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86章 小紅裙的能力

沈大作爲沈家家主,都親自發話了,這下還有誰敢鬧事?

沈家下人們,紛紛散開了。

而那些商賈鉅富雖是滿臉不甘,但見就連沈大都不敢再鬧事了,他們堅定的心頭,也多了幾分猶豫之色。

在徘徊之中,隊伍越散越開。

沈清秋挽著沈大的胳膊,輕笑兩聲,聲帶極其甜美:“爹,快回去吧。”

沈大點頭:“那你呢?”

▲ttкan▲C ○

小紅裙笑道:“不用管我了,您先回去。”

待沈大走遠,沈清秋轉身,看向那一羣衙役,禮貌一笑,微微屈膝行了一禮:“各位切莫見怪,家父只是讀少了書。”

衙役們見沈清秋三言兩語就把隊伍說散了,也敬佩得很。

多多少少,對這個嬌豔的女子,心生無限好感。

“沈家大小姐果然明斷是非,替朝廷分憂啊。”

“早聞沈大小姐才華橫溢,如今一見倒是真的。”

“哈哈,多謝了。”

衙役們紛紛拱手還禮,官民倒是一片祥和。

沈清秋再行一禮:“還請諸位彈壓之時,帶上小女子一道,我會替諸位說服他們。”

衙役們頓時眼睛一亮。

沈家掌櫃忙拉沈清秋的衣角,小老頭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大小姐,你淌這趟渾水乾嘛?”

“這不關咱們家的事,快走吧。”

沈清秋卻輕輕搖頭,秀眉鳳目,玉頰櫻脣,輕嘆道:“這件事沈家的確做錯了,這是利國利民的好事,我們沈家在大義上,不能給大明拖後退。”

“只有全力支持大明的一切決策,我們沈家才能繼續昌盛下去。”

頓了頓,小紅裙終於說出了自己的心聲:“更何況,商稅改革是他主張的心血,我豈能不幫他?”

這就是她爲什麼還要繼續管下去的原因。

話罷,小紅裙快步走到衙役們面前,笑道:“還請諸位帶路吧。”

那一襲鮮紅的紅裙,就這麼快步跟著衙役們離開了。

小老頭忙撐著傘,追在了小姐後面。

這一幕,讓京兆府尹嘖嘖稱奇:“沈家大小姐,先聽其名,再見其人,果真不凡啊。”

應天有名的財閥,京兆府尹豈會不知道。

這下,可著實替朝廷解圍了。

朱棣聞言,微微挑眉,看向一旁的太孫:“就是幫你擋箭的那個?”

朱辰頷首笑道:“是啊。”

“這小丫頭不錯,懂是非,明正理,知道朝廷不可逆。”

朱棣笑道:“她這是爲了你,才幫著官府彈壓的吧?”

朱辰笑道:“或許是吧。”

朱辰並不掩飾小紅裙對他的愛意。

朱棣頷首,拍了拍朱辰的肩膀:“好是好,做我的孫媳婦是夠了,可她終究是商人世家,你們倆少來往點。”

這個小丫頭的能幹,讓朱棣也很欣賞。

但僅憑這點,是不夠資格做大明未來的太孫妃,又或者皇后的。

明太祖有過規定,爲防止外戚干政,只娶身世清白的女子,所以大明的皇后一向都很賢惠。

像沈家這種財閥巨擘,再有錢也是商人出身,註定與皇太孫的身份有著天壤之別。

哪怕是做妾,以她財閥世家的身份,都不夠格啊。

可朱辰不明白這點。

朱辰微微一愣:“爲什麼?”

朱棣皺眉道:“哪有爲什麼?你這臭小子要聽爺爺的話。”

在明朝,都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爺爺更是頂天的大。

身爲皇太孫,他註定只有被指婚的份兒,哪能讓一個商賈之女成爲太孫妃。

朱棣拍了拍孫子的肩膀,笑道:“等以後爺爺親自爲你找一門好婚事,一定給你挑一個知書達理,身世清白,長得又美的。”

“徐皇后賢惠,母儀天下,當今皇上纔沒有內廷之憂,可見一個好女人有多重要。”

朱辰無奈,懶得和老爺子多說。

老爺子眼眸微挑,將兩個鐵憨憨拉開:“再吩咐你們個任務,少讓太孫和那女子來往,原因你們清楚吧?”

“別毀了那女子,也別毀了太孫。”

翠花秋香忙點頭:“我們知道了。”

朱棣呵呵一笑:“再告訴你們個消息,你們大哥在安南大勝了。”

說到張輔,朱棣臉色緩和。

兩個鐵憨憨大喜。

朱棣帶著太孫回去了。

……

是夜。

皇宮之中。

京兆府尹跪在地上,顫顫巍巍。

朱棣劈頭蓋臉一把書砸在他腦袋上:“你是怎麼辦事的,這裡是京城,商賈鬧事,你彈壓不下去?”

今天要不是太孫在場,朱棣早就問罪了,哪還會等到現在。

無能的官員最是可恨,總是把事情辦砸了。

顧佐忙道:“皇爺,是微臣辦事不力。”

朱棣皺眉道:“沒有下次了。”

“彙報一下今天的情況吧,儘快把商賈鬧事彈壓下去。”

“另外大牢裡的商賈不要動刑,否則讓他們與大明離了心,安撫一陣,讓他們寫個保證書,就放了吧。”

顧佐忙道:“回皇爺,已經放掉了。”

朱棣皺眉。

顧佐道:“沈家那個丫頭,把應天府所有鬧事的商賈都勸了回去,然後跟著微臣到了大牢,讓那些商賈做了個保證,就給放回去了。”

此話一出,朱棣嘿然一笑:“這小丫頭,有這麼大本事?”

顧佐見皇爺開心了,忙笑道:“是啊,微臣也覺得不可思議,這丫頭行事縝密,愣是憑著沈家的人脈給勸了回去。”

朱棣笑道:“伶牙俐齒啊。”

不過,咱老朱家不能欠商賈的,得賞賜。

這丫頭幫了朱家大忙,就得賞。

想了想,朱棣提筆,寫下四個大字:中正之家!

光是這四個字,那是無上的榮耀。

朱棣道:“拿去吧,賞賜給沈家那丫頭。”

顧佐道:“多謝皇爺。”

……

次日。

朱辰還在家中,餘學夔和夏原吉就聯同前來拜訪。

朱辰將他們請進了府,這才詢問道:“兩位可是有什麼事情?”

餘學夔這兩日累得夠嗆,又蒙徐老之死,神情憔悴不少:“商賈之事,需要解決,昨日雖不再鬧了,但朝廷要再不拿出個法度來,又得鬧起來。”

餘學夔說得對,即便小紅裙幫忙勸說,也撐不了幾天。

首要,是先幫這羣商賈去去火。

夏原吉也頷首道:“你是商稅改革最初提出的人,所以我們來請教請教你。”

朱辰看了兩位一眼:“皇上將商稅改革的事情交給你們辦了?”

兩位頷首。

餘學夔是翰林院大儒,皇上交給他辦,朱辰不稀奇。

但夏大人也在其中,朱辰就好奇了,看來這夏大人的身份不簡單,這麼重要的事都交給他辦。

“好,那小子斗膽給兩位出個主意。”

朱辰正色道:“商賈無非害怕商稅太高,那就制定商稅,讓他們安心。”

夏原吉笑著頷首:“小兄弟認爲,幾成商稅比較好?”

第263章 將士的信念第168章 理學泰斗發話第120章 逼宮太子爺第409章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第622章 圍剿足利義持第299章 豎子,爾敢第43章 太孫殿下萬安第329章 一腔孤勇,壯懷赴死第552章 重頭戲第539章 走水第138章 瓦剌偷襲第30章 朱瞻基弟弟登場第44章 永樂盛世第76章 預謀已久第72章 就住詔獄不走了第86章 新收了兩個狗腿子第369章 不開城門第332章 老爺子的佈置第230章 朱辰死了第409章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第396章 朱高熾的教誨第136章 太孫私軍,誓死效忠第50章 接觸使臣第463章 回皇宮第631章 紅衣大炮對準李朝宮門第270章 永樂大帝萬歲第590章 情況第499章 只因孫若微第432章 應天風雲第31章 多謝皇太孫第172章 這詞是朱公子作的第174章 長公主薨第403章 入朝選妃第593章 衝殺第481章 孫若微的眼淚第189章 太子妃來了第590章 情況第34章 恨不恨爺爺第134章 治癒長公主的良方第317章 大明再得勝利第479章 走第496章 漢王撤軍第182章 再死一個第十章 永樂大帝的心酸第487章 平南的勇猛第180章 死諫大明第460章 皇后孫若微?第649章 上朝第244章 火併第628章 割讓第45章 我也能千古留名?第347章 太子妃的高光時刻第580章 闖禍了第468章 建軍就是浪費錢第407章 太孫嬪妃第174章 長公主薨第353章 追至蘇州第540章 糧倉被燒掉第179章 花錢買地位第606章 水淹寧城第531章 父子情斷第106章 朱棣和孫子的約定第361章 餘學夔的一意孤行第367章 慷慨赴義第619章 趙王得知朱瞻基的計謀第85章 太子妃被惹惱了第60章 朱棣的擔憂第358章 回京第223章 大侄子我來了第129章 小紅裙又表白了第529章 漢王的用意第133章 長公主咳血第113章 太子妃的扁豆絲第280章 蕞爾小國,也敢進犯?第124章 與長公主見面第444章 我也有私心第574章 殺人第579章 爺孫圖謀第631章 紅衣大炮對準李朝宮門第425章 身在廟堂第430章 翰林院開團第195章 好主意第137章 天生神力,力戰漢王第122章 朱棣護短孫子第375章 揮師北上第307章 神蹟出現第401章 太孫選妃第422章 收服成陽侯第584章 征途第442章 徹底失敗第512章 朱棣大喜第281章 代價第588章 散開第450章 洪武大令第119章 朝堂鬥爭第40章 老朱家不興這套第142章 解縉悔恨第621章 準備圍攻第237章 好兄弟第578章 倭國的狼子野心
第263章 將士的信念第168章 理學泰斗發話第120章 逼宮太子爺第409章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第622章 圍剿足利義持第299章 豎子,爾敢第43章 太孫殿下萬安第329章 一腔孤勇,壯懷赴死第552章 重頭戲第539章 走水第138章 瓦剌偷襲第30章 朱瞻基弟弟登場第44章 永樂盛世第76章 預謀已久第72章 就住詔獄不走了第86章 新收了兩個狗腿子第369章 不開城門第332章 老爺子的佈置第230章 朱辰死了第409章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第396章 朱高熾的教誨第136章 太孫私軍,誓死效忠第50章 接觸使臣第463章 回皇宮第631章 紅衣大炮對準李朝宮門第270章 永樂大帝萬歲第590章 情況第499章 只因孫若微第432章 應天風雲第31章 多謝皇太孫第172章 這詞是朱公子作的第174章 長公主薨第403章 入朝選妃第593章 衝殺第481章 孫若微的眼淚第189章 太子妃來了第590章 情況第34章 恨不恨爺爺第134章 治癒長公主的良方第317章 大明再得勝利第479章 走第496章 漢王撤軍第182章 再死一個第十章 永樂大帝的心酸第487章 平南的勇猛第180章 死諫大明第460章 皇后孫若微?第649章 上朝第244章 火併第628章 割讓第45章 我也能千古留名?第347章 太子妃的高光時刻第580章 闖禍了第468章 建軍就是浪費錢第407章 太孫嬪妃第174章 長公主薨第353章 追至蘇州第540章 糧倉被燒掉第179章 花錢買地位第606章 水淹寧城第531章 父子情斷第106章 朱棣和孫子的約定第361章 餘學夔的一意孤行第367章 慷慨赴義第619章 趙王得知朱瞻基的計謀第85章 太子妃被惹惱了第60章 朱棣的擔憂第358章 回京第223章 大侄子我來了第129章 小紅裙又表白了第529章 漢王的用意第133章 長公主咳血第113章 太子妃的扁豆絲第280章 蕞爾小國,也敢進犯?第124章 與長公主見面第444章 我也有私心第574章 殺人第579章 爺孫圖謀第631章 紅衣大炮對準李朝宮門第425章 身在廟堂第430章 翰林院開團第195章 好主意第137章 天生神力,力戰漢王第122章 朱棣護短孫子第375章 揮師北上第307章 神蹟出現第401章 太孫選妃第422章 收服成陽侯第584章 征途第442章 徹底失敗第512章 朱棣大喜第281章 代價第588章 散開第450章 洪武大令第119章 朝堂鬥爭第40章 老朱家不興這套第142章 解縉悔恨第621章 準備圍攻第237章 好兄弟第578章 倭國的狼子野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静安区| 灵山县| 加查县| 昆明市| 黎川县| 武功县| 精河县| 吉林省| 贵州省| 靖州| 靖江市| 涟源市| 资源县| 隆子县| 越西县| 三门峡市| 砚山县| 册亨县| 修文县| 武穴市| 自治县| 宾阳县| 泸州市| 德格县| 西林县| 连江县| 阿鲁科尔沁旗| 南漳县| 晋江市| 武功县| 武山县| 东乡族自治县| 洱源县| 黑水县| 大余县| 建阳市| 九龙县| 无极县| 曲靖市| 克东县| 广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