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九二章 輪迴

斯蒂芬*霍肯,曾站在基礎科學最前沿的人,說出的每一句話,都擲地有聲。

但是,方然心中的迷惑、忐忑與不安,卻無法因此而消散,他思索了一會兒,還是提出自己那些或許淺薄、甚至幼稚的看法。

在淨土世界,這樣做,一點也沒什麼不妥:

“霍肯教授,你的話,我大概能梳理出一個輪廓。

但,我們真的很快就會抵達通天塔的盡頭,得見那無法逾越、洞穿的天頂嗎?

不是也有這樣的說法,或者說比喻,將無邊無際的客觀世界比作海洋,人類所知的科學、技術、知識與現象,則是這浩瀚大洋中的一片綠洲;

每當人類在某一領域,前進一步,拓展出‘已知世界’的新疆域,就會發現,這‘已知世界’與浩渺未知之間的邊界——海岸線,也隨之進一步拓寬,更多的未解之謎,就此呈現,激勵著人類繼續向前,邁向那或許永遠無法抵達的天際線。

這比喻,在你這樣的資深專家看來,肯定是很幼稚的罷。”

“那倒不盡然,你說下去。”

“迄今爲止,人類掌握的一切客觀規律,都並非客觀現實、而是客觀現實在人類認知、理解與思維範疇內的映射。

正如科學界反覆強調的那樣,客觀現實,或者說,這世界‘根本的、本來的樣貌’,是人類永遠也無法企及,永遠只能根據一切已有的觀察所得,來歸納、演繹,只能逐漸接近而永遠無法百分之百的貼合現實。

從這一角度,難道不可以認爲,科學的發展,會永無止境?”

“哎,你這樣說,可讓我很爲難啊,

哈哈~!”

勇敢的說出自己所想,聽到這番話,斯蒂芬*霍肯反而一下子放鬆下來,他矯健的跳下馬,向方然擺擺手,

“已經中午十二點了,你在‘混沌’裡也許不會餓,我可是要吃飯的;

來,在這兒等我一會兒吧,邊吃邊談。”

“哦、是這樣,那你這就點餐吧。”

“表世界”,和虛幻的“裡世界”,畢竟一個是現實,一個是虛幻,方然忘記了生活在“芒種”封閉城的霍肯教授,現在是血肉之軀,他也跳下馬來,和教授在幾株有著開闊樹冠的喬木下漫步。

不一會兒,嗡嗡作響的無人機翩然而至,放下物流箱後,輕盈離去。

一切生活起居,都有智能機械組成的體系,提供無微不至的服務,“表世界”的運行方式,和“裡世界”很像,這也是淨土民衆早年間的一致意向。

操控生化仿真人,現在,鋼筋鐵骨的身體當然無須吃飯,“替身機器”裡的自己,說白了,也只是一團生物電,方然意念甫動、就消除了飢餓感,正打算繼續和霍肯教授攀談,後者卻端著飯盒,招呼遠處山坡上的一羣半大孩子:

“喂,孩子們,你們是來這兒寫生?

我想一起過去吃飯!”

一邊招呼,一邊端著飯盒離開,教授扭頭向方然咧嘴一笑,讓他“便宜從事”。

方然呢,則有點茫然的看著斯蒂芬*霍肯走到孩子們中間,和少年少女們一起坐下,邊吃邊談,分明還挺享受這野餐的氛圍。

其樂融融,連旁邊的仿真人也一樣,但是哪裡有點怪,

哦,是因爲“兒童”的緣故。

兒童,半大孩子,豆蔻年華的少年少女,這些概念曾在人類世界塵封多年,彈指間,大半個世紀過去,蓋亞表面並未再降生任何真正的“新生命”,但,至少在“表世界”的城市裡,不論身體、還是心智意義上的兒童,

每一天都在新生。

說起來,自從1562年11月7日,“表世界”正式啓用,到現在也不過才十五年,當年最早一批進入封閉城的幼兒,現在也不過才十八歲。

譬如斯蒂芬*霍肯,就是1562年末進入“表世界”,多年來一直在這世界生活、成長。

從小到大,血肉之軀的成長之路,會對當事者的自我意識有怎樣的影響,這是淨土科研機構長期追蹤的課題。

有一點是確鑿無疑的,即便自我意識連接到新的身體,當事者的“自我”,也不會遷移到血肉之軀的腦神經系統中,從這方面講,身體的腦神經系統與“意識模擬器”的關係,是很奇怪,方然也所知有限。

儘管腦神經系統甚少參與意識活動,其仍承擔所謂的“在線記憶”功能。

所以,當一具身體在六十年後,因衰老而“回收”,使用者還是會損失一部分幾十年來的人生經歷與記憶。

以幼兒的形態,來到這世界,經歷一段爲期五十七年、終末年齡正好六十歲的人生,然後切斷與身體的連接,重歸“裡世界”、並自然進入下一個意識遷延的三年週期,這,便是今日淨土民衆的人生軌跡。

爲什麼要這樣設定,一開始,方然也曾考慮過很多方案。

其中的一種,需要永不衰老的軀體——這很困難,但並非完全沒可能;

另一種,則徹底拋棄傳統的“人”之身份,永遠以生物電的形式,在“混沌”構建的虛擬世界中生活。

最後,淨土世界的民衆,選擇了現在這樣一套方案,差不多就是在“永不下車”的大前提下,儘可能保留人類的傳統形態,“表世界”裡的軀體,不僅會成長,也會衰老,到六十歲的預期壽命時,則一概被回收。

這樣的人生軌跡,用列強文裡的詞彙來描述,

差不多就是“輪迴”。

生死寂滅,從此生到來生,不經意間的一次選擇,演繹出舊時代無數教義所描繪的情形。

這並不能證明,教義的囈語竟會如此前瞻,恰恰相反,看上去,淨土文明的民衆,還是延續著舊時代因此而生的念頭:人生苦短,死亡又不可逃,索性就只有期待那莫須有(絕沒有)的來生,纔有勇氣生存。

時至今日,此生,已沒有了任何痛苦,然而“輪迴”的概念卻深入人心,何況要完整的體驗一段人生,從生到死,

本來就是人最習以爲常的一段經歷。

第三九三章 預感第七九六章 雜糅第五四六章 農業第二六四章 崗位第五七〇章 木船第七十九章 復生第二九二章 反抗第二〇三章 律條第八八八章 火山第一五八章 身份第九五四章 字符第三七〇章 脫殼第七七八章 語言第八〇二章 不竭第一四五章 隱匿第三四〇章 軟肋第五四四章 等待第一六〇章 身份第四七八章 歷史第一章 列車第八四五章 限制第七三二章 角色第八六〇章 明白第四七四章 區別第三四四章 戰火第八六二章 拯救第五五六章 疲倦第八四九章 選擇第三四九章 害怕第七八七章 甲子第四七二章 原研第五九六章 關鍵第二三一章 鼓勵第八二九章 醒來第四二二章 聚集第七十九章 復生第八八三章 紀念第二五四章 貿易第二〇一章 破壞第七一二章 工程第一九〇章 費城第六一〇章 海軍第二五〇章 大勢第三二九章 透明第八八〇章 探索第四五六章 濱海第七八九章 修復第八十七章 保密第二九三章 分離第八〇二章 不竭第五七六章 草芥第一五〇章 無價第五七四章 炮灰第二五四章 貿易第六〇二章 機降第七四一章 天壤第八四八章 探討第八四五章 限制第六六二章 期限第五二三章 盤桓第五五六章 疲倦第五二六章 警惕第四〇九章 紀年第四九四章 創造第九十二章 信箱第三七三章 斷網第七八九章 修復第三十二章 記憶第二六九章 業務第六九二章 同類第八二四章 復仇第一四一章 活著第三九四章 核戰第六八〇章 反常第一七三章 整體第四十四章 堅守第六二三章 工廠第七六三章 規劃第九十四章 清除第五二七章 實力第九五五章 宣泄第一二四章 平衡第七五四章 預計第五九三章 憐憫第五六三章 種植第七二九章 過去第八三二章 巨力第三〇六章 對策第五五一章 必然第二七七章 車隊第八〇一章 工業第二三五章 根源第四三五章 比例第八八八章 火山第七一二章 工程第八七四章 擴張第八〇六章 關聯第七一〇章 建設第五六二章 永續第五七七章 回收
主站蜘蛛池模板: 隆回县| 忻城县| 古浪县| 宜章县| 修水县| 达拉特旗| 兰西县| 高青县| 马边| 昌乐县| 温泉县| 柘城县| 河北省| 五峰| 灵山县| 建湖县| 罗源县| 海盐县| 东宁县| 吉木萨尔县| 汤阴县| 谷城县| 子洲县| 镇原县| 青河县| 莒南县| 玉林市| 武清区| 穆棱市| 万宁市| 寻乌县| 繁峙县| 文化| 阿拉尔市| 桐乡市| 扎兰屯市| 高碑店市| 五大连池市| 通许县| 枣强县| 隆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