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39章 天意弄人

關(guān)於這商稅計劃,張斐是很早很早就跟趙頊商定,但從未跟王安石提及過,因爲當時王安石根本不會聽他的,他有自己的一整套理念。

也就是理財。

倒不是說王安石就是錯的,只不過他知道增稅是非常難得,關(guān)鍵還不一定收得上,如果收得上,可能是一個更糟糕的結(jié)果。

稅吏肯定會往死里弄,又會引發(fā)極大的民怨,這就給保守派提供藉口。

王安石是既不敢跟權(quán)貴、士紳較勁,又不敢去增稅。

只能是理財,拐著彎將錢收上來。

但是,稅收始終是財政的重心。

一個國家財政基礎(chǔ),就是稅收,無論你怎麼去變。

而如今公檢法配上稅務(wù)司,這配套體系已經(jīng)非常完善。

同時,王安石的權(quán)力也受到極大的限制,沒了制置二府條例司,他無法再像以前那樣去推行政策。

這也令他十分沮喪。

但是在張斐看來,時機已然成熟,於是第一次跟王安石提出這個建議。

因爲最終張斐還是得通過王安石去進行商稅改革,他自身可沒有這實力。

如今六部職權(quán)已經(jīng)定下,也可以說,皇帝已經(jīng)決心改革官制,接下來的會議,定是商談人選問題。

官員們變得異常忙碌起來,是到處走動。

文彥博應(yīng)付的疲態(tài)盡顯,今日回到御史臺來喘口氣。

屋內(nèi)正在審視公文的蔣之奇,見文彥博來了,立刻迎上前去,行得一禮。

等到文彥博坐下之後,蔣之奇突然道:“文公,下官最近發(fā)現(xiàn)一件事。”

文彥博問道:“什麼事?”

蔣之奇道:“文公可知,最近檢察院正在針對逃稅漏稅的行爲,向皇庭進行起訴?”

文彥博點點頭,“聽說了。”

蔣之奇道:“但是這幾天下來,全都是一些富商、地主,而不涉及到任何官員,下官以爲這裡面定有蹊蹺?!?

文彥博瞧他一眼,道:“你的意思,官員就不能依法交稅?”

蔣之奇神情一滯,忙道:“下官並無此意,但根據(jù)下官所知,確有不少官員未有依法交稅?!?

文彥博捋了捋鬍鬚,突然呵呵道:“你先別忙著彈劾,去稅務(wù)司問問,看看有多少官員在偷偷補稅的?”

蔣之奇皺下眉頭,思忖少許,“文公的意思,因爲此番改制,那些官員都害怕上庭?”

“定是如此?!?

文彥博點點頭道:“今年官員輪換,與以往是大不一樣,不但是要恢復(fù)六部大部分職權(quán),同時還要撤銷許多官署,他們心裡能不慌,這時候應(yīng)該儘量避免節(jié)外生枝,如今恐怕也只有你在這裡兢兢業(yè)業(yè)?!?

蔣之奇頓時尷尬一笑,旋即拱手道:“文公過獎了,不過我們御史兢兢業(yè)業(yè),不也是在爭取表現(xiàn)嗎?下官還是得去稅務(wù)司問問?!?

文彥博呵呵道:“言之有理!言之有理!”

皇庭。

“又是完美的一天,收工?!?

張斐回過頭去,向一衆(zhòng)見習(xí)檢控官道:“這些文案就交給你們收拾,我直接回家了。”

“是。”

一衆(zhòng)學(xué)生齊齊點頭。

說罷,張斐便與許芷倩往皇庭外面行去。

王回瞄了眼張斐,又小聲向周正道:“周哥,張檢控一直都這麼灑脫嗎?”

他們來檢察院也有些時日,但除了開會和打官司,平日裡還真的很難見到張斐的影子,而且張斐打完就閃,一直都是周正帶著他們。

他們可是傳統(tǒng)的教育出來的,就沒有見過這麼當官的,完全不遵守規(guī)矩。

周正點點頭道:“張檢控主要是負責(zé)打官司的,打完一場大官司,可能都要休息好幾日,但也偶爾跟我們開會,指出我們在庭上的不足,不過你們可別跟張檢控學(xué),除非你們有張檢控的本事,能夠做到百戰(zhàn)百勝?!?

一衆(zhòng)學(xué)生齊齊點頭。

快到大門前,見四下沒有什麼人,許芷倩才小跑兩步,追上前來,小聲道:“張三,你難道沒有發(fā)現(xiàn),今年稅務(wù)司那邊並沒有控訴任何一個官員,或者朝中權(quán)貴、外戚。”

張斐笑道:“因爲稅務(wù)司只要針對他們進行調(diào)查,甭管稅務(wù)司是否掌握證據(jù),他們都會立刻補交稅和罰金?!?

許芷倩道:“是因爲朝中改制的事麼?”

張斐點點頭,“據(jù)說稅務(wù)司那邊已經(jīng)收了幾萬貫罰金了。”

許芷倩道:“但是情節(jié)嚴重者,可是得坐牢的?!?

張斐道:“他們目前還在試探,即便要逃稅,也都是算著來的,亦或者將稅嫁接給他們手下的商人,利用商人來試探稅務(wù)司的手段,今年這情況,咱們肯定是以商人爲主?!?

許芷倩點點頭,又問道:“但要不上庭的話,怎麼防止稅務(wù)司從中動手腳?!?

稅務(wù)司不是非得上庭起訴,只有情節(jié)嚴重者,要承擔(dān)刑事責(zé)任,他們纔會進行起訴的,最終由皇庭判決,到底是判他坐牢,還是允許他花錢贖罪。

如果不是很嚴重,稅務(wù)司首先是開罰單,對方認得話,就不會上皇庭,但是,對方要是不認的話,也會訴諸公堂的。

張斐道:“首先,稅收關(guān)乎稅務(wù)司的政績和稅警們的賞金,他們肯定不會懈怠的。

其次,稅警也可以通過檢察院對稅務(wù)司進行起訴,很多稅警其實是沒有職務(wù)的,他們就是衝著罰金來的,換而言之,他們是時時刻刻監(jiān)督著稅務(wù)司。

最後,我們檢察院、三司也都會針對稅務(wù)司進行檢察?!?

說話時,他們已經(jīng)來到大門外,忽見滿天灰塵是撲面而來。

“靠!”

張斐驚呼一聲,趕緊撤過身去,擋在許芷倩身前。

忽聞後面?zhèn)鱽硪魂嚒皣K嘖”聲,“不愧是咱張大珥筆,都跑到皇庭來恩恩愛愛?!?

許芷倩未有看清來人,趕緊往後退,神情十分緊張。

她可太珍惜這份差事,在外面,儘量跟張斐保持距離,只要有官員在場,她一定是低著頭,默默走在後面。

但是張斐對這個聲音相當熟悉,一翻白眼,回過頭去,但見剛剛下馬的曹棟棟和馬小義,很是曖昧地瞅著他們兩個。

剛剛的塵土,也是他們帶來的。

張斐心中暗怒,孃的,弄得這烏煙瘴氣,還嚇到芷倩。當即道:“我說衙內(nèi)!總警司不在,你就這般胡來?!?

曹棟棟一頭霧水道:“什麼胡來,我可就說了一句?!?

張斐揮了揮手,“我問你,這塵土怎麼回事?城內(nèi)的清潔,可也都是你們警署負責(zé)的,關(guān)鍵也是讓你們花錢去請人去處理,你們在搞什麼?”

曹棟棟原地一蹦,怒指張斐道:“小珥筆,你莫要冤枉人??!”

張斐道:“小衙內(nèi),你別囂張,我告你就只需要一個轉(zhuǎn)身?!?

說話時,大拇指往後一指。

馬小義趕忙上前來,“三哥,這回你可真是冤枉哥哥了,這根本不幹咱們警署的事。”

張斐道:“那關(guān)誰的事?”

“老天爺!”

馬小義手往天上一指。

張斐道:“什麼意思?”

馬小義道:“兩個多月都沒有下過雨了,灰塵能不大麼?”

許芷倩瞧了眼天空,道:“是呀!好像秋末以來,就沒有下過雨了?!?

馬小義道:“可不是麼。俺和哥哥皮糙肉厚,倒是沒啥事,小春哥那細皮嫩肉的,臉上可都乾裂了,現(xiàn)在門都不敢出。”

“這樣?。 ?

張斐神情稍顯尷尬。

“走走走!”

沉冤得雪的曹棟棟是氣沖沖地走了過來,抱著張斐的胳膊就往裡面走,“你不是要告本衙內(nèi)麼,現(xiàn)在去,現(xiàn)在轉(zhuǎn)身。”

“衙內(nèi),你可別激我。”

張斐笑道:“還就沒有我張大珥筆告不下來的?!?

曹棟棟一怔,當即停住腳步,“你要告我啥?”

張斐笑道:“威脅檢控官啊?!?

曹棟棟激動道:“你可別顛倒黑白,分明就是你在威脅本衙內(nèi)。”

張斐道:“可大家只看到你擒住我的胳膊?!?

曹棟棟趕緊鬆開來,旋即又理直氣壯道:“你去告呀!我每年可花了幾百貫,請了大珥筆,專門爲我爭訟。”

“這不是巧了麼,大水衝了龍王廟?!?

張斐打了個哈哈,又一手搭在曹棟棟肩膀上,小聲道:“我娘子在這裡,就不能給我一點點面子麼,是怎麼做兄弟的。”

曹棟棟頓時心領(lǐng)神會,道:“原來是這樣,你早說,這事咱懂?!?

“懂就行?!?

張斐咳得一聲,問道:“你們怎麼來了?”

馬小義忙道:“我們是專程來找三哥喝酒的。”

張斐不禁回頭看了眼許芷倩。

許芷倩立刻道:“你去吧,我先回去了?!?

說真的,張斐最近打官司,都快打吐了,也想放鬆一下,點點頭道:“行吧!我讓龍五先送你回去?!?

送走許芷倩後,馬小義立刻道:“三哥,上我的馬,我馱你去?!?

“馱什麼馱,這麼大的塵土,走路吧,咱也不趕時間。”

“哦?!?

“走路的話,這裡離飄香樓比較近。”曹棟棟眼眸一轉(zhuǎn)道。

張斐淡淡道:“白礬樓?!?

“真是沒趣?!?

“對了!”張斐問道:“這兩個多月都不下雨,你們就不慌麼?” 曹棟棟錯愕道:“慌什麼?”

張斐道:“不怕發(fā)生災(zāi)情嗎?”

曹棟棟道:“這有啥慌的,就是真有災(zāi),咱也沒有辦法??!”

他們家的糧食,都夠吃好些年了。

馬小義不以爲意道:“這時候本就天干,就是要下雨,可能也就幾場小雨,不一定是天災(zāi)?!?

“這倒也是?!?

張斐點點頭,忽然想到,不對!根據(jù)歷史記載,熙寧年間是有一次大旱,王安石還因此被罷相,不會是今年吧。糟糕,如果真是今年的話,那皇帝豈不是尷尬了!

他猛然意識到,這情況似乎有些不對。

“三哥,你咋不走了?!?

馬小義忽見張斐停住了腳步,不由得好奇道。

“沒什麼,走走走!”

張斐一邊走著,一邊暗自尋思,這我要不要去跟皇帝說說,可說了又能怎麼樣,小馬說得對,這天要發(fā)難,誰也阻止不了,而且萬一要沒災(zāi),皇帝估計還會怨我?畢竟皇帝這纔剛剛出來主持朝政,還是等皇帝自己察覺再說吧。不過,我也得想辦法應(yīng)對,可別連累我的計劃,一塊遭殃。

此時,趙頊正在忙於朝政,此番改制,可是他親自主持,不像以前,都是王安石、司馬光等人在幹活,他就只管聽取意見或者結(jié)果,根本就沒有關(guān)注天氣方面的問題,再者說,這秋末到年末,本來就雨少。

而如今他身邊站著的不再是王安石,而是翰林院學(xué)士王珪。

“關(guān)於樞密使一職,大學(xué)士以爲王韶如何?”趙頊向王珪問道。

王珪愣了下,道:“王韶如今正在熙河開邊,是無法抽身回來的?!?

趙頊遲疑少許,道:“可是朝中有人認爲,王韶功勞雖大卻賞薄,而且軍權(quán)甚重,朕。”

“陛下!”

不等趙頊說完,王珪當即打斷他,“如今熙河地區(qū)尚未穩(wěn)定,而且熙河拓邊,也只是西北戰(zhàn)略的第一步而已,這臨陣換帥,乃是戰(zhàn)場大忌。官家可加封王韶職銜,以示恩賞。”

趙頊又道:“朕派一名監(jiān)軍前去?”

王珪立刻道:“陛下莫不是忘記,如今已有軍事皇庭,若有人真的認爲王韶生有異心,大可拿出證據(jù),去皇庭控訴,而且熙河地區(qū)的稅賦,亦是掌握在提舉常平司手中。

陛下設(shè)立這些官署、制度,不就是爲了讓統(tǒng)帥能夠?qū)P淖鲬?zhàn),不用忌憚外面流言蜚語嗎?

如果此時,陛下派一名監(jiān)軍前去,只會讓王韶變得畏手畏腳,熙河拓邊只怕到此終止。”

“大學(xué)士說得是?!?

趙頊輕輕拍了拍腦門,道:“朕朕都忘記之前讓人在當?shù)亟ㄔO(shè)公檢法?!?

說到這裡,他突然看向王珪,“不如就由大學(xué)士來擔(dān)任樞密使?”

王珪忙道:“陛下明鑑,臣之所以支持王韶繼續(xù)留在熙河,乃是爲大局考量,並非是覬覦樞密使一職,臣舉薦韓絳擔(dān)任樞密使,目前朝廷主要用兵都在西北,而韓絳近年一直在西北地區(qū),是深知當?shù)氐那闆r?!?

趙頊點點頭。

正當這時,藍元震突然出現(xiàn)在門前,“啓稟陛下,歐陽相公在一月前於青州去世了?!?

“什麼?”

趙頊倏然起身,眼中滿是哀傷。

很快,趙頊就下達聖令,公佈歐陽修去世的消息,輟朝三日,賜歐陽修諡號“文忠”。

但朝中大多數(shù)官員,對此表現(xiàn)的很冷淡,趁著這機會,他們還在想辦法爭奪官職。

只能歐陽修這嘴炮,得罪了太多太多人。

唯有富弼、韓琦、文彥博、司馬光他們聚在一起,懷念歐陽修,並且爲他寫文章、悼詞。

而在接下來幾場重要會議,全都是在商討的二府三司六部的人選問題。

革新派和保守派也展開激烈的交鋒。

但爭得並不是六部,因爲根據(jù)六部的職權(quán),只要趙頊不傻,也不可能讓呂惠卿去管刑部,讓劉述去管戶部。

關(guān)鍵的博弈是在三司、樞密院、御史臺,這三個職位上,此外,王安石還打算幫曾公亮造勢,讓他去當庭長。

但是曾公亮不想再捲入其中,目前趙頊走向前臺,已經(jīng)是板上釘釘,但也因此打破朝中均衡的局勢,曾公亮也不想晚年不保,故此以年邁爲由,鐵了心要致仕。

同時陳昇之也以病爲由,請求致仕。

他們其實這也算是爲趙頊讓開道路。

最終,趙頊還是讓趙抃擔(dān)任大庭長,其實不管從各個方面看,都沒有更合適的人選,而且趙抃人稱鐵面御史,但卻能夠在朝中擔(dān)任這麼久的宰相,即便他是非常反對新政,可見他跟皇帝的關(guān)係,還是比較穩(wěn)固的。

但是,接下來就有些尷尬。

二級和三級皇庭,都找不到人來擔(dān)任。

不是說,大宋沒人才,而是這些人才,不太懂公檢法。

更要命的是,之前司馬光就已經(jīng)決定,將京畿地的骨幹成員,調(diào)去東南六路建設(shè)公檢法。

留下的庭長,全都是副官,資歷太淺,真就一個人都找不到。

於是,就有人提議先不設(shè)二級皇庭,然後將張斐升上去當京畿地大庭長。

從這個提議就不難看出,很多投機倒把的官員開始拍皇帝的馬屁。

但被司馬光給拒絕了,因爲檢察院正在帶新人,張斐要去當庭長,檢察院勢力大減。

又有人舉薦許遵,但立刻被文彥博給反駁了。

如果許遵出任庭長,檢察長肯定就是張斐,倒不是說張斐不夠資格,而是你們翁婿,一個當檢察長,一個當庭長,公檢法被你們家給壟斷了。

許遵自己也不答應(yīng),我女婿這麼厲害,不是我當庭長,他也能贏,要是我當庭長,他天天贏,這不是黑幕,也成黑幕了。

最終,還是決定暫時都不設(shè),還是全由趙抃來管。

由此可見,公檢法真是外強中乾,人才全在外面,京城連一個稍有資歷的庭長都選不出。

更有趣的是,這澇的澇死,旱的旱死。

公檢法空缺這麼多,愣是找不到人來補,但二府三司六部的官職,卻競爭非常激烈。

經(jīng)過整整一個月的反覆爭論,終於確定好人選。

其中最具爭議的,就是三司使的職位。

王安石舉薦的是薛向,但是文彥博、司馬光他們是堅決反對。

最終還是被薛向拿下。

這主要是趙頊也偏向薛向,這其實是因爲上回聽證會,薛向表現(xiàn)的非常不錯,贏得趙頊的欣賞。

而樞密使則由韓絳出任,這是皇帝親自點名的。

與以往大不一樣的是,以前同平章事是沒有固定數(shù)量,三四個,四五個,都有可能。

但這回就只設(shè)立兩位。

一位是王安石,另一位則是文彥博。

而且根據(jù)規(guī)定,同平章事後面是要加榮譽職銜,這個職銜就是區(qū)分首相、次相、末相。

加昭文館大學(xué)士,就是首相。

兼修國史就是次相。

集賢殿大學(xué)士就是末相。

在此之前,有富弼、曾公亮、文彥博、趙抃、陳昇之擔(dān)任同平章事,首先就是富弼,曾公亮和文彥博是次相,趙抃、陳昇之是末相。

王安石和司馬光是參知政事,副相。

這回就只有兩個,且不加榮譽職銜。

並且還收回了富弼等人的同平章事,因爲要任命富弼爲立法會長,政法分離,富弼自然就不能再待在政事堂。

這真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就是左右僕射。

只不過這是一個過渡階段,沒有明說罷了。

王安石對此稍有不滿,他寧可面對老冤家司馬光,也不願意面對文彥博,一來,文彥博更加保守,二來,文彥博權(quán)謀更加厲害,三來,差著輩分,王安石遇到文彥博,還得尊稱。

而御史中丞,則是被富弼的女婿馮京拿下,這其實也算是對富弼的一種補償,也是變相加強立法會長的權(quán)威,因爲根據(jù)制度,主持立法會的是立法會長與刑部尚書和御史中丞。

如今刑部尚書鐵定司馬光,御史中丞是女婿,對富弼的制衡是很小的。

當然,這也是確保,立法會在初始階段,能夠更順利的立法。

同時,設(shè)六名參知政事,分別掌管六部。

刑部、戶部、吏部是毫無懸念的。

呂公著掌管吏部。

司馬光掌刑部。

呂惠卿掌戶部。

至於工部,則是由曾鞏來擔(dān)任。

原本王安石還打算讓曾鞏以知開封府,去掌工部,哪裡知道趙頊是鐵了心要改制,就不可能以開封府兼掌工部,於是王安石又推薦了章惇出任知開封府。

但是章惇到底資歷不夠,直接就被文彥博他們給否決了,最終是由王安石的親家吳充出任知開封府。

但是王安石這一圈親戚,沒幾個支持他的,吳充也是反對新法,並且非常推崇歐陽修的那一套理念。

兵部尚書,則是由身在熙河地區(qū)曹評擔(dān)任。這個職位,那必然是趙頊欽點,因爲兵部掌管皇家警察。

禮部,則是交給王珪。

這六部尚書,全都是副相充任,隨時可以進出政事堂,其實也是對兩位同平章事的一種制衡。

至於那些被廢除的官署,能力出衆(zhòng)的,則是進入六部當侍郎,還有一些,則是調(diào)往地方上。

至此,所有官員的任免,全部安排。

趙頊準備大展身手。

然而,一場半天小雪,猶如當頭棒喝,令趙頊陷入深深的迷茫之中。

都說瑞雪兆豐年,之前就已經(jīng)有三個月沒有下過雨,人們都在盼著一場大雪。

結(jié)果,就落了半天小雪,到了下午,地面上都已經(jīng)幹了。

這尼瑪妥妥的兇兆?。?

第332章 大展拳腳第301章 恩怨分明第291章 陰溝裡開車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舞臺第五百八十九章 三法之爭(三)第785章 啓動第四百一十九章 司法新貴第四百七十八章 另有隱情第777章 再見故人第二百二十一章 時代變了第六百零一章 商稅則例第723章 各行其是第729章 到底是誰的錯?第七十四章 惹不起惹不起第656章 打工人之難第318章 醜聞?wù)谔?/a>第一百九十二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一百九十五章 好人不長命第五十五章 明槍易躲第六百二十二章 官威大振第334章 滲透第265章 難兄難弟第一百二十五章 從此世上再無蘇東坡第768章 清者自清第五百七十章 收穫的季節(jié)第707章 禍從口出(上)第729章 到底是誰的錯?第一百一十二章 疏議論(二更 求訂閱)第四百八十六章 庭審(上)第五百五十九章 三冗第一戰(zhàn)(十二)第二百一十七章 猛男王安石第307章 雙子星加持第五百八十九章 三法之爭(三)第一百四十五章 鼓聲震京城第750章 用實力說話第五百四十五章 法中取利(三)第727章 死局?第645章 三年之期已到第五百七十八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681章 謀反案(終)第一百六十五章 誰是贏家第一百零六章 狂徒張三第六百一十章 官有政法,民從私契第二十一章 關(guān)係纔是王道第四百二十一章 溫飽線第355章 治亂世,用重典?第331章 利益輸送第三百七十四章 離京赴任第九十三章 不針對誰(求追讀)第798章 法定權(quán)力第四百二十章 誰若不服,就送公檢法第344章 請叫我張老師第719章 逆之則亡第六百二十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五百零二章 繼續(xù)!不要停!第729章 到底是誰的錯?第287章 公檢法誕生時第331章 利益輸送第317章 相愛相殺第五百五十四章 三冗第一戰(zhàn)(七)第744章 勸你善良第一百二十一章 潛龍勿用第六百零二章 種稅得稅第二百二十四章 合法避稅第五百一十九章 文武與法(四)第四百一十九章 司法新貴第九十七章 叫多了就習(xí)慣了第六百二十四章 問答會第641章 雞生蛋,蛋生雞第九十五章 帶你們飛(求追讀)第688章 夾縫之中第五百六十二章 三冗第一戰(zhàn)(完)第五百五十八章 三冗第一戰(zhàn)(十一)第五百四十四章 法中取利(二)第三十一章 投案自首第二十四章 一拍即散第800章 火器時代第五百八十二章 坐山觀虎鬥第一百八十四章 權(quán)力的誘惑第二百五十三章 迴歸主旋律第五百八十六章 三角關(guān)係第664章 赴任第一案第二百一十九章 生死與稅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個也別想逃第338章 滲透第五百五十七章 三冗第一戰(zhàn)(十)第一百九十七章 彼岸第368章 知易行難第一百四十四章 以牙還牙第333章 商與政第六百三十一章 流氓官署第一百五十五章 誰來都一樣第五十七章 買到即是賺到第648章 直面問題第五百九十九章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第286章 爭權(quán)奪利第755章 攪屎棍登場第五十八章 真香......第一百六十一章 教育第370章 立法權(quán)
第332章 大展拳腳第301章 恩怨分明第291章 陰溝裡開車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舞臺第五百八十九章 三法之爭(三)第785章 啓動第四百一十九章 司法新貴第四百七十八章 另有隱情第777章 再見故人第二百二十一章 時代變了第六百零一章 商稅則例第723章 各行其是第729章 到底是誰的錯?第七十四章 惹不起惹不起第656章 打工人之難第318章 醜聞?wù)谔?/a>第一百九十二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一百九十五章 好人不長命第五十五章 明槍易躲第六百二十二章 官威大振第334章 滲透第265章 難兄難弟第一百二十五章 從此世上再無蘇東坡第768章 清者自清第五百七十章 收穫的季節(jié)第707章 禍從口出(上)第729章 到底是誰的錯?第一百一十二章 疏議論(二更 求訂閱)第四百八十六章 庭審(上)第五百五十九章 三冗第一戰(zhàn)(十二)第二百一十七章 猛男王安石第307章 雙子星加持第五百八十九章 三法之爭(三)第一百四十五章 鼓聲震京城第750章 用實力說話第五百四十五章 法中取利(三)第727章 死局?第645章 三年之期已到第五百七十八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681章 謀反案(終)第一百六十五章 誰是贏家第一百零六章 狂徒張三第六百一十章 官有政法,民從私契第二十一章 關(guān)係纔是王道第四百二十一章 溫飽線第355章 治亂世,用重典?第331章 利益輸送第三百七十四章 離京赴任第九十三章 不針對誰(求追讀)第798章 法定權(quán)力第四百二十章 誰若不服,就送公檢法第344章 請叫我張老師第719章 逆之則亡第六百二十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五百零二章 繼續(xù)!不要停!第729章 到底是誰的錯?第287章 公檢法誕生時第331章 利益輸送第317章 相愛相殺第五百五十四章 三冗第一戰(zhàn)(七)第744章 勸你善良第一百二十一章 潛龍勿用第六百零二章 種稅得稅第二百二十四章 合法避稅第五百一十九章 文武與法(四)第四百一十九章 司法新貴第九十七章 叫多了就習(xí)慣了第六百二十四章 問答會第641章 雞生蛋,蛋生雞第九十五章 帶你們飛(求追讀)第688章 夾縫之中第五百六十二章 三冗第一戰(zhàn)(完)第五百五十八章 三冗第一戰(zhàn)(十一)第五百四十四章 法中取利(二)第三十一章 投案自首第二十四章 一拍即散第800章 火器時代第五百八十二章 坐山觀虎鬥第一百八十四章 權(quán)力的誘惑第二百五十三章 迴歸主旋律第五百八十六章 三角關(guān)係第664章 赴任第一案第二百一十九章 生死與稅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個也別想逃第338章 滲透第五百五十七章 三冗第一戰(zhàn)(十)第一百九十七章 彼岸第368章 知易行難第一百四十四章 以牙還牙第333章 商與政第六百三十一章 流氓官署第一百五十五章 誰來都一樣第五十七章 買到即是賺到第648章 直面問題第五百九十九章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第286章 爭權(quán)奪利第755章 攪屎棍登場第五十八章 真香......第一百六十一章 教育第370章 立法權(quán)
主站蜘蛛池模板: 集安市| 昌邑市| 广西| 樟树市| 西林县| 来凤县| 迁安市| 当雄县| 封开县| 安泽县| 金平| 平果县| 民县| 曲周县| 古蔺县| 平湖市| 措美县| 永福县| 临漳县| 洞头县| 汕头市| 顺平县| 象州县| 舟曲县| 怀仁县| 梁河县| 霍林郭勒市| 聂荣县| 陕西省| 牟定县| 芦山县| 清水县| 时尚| 额尔古纳市| 万年县| 电白县| 合肥市| 文成县| 和静县| 锦屏县| 获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