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61章 言多必失

第361章 言多必失

這呂惠卿也真是醉了,從新法擬定到頒佈,他知道會遇到阻礙,肯定會有不少人反對,他也有著足夠的心理準備,和應對手段,但總是被一些莫名其妙的原因給打斷施法。

始作俑者就是張斐。

誰能想到,張斐去上一堂課,算學館連一個報名的人都沒有。

這令他也有些措手不及。

最令頭疼的是,這事不大,但傷害性卻又很大,還不能不管,得馬上去解決。

這又不是傳統的政治鬥爭,呂惠卿只能去找張斐。

解鈴還須繫鈴人。

“啥?”

張斐是十分震驚地看著呂惠卿,“讓我去算學館講學?”

呂惠卿只是稍微點點頭,這離譜的事,令他也不知道如何開口。

張斐睜大眼睛問道:“爲什麼?”

他暗自尋思,自己也並未展現這方面的才能,怎麼就被他們看出來了。

呂惠卿一聽這話,登時就忍不住了,抱怨道:“我也想知道爲什麼,爲什麼你去律學館上堂課,我這算學館就連一個報名的都沒有?”

“.?”

張斐傻眼了,他跟呂惠卿認識這麼久,是頭回見到呂惠卿發這麼失態。

過得片刻,他才道:“呂校勘,你你先別動怒,我.我不知道這事。”

呂惠卿深吸一口氣,“如今你知道了。”

張斐木訥地點點頭。

呂惠卿道:“那你應該也想到,這會帶來怎樣的後果。”

張斐尷尬地瞧了眼呂惠卿,道:“但但是呂校勘就因此請我去算學館教書,是不是屬於病急亂投醫,我到底只是一個珥筆,教教法律,還有理可循,但是讓我去教算學,這.。”

呂惠卿道:“那你說怎麼辦?”

他也不想,但他也沒有辦法,法制之法這在不少人眼中,都是屬於開宗立派的級別,他沒這本事,也找不來這種本事的人來。

張斐不禁眉頭緊鎖,思索半響後,突然問道:“呂校勘當初爲何招攬我?”

呂惠卿一愣,“自然是因爲你的才幹,你問這個作甚?”

張斐道:“可我的才幹是爭訟。”

呂惠卿問道:“那又如何?”

張斐道:“換而言之,新法亦需要懂法之人。”

呂惠卿道:“這是當然,律學也是官員必學的學問。”

張斐笑道:“既然如此,算學館理應允許自己的學生去律學館學習律法。”

呂惠卿稍稍一愣,似乎明白什麼。

張斐道:“如今之所以沒有學生去報名,在於他們將律學館和算學館視爲敵對關係,就是有你無我,但就學問而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分家的。那麼只要算學館允許自己的學生去學習律法,這個問題就解決了。”

呂惠卿沉吟少許,“但就算我們願意,對方可能也不願意。”

張斐笑道:“那就證明算學館是爲天下而立,學問之上,而律學館只是爲了司馬學士一己好惡而立,故此我相信司馬學士也不會傻到這麼做。”

呂惠卿稍稍點頭,但似乎還有些疑慮,這麼做是不是代表自己認慫呢?

張斐瞧出他心中所想,突然問道:“呂校勘可知我的法制之法?”

呂惠卿一怔,苦笑道:“如何不知,此法在朝中亦是爭論不休。”

張斐道:“而在法制之法中,是明確了政令與法令的區別,而在我看來,許多考生求得還是政令,而非是法令,因爲政令代表權力,而法令只是一種共識。

所以,呂校勘可以在算學館設一門課程,比如說叫做國家財政法,專門以古代一些經濟政策爲內容,用於教學,這樣不但可以宣傳王學士的新政理念,同時還能吸引不少學生。”

國家經濟法?呂惠卿聽得不禁眼中一亮,欣喜道:“真是想不到你對教育也頗有見解。”

“哪裡!哪裡!”

張斐呵呵道:“我不過是將這教育視爲一門買賣來分析,這賣東西不就是要宣傳貨物的優點麼。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相比起判大理寺事,更多人還是想當參知政事。”

呂惠卿也漸漸反應過來,那些考生著迷於法制之法,或許只是被困於其中,只是一時的,但就個人前途來說,顯然跟王安石混要更有前途,頓時又是信心滿滿。

呂惠卿剛剛離開,許芷倩就來到廳內。

“呂校勘怎麼來了?”

“呂校勘打算請我去算學館當老師。”

“啊?”

許芷倩朱脣微張,是呆若木雞地看著張斐。

張斐也是一臉苦笑:“這回可真是玩大了呀。”

許芷倩聽罷,又瞧他鬱悶的樣子,不禁噗嗤一笑。

張斐沒好氣道:“你還笑。”

許芷倩急急問道:“那你答應了沒有?”

“當然是沒有答應。”張斐道:“我又不懂什麼算學。”

許芷倩道:“可不見得,那警署的財政,不就是你建立起來的麼,可是比其它官署的財政要好得多呀。”

張斐聽得心中一凜:“喂喂喂,這話你可別瞎說,我方纔是好不容易纔拒絕,要是被你這麼一提醒,還真讓我去了,那可就糟糕了呀。”

許芷倩好奇道:“大家爭請你去當老師,證明他們認同你的才華,可不算什麼壞事,你爲何這般害怕。”

張斐嘆了口氣道:“因爲言多必失,尤其是關於財政。”

王安石成立算學館,爲的是新法,所以算學館肯定就不是教數學這種專業知識的,而是要推崇王安石的治國理念,以當代話來講,就是功利學說,以國家利益爲先,不要天天講什麼道德、仁義,那專業一點說,就是國家經濟學。

其實張斐也能夠去講講的,畢竟他也是學過經濟法,財政法,等等。但王安石是有著自己一套完善的政治理念。

張斐要去講課的話,那就必須遵從王安石的理念去講,不管是對與不對,因爲這本就是帶有政治目的的。

當然,最主要的是,這也不在張斐的計劃之中。

張斐必須要鼓勵王安石推動新法。

他目前所得的一切利益,皆是來源於王安石要變法。

許芷倩當然不知道這些,但是她也認同,財政之事,真的是言多必失,你多說一文錢,可能都會引發很大的問題。

這小兩口正聊著,司馬光又晃晃悠悠來了。

張斐都快抑鬱了,“司馬學士,不會是律學館也出了問題吧?”

司馬光一愣,“你已經聽說了?”

真是怕什麼來什麼,張斐搖搖頭道:“我就隨口一說,不知出了什麼問題?”

“這麼下去,可是不行啊!”

司馬光搖頭嘆道。

張斐錯愕道:“什麼不行?”

司馬光道:“就是你的五日一課。”

張斐兀自困惑,“爲何不行?”

司馬光道:“如今來律學館報名之人,有數百人之多,你五日一課,那就算一班五十人,你就是輪著上,每個學生一個月最多才上一課,這如何能行?”

張斐激動道:“其他助教呢?難道國子監就我一個助教嗎?”

薅羊毛不能老是抓著一隻薅啊!

司馬光沒好氣道:“國子監教律學的助教倒是不少,但你的法制之法,與傳統律學理念是有衝突得,你否定了法家,又將儒家與律學分離,這導致大家都不會教了。”

張斐眨了眨眼,“如此說來,我不得天天去上課?”

司馬光皺眉道:“問題就不在這裡,你是否天天上課,都還只是其次。問題在於,你的法制之法,尚未有定論,但又影響到傳統的律學,你如果天天去講學,亦或者說律學館就上你的課,那不是說你的法制之法已經取代傳統的律學。你可知道,這會引起多大的風波嗎。”

律法也關乎著所有人的利益,你若只是在上課談談,人家還能觀望,畢竟只是學術之爭,士大夫對於這一點,還是比較寬容的,因爲宋朝社會結構與以往朝代是不大一樣,新潮思想是層出不窮。

如果說法制之法正式進入宋刑統,這個就是政治問題,而不是學術問題。

人家可就不會答應。

司馬光去國子監佈置課程時,國子監的官員是一個勁的抱怨,你這律學館,我這國子監全亂了,這怎麼行。

弄得他也是一個頭兩個大。

張斐心裡也清楚,而且他也是格外的小心,他都不敢直接說法治的理念,他是用儒家和法家的問題來推動這個思想,而且是站在皇帝角度去談。

但是他忽略了一點,這新學術,會嚴重影響到傳統教育。

他深知這麼下去可是不行,他只是想埋一顆種子下去,然後讓他們自己發芽結果,可不是要當園丁,因爲園丁是要負責任的。

他想播種,但不想負責。

目前來說,他不能讓法制之法就直接取代傳統的律學。

張斐思考半響,道:“不如這樣吧,將法制之法設爲最高級別的課程,學生們必須要完成之前所有的課程,才能夠進入我這個班。”

司馬光皺眉道:“可是你這法制之法與傳統律學有矛盾之處。”

張斐道:“但若連法家、儒家都未有弄清楚,就更不能明白我的法制之法,最基本的,《宋刑統》的一些法律思想,你得清楚吧。”

“此理倒是說得通。”

司馬光稍稍點頭,又道:“可如今怎麼辦?”

律學館纔剛開,都是一年級。

張斐道:“就讓那些考生來學學,反正他們待在國子監,就只是爲了等待科舉。”

司馬光聽他語氣隨意,於是道:“你這說得也太隨意了,你的法制之法既然得到這麼多人的認同,你可得認真做好,而不能敷衍了事。”

張斐點點頭道:“我知道了。”

司馬光又問道:“那你下課堂的內容想好了沒?”

張斐馬上道:“還沒。”

司馬光頓覺有些失望,其實他也很期待下課堂。

之前以爲是鼻炎,後來才發現原來是感冒了,吃了999,一覺睡到九點多才起來,好是好多了,但還是很疲憊,好在這一章只是過度章節.明天如果情況好轉,我會盡量碼八千字出來。

第一百二十二章 暗渡陳倉第四百八十七章 庭審(中)第五百九十一章 三法之爭(五)第四百五十四章 脆弱的貨幣體系第六百三十七章 擴張第四百八十章 留給他們的時辰不多了第728章 對決第四百三十章 稅戰(四)第四十七章 萬惡之源(下)第二百零五章 律法不外乎人情第729章 到底是誰的錯?第743章 不能觸碰的禁區第671章 誰行誰上第727章 死局?第361章 言多必失第一百七十七章 改過自新第九十八章 治國先治吏第四百二十二章 大魚第783章 厚積薄發(元旦快樂)第三百八十四章 德主法輔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個也別想逃第二百一十二章 死灰復燃?第五百六十四章 外不犯警察,內不犯庭長第269章 報復第二百一十四章 決不退讓第五十六章 終究還是來了第二百四十八章 操作第二百五十章 一報還一報第四百章 募役法第一百八十九章 再次交鋒第764章 外交事故第十七章 必須正確第四百九十一章 麻煩來了第741章 輿論先行第六百二十九章 時間就是金錢!第九十一章 撲賣大會(求追讀)第364章 民與刑第288章 專治槓精第三百八十五章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第一百九十六章 民是誰第364章 民與刑第659章 東西兩開花第五百八十一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第一百二十二章 暗渡陳倉第五百五十七章 三冗第一戰(十)第305章 三岔口第266章 見招拆招第四百五十四章 脆弱的貨幣體系第一百四十九章 無話可說第721章 敵友難辨第三十九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二百二十二章 實力之爭第五百七十三章 少數人的鬥爭第753章 違法!統統違法!第五百五十六章 三冗第一戰(九)第五百一十九章 文武與法(四)第353章 真的只是一個誤會第703章 社稷安全法第四百九十四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一百五十五章 誰來都一樣第一百一十一章 祖法論(求訂閱)第五十三章 綿裡藏針第八十六章 這簡直就是打劫(求追讀)第791章 第二把火第四百五十一章 直接挑戰地獄難度?第二十二章 爛命一條第二百一十九章 生死與稅第327章 慈善比賽(上)第260章 政治危機第255章 名士報第317章 相愛相殺第289章 各位,那只是預熱第三百九十一章 張漁翁第328章 慈善比賽(中)第808章 走向決裂第五百三十章 有利分裂第六十八章 法內狂徒第五百五十章 三冗第一戰(三)第一百六十八章 御訟第739章 天意弄人第八章 生變第748章 門徒第330章 真香第五百九十章 三法之爭(四)第四十五章 熟悉的配方第728章 對決第706章 都是爲了你第四百一十九章 司法新貴第二百三十二章 互相傷害第757章 否極泰來第一百六十八章 御訟第705章 直面皇權第695章 聽證會(五)第343章 排面第二百三十四章 我不相信第735章 徹底釋放公檢法第六百一十五章 瓶中之法第343章 排面第765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284章 接濟朝廷
第一百二十二章 暗渡陳倉第四百八十七章 庭審(中)第五百九十一章 三法之爭(五)第四百五十四章 脆弱的貨幣體系第六百三十七章 擴張第四百八十章 留給他們的時辰不多了第728章 對決第四百三十章 稅戰(四)第四十七章 萬惡之源(下)第二百零五章 律法不外乎人情第729章 到底是誰的錯?第743章 不能觸碰的禁區第671章 誰行誰上第727章 死局?第361章 言多必失第一百七十七章 改過自新第九十八章 治國先治吏第四百二十二章 大魚第783章 厚積薄發(元旦快樂)第三百八十四章 德主法輔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個也別想逃第二百一十二章 死灰復燃?第五百六十四章 外不犯警察,內不犯庭長第269章 報復第二百一十四章 決不退讓第五十六章 終究還是來了第二百四十八章 操作第二百五十章 一報還一報第四百章 募役法第一百八十九章 再次交鋒第764章 外交事故第十七章 必須正確第四百九十一章 麻煩來了第741章 輿論先行第六百二十九章 時間就是金錢!第九十一章 撲賣大會(求追讀)第364章 民與刑第288章 專治槓精第三百八十五章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第一百九十六章 民是誰第364章 民與刑第659章 東西兩開花第五百八十一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第一百二十二章 暗渡陳倉第五百五十七章 三冗第一戰(十)第305章 三岔口第266章 見招拆招第四百五十四章 脆弱的貨幣體系第一百四十九章 無話可說第721章 敵友難辨第三十九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二百二十二章 實力之爭第五百七十三章 少數人的鬥爭第753章 違法!統統違法!第五百五十六章 三冗第一戰(九)第五百一十九章 文武與法(四)第353章 真的只是一個誤會第703章 社稷安全法第四百九十四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一百五十五章 誰來都一樣第一百一十一章 祖法論(求訂閱)第五十三章 綿裡藏針第八十六章 這簡直就是打劫(求追讀)第791章 第二把火第四百五十一章 直接挑戰地獄難度?第二十二章 爛命一條第二百一十九章 生死與稅第327章 慈善比賽(上)第260章 政治危機第255章 名士報第317章 相愛相殺第289章 各位,那只是預熱第三百九十一章 張漁翁第328章 慈善比賽(中)第808章 走向決裂第五百三十章 有利分裂第六十八章 法內狂徒第五百五十章 三冗第一戰(三)第一百六十八章 御訟第739章 天意弄人第八章 生變第748章 門徒第330章 真香第五百九十章 三法之爭(四)第四十五章 熟悉的配方第728章 對決第706章 都是爲了你第四百一十九章 司法新貴第二百三十二章 互相傷害第757章 否極泰來第一百六十八章 御訟第705章 直面皇權第695章 聽證會(五)第343章 排面第二百三十四章 我不相信第735章 徹底釋放公檢法第六百一十五章 瓶中之法第343章 排面第765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284章 接濟朝廷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汇区| 自贡市| 英山县| 乌苏市| 南漳县| 平定县| 赤城县| 九龙坡区| 潢川县| 中阳县| 夹江县| 正宁县| 永寿县| 宜宾县| 积石山| 佳木斯市| 康马县| 徐水县| 石景山区| 灵璧县| 颍上县| 巨野县| 修文县| 吴忠市| 哈密市| 大名县| 堆龙德庆县| 上饶县| 马龙县| 灵石县| 大城县| 元江| 舟曲县| 贵定县| 巴塘县| 遂宁市| 大渡口区| 永川市| 宁晋县| 长寿区| 湘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