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79章 花錢買地位

要說明初天下,除了皇帝之外,誰最關心百姓,那必然是這羣自詡爲國爲民的士大夫階層了。

他們有骨氣,有志氣,一心爲國爲民!

就如同徐老,他學了一輩子的理學,卻因爲百姓,他轉而向朱辰虛心請教心學理念,這何嘗又不是一種愛國呢?

正因爲愛國,所以在清楚了這個情況後,他們纔會痛心疾首。

徐老嘆息道:“我大明,竟陷入這種死衚衕中,太祖爺時期,頒佈免稅特權只是爲了招攬讀書人做官啊。”

朱辰一笑。

人心險惡,誰有利益不圖的?

“的確如此,可現如今,你敢削掉他們的免稅特權嗎?”朱辰笑道。

徐老遲疑。

翰林院的大儒們也都遲疑了。

如果削掉他們的免稅特權,那豈不是坐等這羣人對付朝廷?

要知道,全國各地多少地主,雖說朝廷不怕他們,可一旦削掉免稅特權,必將導致國家動盪,甚至一蹶不振啊。

歷史的車輪滾滾而過,不可能再有回頭路了。

徐老搖頭道:“此時,不能削。”

“削掉,國將生亂。”

朱辰滿意的頷首:“正是如此。”

徐老擡起頭,望著朱辰,虛心道:“朱案首可有辦法?”

朱辰頷首:“有!改革商稅,擡商稅,降農稅!”

徐老嘆息一聲:“就算擡高商稅,那些商人們肯交嗎?朝廷要掏他們的錢袋子,他們哪裡會安心讓我們掏,必然想各種辦法避免。”

聽這話中的意思,這老頭有些動搖了。

似乎,他也有些認同改革商稅了。

朱辰笑道:“現在徐老才醒悟過來麼?可你們不是堅決不擡商稅麼?”

徐老聞言,老臉微微一紅,有些尷尬。

身後,那些大儒們也都故作什麼事情都沒發生,將腦袋轉到了一邊,假裝沒有聽見。

實際上,他們心中尷尬著呢。

默默地,他們迎著朱辰的眼光,個個唰地一下變得臉紅脖子粗。

“小兄弟,先前是我們愚昧無知,太過於固步自封,墨守成規了。”一位大儒嘆息道。

另外一位捶胸頓首:“唉,我等這幾日睡都睡不踏實,感覺自己是國朝的罪人吶。”

“是啊,我等口口聲聲爲國爲民,把四絕句當成畢生所願,可我們卻害苦了這天下百姓啊。”

大儒們逐漸憋不住,一個個懊悔起來。

他們垂頭喪氣,在朱辰的面前哪裡還有半分高傲可言。

這羣腐儒,平日裡可高傲的很,不僅懟太子爺,朱棣都敢懟,如今卻向朱辰低頭了。

徐老嘆息一聲:“心學的確能極大的彌補理學不足,小兄弟創造心學,實是救國之學。”

“先前,的確是老夫先入爲主,認爲心學只是小門小道,反倒是以爲你劍走偏鋒了,如今老夫才悔悟過來,哎……”

“只要爲這個國家好, 爲百姓好,我等必將全力以赴。”

話音落下,徐老與翰林院的大儒們,紛紛眼中露出堅定之色。

他這一番話,說得朱辰心中暖洋洋的。

華夏大族,從不缺捨身赴死的文人志士,從不缺這種由上至下的愛國精神!

哪怕是面前的腐儒,爲了國家,爲了百姓,也願意承認自己的錯誤,正視自己的缺點。

他們,纔是真正做到了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人!

朱辰想了想,笑道:“也不是沒有辦法,商稅擡高,商人們必將怨聲載道,怨恨朝廷。”

“可他們多交稅,國朝便擡高他們的地位,花錢買地位,買尊嚴,他們應該是樂意的吧?”

士農工商,這個等級是朱元璋制定出來的,傳承了明清兩朝。

朱元璋認爲,宋朝爲何亡國,就是商業太發達,所以導致不重視軍隊,武裝。

加之朱元璋本身是農民,就更恨透這些奸詐的商人了。

故此,商人的地位在明朝是最低的。

可商人用好了,就有大用!

徐老沉思片刻:“商人自從李國開始就沒有地位,他們與宮裡的太監一樣,希望得到他人尊重。”

“讓他們花錢買地位,或許可行。”

翰林院的大儒們對視一眼。

“有道理。”

“可行。”

“他們被人瞧不上幾十年了,如今錢賺夠了,地位卻沒了,花點錢出來買地位,也並非不可。”

朱辰的話,得到了大儒們的一致認同。

生活在這個時代,誰不想獲得尊重,誰想當低賤的商人?

朱辰淡淡一笑:“還不行,還遠遠不行。”

“光這,只是第一步。”

“商人奸詐狡猾,即便能花錢買地位,卻也心疼錢呢。”

“但若是國朝擡高商稅的同時,發展商業呢?”

商業,在明朝有很多行爲是被禁止的。

比如走私等等,都是不合法的。

可要是把這些變得合法,從禁商變成發展商業,不僅國朝能收到更多的稅,擡高商稅的行爲,商人們也容易認同了。

這就是互利互惠啊。

反正禁商也沒用,該走私的還是走私,不如將其變得光明正大,朝廷又能多收稅。

朱辰這一番話,讓徐老們陷入了沉思。

他們的眼睛,一個個亮了起來。

徐老點頭道:“發展商業,商人們能賺到更多的錢,自然也就不在乎這些稅收了,這是雙贏的事情。”

話罷,徐老擡頭看了朱辰一眼,感慨道:“英雄出少年啊。”

這樣高深,精妙的計策,竟是一個少年提出來的。

輕易的就化解了這些難題,讓徐老都不得不佩服。

朱辰笑道:“徐老客氣了,在學問上我還是不如您的。”

徐老祥和一笑,轉身看向了身後的大儒們,開口道:“你們意下如何?”

大儒們紛紛頷首,覺得這個計策十分不錯。

只是,發展商業,這樣真的能行嗎?

禁商,一直是大明朝的國策。

畢竟,太祖不喜歡商人,可現在他們卻提倡發展商業,這豈不是悖逆祖宗?

這在古代,可是大罪,是要被人永世唾棄的罪名。

即便是永樂大帝明成祖,也生怕背上殺侄悖祖的罪名啊。

第41章 金豆子被沒收了第239章 睜開你的狗眼第653 倭國被滅第256章 收徒三千的胡善祥第624章 殺呀第126章 赴宴第535章 埋伏第75章 瞻基,二嬸要害你了第512章 朱棣大喜第496章 漢王撤軍第108章 好聖孫第505章 冶鐵第480章 回憶第549章 總攻第421章 拉攏興國公第353章 追至蘇州第78章 惟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顧第195章 好主意第48章 朱棣哭了第273章 退出長城,保爾全屍第106章 朱棣和孫子的約定第176章 此生,唯你不要第395章 朱棣回朝第615章 足利義持單刀赴會第130章 差點被騙第91章 我是大明皇嫡長孫第554章 漢王敗第574章 殺人第86章 新收了兩個狗腿子第157章 見識永樂大帝的風采第384章 解縉的聰明第214章 老爺子到場第414章 滅你滿門第545章 被埋伏第84章 尚書的鄭重一拜第528章 逆子第314章 回京第435章 天下興亡第103章 官兵退走第245章 爲孫子出氣第647章 捱打第380章 朱棣大怒第97章 朱棣的煩惱第98章 芳心被捅第199章 擊鼓鳴冤第100章 太孫的怒火第363章 勸降漢王第344章 叫什麼太子爺,叫爹第640章 掌控李朝第92章 外祖父,叫我壑兒第616章 將軍把我當傻子?第254章 擊敗大明第85章 太子妃被惹惱了第373章 百官震驚第195章 好主意第345章 進入後宮第104章 天不生我朱瞻壑第189章 太子妃來了第208章 趕盡殺絕嗎?第24章 徐皇后出殯!第399章 胡榮的擔憂第八章 漢王倒黴了第469章 爺孫離開第574章 殺人第79章 見證朱辰的狠毒第575章 見面第618章 威脅第285章 老和尚下山了第564章 炮轟第402章 徒兒真乖第579章 爺孫圖謀第556章 天下一統第45章 我也能千古留名?第338章 老爺子的自述第407章 太孫嬪妃第28章 恭迎皇后迴應天第503章 擴軍第210章 老爺子雷霆震怒第256章 收徒三千的胡善祥第118章 將朱辰踢出宗廟第235章 御林軍下場第437章 胡瀅的證據第173章 徐老折服第589章 英明神武第61章 楊士奇的震撼第513章 和太子爺的談話第411章 與皇室對抗第197章 監生的必死之局第272章 震驚第169章 家無餘財,這豈是盛世?第231章 小紅裙的拯救第586章 久等第84章 尚書的鄭重一拜第621章 準備圍攻第607章 大明來了第365章 餘學夔的絕望第646章 太孫回來第31章 多謝皇太孫第420章 朱棣的渴望第259章 被嚇壞的趙王
第41章 金豆子被沒收了第239章 睜開你的狗眼第653 倭國被滅第256章 收徒三千的胡善祥第624章 殺呀第126章 赴宴第535章 埋伏第75章 瞻基,二嬸要害你了第512章 朱棣大喜第496章 漢王撤軍第108章 好聖孫第505章 冶鐵第480章 回憶第549章 總攻第421章 拉攏興國公第353章 追至蘇州第78章 惟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顧第195章 好主意第48章 朱棣哭了第273章 退出長城,保爾全屍第106章 朱棣和孫子的約定第176章 此生,唯你不要第395章 朱棣回朝第615章 足利義持單刀赴會第130章 差點被騙第91章 我是大明皇嫡長孫第554章 漢王敗第574章 殺人第86章 新收了兩個狗腿子第157章 見識永樂大帝的風采第384章 解縉的聰明第214章 老爺子到場第414章 滅你滿門第545章 被埋伏第84章 尚書的鄭重一拜第528章 逆子第314章 回京第435章 天下興亡第103章 官兵退走第245章 爲孫子出氣第647章 捱打第380章 朱棣大怒第97章 朱棣的煩惱第98章 芳心被捅第199章 擊鼓鳴冤第100章 太孫的怒火第363章 勸降漢王第344章 叫什麼太子爺,叫爹第640章 掌控李朝第92章 外祖父,叫我壑兒第616章 將軍把我當傻子?第254章 擊敗大明第85章 太子妃被惹惱了第373章 百官震驚第195章 好主意第345章 進入後宮第104章 天不生我朱瞻壑第189章 太子妃來了第208章 趕盡殺絕嗎?第24章 徐皇后出殯!第399章 胡榮的擔憂第八章 漢王倒黴了第469章 爺孫離開第574章 殺人第79章 見證朱辰的狠毒第575章 見面第618章 威脅第285章 老和尚下山了第564章 炮轟第402章 徒兒真乖第579章 爺孫圖謀第556章 天下一統第45章 我也能千古留名?第338章 老爺子的自述第407章 太孫嬪妃第28章 恭迎皇后迴應天第503章 擴軍第210章 老爺子雷霆震怒第256章 收徒三千的胡善祥第118章 將朱辰踢出宗廟第235章 御林軍下場第437章 胡瀅的證據第173章 徐老折服第589章 英明神武第61章 楊士奇的震撼第513章 和太子爺的談話第411章 與皇室對抗第197章 監生的必死之局第272章 震驚第169章 家無餘財,這豈是盛世?第231章 小紅裙的拯救第586章 久等第84章 尚書的鄭重一拜第621章 準備圍攻第607章 大明來了第365章 餘學夔的絕望第646章 太孫回來第31章 多謝皇太孫第420章 朱棣的渴望第259章 被嚇壞的趙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汤原县| 五台县| 清水县| 内乡县| 咸宁市| 海口市| 闸北区| 潞城市| 大连市| 内丘县| 北京市| 昆明市| 黎川县| 宜兰市| 思茅市| 武城县| 基隆市| 濮阳县| 龙游县| 贵阳市| 鄄城县| 弥渡县| 汽车| 临湘市| 志丹县| 泗水县| 皋兰县| 苏尼特左旗| 新宾| 井冈山市| 铅山县| 时尚| 丰县| 黄山市| 武川县| 历史| 安顺市| 诸城市| 方正县| 福海县| 百色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