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28章 一切爲(wèi)了天下

讀書人,認的就是死理。

特別是翰林院的這些清流們。

徐老認的也是死理,餘學(xué)夔認的也是,他不畏帝王,不懂人情世故,但他知道捐軀爲(wèi)國。

而翰林院的讀書人,顯然也都是認死理的。

只要能爲(wèi)國家做出貢獻,只要對天下百姓有好處,他們就算磕個頭破血流,也在所不惜。

所以,經(jīng)過朱瞻基這麼一說,三位大儒的心中就變得有些迫切了起來。

“太孫殿下,您只管說,要翰林院怎麼做吧。”

“開海之策,我們必定鼎力相助。”

朱瞻基心中一笑。

自己是太孫,怕是不好開團了。

但翰林院都是天下大儒,是一流清貴,由他們開團,再合適不過了。

所以,朱瞻基的想法,是由他們向朝廷遞交開海之策的方略。

當(dāng)朱瞻基將這個想法說出來之時,範(fàn)秋立刻拱手道:“太孫殿下,不用多言,這本就是我們分內(nèi)之事。”

“明日朝會,我等會去上朝,向太子爺稟明開海之策的。”

“今夜,我等便寫策論。”

這就是被人信服的好處。

因爲(wèi)被他們信服,所以這羣清高的大儒們,纔會心甘情願的爲(wèi)自己做事。

這一點,朱瞻基很清楚。

他笑了起來:“那就多謝三位學(xué)士了。”

範(fàn)秋呵呵一笑:“爲(wèi)天下百姓,我等義不容辭。”

“那太孫殿下,我們現(xiàn)在就開始做準備了。”

朱瞻基頷首,站起身來:“那我先走了,等你們明日朝會上的好消息。”

範(fàn)秋眉頭緊皺:“開海之策,事關(guān)重大,而且觸動了很多人的利益,怕是沒那麼好拿下。”

“明日,不一定是好消息。”

朱瞻基咧嘴一笑:“不管怎樣,堅持下去,總有好消息。”

三位大儒呵呵一笑。

朱瞻基拱手:“先生們,告辭了。”

幾位大儒,將朱瞻基給送走了之後,便立刻沒有閒著,開始擬寫草案,闡述要點,說明開海之策的利害與否。

明日,他們會上朝,將這份策論,遞給太子爺或者是皇爺。

大儒們的文采,自然是非同凡響的。

所以,他們的草案擬得很快,這份策論很快就寫好了。

但僅僅是這,還不夠!

範(fàn)秋走出門,立刻將翰林院所有庶吉士,以及編撰,專修,都給聚集了起來。

“太孫殿下託付我們翰林院一個任務(wù)。”

“開海禁!”

“明日的朝堂上,只怕不會安寧了,明爭暗鬥,暗潮洶涌,一切都會朝我們翰林院涌來,屆時希望大家能扛住壓力,莫要放棄!”

“我等,一切爲(wèi)了天下。”

範(fàn)秋說罷,鄭重地朝著諸位庶吉士,以及編撰,專修,大儒們紛紛拱手。

開海禁?

這個策略,他們之前就曾經(jīng)聽太孫說過。

所以,如今內(nèi)心也是極爲(wèi)贊同的。

而範(fàn)秋這麼一說,翰林院中,所有人的神色都肅穆了下來。

他們很清楚,範(fàn)秋爲(wèi)何這麼說。

開海禁,必然會觸動許多人的利益。

而一旦利益被觸動,朝堂上某些人就會化作猛虎,要吞食他們。

到時候,明爭暗鬥是免不了的,範(fàn)秋只怕翰林院衆(zhòng)清貴扛不住這洶涌而來的壓力。

“事關(guān)國家大事,我等不敢馬虎。”

“開海之策,我等這便寫下奏摺,聯(lián)名遞交給皇上。”

“範(fàn)學(xué)士,還請放心,我等既入翰林院,就該上下一心,爲(wèi)國爲(wèi)民。”

翰林院衆(zhòng)學(xué)士,編撰,庶吉士紛紛拱手,一臉鄭重。

範(fàn)秋欣慰點頭:“好,那明日我與方學(xué)士,張學(xué)士便會入朝,你們寫下的聯(lián)名奏摺,便由我們帶去吧。”

翰林院的新一輪鬥爭,又要開始了。

這個世界,有清官,就會有貪官,是滅不盡,殺不絕的。

鬥爭,是一種必然。

而結(jié)果,纔是最重要的!

那就是開海禁,利國利民!

……

青州。

自從上次兗州之戰(zhàn)後,漢王便沒有再貪功冒進了。

但,與朝廷的小姑摩擦確實不斷。

幾百人交戰(zhàn),又或者互相試探,打探軍情等等,頻繁發(fā)生。

漢王在尋找對方的弱點,朝廷也在尋找他的弱點。

兩方,陷入了僵持階段。

漢王一直想將兗州給奪回來,但是徐州衛(wèi)鎮(zhèn)守在此,三萬大軍在裡面,後面還有徐州的解縉,形成掎角之勢。

漢王就算是想奪回兗州,也只能望洋興嘆了。

最開始他能奪下山東,靠的是迅速。

現(xiàn)在,等朝廷反應(yīng)過來,他想要攻下一城,都是難事。

青州城內(nèi),漢王正在狩獵,身後的獵物越來越多,漢王幾乎是百發(fā)百中。

這般箭術(shù),傳承到的,都是朱棣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不過,就在這時,有人前來稟報。

跑到漢王面前,那位將軍面色肅穆地拱手:“漢王,解縉軟硬不吃,而且緊緊盯著兗州,我們要是動手,解縉一定會兩面夾擊我們的。”

漢王咧嘴冷笑:“他奶奶的,遲早把解縉給烤了。”

煩死了!

自從有這個解縉鎮(zhèn)守在徐州後,就像是一個牛皮糖,牢牢粘著漢王,使得漢王沒有半分寸進。

不僅耗費時間不說,還特別憋屈。

“誰能想到,這位解學(xué)士,不僅是個文人,就連守城和兵法,都這麼精通。”那位將軍嘆息一聲。

這位將軍,正是平南!

漢王臉色一冷,冷哼一聲:“是個好人才,可惜是太子麾下的。”

“哦,漢王,還有一件事,我要稟報。”平南說著,從懷中拿出了一封信。

這封信,是剛剛纔送來的。

漢王接過信封,打開來一看,臉色頓時垮了下來。

這封信,是他在朝廷裡,暗中支持的勢力寄來的。

向他訴說的,都是朝廷中的政局變化,以及朝廷的一些決策。

那麼多金豆子,不是白給的,總有那麼一些人,迫不得已,必須站在漢王這邊。

否則漢王舉報他們曾經(jīng)收受賄賂,收過金豆子,那他們也就完了。

身家性命被漢王掌控在手中,他們只能偷偷給漢王報信。

其中,有太監(jiān),也有貪婪的文臣,還有武將……

平南見漢王臉色難看的嚇人,忍不住就詢問道:“漢王,發(fā)生什麼事情了。”

漢王臉色鐵青:“我那大侄子可真是打得一手好牌,居然釜底抽薪,抽掉我在朝廷中的支持勢力。”

“隆平侯前兩天,居然給太孫下跪了。”

隆平侯給太孫下跪,這說明了什麼,就算是個傻子也能懂吧?

而且,不僅是隆平侯,還有成陽侯,泰寧候,興國公,在朝堂上,都開始逐漸地爲(wèi)太孫說話了。

這原本,都是他漢王的支持勢力啊!

第558章 無名氏第579章 爺孫圖謀第193章 造反第305章 淮王大義第260章 永樂大帝二徵蒙古第289章 母儀天下第100章 太孫的怒火第442章 徹底失敗第520章 再遇賢妃第627章 金元吉的憤怒第308章 守護!第20章 朱棣大發(fā)神威第578章 倭國的狼子野心第61章 楊士奇的震撼第38章 你把永樂當(dāng)個屁?第144章 爲(wèi)國辦事,義不容辭第127章 折服衆(zhòng)皇親第十章 永樂大帝的心酸第393章 捲鋪蓋逃第568章 詭計第447章 放人第395章 朱棣回朝第622章 圍剿足利義持第217章 升官了第510章 火拼第134章 治癒長公主的良方第585章 貧瘠之地第三章 與太子碰面第234章 擊鼓第15章 身世有結(jié)果了第66章 祖宗之法第383章 兒子,你長大了第249章 被入侵了第224章 請君入甕第295章 第二卷,皇位之爭!第178章 土地兼併的危害性第313章 大明孤臣第64章 老翰林的激動第492章 天才解縉第251章 消息暴露第107章 猴崽子擠兌爺爺第451章 大逆不道第603章 想跟我玩空城計?第352章 漢王買糧造反第339章 百官下跪第240章 我不能丟下他們不管第269章 朱棣上陣殺敵第190章 宮門下鑰第554章 漢王敗第354章 小富婆沈清秋第506章 浙東黨搞事第600章 希望第585章 貧瘠之地第627章 金元吉的憤怒第628章 割讓第112章 朱辰,你真好看第189章 太子妃來了第三章 與太子碰面第150章 開宰第287章 我不是宰相第516章 皇爺英明第67章 氣昏朱棣第548章 較量第299章 豎子,爾敢第256章 收徒三千的胡善祥第467章 天策衛(wèi)第266章 孫兒,爺爺祝你旗開得勝第485章 破了徐州第527章 恭迎皇上第307章 神蹟出現(xiàn)第650章 太孫該罰第215章 論罪第152章 李朝禮單第122章 朱棣護短孫子第200章 太子駕到第349章 太孫選妃第45章 我也能千古留名?第582章 朝會第547章 報仇第329章 一腔孤勇,壯懷赴死第99章 捨命救君子第363章 勸降漢王第393章 捲鋪蓋逃第464章 心願解開第642章 太孫的軍報第613章 又來了一波!第125章 長公主的心疼第574章 殺人第322章 日暮西山,大明將亡第375章 揮師北上第248章 改進新式火銃第64章 老翰林的激動第33章 老爺子大怒第448章 進宮被拒第58章 科考開始第416章 拒絕老爺子好意第531章 父子情斷第617章 辦法第579章 爺孫圖謀第474章 明搶
第558章 無名氏第579章 爺孫圖謀第193章 造反第305章 淮王大義第260章 永樂大帝二徵蒙古第289章 母儀天下第100章 太孫的怒火第442章 徹底失敗第520章 再遇賢妃第627章 金元吉的憤怒第308章 守護!第20章 朱棣大發(fā)神威第578章 倭國的狼子野心第61章 楊士奇的震撼第38章 你把永樂當(dāng)個屁?第144章 爲(wèi)國辦事,義不容辭第127章 折服衆(zhòng)皇親第十章 永樂大帝的心酸第393章 捲鋪蓋逃第568章 詭計第447章 放人第395章 朱棣回朝第622章 圍剿足利義持第217章 升官了第510章 火拼第134章 治癒長公主的良方第585章 貧瘠之地第三章 與太子碰面第234章 擊鼓第15章 身世有結(jié)果了第66章 祖宗之法第383章 兒子,你長大了第249章 被入侵了第224章 請君入甕第295章 第二卷,皇位之爭!第178章 土地兼併的危害性第313章 大明孤臣第64章 老翰林的激動第492章 天才解縉第251章 消息暴露第107章 猴崽子擠兌爺爺第451章 大逆不道第603章 想跟我玩空城計?第352章 漢王買糧造反第339章 百官下跪第240章 我不能丟下他們不管第269章 朱棣上陣殺敵第190章 宮門下鑰第554章 漢王敗第354章 小富婆沈清秋第506章 浙東黨搞事第600章 希望第585章 貧瘠之地第627章 金元吉的憤怒第628章 割讓第112章 朱辰,你真好看第189章 太子妃來了第三章 與太子碰面第150章 開宰第287章 我不是宰相第516章 皇爺英明第67章 氣昏朱棣第548章 較量第299章 豎子,爾敢第256章 收徒三千的胡善祥第467章 天策衛(wèi)第266章 孫兒,爺爺祝你旗開得勝第485章 破了徐州第527章 恭迎皇上第307章 神蹟出現(xiàn)第650章 太孫該罰第215章 論罪第152章 李朝禮單第122章 朱棣護短孫子第200章 太子駕到第349章 太孫選妃第45章 我也能千古留名?第582章 朝會第547章 報仇第329章 一腔孤勇,壯懷赴死第99章 捨命救君子第363章 勸降漢王第393章 捲鋪蓋逃第464章 心願解開第642章 太孫的軍報第613章 又來了一波!第125章 長公主的心疼第574章 殺人第322章 日暮西山,大明將亡第375章 揮師北上第248章 改進新式火銃第64章 老翰林的激動第33章 老爺子大怒第448章 進宮被拒第58章 科考開始第416章 拒絕老爺子好意第531章 父子情斷第617章 辦法第579章 爺孫圖謀第474章 明搶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徐县| 景泰县| 彰化县| 磐安县| 彭阳县| 文登市| 阿克陶县| 吴江市| 屏山县| 民乐县| 合作市| 津南区| 定陶县| 安宁市| 玉溪市| 那坡县| 红河县| 临夏市| 突泉县| 喀喇沁旗| 如东县| 乌审旗| 同江市| 安丘市| 贵溪市| 大安市| 岳西县| 双鸭山市| 长乐市| 巫溪县| 易门县| 广元市| 新田县| 东辽县| 宝鸡市| 新密市| 玛纳斯县| 三台县| 华亭县| 沈阳市| 和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