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〇一章 工業

從月面發射火箭,投送幾千噸載荷到遠日軌道,這只是最近十年來,“吳剛”基地進行的許多大規模航天活動之一。

在蓋亞表面,“混沌”的建設如火如荼,而在遙遠太空,“盤古”規劃的月球基地也逐漸發展起來,規模不斷擴大,並在1523年越過“臨界點”,實現了各門類物資的自給自足,不再需要蓋亞的補給。

今天的月面基地,佔地面積超過一百平方公里,深入到月球以下幾公里。

既然在月球表面立足,甚至於,建立起一整套能源、冶金、化工、微電子、航天產業,人類文明已擴張到月球,開採月球資源也變得順理成章。

但是,與早年間的預想相比,月球資源的豐度,則與蓋亞表面相去甚遠,更有一些元素極其缺乏,就連曾被人類寄予厚望的“氦三”,原本打算用於可控核聚變的物質,也任憑其散佈在月面,無人問津。

月球表面的“氦三”,並非天然形成,來自於太陽物質的噴射。

這一天文現象,在蓋亞表面其實也有,畢竟行星自身沒有生成“氦三”的條件,只不過蓋亞有大氣與磁場屏蔽,富集度太低。

今天的月面基地,各類工程機械、產業配套,在資源採掘、提煉與加工方面有很強的實力,卻一直沒動“氦三”,原因自然是人類的可控核聚變研究,沒有實質性的進展,甚至於已基本放棄了這一方向。

不是科學家們氣餒,而是這一技術,在今天就算真的開發出來,也未見得會像舊時代無數人暢想的那樣,給人類世界帶來天翻地覆的劇變。

能源,在人類文明,始終扮演極其關鍵的角色,這一點並毋庸置疑。

甚至於可以說,人類利用能源的方式、規模與後效應,決定文明的發展水平及走向,但這是否就是說,一旦可控核聚變突破,人類文明就可以自然而然的開啓新時代,甚至於像舊時代的幾次工業變革那樣,引發社會劇變呢。

變革,當然會有,然而在資產主義框架內,一切既有的生產關係與社會架構,卻不會有任何變化。

這一點,早在與專家、學者座談時,阿達民就說的很明白。

他勸誡研究者們,不要對這一技術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擯棄舊時代的妄念:

“人類,一旦掌握可控核聚變,就可以獲得近乎免費的無窮無盡之能源,進而實現社會、文明的極大飛越;

這是舊時代許多研究者,乃至民衆,都曾經有過的念頭。

不過在今天,我們則必須、且應該已經認識到,這只不過是一種虛妄的空中樓閣。

持這類觀點的人,在舊時代,的確爲數不少,論據則是基於人類近現代的幾次工業變革,認爲一旦能源出現重大突破,人類社會的生產力,必定飛越,進而帶來整個人類社會面貌的巨大改變。

但即便在當時,一個合格的海因裡希主義者,也不難發現其中的謬誤。

進而,清醒的意識到,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相互作用,會如何決定‘可控核聚變’與‘人類社會’之間的聯繫。

認爲人類社會的一切,都取決於生產力,而生產力則單純的取決於科技、特別是能源的開發利用,對這類人,學術上的稱呼是‘唯生產力論者’,而我個人,在很多年前就更習慣稱其爲‘工業黨’。

唯生產力也好,工業黨也罷,關於可控核聚變這一點,究竟錯在哪裡?

這裡,我們並無須再重溫一遍,可控核聚變是如何的難以實現,這與今天的討論毫無關係。

不妨架空設想一下,如果這種劃時代的能源技術,真的出現在舊時代,會不會徹底顛覆既有的社會體系,乃至帶來人類文明的劇變?

答案是‘不可能’。

即便不考慮IT大潮,會引發劇變,答案依然會是不可能。

當然,今天在座的各位,想必都清楚,人類文明不可能如‘工業黨’們設想的那樣,生產力持續發展,社會架構卻裹足不前,甚至在邁向星辰大海時,仍充斥舊時代的那一套陳規陋習,‘艦長’,‘軍銜’,‘晴人’乃至‘種羣歧視’;

那場面,何其荒謬,正如人們簡直無法想象,一個技術上已邁進工業時代,卻仍保有原始社會狀態的文明,會是什麼樣子。

這種突兀,歸結到一個斷言:

人類社會的生產力,必然與同時代的生產關係,大致匹配。

今天,蓋亞淨土的存在,就是這一客觀規律的生動具現,當人類文明發展到信息技術時代,科技的空前發達,必然導致文明接近奇點,今天你我所見的這一切,某種程度上,完全可以說是文明變遷的某種必然。

但是反過來,即便‘可控核聚變’真的實現,對人類社會而言,也不會衍生出一場顛覆性的巨大變革。

‘細節是魔鬼’,這句話,正適合用來形容它。

可控核聚變,從設想出的第一天起,就被人類視爲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源,論證過程也可以很簡單:

按聚變材料——氘在海水中的含量,一升海水中所含的氘,如果全部提煉、完全聚變,釋放的能量相當於三百升汽油的燃燒熱,而以蓋亞海洋的體量之龐大,與1:300的比例,必然會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試想一下,倘若人類的眼前,有容量相當於蓋亞海水總體積三百倍的巨大油庫,以其現有的認知來判斷,認爲這簡直就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似乎也沒有什麼問題。

但是,就我個人而言,是否也可以做一同樣的表述:

在蓋亞公轉軌道上,每一平方米的太陽投影面積,一年之中,接收到的光輻射能量高達31,536,000焦耳,若以百分之三十的光伏模組,將其轉變爲可利用的電力,則這些電力蘊含的能量,同樣相當於三百升汽油的燃燒熱。

在太空中安置光伏模組,一年下來,也可以有三百升汽油的能量到手。

與看似高大上的可控核聚變相比,太陽的光輻射,能量密度也十分可觀——注意這還是在一點五億公里的遙遠距離上。

第三四六章 囚困第七八七章 甲子第八〇〇章 偉人第五七七章 回收第八六二章 拯救第一四七章 教義第六三四章 疑慮第七六四章 遙遠第二五九章 軸心第五六三章 種植第九五六章 復生第八五〇章 行動第七七五章 成長第三八三章 內鬥第七四六章 有限第六八三章 推進第七章 生命第七一七章 蔑視第三二六章 時刻第八八四章 逝去第一四二章 重任第一二九章 徑庭第七八五章 老邁第二六二章 允許第三七四章 雙贏第四七七章 苦難第九〇〇章 光子第八四二章 乘客第八一九章 能量第五〇〇章 陰雲第三七〇章 脫殼第七七七章 考覈第四二〇章 分配第八一七章 散熱第一八一章 旅程第三三七章 脫離第六十二章 陪葬第七四七章 記憶第一八八章 生活第一二六章 感染第四〇一章 休息第四五八章 霍肯第七〇七章 規劃第六三七章 罐頭第六三九章 破竹第二七八章 維爾第五七八章 疲倦第七十一章 取代第二三八章 山雨第五〇八章 費馬第八八四章 逝去第二四四章 鏈條第二五三章 處境第六六六章 人口第七三四章 案率第二六四章 崗位第四九〇章 認知第三七七章 攔截第七六五章 物質第三四一章 三元第四三〇章 會議第三七一章 羅斯第八〇九章 文明第一三一章 偶然第八三六章 需要第四七五章 退化第四八三章 限制第七四九章 基礎第四九六章 學數第七〇七章 規劃第三六九章 等效第五八〇章 五湖第六六五章 耗散第七〇〇章 塑造第八二四章 復仇第六三五章 階段第三五五章 全局第三二三章 冷僻第一〇一章 道路第二三九章 辯論第八一七章 散熱第四六二章 沉湎第三六三章 憂心第一二三章 菌羣第四九九章 存儲第三三九章 牢房第六一六章 收復第二十四章 前途第三八二章 主控第七十五章 動向第一六一章 替換第二五七章 奴隸第三八六章 圍棋第二十八章 海拉第一三六章 進展第五三三章 指揮第五五二章 喚醒第一一〇章 自理第八十章 生意第八六八章 天頂
第三四六章 囚困第七八七章 甲子第八〇〇章 偉人第五七七章 回收第八六二章 拯救第一四七章 教義第六三四章 疑慮第七六四章 遙遠第二五九章 軸心第五六三章 種植第九五六章 復生第八五〇章 行動第七七五章 成長第三八三章 內鬥第七四六章 有限第六八三章 推進第七章 生命第七一七章 蔑視第三二六章 時刻第八八四章 逝去第一四二章 重任第一二九章 徑庭第七八五章 老邁第二六二章 允許第三七四章 雙贏第四七七章 苦難第九〇〇章 光子第八四二章 乘客第八一九章 能量第五〇〇章 陰雲第三七〇章 脫殼第七七七章 考覈第四二〇章 分配第八一七章 散熱第一八一章 旅程第三三七章 脫離第六十二章 陪葬第七四七章 記憶第一八八章 生活第一二六章 感染第四〇一章 休息第四五八章 霍肯第七〇七章 規劃第六三七章 罐頭第六三九章 破竹第二七八章 維爾第五七八章 疲倦第七十一章 取代第二三八章 山雨第五〇八章 費馬第八八四章 逝去第二四四章 鏈條第二五三章 處境第六六六章 人口第七三四章 案率第二六四章 崗位第四九〇章 認知第三七七章 攔截第七六五章 物質第三四一章 三元第四三〇章 會議第三七一章 羅斯第八〇九章 文明第一三一章 偶然第八三六章 需要第四七五章 退化第四八三章 限制第七四九章 基礎第四九六章 學數第七〇七章 規劃第三六九章 等效第五八〇章 五湖第六六五章 耗散第七〇〇章 塑造第八二四章 復仇第六三五章 階段第三五五章 全局第三二三章 冷僻第一〇一章 道路第二三九章 辯論第八一七章 散熱第四六二章 沉湎第三六三章 憂心第一二三章 菌羣第四九九章 存儲第三三九章 牢房第六一六章 收復第二十四章 前途第三八二章 主控第七十五章 動向第一六一章 替換第二五七章 奴隸第三八六章 圍棋第二十八章 海拉第一三六章 進展第五三三章 指揮第五五二章 喚醒第一一〇章 自理第八十章 生意第八六八章 天頂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肇源县| 耿马| 栖霞市| 分宜县| 海原县| 沂南县| 元江| 马鞍山市| 北京市| 嘉峪关市| 肇源县| 含山县| 景德镇市| 江孜县| 博野县| 松原市| 翼城县| 营山县| 信宜市| 乐清市| 江都市| 绥棱县| 盖州市| 鸡东县| 积石山| 正蓝旗| 新宁县| 黎川县| 台安县| 新宾| 双峰县| 鹤壁市| 乌苏市| 海南省| 福建省| 朔州市| 分宜县| 普安县| 伊春市| 闽清县| 林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