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曦沒有開口尋問,霍寒便也不再多說,他本就只是突然腦抽的由感而發了下,媳婦兒沒在意他沒結婚就插手她家裡的事已經是萬幸了,可不敢再沒事兒找抽。
繼續給媳婦兒切瓜:
衛思思看明白了沒用,攔不住。
可能齊家老祖宗都看不過眼了,他們到會社時,竟然意外的得知李牧在公社另有一個家的事。
這下齊鶯鶯徹底暴發了,她可以爲了愛什麼都能忍,就是不能忍李牧騙她,還是這種欺騙。
“當時的情況於齊鶯很不利,她和衛思思倆已經被李家抓起來要押回村裡,這時候任建國趕到了?!?
她倆是真命不該絕,只要任建國到的時間慢一點,兩人一旦被抓回村裡,誰也不知道等待她們的會是什麼。
尤其是衛思思,那是真冤。
任建國將兩人救了出來,還幫著齊鶯鶯跟李牧離了婚,給她們倆都換了下鄉的地方。
但也僅於此了,任建國是軍人,不能隨意插手地方的事;況且當時齊家處境並不好,任建國會特別跑一趟的去救齊鶯鶯已經是仗義,要是再管其它,一個背不住他自己都得牽連進去。
霍寒又捏了捍林月曦的小手,對上她疑惑看過來的目光,實話實說道:“擅長經商的人是衛思思,不是齊鶯鶯?!?
“齊家騙我們?”
齊老爺子看著不是那樣的人???
“不是齊家,是齊鶯鶯把所有人都騙了,包括齊家人?!?
林月曦:“???”
看來,這裡面瓜不小。
霍寒娓娓道來。
任建國以爲齊鶯鶯和衛思思是好友,這也真不怪任建國誤會,當時那種情況,衛思思等於是將自己置於危險境地的去幫齊鶯鶯,誰看了不覺得她們關係很鐵?
他哪知道衛思思就是一時的腦子發熱那股子正義感上來,完全沒顧及她做了之後自己會有什麼後果,直到被李家人抓了後她才反應過來的開始後怕,要是不是任建國來的及時,她可真就行爲自己的一時衝動而買單了。
話說回來,任建國以爲她倆是好友,所以給換的下鄉地方是同一處。
這兩人吧,這個時候財力上反轉了。
衛思思是海市人,海市衛家世代經商,在抗戰時幾乎把全部的財力都拿來支援我軍,大長老親手寫過義商的牌匾給海市衛家,紅得不能再紅。
之後不能私下買賣,海市衛家自然也沒法繼續經商,好在是得過大長老表揚的紅牌家庭,在那特殊時期裡沒招啥磨難,且海市衛家人都特別聰明,懂得什麼時候該低調的道理,年長些的得了優待進廠工作,年輕些的該參軍參軍該下鄉下鄉。
要低調嘛,下鄉的孩子們身上自然不會帶太多錢票引人注意。
衛思思下鄉時身上總共不到三百塊,於一般家庭來說挺多了,有的知青下鄉時手裡都只有一二十塊錢呢;可於世代經商的海市衛家來說,那真的是少的可憐。不過衛思思也懂事,哪怕口袋裡有三百塊,她下鄉後一點沒揮霍不說,相反著比許多家庭條件都可以說是差的知青還要節儉。
東西明面上夠用就好,嘎嗓子的渣子粥她也能吃得噴香,下地幹農活從來沒叫過苦。
所以在外人的眼中,衛思思是個窮人家的孩子,但凡她以前日子過得不錯,都不可能那麼快適應農村的生活,除非她以前的日子過得本身就好不到哪。
至於來時氣色不錯這些,城裡下鄉的娃在農村人看來是極少有氣色不好的,反正都比整天在地裡刨食的農村娃要好。
這麼一看,齊鶯鶯和衛思思倆就是兩極端,一個錢多得一直在當冤大頭,一個窮得自己上工掙的可能都不夠自己吃。
等兩人換地方下鄉後,處境整個的反轉了,齊鶯鶯的錢都已經被李家騙光,口袋裡僅有的只有任建國給了她五十塊。
反觀衛思思,原先的三百塊已經成了將近兩千塊,還不算各種票一堆。
林月曦眸光閃了閃,“衛思思那時就已經往黑市跑了?”
霍寒點了點頭,沒有一點看不起的意思,反而語氣中帶著欣賞之意;他從來不覺得跑黑市有什麼錯誤,憑自己本事掙錢,不丟人。
且衛思思一個女同志在黑市那樣一個危險的地方能遊刃有餘,這份能力誰能說不是她的本事?
衛思思下鄉後先找到黑市所在,然後隔一個禮拜【知青一個禮拜休息一天】去黑市賣一次雞蛋,用了半年時間摸清了黑市的大致情況,與黑市的二把手聯繫上,兩人開始倒賣滷味。
衛家有個家傳的滷方,那個二把手是他們村裡以前獵戶的孩子,父母已經都不在世了,家裡就他一個家,他家還建在山腳,離著村子走路得走十來分鐘,那是個絕佳的弄滷味的地方。
不過兩人膽子都不大,都沒敢往大的整,所以兩年過去了,拿大頭的衛思思還沒掙到兩千塊。
二把手秋裳從中嚐到甜頭,他雖然是黑市的二把手,可他以前就是給老大打工的,一個月多的拿百來塊,少的時候有個五十都得看老大臉色。
跟衛思思合作後,他工資照樣拿,還能另外掙外塊,因爲比以前要更忙碌,還少了出去揮霍的時間,又省下不少錢,兩年時間他存下了將近四千塊錢,這是他以前做夢都不敢想的美事。
所以在衛思思走後,秋裳左思右想糾結了不到半天,行李打包一下跟著也跑了。
以前膽小不敢做大,那是因爲一怕被老大發現,二怕被村裡人發現,這才只敢悄摸的偷偷賣點。
老大那人自私,啥好處都只想往自己兜裡扒拉,要是發現衛思思的滷味銷路好,肯定會使些陰損的法子逼衛思思把方子交出來。
村裡人他是更信不過,秋裳其實在村裡應該是還有套帶著大院子的磚瓦房的,可在他父母去逝後,大隊長他們幫著秋裳大伯把那房子搶走了,將那時才七歲的秋裳趕去了山腳那個秋父搭來守山時過夜的破屋子。
何謂守山呢,可不是守著大山的意思,而是有野獸下山的時期,專門安排人守在山腳以便及時的警醒村民。
秋裳的父親就是在守山時碰到一大羣狼羣下山,他敲響羅及時通知了村裡,可自己卻因爲驚動了狼羣而丟了生還的希望。
按說,秋父於村裡人都是有恩的,村民們不說該善待秋裳,好歹也別忘恩負義的把他房子都搶走,還將個僅七歲的孩子丟山腳去自生自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