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28章 一切爲了天下

讀書人,認的就是死理。

特別是翰林院的這些清流們。

徐老認的也是死理,餘學夔認的也是,他不畏帝王,不懂人情世故,但他知道捐軀爲國。

而翰林院的讀書人,顯然也都是認死理的。

只要能爲國家做出貢獻,只要對天下百姓有好處,他們就算磕個頭破血流,也在所不惜。

所以,經(jīng)過朱瞻基這麼一說,三位大儒的心中就變得有些迫切了起來。

“太孫殿下,您只管說,要翰林院怎麼做吧。”

“開海之策,我們必定鼎力相助。”

朱瞻基心中一笑。

自己是太孫,怕是不好開團了。

但翰林院都是天下大儒,是一流清貴,由他們開團,再合適不過了。

所以,朱瞻基的想法,是由他們向朝廷遞交開海之策的方略。

當朱瞻基將這個想法說出來之時,範秋立刻拱手道:“太孫殿下,不用多言,這本就是我們分內(nèi)之事。”

“明日朝會,我等會去上朝,向太子爺稟明開海之策的。”

“今夜,我等便寫策論。”

這就是被人信服的好處。

因爲被他們信服,所以這羣清高的大儒們,纔會心甘情願的爲自己做事。

這一點,朱瞻基很清楚。

他笑了起來:“那就多謝三位學士了。”

範秋呵呵一笑:“爲天下百姓,我等義不容辭。”

“那太孫殿下,我們現(xiàn)在就開始做準備了。”

朱瞻基頷首,站起身來:“那我先走了,等你們明日朝會上的好消息。”

範秋眉頭緊皺:“開海之策,事關(guān)重大,而且觸動了很多人的利益,怕是沒那麼好拿下。”

“明日,不一定是好消息。”

朱瞻基咧嘴一笑:“不管怎樣,堅持下去,總有好消息。”

三位大儒呵呵一笑。

朱瞻基拱手:“先生們,告辭了。”

幾位大儒,將朱瞻基給送走了之後,便立刻沒有閒著,開始擬寫草案,闡述要點,說明開海之策的利害與否。

明日,他們會上朝,將這份策論,遞給太子爺或者是皇爺。

大儒們的文采,自然是非同凡響的。

所以,他們的草案擬得很快,這份策論很快就寫好了。

但僅僅是這,還不夠!

範秋走出門,立刻將翰林院所有庶吉士,以及編撰,專修,都給聚集了起來。

“太孫殿下託付我們翰林院一個任務(wù)。”

“開海禁!”

“明日的朝堂上,只怕不會安寧了,明爭暗鬥,暗潮洶涌,一切都會朝我們翰林院涌來,屆時希望大家能扛住壓力,莫要放棄!”

“我等,一切爲了天下。”

範秋說罷,鄭重地朝著諸位庶吉士,以及編撰,專修,大儒們紛紛拱手。

開海禁?

這個策略,他們之前就曾經(jīng)聽太孫說過。

所以,如今內(nèi)心也是極爲贊同的。

而範秋這麼一說,翰林院中,所有人的神色都肅穆了下來。

他們很清楚,範秋爲何這麼說。

開海禁,必然會觸動許多人的利益。

而一旦利益被觸動,朝堂上某些人就會化作猛虎,要吞食他們。

到時候,明爭暗鬥是免不了的,範秋只怕翰林院衆(zhòng)清貴扛不住這洶涌而來的壓力。

“事關(guān)國家大事,我等不敢馬虎。”

“開海之策,我等這便寫下奏摺,聯(lián)名遞交給皇上。”

“範學士,還請放心,我等既入翰林院,就該上下一心,爲國爲民。”

翰林院衆(zhòng)學士,編撰,庶吉士紛紛拱手,一臉鄭重。

範秋欣慰點頭:“好,那明日我與方學士,張學士便會入朝,你們寫下的聯(lián)名奏摺,便由我們帶去吧。”

翰林院的新一輪鬥爭,又要開始了。

這個世界,有清官,就會有貪官,是滅不盡,殺不絕的。

鬥爭,是一種必然。

而結(jié)果,纔是最重要的!

那就是開海禁,利國利民!

……

青州。

自從上次兗州之戰(zhàn)後,漢王便沒有再貪功冒進了。

但,與朝廷的小姑摩擦確實不斷。

幾百人交戰(zhàn),又或者互相試探,打探軍情等等,頻繁發(fā)生。

漢王在尋找對方的弱點,朝廷也在尋找他的弱點。

兩方,陷入了僵持階段。

漢王一直想將兗州給奪回來,但是徐州衛(wèi)鎮(zhèn)守在此,三萬大軍在裡面,後面還有徐州的解縉,形成掎角之勢。

漢王就算是想奪回兗州,也只能望洋興嘆了。

最開始他能奪下山東,靠的是迅速。

現(xiàn)在,等朝廷反應(yīng)過來,他想要攻下一城,都是難事。

青州城內(nèi),漢王正在狩獵,身後的獵物越來越多,漢王幾乎是百發(fā)百中。

這般箭術(shù),傳承到的,都是朱棣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不過,就在這時,有人前來稟報。

跑到漢王面前,那位將軍面色肅穆地拱手:“漢王,解縉軟硬不吃,而且緊緊盯著兗州,我們要是動手,解縉一定會兩面夾擊我們的。”

漢王咧嘴冷笑:“他奶奶的,遲早把解縉給烤了。”

煩死了!

自從有這個解縉鎮(zhèn)守在徐州後,就像是一個牛皮糖,牢牢粘著漢王,使得漢王沒有半分寸進。

不僅耗費時間不說,還特別憋屈。

“誰能想到,這位解學士,不僅是個文人,就連守城和兵法,都這麼精通。”那位將軍嘆息一聲。

這位將軍,正是平南!

漢王臉色一冷,冷哼一聲:“是個好人才,可惜是太子麾下的。”

“哦,漢王,還有一件事,我要稟報。”平南說著,從懷中拿出了一封信。

這封信,是剛剛纔送來的。

漢王接過信封,打開來一看,臉色頓時垮了下來。

這封信,是他在朝廷裡,暗中支持的勢力寄來的。

向他訴說的,都是朝廷中的政局變化,以及朝廷的一些決策。

那麼多金豆子,不是白給的,總有那麼一些人,迫不得已,必須站在漢王這邊。

否則漢王舉報他們曾經(jīng)收受賄賂,收過金豆子,那他們也就完了。

身家性命被漢王掌控在手中,他們只能偷偷給漢王報信。

其中,有太監(jiān),也有貪婪的文臣,還有武將……

平南見漢王臉色難看的嚇人,忍不住就詢問道:“漢王,發(fā)生什麼事情了。”

漢王臉色鐵青:“我那大侄子可真是打得一手好牌,居然釜底抽薪,抽掉我在朝廷中的支持勢力。”

“隆平侯前兩天,居然給太孫下跪了。”

隆平侯給太孫下跪,這說明了什麼,就算是個傻子也能懂吧?

而且,不僅是隆平侯,還有成陽侯,泰寧候,興國公,在朝堂上,都開始逐漸地爲太孫說話了。

這原本,都是他漢王的支持勢力啊!

第172章 這詞是朱公子作的第143章 與戶部拉關(guān)係第85章 太子妃被惹惱了第118章 將朱辰踢出宗廟第253章 朱棣老了第143章 與戶部拉關(guān)係第483章 到達徐州第153章 將李朝培養(yǎng)成大明馬場第626章 計劃第171章 朱辰名聲大噪,震驚天下第55章 天下第一的風華第418章 兵部尚書投效第634章 李芳遠赴死第270章 永樂大帝萬歲第487章 平南的勇猛第340章 漢王屠城第117章 爺爺替你愁啊第213章 不負任何人第543章 震怒第309章 大國興亡,匹夫有責第四章 你的親人不會忘記你的。第464章 心願解開第375章 揮師北上第112章 朱辰,你真好看第289章 母儀天下第48章 朱棣哭了第364章 碰壁第54章 參觀大明第425章 身在廟堂第191章 太子妃失蹤第636章 百姓起義第13章 老爺子大發(fā)神威第303章 吳縣全淹第404章 做出決定第288章 夏玉玨的心思第33章 老爺子大怒第406章 逼供(爆更)第495章 徐州,我要了第493章 叔侄扭打第229章 大事不敢廢第170章 知行合一第545章 被埋伏第181章 天佑我大明昌盛啊第472章 孤身赴會第189章 太子妃來了第439章 下獄第619章 趙王得知朱瞻基的計謀第156章 大明的喜事第100章 太孫的怒火第490章 見到劉家主第492章 天才解縉第12章 大明風華第502章 訓練新兵第201章 浙東黨,記住你了第441章 老丈人幫忙第325章 宮變第92章 外祖父,叫我壑兒第599章 猛攻第290章 申斥漢王第398章 射箭第378章 挖開徐皇后第251章 消息暴露第459章 期望第619章 趙王得知朱瞻基的計謀第66章 祖宗之法第277章 誰來救救他第474章 明搶第358章 回京第512章 朱棣大喜第202章 劍指九州第155章 小永樂,朱辰第116章 你想造反稱帝?第548章 較量第319章 再等等第547章 報仇第486章 攻城第127章 折服衆(zhòng)皇親第524章 胡榮講明來意第372章 犧牲第356章 百官諫言第121章 長公主護短侄兒第543章 震怒第263章 將士的信念第187章 沒臉見人了第478章 去找孫若微第293章 三女會戰(zhàn)第414章 滅你滿門第221章 吾皇萬歲第608章 君主親自爲大明擂鼓第372章 犧牲第504章 日月山河第146章 當街殺人,漢王必死第154章 大明啊大明,你好恐怖第501章 道歉第323章 弒帝第429章 給事中出面第608章 君主親自爲大明擂鼓第292章 淮王第504章 日月山河第284章 惠妃娘娘
第172章 這詞是朱公子作的第143章 與戶部拉關(guān)係第85章 太子妃被惹惱了第118章 將朱辰踢出宗廟第253章 朱棣老了第143章 與戶部拉關(guān)係第483章 到達徐州第153章 將李朝培養(yǎng)成大明馬場第626章 計劃第171章 朱辰名聲大噪,震驚天下第55章 天下第一的風華第418章 兵部尚書投效第634章 李芳遠赴死第270章 永樂大帝萬歲第487章 平南的勇猛第340章 漢王屠城第117章 爺爺替你愁啊第213章 不負任何人第543章 震怒第309章 大國興亡,匹夫有責第四章 你的親人不會忘記你的。第464章 心願解開第375章 揮師北上第112章 朱辰,你真好看第289章 母儀天下第48章 朱棣哭了第364章 碰壁第54章 參觀大明第425章 身在廟堂第191章 太子妃失蹤第636章 百姓起義第13章 老爺子大發(fā)神威第303章 吳縣全淹第404章 做出決定第288章 夏玉玨的心思第33章 老爺子大怒第406章 逼供(爆更)第495章 徐州,我要了第493章 叔侄扭打第229章 大事不敢廢第170章 知行合一第545章 被埋伏第181章 天佑我大明昌盛啊第472章 孤身赴會第189章 太子妃來了第439章 下獄第619章 趙王得知朱瞻基的計謀第156章 大明的喜事第100章 太孫的怒火第490章 見到劉家主第492章 天才解縉第12章 大明風華第502章 訓練新兵第201章 浙東黨,記住你了第441章 老丈人幫忙第325章 宮變第92章 外祖父,叫我壑兒第599章 猛攻第290章 申斥漢王第398章 射箭第378章 挖開徐皇后第251章 消息暴露第459章 期望第619章 趙王得知朱瞻基的計謀第66章 祖宗之法第277章 誰來救救他第474章 明搶第358章 回京第512章 朱棣大喜第202章 劍指九州第155章 小永樂,朱辰第116章 你想造反稱帝?第548章 較量第319章 再等等第547章 報仇第486章 攻城第127章 折服衆(zhòng)皇親第524章 胡榮講明來意第372章 犧牲第356章 百官諫言第121章 長公主護短侄兒第543章 震怒第263章 將士的信念第187章 沒臉見人了第478章 去找孫若微第293章 三女會戰(zhàn)第414章 滅你滿門第221章 吾皇萬歲第608章 君主親自爲大明擂鼓第372章 犧牲第504章 日月山河第146章 當街殺人,漢王必死第154章 大明啊大明,你好恐怖第501章 道歉第323章 弒帝第429章 給事中出面第608章 君主親自爲大明擂鼓第292章 淮王第504章 日月山河第284章 惠妃娘娘
主站蜘蛛池模板: 虎林市| 安徽省| 永清县| 肥西县| 建宁县| 上犹县| 黔东| 湟源县| 泽库县| 洮南市| 洮南市| 景泰县| 固原市| 关岭| 周至县| 龙里县| 乐陵市| 汉川市| 微山县| 宁河县| 浪卡子县| 安仁县| 宁都县| 饶平县| 临夏县| 砀山县| 台湾省| 博爱县| 尼玛县| 江陵县| 耿马| 自治县| 任丘市| 萝北县| 陇川县| 三江| 曲沃县| 遂平县| 顺义区| 北海市| 东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