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二十一章 溫飽線

“哥哥,那麼多申報點,你不去,偏偏上這來,朝廷大員可就住在這附近,看看邊上多少官員盯著的,這裡也是不可能出問題的。”

馬小義熘達(dá)一圈,發(fā)現(xiàn)附近的茶肆、酒館都坐滿人,幾乎都是朝廷官員,關(guān)鍵這附近住了不少官員,不免向曹棟棟抱怨道。

曹棟棟道:“你去別的地方看看,哥哥在這裡待著。”

馬小義納悶道:“爲(wèi)何?”

曹棟棟道:“你懂什麼,哥哥就是故意將張三拉到這裡來的,讓他去應(yīng)付那些叔叔伯伯,哥哥現(xiàn)在可不能跟張三分開,不然的話,肯定會被那些叔叔伯伯給擒住的,我咋知道解釋。”

馬小義可也機靈,立刻道:“那俺也不離開三哥。”

曹棟棟道:“你一個小隊長,誰會問你,問你你就說不知道,你快去別的地方看看,可別去岔子。”

馬小義考慮了一番,“那行,哥哥,我?guī)巳e的地方看看。”

“快些去吧。”

“李哥,你那邊咋樣?”

一個年輕人頂著滿頭大汗地跑向一個年紀(jì)稍長的漢子,微微喘氣地問道。

那漢子撓著頭道:“俺不太清楚,俺方纔說俺家還養(yǎng)了兩隻母雞,可那警察卻在紙上畫了一把叉,也不知這是啥意思?”

“是麼?俺方纔也差不多,一般朝廷算戶等,家裡的絲被也都得算上,結(jié)果那警察都不問,我還怕他故意不問,到時找說俺謊報,俺還主動告訴他,他說這些都不用記的,好像就記屋子、田和車馬。”

“要是這麼記的話,俺們家可就沒啥錢。”

“是呀!不會到時還得上家裡再檢查一道吧!”

“應(yīng)該不會,好像也來不及了。”

“走走走,咱們?nèi)枂杽e人,看看是不是跟俺們一樣。”

“對對,多找?guī)讉€人問問,可別就俺們兩個,那肯定有詐。”

百姓來的時候,是緊張,是忐忑,但走得時候,又猶如做夢一般。

太快了!

太簡單了!

沒有前奏,沒有高chao,僅有的互動也是十分枯燥無味,那些警察的語氣就跟問你“吃了飯沒有”一樣。

不可思議!

百姓們申報之後,都沒有離開,相互聚在一起,詢問彼此到底申報了什麼,生怕自己和別人不一樣。

這其實很諷刺,這足以證明,之前計算戶等時,肯定有很多貓膩。

吃一塹長一智,百姓們可不會再上這當(dāng)。

可結(jié)果一問,大家都一樣。

路旁的茶棚下,坐著幾個白髮老者,他們默默聽著這些百姓相互之間的交流,臉上也透著疑問。

這幾個老者正是富弼、文彥博、呂公著和趙抃。

這裡是左一廂西北角,就在潘樓邊上,離皇城非常近,宰相們基本上都住在這附近,他們今兒一早就相約來此,看看這主動申報到底是怎麼回事。

他們一直都很期待,以前就沒發(fā)生過。

然而警署的申報方式,在看他們眼裡,這可不是毫無波瀾,而是大吃一驚啊!

呂公著緊鎖眉頭道:“看來他們的目標(biāo)是非常明確。”

文彥博點點頭道:“之前朝廷規(guī)定的傢什、農(nóng)具、茶器,他們統(tǒng)統(tǒng)都不問,就只問屋業(yè)、田地、車馬,可普通百姓哪會有這些。”

富弼搖搖頭道:“還不止如此,他們還問了每年所要繳納的稅務(wù),我估計他們在統(tǒng)計的時候,或許會將這部分稅務(wù)給扣除。”

呂公著道:“要是這麼算的話,大多數(shù)市民都會成爲(wèi)免稅戶,而根據(jù)募役法的條例,這多半將由富戶、官戶來承擔(dān)。”

趙抃點點頭道:“那這募役法倒是好法,不會加重百姓的負(fù)擔(dān)。”

富弼與呂公著相視一眼,都透著一絲擔(dān)憂。

這到底權(quán)力不在百姓手中,你這麼強的針對性,那對方反撲起來,可也會非常兇狠的。

如果大家這麼聽話,那慶曆新政也不會失敗。

潘樓!

“豈有此理!”

只見一個鬚髮黑白參雜,道貌岸然的老者一拍桌子,憤憤不平道:“此與衙前役有何異?如此簡單草率的詢問,最終這免役稅不還是平攤在富戶頭上。不行,我得上奏參警署一本。”

此人名叫趙文政,算是根正苗紅的皇親國戚,同時又是宗正寺長官知寺事,又兼左諫義大夫,當(dāng)然,這個左諫義大夫只是五品寄祿官,是福利來的。

這宗正寺不但管宗親,還管和尚、道士,不少和尚、道士都向他抱怨,他本就很不爽了,結(jié)果今兒一看,就更是離譜,今日過後,就會有更人來抱怨。

“趙知事切勿衝動,且等等再說”

身邊一個年紀(jì)稍輕的老者趕忙勸說道。

此人名叫李道敬,乃是判禮部事。

趙文政疑惑地看向他。

李道敬就道:“目前警署只是統(tǒng)計,尚未給出具體的計算法,咱們現(xiàn)在上奏彈劾,是師出無名啊!”

坐在李道敬對面的孟乾生就道:“可事實已經(jīng)擺在面前,屋業(yè)、田地、車馬,不都是針對官戶、富戶嗎?普通百姓哪有這些東西,他們就是想籠絡(luò)百姓,然後將這稅全都攤在咱們官戶頭上。可憐那些富戶還傻乎乎地跑去張三的事務(wù)所計算戶等,不知自己已是待宰羔羊。”

“那也不盡然。”

戶部副使謝筠道:“我可是聽說不少同僚,他們都不會據(jù)實已報,他們就只報自己的俸祿,家裡那些田業(yè)、屋業(yè)是一律不報。”

李道敬道:“這會不會太冒險了,萬一真被告了,可就得不償失。”

謝筠道:“他們的許多田地、屋業(yè)、買賣全都是掛在別人名下,即便查到,也難以查到他們頭上去。”

趙文政道:“謝副使,稅務(wù)司到底是算在你戶部名下的,你對這稅務(wù)司知道多少?”

謝筠苦嘆道:“最近人人都來我這個問題,但我是真的不清楚,稅務(wù)司雖是掛在我戶部名下,但是其中官員任命,全都是上面直接任命。”

說到這裡,他稍稍一頓,“但是我絕不認(rèn)爲(wèi)稅務(wù)司能夠手眼通天,他們沒有什麼權(quán)力,又如何去調(diào)查,我看八成就是嚇唬人的。”

孟乾生道:“但是許多人還是被稅務(wù)司給嚇唬到了,不過若是有人帶頭的話,估計大家都不會理會那稅務(wù)司。”

趙文政與李道敬對了對眼神,然後道:“那咱們就找些人試試這稅務(wù)司到底是不是嚇唬人的。”

謝筠又道:“但是我認(rèn)爲(wèi)稅務(wù)司很可能會使出殺雞儆猴手段。”

趙文政呵呵道:“就是賠點錢又如何,且看稅務(wù)司能夠查到多少,如果他們查不了多少的話,那他們這個自主申報就只是一個笑話。”

孟乾生立刻道:“不錯,我就不信他小小一個稅務(wù)司,能夠做到算無遺漏,他們沒有這麼大的本事。”

今兒幾乎所有的官員都在各個申報點打探,因爲(wèi)此法是真的關(guān)乎到他們的權(quán)益,得知這情況,個個都是非常憤怒,而且他們都認(rèn)爲(wèi)這是王安石的主意。

殊不知王安石也很冤,這不是他的打算,他現(xiàn)在也得在朝中籠絡(luò)人心,他不可將官員們都給得罪了。

而且,他是要爲(wèi)國斂財,百姓要都不計算在內(nèi),這收不到多少錢。

此時他正與司馬光、韓絳拷問張斐。

“朝廷統(tǒng)計戶等,是有專門的條例,你爲(wèi)何不用?”

韓絳拿著申報表向張斐質(zhì)問道。

張斐訕訕道:“抱歉!下官只是受僱於人,這這是稅務(wù)司定得規(guī)矩。”

王安石豈不知這都是張斐的主意,但他也不點破,又問道:“那你又是否知道,稅務(wù)司爲(wèi)何要這麼定?”

張斐點點頭道:“這下官倒是知道,因爲(wèi)之前那種統(tǒng)計方式,稅務(wù)司是很難去調(diào)查的,爲(wèi)了避免有人以此剝削百姓,渾水摸魚,故而定下這規(guī)矩。”

司馬光好奇道:“此話怎講?”

張斐道:“根據(jù)之前的統(tǒng)計方式,這百姓的傢俱、農(nóng)具、茶器統(tǒng)統(tǒng)都得計算在內(nèi),然後再折算成錢,但這是要建立在派胥吏去百姓家裡統(tǒng)計,但如今可是自主申報。

而這些物件,都是小物件,百姓來申報的時候,家裡可能沒有,等到抽查時,他卻買了,然而,買個茶杯也不需要籤契約,就沒法證明,這是申報前買得,還是申報後買得。

一旦出現(xiàn)這種誤會,百姓就會認(rèn)爲(wèi)稅務(wù)司是藉機盤剝剝削他們,也必然會有人這麼做。

反之,宅子、田地、車馬,這些都非常容易調(diào)查清楚。”

司馬光是恍然大悟,稍稍點頭。

確實!

之前那種計法,並不適合自主申報,也不適合抽查,今天統(tǒng)計完,今年都不能買杯子了,這根本行不通啊!

但這宅子、車馬、田地,這三大件可是非常好查,一般情況下,是瞞不住的。

韓絳很是委婉地說道:“但是你這麼個計法,只怕這戶等不好算啊!”

這四等戶,三等戶是怎麼來的,不就是各種折算出來的,一個茶杯算你一百文,一牀被子算你一貫錢,反正是各種加,加著加著你就發(fā)現(xiàn)自己是有錢人了。

歷史上的募役法就遇到這種情況,那些官吏不知道是爲(wèi)了巴結(jié)王安石,還是要陷害王安石,反正五等戶的鄉(xiāng)民,就直接算成三等戶,這真是要命啊!

但他們可也不是閉著眼算,他們也是拿著依據(jù)算,誰讓你家有杯子,有衣櫃。

而如今這種計法,確實沒有無法肆意評估戶等,但問題是,五等戶就將會劇烈增加。

這真是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啊!

張斐嘆了口氣。

韓絳問道:“你爲(wèi)何嘆氣?”

張斐道:“其實這法子也都是被逼出來的呀!”

“此話怎講?”

“之前不是有人彈劾此法,會增添百姓的負(fù)擔(dān)嗎?”

“人就在這裡。”

王安石立刻指向司馬光。

司馬光不理會王安石,道:“故此你們才改變計法,避免增添百姓的負(fù)擔(dān),是也不是?”

張斐點點頭:“是的。”

司馬光道:“也就是說,之前那種計法,確實會增添百姓的負(fù)擔(dān),是也不是?”

張斐點點頭:“是的。”

司馬光挑釁地瞧了眼王安石。

王安石不服氣道:“那你倒是說說,這是爲(wèi)何?”

韓絳瞧了眼這兩位,這裡不是我做主嗎?

張斐解釋道:“之前那種計法,將鋤頭、茶具統(tǒng)統(tǒng)都給算上,但這些並不代表百姓現(xiàn)在的生活狀態(tài),因爲(wèi)這些也買不了多少錢。

許多百姓家裡器具是多,但都是很老舊的,一文不值的,每月收入就那麼一丁點,結(jié)果算成三等戶,百姓能不抱怨嗎?交了稅,飯都吃不上了。

但車馬、宅子、田地這三大件,是足夠代表百姓的財富,天天乘馬車出門,你說自己是窮人,鬼都不會信,這養(yǎng)馬比養(yǎng)人還要貴。

而收入更是劃分戶等的關(guān)鍵因素,如果以收入來劃分的話,朝廷是可以準(zhǔn)確的算出,向什麼收入的家庭收多少錢,是不會影響到百姓的正常生活狀態(tài)。

比如說一些富豪每年收入上萬貫,就是向他徵收個兩三百貫錢,也不會影響到他。但如果百姓每年收入只在三十貫錢,徵收兩三貫錢,可能都會讓百姓少吃幾頓飯,但如果你只徵收個二三十文錢,那也影響不到。

故此這種計法還將每年交的稅也算在裡面,如果減除每年要繳的稅,剩下的錢,可以以溫飽來劃分,那就不太可能引發(fā)民怨。溫飽線即以下的就算了,但溫飽以上的,收個十幾文錢,百姓也不會怨的。”

司馬光聽得是連連點頭,“言之有理啊!”

王安石也覺得不錯。

如果能夠計算準(zhǔn)確的話,就是少收一點,靠人數(shù)湊上去,也行啊!

問題就在這裡,你能不能計算準(zhǔn)確?

韓絳就問道:“百姓每年收入多少,全靠百姓自己申報,你能保證百姓就不會瞞報虛報嗎?”

張斐趕緊搖頭道:“這我無法保證,這可是屬於稅務(wù)司的問題,稅務(wù)司表示他們可以做到的。”

王安石都不相信,“此話當(dāng)真?”

張斐道:“稅務(wù)司方面是跟警署這麼說的,具體他們怎麼做,我也不大清楚。”

王安石、韓絳、司馬光面面相覷。

越問這稅務(wù)司就越發(fā)神秘。

這手底下藏著一個這麼強大的部門,我們竟然都不知道。

這怎麼可能?

第六百一十七章 火上澆油第五百九十一章 三法之爭(五)第一百四十一章 起風(fēng)了第813章 番外一第三百七十四章 離京赴任第691章 聽證會(一)第一百六十九章 暗流洶涌第三百九十一章 張漁翁第781章 激勵法第776章 老爺們!捲起來吧!第780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第一十四章 我姓張,囂張的張第259章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第769章 八議制度第793章 一把火都不能少第五百二十七章 文武與法(十二)第313章 正經(jīng)人誰踢球啊!第一百九十七章 彼岸第六百零八章 一物降一物第273章 同是天涯淪落人第369章 絕佳機會第724章 錯不在我第298章 城市改革第697章 軟著陸(上)第二十章 重見天日第741章 輿論先行第742章 糧酒法案第四百二十五章 中產(chǎn)階級的復(fù)興第二百一十七章 猛男王安石第725章 迴旋鏢第369章 絕佳機會第五百二十章 文武與法(五)第五百四十八章 三冗第一戰(zhàn)(一)第一百八十九章 再次交鋒第四百四十三章 稅戰(zhàn)(十七)第754章 痛打落水狗第750章 用實力說話第四百五十章 稅戰(zhàn)(二十四)第一百二十五章 從此世上再無蘇東坡第五百四十五章 法中取利(三)第696章 聽證會(六)第769章 八議制度第九十三章 不針對誰(求追讀)第六百二十六章 無間稅第714章 空城計第一百一十章 平起平坐(三更!感謝“財叔寧”盟主)第八十六章 這簡直就是打劫(求追讀)第五百一十五章 狂人張三第666章 謠言盛於智者第六百二十五章 答中奪權(quán)第四百一十四章 欲讓其滅亡第807章 最終判決第二百二十四章 合法避稅第642章 矛盾激化第八十五章 詔安第四百六十六章 新舊團結(jié)靠張三第308章 富豪的慈善第705章 直面皇權(quán)第六百三十章 收網(wǎng)第五百八十一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第四百一十四章 欲讓其滅亡第322章 公與私第二百三十五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六百三十三章 不見棺材不掉淚第四百二十四章 送佛送到西第737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第306章 互助第一百七十九章 左右逢源第二百四十九章 賊喊捉賊第一百零八章 幸虧沒打(求訂閱)第一百一十四章 撤!第二百四十七章 慈善不是這麼玩滴第二百二十章 夠狠、夠奸、兄弟多第640章 規(guī)則!規(guī)則!還是規(guī)則!第285章 依法辦事第一百二十三章 公檢法第746章 與我無關(guān)第四百一十五章 變法競賽第761章 渡劫之難第一百五十二章 有事請找我的珥筆第一百六十四章 結(jié)案呈詞第660章 戰(zhàn)與和第一百九十八章 失而復(fù)得第一百四十五章 鼓聲震京城第352章 三足鼎立第307章 雙子星加持第二百四十二章 代價第365章 欠債還錢第717章 東南風(fēng)起第五百八十三章 借商殺人第661章 左右爲(wèi)男第四百一十七章 激活公檢法第四百五十九章 證券OR貨幣第一百三十章 小露一手第一百三十七章 一舉兩得第288章 專治槓精第四百五十六章 貨幣戰(zhàn)(上)第四百三十三章 稅戰(zhàn)(七)第338章 滲透第九十八章 治國先治吏
第六百一十七章 火上澆油第五百九十一章 三法之爭(五)第一百四十一章 起風(fēng)了第813章 番外一第三百七十四章 離京赴任第691章 聽證會(一)第一百六十九章 暗流洶涌第三百九十一章 張漁翁第781章 激勵法第776章 老爺們!捲起來吧!第780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第一十四章 我姓張,囂張的張第259章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第769章 八議制度第793章 一把火都不能少第五百二十七章 文武與法(十二)第313章 正經(jīng)人誰踢球啊!第一百九十七章 彼岸第六百零八章 一物降一物第273章 同是天涯淪落人第369章 絕佳機會第724章 錯不在我第298章 城市改革第697章 軟著陸(上)第二十章 重見天日第741章 輿論先行第742章 糧酒法案第四百二十五章 中產(chǎn)階級的復(fù)興第二百一十七章 猛男王安石第725章 迴旋鏢第369章 絕佳機會第五百二十章 文武與法(五)第五百四十八章 三冗第一戰(zhàn)(一)第一百八十九章 再次交鋒第四百四十三章 稅戰(zhàn)(十七)第754章 痛打落水狗第750章 用實力說話第四百五十章 稅戰(zhàn)(二十四)第一百二十五章 從此世上再無蘇東坡第五百四十五章 法中取利(三)第696章 聽證會(六)第769章 八議制度第九十三章 不針對誰(求追讀)第六百二十六章 無間稅第714章 空城計第一百一十章 平起平坐(三更!感謝“財叔寧”盟主)第八十六章 這簡直就是打劫(求追讀)第五百一十五章 狂人張三第666章 謠言盛於智者第六百二十五章 答中奪權(quán)第四百一十四章 欲讓其滅亡第807章 最終判決第二百二十四章 合法避稅第642章 矛盾激化第八十五章 詔安第四百六十六章 新舊團結(jié)靠張三第308章 富豪的慈善第705章 直面皇權(quán)第六百三十章 收網(wǎng)第五百八十一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第四百一十四章 欲讓其滅亡第322章 公與私第二百三十五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六百三十三章 不見棺材不掉淚第四百二十四章 送佛送到西第737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第306章 互助第一百七十九章 左右逢源第二百四十九章 賊喊捉賊第一百零八章 幸虧沒打(求訂閱)第一百一十四章 撤!第二百四十七章 慈善不是這麼玩滴第二百二十章 夠狠、夠奸、兄弟多第640章 規(guī)則!規(guī)則!還是規(guī)則!第285章 依法辦事第一百二十三章 公檢法第746章 與我無關(guān)第四百一十五章 變法競賽第761章 渡劫之難第一百五十二章 有事請找我的珥筆第一百六十四章 結(jié)案呈詞第660章 戰(zhàn)與和第一百九十八章 失而復(fù)得第一百四十五章 鼓聲震京城第352章 三足鼎立第307章 雙子星加持第二百四十二章 代價第365章 欠債還錢第717章 東南風(fēng)起第五百八十三章 借商殺人第661章 左右爲(wèi)男第四百一十七章 激活公檢法第四百五十九章 證券OR貨幣第一百三十章 小露一手第一百三十七章 一舉兩得第288章 專治槓精第四百五十六章 貨幣戰(zhàn)(上)第四百三十三章 稅戰(zhàn)(七)第338章 滲透第九十八章 治國先治吏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容城县| 定南县| 南康市| 称多县| 巩义市| 青海省| 扶沟县| 茂名市| 商南县| 乌拉特前旗| 南安市| 南溪县| 玛纳斯县| 通辽市| 铜陵市| 洪泽县| 应城市| 漯河市| 安乡县| 高安市| 大埔县| 广元市| 刚察县| 库伦旗| 且末县| 琼结县| 息烽县| 阳朔县| 巴东县| 义乌市| 冀州市| 白河县| 阳谷县| 乌兰察布市| 富宁县| 宜宾市| 怀宁县| 沿河| 西藏| 深圳市| 汤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