莽,但是在大戰行軍方面,卻從來沒有掉過鏈子。

餘學夔深知這一行,很難對付漢王了。

所以,他也並未著急,而是在青州城外下了馬車。

隨後,轉頭看向了隨行而來的護衛隊。

來的時候,護衛隊有一百人,可現在只剩下了六十幾人。

在路上,總會遇到馬匪,遇到山賊作祟,所以將士們也死了不少。

餘學夔望著護衛隊的將士們,擺手吩咐道:“把我送到這裡,你們的任務就算完成了,可以回京去向朝廷覆命了。”

百夫長聞言,眼神中閃過一抹不捨:“餘大人,難道您不要回京嗎?”

餘學夔聽到回京這兩個詞,頓時默然下來。

回京?

他還能回京嗎?

許是,回不去了吧?

“你們先回去吧,我若是勸降成功,自有兵馬護送我回京。”餘學夔吩咐道。

他的語氣中,似乎帶著一股必死之志。

就好像,壯士斷腕,他要前去赴死的感覺。

這種悲壯,百夫長能明顯感受到。

百夫長攥緊雙拳:“不!餘大人,我們和您一起回去。”

“您要進青州府,我們陪您一起進去。”

這半個月來,百夫長看到了這位餘大學士身上的堅持,看到了他爲國奔走的精神。

他,是可敬的。

餘學夔爲國盡忠的精神,讓將士們肅然起敬,這個時候,他們又怎麼可能拋棄餘學夔,一行人獨自回京呢。

“用不著了。”

“你們先回去吧,你們在,反而會大佬我的計劃。”餘學夔吩咐道。

百夫長搖頭:“餘大人,我們和您一起共存亡。”

餘學夔望著百夫長和將士們,眼神中閃過一抹行爲:“人終有一死,或輕於鴻毛,或重於泰山,我身爲翰林院大學士,哪怕是死,也要死得有些價值吧?”

“而你們呢,你們的死,並不能爲朝廷帶來什麼,所以可以留下性命,戰場上殺敵去吧。”

“送君千里,終須一別,望你們日後爲大明多殺外敵,保衛我大明疆土!”

“沒必要隨老夫死在這裡。”

話罷,餘學夔毅然決然,轉身朝著青州城的方向獨自走去。

他一個人,奔向了那偌大的青州城。

青州城內,還能聞到那淡淡的血腥味,還能聽到青州十萬百姓冤死的悲鳴!

在餘學夔孤身一人,往前行走的步伐中。

餘學夔彷彿能看到當日漢王屠城的景象了。

青州城內,百姓大亂,無數的百姓聚集在南門,想著從南門逃命出去。

可惜人數太多,南門直接被堵住了,導致誰也無法出去。

漢王從北門發動進攻,在漢王彪悍的帶領之下,青州城很快就被攻破,城門被炸開,漢王率軍,衝殺進了青州城。

隨後,迅速把控四大城門,進行了慘無人道的屠殺!

血液,殷紅了天際。

屍體,堆積如山。

百姓的殘魂在青州城遊走,他們在告訴餘學夔,他們死得冤枉,死的不該,死得悲憤!

若爲外族所屠,他們心中的怨氣尚且不會這麼大。

可偏偏,這是漢王所爲!

餘學夔蒼老,佝僂,瘦弱的身影,便那麼獨自一人,一步一步,朝著偌大的青州城走去。

這座城,已是一座死城。

但餘學夔彷彿能感受到冤魂在他的耳邊呢喃,告訴他,當日的場景有多麼血腥,漢王多麼地慘無人道。

淡淡的血腥味,刺激著餘學夔的口鼻。

這都是同族的鮮血……

這都是從他讀書之時,就立下誓言,要守護一輩子的大明百姓。

讀書之時,他立下誓言,一定要爲生民立命,爲天地立心,爲往生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

如今,他沒有做到。

身爲朝堂大佬,卻疏忽了漢王這個瘋子,使得青州十萬百姓就這麼無緣無故的沒了。

這讓餘學夔心在滴血。

若非親自聞到這青州城外都有血腥味,何以能想象到十萬人被屠是什麼概念?

“讀了一輩子書,心心念唸的是大明百姓,年少時便立志要拯救天下,蹉跎一生,到如今花甲之年,我高坐廟堂,身負數職。”

“翰林院大學士,國子監大祭酒,官職有了,可我未曾給百姓們做過什麼貢獻。”

“我愧對這一身紅袍……”

餘學夔出生時,那時候還是元庭肆虐之時,異族統治漢家故土,統治神州大陸,使得百姓苦不堪言,繳納賦稅,逼良爲娼。

中華大地,到處都是屍骨。

若是趕路,累了歇腳,坐在地上,一屁股坐到什麼東西,回頭一看,便會發現,那是枯骨!

人的枯骨!

能想象得到,漫山遍野的樹皮,都被挖空的場景嗎?

能想象到,百姓如同一把柴骨,渾身只有皮的畫面嗎?

能想象到元庭士兵爲了立功,砍掉漢人百姓的頭顱充公的一幕嗎?

見過漢家女子,被他們肆意玩弄嗎?

漢家小孩,生下來便要跪在蒙古人面前,喊上一句親爹,來滿足他們的統治地位。

這些,餘學夔年少時都見過。

所以,他立誓要爲百姓爭,讀書,只爲完成橫渠四絕的大願景。

往事的一幕幕又在餘學夔腦海中回放,江山凋零,遭殃的只有百姓。

他餘學夔沒有本事,不能勸降漢王了……

大明神州故土,總是要遭殃的。

百姓,總是要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的。

這些,是餘學夔所能預料的。

他無法改變這一切,但用這條老命,爲朝廷博一份大義總可以了吧?

就這麼地。

餘學夔一步一步,步伐從未後退,堅定地朝著偌大的死城走去。

不能看見大明風華,陪著青州十萬百姓一起入黃泉,總可以了吧?

他來到青州城門口,用盡了此生最後的力氣,朝著上面大喊道:“翰林院大學士,國子監大祭酒,餘學夔前來拜訪漢王!”

聲音滄桑,但卻猶如洪鐘,在青州城外炸響!

第69章 拜解縉爲師第606章 水淹寧城第360章 朱棣認錯第354章 小富婆沈清秋第240章 我不能丟下他們不管第553章第373章 百官震驚第476章 漢王的決定第531章 父子情斷第467章 天策衛第394章 永樂大帝的威名第313章 大明孤臣第551章 平南慌了第449章 再見五位大儒第619章 趙王得知朱瞻基的計謀第161章 知行合一第279章 震撼第334章 趙王瑟瑟發抖第366章 捨生取義第628章 割讓第86章 新收了兩個狗腿子第292章 淮王第609章 大敗第300章 朱瞻壑發瘋了第531章 父子情斷第613章 又來了一波!第395章 朱棣回朝第21章 永樂大帝的苦衷第198章 告御狀第498章 軍報第533章 中箭第282章 八百里加急第329章 一腔孤勇,壯懷赴死第297章 挖出幕後之人第43章 太孫殿下萬安第534章 運糧第432章 應天風雲第185章 聚衆鬧事第93章 糟糕,戲演砸了第135章 去軍營和老爺子住第609章 大敗第56章 使臣的震撼第84章 尚書的鄭重一拜第297章 挖出幕後之人第565章 廷議第451章 大逆不道第169章 家無餘財,這豈是盛世?第228章 漢王要倒臺了第五章 苦盡甘來的太子第633章 李芳遠談判第205章 救徐錦衣第304章 守護第84章 尚書的鄭重一拜第308章 守護!第643章 朱棣收到軍報第323章 弒帝第407章 太孫嬪妃第512章 朱棣大喜第538章 逼死第486章 攻城第185章 聚衆鬧事第558章 無名氏第308章 守護!第436章 國子監遊街第330章 我還要再活一百年第411章 與皇室對抗第343章 世事難料第508章 黑衣人第278章 爺爺送你回家第112章 朱辰,你真好看第249章 被入侵了第182章 再死一個第70章 解縉的勸說第590章 情況第66章 祖宗之法第598章 嚇怕了第198章 告御狀第386章 平南的守城能力第388章 大侄子,二叔來了第61章 楊士奇的震撼第16章 聖旨賜封皇嫡長孫第499章 只因孫若微第594章 佔便宜第55章 天下第一的風華第36章 倭寇第251章 消息暴露第351章 太孫殿下,對不起第70章 解縉的勸說第550章 大戰起第398章 射箭第109章 太孫的私軍第236章 漢王發配樂平第122章 朱棣護短孫子第548章 較量第310章 三月初一,冊封太孫第158章 萬里煙雲照的後代第547章 報仇第420章 朱棣的渴望第519章 原因第294章 永樂十二年初始
第69章 拜解縉爲師第606章 水淹寧城第360章 朱棣認錯第354章 小富婆沈清秋第240章 我不能丟下他們不管第553章第373章 百官震驚第476章 漢王的決定第531章 父子情斷第467章 天策衛第394章 永樂大帝的威名第313章 大明孤臣第551章 平南慌了第449章 再見五位大儒第619章 趙王得知朱瞻基的計謀第161章 知行合一第279章 震撼第334章 趙王瑟瑟發抖第366章 捨生取義第628章 割讓第86章 新收了兩個狗腿子第292章 淮王第609章 大敗第300章 朱瞻壑發瘋了第531章 父子情斷第613章 又來了一波!第395章 朱棣回朝第21章 永樂大帝的苦衷第198章 告御狀第498章 軍報第533章 中箭第282章 八百里加急第329章 一腔孤勇,壯懷赴死第297章 挖出幕後之人第43章 太孫殿下萬安第534章 運糧第432章 應天風雲第185章 聚衆鬧事第93章 糟糕,戲演砸了第135章 去軍營和老爺子住第609章 大敗第56章 使臣的震撼第84章 尚書的鄭重一拜第297章 挖出幕後之人第565章 廷議第451章 大逆不道第169章 家無餘財,這豈是盛世?第228章 漢王要倒臺了第五章 苦盡甘來的太子第633章 李芳遠談判第205章 救徐錦衣第304章 守護第84章 尚書的鄭重一拜第308章 守護!第643章 朱棣收到軍報第323章 弒帝第407章 太孫嬪妃第512章 朱棣大喜第538章 逼死第486章 攻城第185章 聚衆鬧事第558章 無名氏第308章 守護!第436章 國子監遊街第330章 我還要再活一百年第411章 與皇室對抗第343章 世事難料第508章 黑衣人第278章 爺爺送你回家第112章 朱辰,你真好看第249章 被入侵了第182章 再死一個第70章 解縉的勸說第590章 情況第66章 祖宗之法第598章 嚇怕了第198章 告御狀第386章 平南的守城能力第388章 大侄子,二叔來了第61章 楊士奇的震撼第16章 聖旨賜封皇嫡長孫第499章 只因孫若微第594章 佔便宜第55章 天下第一的風華第36章 倭寇第251章 消息暴露第351章 太孫殿下,對不起第70章 解縉的勸說第550章 大戰起第398章 射箭第109章 太孫的私軍第236章 漢王發配樂平第122章 朱棣護短孫子第548章 較量第310章 三月初一,冊封太孫第158章 萬里煙雲照的後代第547章 報仇第420章 朱棣的渴望第519章 原因第294章 永樂十二年初始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高县| 株洲县| 灌云县| 西安市| 巩留县| 赤城县| 定边县| 东光县| 双柏县| 汉阴县| 凉山| 伊通| 喜德县| 延长县| 兴业县| 武定县| 大冶市| 宿州市| 西盟| 胶州市| 达孜县| 赞皇县| 乌什县| 云浮市| 沽源县| 韶山市| 民乐县| 扶绥县| 巴马| 大田县| 天全县| 新巴尔虎右旗| 襄汾县| 宜君县| 正镶白旗| 隆昌县| 青龙| 当雄县| 滨海县| 南靖县| 濮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