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龍恨漢,就和當年的伯夷叔齊一樣,寧死不肯承認自己是漢人。
“石參將,放了他,扶他坐下。”一想明白這一層,衛青的心中不由得升起一股敬意,“楚雖三戶,亡秦必楚”,最終的確是楚人滅了秦----雖然只是名義上的。象龍恨漢這種人,是應當可以稱爲義士的。也難怪他的名字叫恨漢,既然他自認是西楚霸王項羽的臣民,他如何會不“恨漢”?
石遷的臉上一臉的迷惑,解開了龍恨漢的繩子,立刻後退兩步,手握著旋風鏟,防止龍恨漢暴起傷人。
衛青問道:“龍將軍,你雖非漢人,卻也不是金人,卻不知爲何幫助金人?”
龍恨漢慢慢坐下,心中對衛青也很感激。
他爲金人賣命,是漢人仇敵,如今衛青不但放了他讓他坐,而且改口尊稱他爲“龍將軍”,足見其胸襟。他當下答道:“這個不瞞衛將軍說,我對金人全無好感。只是如想恢復楚國,不借助金人的力量是無法做到的,所以我只好幫助金人。”
衛青輕輕嘆息。
項羽失敗的事情過去都上百年了,龍恨漢卻仍念念不忘要恢復楚國,只怕他這個願望只是能水中月鏡中花。只是這種癡心倒也的確值得人欽佩。衛青笑道:“龍將軍還真是霸王的忠實臣民,如是生在當年,只怕定能得個一官半職。。。。。”方纔說到這裡,衛青的心中突然一動,直視著龍恨漢問道:“敢問龍將軍的先祖父姓什名誰?”
龍恨漢的面容一下子變的異常嚴肅,站起身來雙手抱拳,恭恭敬敬的答道:“故先祖父姓龍名且,乃龍且將軍!”
衛青一拍手掌脫口而出:“原來如此!這就是了!”
怪不得龍恨漢已世隔百年仍念念不忘恢復楚國,原來此人是龍且的後代!
龍且,秦末楚漢爭霸時期西楚國大將,是項羽手下第一猛將,與季布、鍾離昧、英布、虞子期爲楚軍五大將。官拜西楚國大司馬。龍且自幼與項羽一起長大,情若兄弟。隨項羽叔父項梁起義,每戰皆親身奮戰殺敵,深得項羽信任。後與田榮合軍救東阿,大破秦軍於東阿。項羽大破劉邦的神奇之戰-----彭城之戰後,項羽將西楚國僱傭的樓煩氏族精銳騎士盡數交龍且統帥。此後項羽手下的大將英布背叛項羽,項羽命龍且點本部騎士往擊之。龍且與英布血戰,大破之,基本殲滅了英布的軍隊,英布在隨從親信的護衛下逃離九江歸漢。項羽聞漢軍大將韓信已佔領河北,破齊、趙,而且想要擊楚,派龍且帥部往擊之,與齊軍聯合號稱二十萬。韓信與龍且大戰,詐敗,龍且輕敵,只率少數騎士渡河追擊,結果中了韓信水淹之計,導致龍且率領的少量騎士與大軍被分隔開,漢大軍轉頭反擊將龍且部騎士團團包圍,龍且力戰漢諸將,雖有萬夫不當之勇無奈敗局已定,終被漢騎將灌嬰部卒斬殺,楚軍一潰而散,項羽失掉了後期最強勁的幾萬精銳和心腹大將,被漢三面包圍。
可以說,龍且之敗,是西楚霸王項羽失敗的開始。而龍且身爲項羽兒時的玩伴、少時的兄弟,長時的君臣,對項羽的忠心真是日月可鑑。
這龍恨漢身爲龍且之孫,世過百年仍不肯降漢,倒是自然而然的事情,項羽的霸王弓能在他的手中,也就理所當然了。
衛青看著龍恨漢,感慨良久,才終於說道:“龍將軍,你既與漢朝爲敵,盡力攻打漢軍也在情理之中,只是,你以爲金人就能夠幫你恢復楚國嗎?”
龍恨漢嘆息道:“這個我也不知道。只是除此之外,再無他法了。”
衛青一笑:“龍將軍,楚霸王如現在仍在生,只怕要給閣下氣死了,也就省得勞動韓信將軍設下十面埋伏了。”
“什麼?”龍恨漢大奇,不知衛青說的是什麼意思。
衛青答道:“霸王當年在烏江,烏江亭長勸霸王趕快渡江,以圖東山再起、報仇雪恨,可是霸王卻笑著說:‘天之亡我,我何渡爲!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故此自刎。霸王之勇,勇冠天下,寧死不肯因江東父老的憐憫而割江稱王,閣下卻要藉著金人的力量恢復楚國。且不說金人絕不會出兵流血幫你恢復這個早已不存在的楚國,就算金人幫你恢復了楚國又能如何?地不過數裡,人不滿一萬,仰人鼻息,對金國使者奴顏婢膝,俯首媚笑,以此換得一個名叫楚國的小村落在名義上算是獨立。你以爲霸王會喜歡這樣嗎?要我看,霸王本來不自刎,見到他的後代如此,也恨的自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