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十五章 誓約

遼國蘭陵王世子蕭昂坐在烏古汗韃賴乾的帳篷裡,喝著美酒,聽著奉承,已經完全忘記了前些天的慘敗。

他身邊是一路護送他來到此處的穆裡阿,正和韃賴幹商議著伏擊漢人的事情。

穆裡阿道:“過了這麼久,那些宋人還沒到!叫狄喻的那傢伙狡猾得很,多半他已經看出我們的計謀!那個女真人是他叫回去通風報信的!早知道絕不能讓那個女真人出去!”

蕭昂不屑地道:“你擔心個什麼!那羣宋人最多隻剩下一百多人,隨便遣個一兩千人過去就把他們滅了。”

穆裡阿道:“世子,這些宋人和南邊的宋人頗不一樣,一個個兇得跟虎狼一樣!人又狡猾,要不然,我們也不會敗在他們手下。”

蕭昂聽了這句話臉色一沉,怒道:“還不是你衝亂了我軍的陣腳!哼,若不是看你後來救護有功,我非把你軍法處置不可!”

穆裡阿聽得低下了頭,韃賴幹忙上來勸酒排解,又道:“那羣宋人其實也就是一羣盜賊,犯不上世子你生這麼大的氣!只要世子你傳下令去,烏古部、敵烈部、阻卜部誰敢不聽號令?這羣小賊馬上就成了沙漠上的小魚!”

穆裡阿道:“爲了一百多個小賊號令諸部,會不會有些小題大做?”其實穆裡阿知道蕭昂的官位也不足以號令諸部,然而這個世子畢竟得寵,狐假虎威的事情還是有可能幹出來的。

蕭昂怒道:“什麼小題大做!韃賴幹你馬上傳我號令,誰能捉住那些宋人一人一馬,賞銀十兩,馬五頭!”

韃賴幹大喜,忽然外面有人來報:“大汗……”

韃賴幹臉色一沉道:“什麼大汗!”

那人一愣,隨即道:“大……大人,蒙古部的人忽然衝進我們的馬羣,打傷了我們的人,還搶走了我們的馬。”

韃賴幹怒道:“有這樣的事?”對他弟弟巴里差道:“你帶上人去看看!”

漠南漠北各部族互相搶奪征伐,那是常有的事,穆裡阿聽了也不以爲意。

韃賴幹道:“蒙古部可惡得緊!知道蕭世子在此還敢來搗亂!世子,不如你下令讓烏古敵烈軍統司出兵討伐他們!”

蕭昂還沒回答,穆裡阿道:“在漠北用兵,乃是大事,得有中京的號令纔可。”

韃賴幹其實也是氣頭上的話,他自知烏古不如蒙古部強盛,大遼的影響力很難到達斡難河,要是憑著烏古部自己,只怕也找不回那場子,當下道:“希望只是一羣蒙古人胡鬧!如若不然!哼!”

跟著又勸酒,過了些時候又有人來報:“不好啦!我部追上去的人馬中了埋伏,連巴里差大人也被射傷了。”

韃賴幹大驚,心道:“難道是蒙古人大舉進犯!遼國使臣在此,可不能在他們面前墮了威風!”對蕭昂道:“這羣蒙古人真是不知死活!蕭世子你先喝酒,待我親自去把他們滅了!”

韃賴幹出帳以後,穆裡阿道:“這羣蒙古人只怕來得有些蹊蹺。”

蕭昂道:“管他們呢!若是蒙古人打敗了烏古人,加封他們個大一點的官就是了,反正惹不到我們頭上!”對一個侍從道:“你去看看那羣宋人俘虜裡有沒有可以入眼的妞兒,給我提一個過來。”

那侍從笑道:“早看過了,一個也沒有!那些女宋人個個長得粗手大腳,沒一個好看的。”

蕭昂搖頭道:“都說宋人長得像羔羊一般嬌嫩,我在中京南京也看過不少不錯的,怎麼這幫人就都這麼粗魯!”

穆裡阿道:“這些人我拷問我幾個,都是我們南京道上的奴隸!所以和汴京江南的宋人大不一樣。”

蕭昂又對那侍者道:“那你去給我捉幾個男的過來,我鞭打著玩兒。”

這時已是夜晚,那侍從前往俘虜營,正要進去,忽然一隊人悄沒聲息地掩近,那侍從還來不及出聲,便被一箭射死。

蕭昂在大帳裡左等不到,右等不到,不耐煩道:“怎麼還不來。”

穆裡阿雖然喝了些酒,但依然警惕,說道:“好像有些不對勁!”

正要出去,忽然殺聲震天,有人鑽進來叫道:“不好啦!宋人——還有蒙古人!夜襲!”

蕭昂和穆裡阿驚得酒意全消,殺聲越來越近,蕭昂嚇得不能動彈!穆裡阿跑出帳門,但見遠處星星點點到處起火,囚禁俘虜的方向更是一片火光!心道:“這羣宋人好兇悍!”吩咐侍從趕緊把蕭昂帶走,往敵烈部逃去。心中大是奇怪:“那是調虎離山之計麼?他們不是才一百來號人嗎?怎麼可能搞出這麼大的場面?”

他卻不知折彥衝已與合不勒訂交,兩撥人馬合在一起,共六百多人。合不勒領人去搶掠烏古部的牧羣,惹得韃賴幹派遣他弟弟前來追擊,被合不勒引入包圍圈中,打了一個漂亮的伏擊戰。這場大勝之後,楊應麒又讓帶察爾率領幾十個人作疑兵把韃賴乾的主力引開,他們卻兜了個圈子,直衝烏古部駐地,在幾個俘虜的帶領下救出了狄喻等人。

此時俘虜營中只剩下兩百多人,而且個個帶傷,狄喻神情委頓,看到折彥衝之後道:“你們來了……唉,我對不起大家。”

折彥衝道:“這不關師父的事!是背信棄義的烏古人無恥!”

阿魯蠻看見狄喻的樣子心頭火起,怒道:“我這就帶人去把他們全宰了!”

楊應麒道:“不行!我們這次是奇襲,勢不能久。現在傷員太多,先救人再說,這筆賬以後再算!”

折彥衝道:“若就這麼走,我這口氣咽不下去!應麒,你和開遠帶人護送,我帶些人馬去衝殺一陣!”手中大刀一引,和曹廣弼、歐陽適、阿魯蠻帶著五十多人衝了出去,合不勒引人前去助陣。蕭鐵奴也跟了過去。

楊應麒和楊開遠商量了一會,楊開遠道:“我們該往哪裡退?”

楊應麒沉吟道:“西面現在是戰場,去不得!南面北面一片平川,沒有供我們躲藏的好地形!往東吧!進大鮮卑山!”

折彥衝等人直衝入烏古大帳時,穆裡阿還沒來得及離開,阿魯蠻大喝一聲,舉起張老餘給他鍛造的狼牙棒一擊把他打得腦漿四溢。

這場大亂下來,烏古部傷亡慘重,損失極大。衆人還沒找到蕭昂,便聽西邊馬蹄聲響起,折彥衝道:“韃賴幹回來了!”

曹廣弼道:“我們人少,打不贏!先撤吧!往南!”

歐陽適道:“應麒他們是往東,爲何我們卻要往南?”

曹廣弼道:“應麒那夥人傷員太多,逃不快。若我們趕上了他們,再被韃賴幹趕上,那只有大家一起死!我們往南,就是要引開他們!”

歐陽適道:“可是楊家兄弟手底下人太少,如果被發現了蹤跡,就算韃賴幹只派遣一小部過去,他們也有覆滅的危險!”

合不勒叫道:“不要爭了!你們往東,我往西!”

折彥衝道:“那怎麼行!”

合不勒道:“放心!烏古人攔不下我!我會把他們引走!你們先躲入大鮮卑山好好養傷!等傷勢養好了再來斡難河找我!”

耳聽馬蹄聲越來越近,折彥衝道:“大家是好男兒,我也不多說什麼了!合不勒安答,保重!”

合不勒道:“保重!下次見面,我們再正式結拜!”

他們卻不知道,再見面時,已難做兄弟。

折彥衝驅趕從烏古劫掠到的牲口向東而來,與楊應麒回合。西面殺聲大作,折彥衝頻頻東顧,蕭鐵奴道:“你放心,韃賴幹算什麼東西!困不住合不勒的。”

折彥衝道:“說的不錯!”

此時南國已然逢春,北國卻還寒冷,但大鮮卑山冰雪漸開,狄喻指點著衆人進入山林,找到一處山谷隱藏起來。大鮮卑山物產豐富,條件比那個死氣沉沉的瘟疫之谷好多了。他們又有鐵有火,要安定下來並不困難。

曹廣弼帶著三十幾個人分幾個方向馳出,在西邊是佈列哨崗,以防烏古部和契丹人來襲,在東邊則是打探道路。

阿魯蠻帶領三十幾個人時出射獵,補充食物。

楊應麒等則分別主持安置、養傷事宜。大多數傷者日漸痊癒,但由於缺醫少藥,仍有七個人重傷不治。衆人埋葬了死難的同伴,暗暗禱祝:一定要爲他們報仇!

這場劫難過後,這羣人只剩下三百六十一人,其中還有十八人是隨蕭鐵奴新加入的馬賊。和當初被趕入瘟疫之谷的人數相比,只剩下不到兩成!然而衆人屢經患難,卻越磨越堅!

半個月過後,能活動的人已經接近三百人。折彥衝將之重新部署,分爲兵民兩部。

兵部以五人爲一組,以五人中綜合本領最高者爲長——這人不但是帶領者,同時也是其他四人的老師。兩組爲一隊,兩個組的首領分別任正副隊長。一隊共十人。折彥衝等人選精去蕪,只選出了一百六十人,共十六個小隊。每人都配備兩到三匹戰馬。

民部的組織彷彿,但小隊數量沒那麼嚴格,主要分管鍛造、製衣、餵馬等事務。民部不如兵部精銳,但平時也要參加訓練,遇到危急情況個個都能上馬打仗。

三百多人中婦女有二十三人——烏古之難中被殺害的婦女很少,由於她們都是在瘟疫中挺過來的北國婦女,沒有一個是弱不禁風的,但正因爲“粗手大腳”,也避免了被蕭昂等人侮辱。

在這山谷中休養了一個月後,西面開始發現烏古人的蹤跡。折彥衝道:“看來這些烏古人還不死心!我們是否派出小隊去騷擾他們一下!”

楊應麒反對道:“要報仇也不急在一時,再說,要是暴露了我們的行藏,惹來他們更大的反擊就不好了。”當下拔營遷移,來到另一座山谷。

折彥衝道:“就這麼老在深山老林裡躲著也不是辦法。我們不是山裡的野人,終究得出山去。”

狄喻道:“往西,必須越過烏古、敵烈兩部才能到達蒙古部的領地。只是遼國設有烏古敵烈軍統司,我們這次惹上了契丹蘭陵王的世子,又燒了韃賴乾的老家,這簍子捅得有點大了,只怕契丹人和烏古人都很難容得下我們。往東,那就是女真人的天下了。”

楊開遠道:“阿魯蠻也是女真人吧?能不能通過他讓我們在那裡立足?”

阿魯蠻道:“不行的。那些都是生女真,我們曷蘇館是熟女真,依大遼國法,我們和生女真是不得私自往來的,所以聯繫很少。”

楊應麒沉吟道:“東北地方大得很,我們人又不多,只要有一小塊地方就夠我們生息了。女真人的習俗界於打獵與墾殖之間,相對於蒙古人,好像他們和我們的習性還近一些。”

狄喻道:“你懂得可真不少啊。”

楊應麒笑笑道:“我也只是聽說,沒多大的把握。不過在現在的情況下,要硬是穿過對我們充滿敵意的烏古部,是很不現實的。”

歐陽適道:“我們北行幾千裡了,還不是一樣過來!”

“那怎麼相同!”楊應麒道:“在我們打敗蕭昂之前,各方面都不怎麼把我們放在眼裡,正因爲他們都不重視,才讓我們得以兔脫。現在形勢大變,烏古不斷有探子接近我們的藏身之所,看來他們還沒放棄追捕我們——而契丹人還在追索我們的可能性也很大。所以我們再想和出長城前後那樣行千里如入無人之地是不可能的了。”

折彥衝問蕭鐵奴道:“你有什麼看法?”

蕭鐵奴道:“只要有馬,有箭,有刀,去到哪裡我都能活!”

折彥衝拍手道:“說得好!那就這麼定吧,繼續往東。不過在出大鮮卑山之前,我們要把刀劍打好,把馬養肥!”

這一路上張老餘已經帶出了好幾個高徒——這些匠人原來就有不錯的基礎,現在得了明師,鍛造的技術更進一層。楊應麒對鍛造十分重視,特地撥出了二十五個人來專門從事此務。若遇到繁忙或特殊事情,更是發動其他部組的人手全力支持。

這日張老餘外出尋找煤鐵,不經意竟然發現了一個小金礦。張老餘笑道:“這金礦若放到中原或者南京,那可惹眼得很!可生在這裡卻有什麼用處!”

楊應麒道:“不然!我們總有出去的時候,這些東西將來對我們大有用處!”忙了半個多月,把他們能開採的金礦採完,煉成金塊,共有千來斤,撥出一小部分分發下去,其他充作軍資。

這日天色大霽,已是初夏,折彥衝已有不耐寂寞之意,和幾個首領碰過頭後,召集所有人,宣佈了出山的消息,衆人聽說無不大喜。

折彥衝站在高處,大聲道:“兄弟們,姐妹們!這幾千里路走來,雖然屢經患難!但我們幾個領頭的卻還敢無愧地說一句:我們對大家是不離不棄的!”

數百人一齊叫道:“不離不棄!不離不棄!”

折彥衝高聲道:“出山之前,我與你們定下誓約!從今而後,我們幾個帶頭人將一如既往,對你們不離不棄!若我離棄你們,那你們也離棄我!

“無論在什麼時候,無論到了什麼地方,我希望帶領大家去建立這樣一個國度:不患無衣,衆人同袍;不患寡食,衆人同餐!有功必賞,有過必罰!在你們年輕的時候,讓你們有機會用你們的力量去爭取更多的財富和更高的地位。在你們老了之後,則大家一起照顧你們!你們的孩子,大家一起來培養、一起來教育。讓他們懂得武功,不用被野蠻的人欺負。讓他們識字知文,不用被狡猾的人欺騙!

“如果我們力量太小,沒法建立一個國度,那我們可以依附某個國族,但我們需要他們能夠作出保證,保證我們這個部族能擁有我們自己爭取到的東西!

“我們不需要別人的恩賜,我們自己會去爭取!但我們也絕不允許我們爭取到的東西被別人掠奪!

“有誰要來加入我們,我們歡迎,不管他是漢人,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還是高麗人!但有誰要來征服我們,對不起!我們不願意作奴隸!

“兄弟們,姐妹們,願意跟我去追求這麼一個國度的,舉起你們的拳頭來!”

數百個拳頭一起舉起。

折彥衝大聲道:“從現在起,我們要給我們自己一個名字!我們不再是單純的宋人了!因爲我們的隊伍中,有女真人的兄弟!有蒙古人的兄弟!我們是什麼?我們是流浪在長城外的漢部,我們是不願意作奴隸的邊戎!”

《長征遠遁》完,請關注第二卷《國本肇造》

第二五零章 大勝利的背後第一六一章 民議第二七九章 薑桂之性多老辣第一六九章 飢亂第二八六章 國亡四方禍至第二四二章 南北孰爲先第一三三章 胡部潛流第三一七章 小延福園第三二七章 金夏合第二零九章 河套局第一三六章 燕京變故第三二八章 胡虜會第三十章 新編胡伍第一七五章 間第一零二章 相謀亦需道合第二七零章 天降雄兵破僵持第二八九章 大漢新政新局第七十九章 東海路翎羽翩飛第八十五章 剃個光頭也沒用第二六一章 何謂善守之帥第一六三章 表決第一二四章 道窮思自強第一八六章 窮第一三二章 陰山戰事第四十九章 複雜的政治第三五一章 囚君第一三六章 燕京變故第二五零章 大勝利的背後第三三一章 七軍沒第二一五章 演兵法第二九一章 漠北漢地孰先第三十六章 大捷之威第一一一章 塘沽展方略第十一章 夜遁第一九四章 正名第二一九章 突圍北上第一九四章 正名第一六八章 偶遇第二七五章 人心公道殊且異第一六二章 講演第三五五章 姻幻第二一零章 困猛虎第二五零章 大勝利的背後第二四七章 回首實有怨第一二九章 仁義之師第三十一章 造船之業第一六零章 利害第五十一章 南遷吧南遷第二十五章 收俘虜第一八六章 窮第三三六章 醉獻妃第二四三章 熊魚不可兼第二一八章 悼忠臣第十五章 誓約第一三零章 兵敗山倒第一九六章 夜訪第二四六章 良緣非良緣第一二零章 移運轉興亡第二七六章 不徇人情遵法紀第五十七章 狡政與黠商第二六九章 虎率羣狼萬獸走第二一八章 悼忠臣第三十三章 虛實反覆第一七零章 安撫第三三三章 靈壽墳第一七五章 間第三四五章 輾轉第一四一章 陷燕京第二五七章 敗中見真將軍第三二三章 修羅之戰第六十三章 登州的新榷場第二一六章 小買賣第二七八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第三四零章 君之尊第三四六章 南行第一四一章 陷燕京第二八零章 蘭蕙之心常憂疑第二一四章 說親事第九十二章 國相逝事何從決第九十六章 亦圖力挽狂瀾第一三二章 陰山戰事第一七五章 間第一八四章 戰第一九四章 正名第二三八章 棋盤大變幻第一八二章 諾第一九零章 名妓第三四五章 輾轉第三四五章 輾轉第一七六章 詔第一八九章 國債第二三三章 宗澤之逝第十五章 誓約第六十一章 大宋通問密使第八十七章 問將軍房事能否第二零九章 河套局第二十章 下聘禮第一三零章 兵敗山倒第二三六章 連環計中計
第二五零章 大勝利的背後第一六一章 民議第二七九章 薑桂之性多老辣第一六九章 飢亂第二八六章 國亡四方禍至第二四二章 南北孰爲先第一三三章 胡部潛流第三一七章 小延福園第三二七章 金夏合第二零九章 河套局第一三六章 燕京變故第三二八章 胡虜會第三十章 新編胡伍第一七五章 間第一零二章 相謀亦需道合第二七零章 天降雄兵破僵持第二八九章 大漢新政新局第七十九章 東海路翎羽翩飛第八十五章 剃個光頭也沒用第二六一章 何謂善守之帥第一六三章 表決第一二四章 道窮思自強第一八六章 窮第一三二章 陰山戰事第四十九章 複雜的政治第三五一章 囚君第一三六章 燕京變故第二五零章 大勝利的背後第三三一章 七軍沒第二一五章 演兵法第二九一章 漠北漢地孰先第三十六章 大捷之威第一一一章 塘沽展方略第十一章 夜遁第一九四章 正名第二一九章 突圍北上第一九四章 正名第一六八章 偶遇第二七五章 人心公道殊且異第一六二章 講演第三五五章 姻幻第二一零章 困猛虎第二五零章 大勝利的背後第二四七章 回首實有怨第一二九章 仁義之師第三十一章 造船之業第一六零章 利害第五十一章 南遷吧南遷第二十五章 收俘虜第一八六章 窮第三三六章 醉獻妃第二四三章 熊魚不可兼第二一八章 悼忠臣第十五章 誓約第一三零章 兵敗山倒第一九六章 夜訪第二四六章 良緣非良緣第一二零章 移運轉興亡第二七六章 不徇人情遵法紀第五十七章 狡政與黠商第二六九章 虎率羣狼萬獸走第二一八章 悼忠臣第三十三章 虛實反覆第一七零章 安撫第三三三章 靈壽墳第一七五章 間第三四五章 輾轉第一四一章 陷燕京第二五七章 敗中見真將軍第三二三章 修羅之戰第六十三章 登州的新榷場第二一六章 小買賣第二七八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第三四零章 君之尊第三四六章 南行第一四一章 陷燕京第二八零章 蘭蕙之心常憂疑第二一四章 說親事第九十二章 國相逝事何從決第九十六章 亦圖力挽狂瀾第一三二章 陰山戰事第一七五章 間第一八四章 戰第一九四章 正名第二三八章 棋盤大變幻第一八二章 諾第一九零章 名妓第三四五章 輾轉第三四五章 輾轉第一七六章 詔第一八九章 國債第二三三章 宗澤之逝第十五章 誓約第六十一章 大宋通問密使第八十七章 問將軍房事能否第二零九章 河套局第二十章 下聘禮第一三零章 兵敗山倒第二三六章 連環計中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库尔勒市| 墨江| 建平县| 荃湾区| 汝南县| 开鲁县| 黄石市| 涪陵区| 黔南| 新建县| 雷州市| 本溪| 灵丘县| 济阳县| 托克逊县| 崇左市| 墨脱县| 香河县| 大足县| 隆德县| 文化| 时尚| 定州市| 清苑县| 丹巴县| 兰坪| 双流县| 金寨县| 克什克腾旗| 平和县| 海安县| 通榆县| 抚宁县| 定兴县| 前郭尔| 西林县| 大石桥市| 宣汉县| 衢州市| 望奎县| 黔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