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章 ,灤州郊外

餘額不足

已經是入冬的天氣了,灤州一帶早已是一片銀裝素裹。

震驚宇內的武昌起義在一個多月前發生,給這個原本寒冷的冬天帶來數不盡的火熱。

但凡能識得幾個字的中國人都不難想象,大清國的江山總算讓人給被撼動了。

然而,即便革命烈火燎原之勢,全國各省紛紛宣佈獨立,可燒到直隸時不知不覺竟弱勢了不少,畢竟是靠近近畿的地方,縱然清廷的氣數已近強弩之末,但總有幾個實力派的身影籠罩在這裡。

在灤州東南荒郊的山路上,一支身穿藍色新式冬裝軍服的新軍小隊正慢慢悠悠的前進著,隊伍前面是六騎騎兵領路,馬蹄和腳印在厚厚的雪地上留下一道逶迤的痕跡。一眼看去,領頭的騎兵全部身穿著新軍軍官服飾,其中兩人還披著厚實的狐裘披肩,可見職銜不低。

至於跟在騎馬軍官後面的士兵,粗略算去也有三十多人。隊伍整體上顯得鬆鬆散散,士兵們一個個將雙手交叉插在袖筒裡,縮著脖子埋著頭,就像是午後散步的鄉野村夫似的,一副心不在焉的邁著步子。

袁肅正是領頭的六名騎馬軍官之一,只是此時他整個人顯得神志恍惚,臉色異常慘白,微微躬著身子,讓臉頰儘量躲在狐裘披肩的領子後面,彷佛大病纏身似的。

倒不是因爲他受不了這苦寒的天氣,而是在一個月前發生的“灤州兵諫事件”時,被一名情緒激動的革命士兵開槍誤傷,子彈正中肩窩,險些就傷在心臟要害上,搶救了大半個月才保住性命。槍傷未愈,傷口又漸起炎癥,因此身體狀況不是很好。

事實上,從袁肅再次醒來的時候開始,他已經不再是以前的袁肅。

身爲二十一世紀的一名刑事警察,在一次週末聚會時飲酒過多,回家途中不幸遭遇車禍,沒想到醒來時居然穿越到了一九一一年,附身在這個同名同姓的新軍軍官身上。

雖然穿越造成的落差在袁肅心裡造成了極其嚴重的衝擊,不過好在經過五、六天時間的休養,總算漸漸接受了這個現實。只是身負重傷,精神脆弱,他渾渾噩噩也不知道接下來路的該怎麼走,面對辛亥革命之後的歷史洪流,竟有一種空洞的不知所措。

隨著與這副身體的記憶融合,袁肅瞭解到一些目前的情況,嚴格的說他還不是一個正式軍官,而是保定陸軍預備大學堂深造班的學員,由於進入最後的第三學年,故而被陸軍預備大學堂循例派遣到地方部隊實習。

保定陸軍預備大學堂正是後來鼎鼎大名的陸軍大學,做爲北洋第一重臣袁世凱培養私人將才的重要搖籃,所有學員自然而然會得到悉心的訓練。哪怕之前袁世凱賦閒在家,朝廷這邊依然有不少北洋舊部經營這些產業。

正好趕上陸軍部舉行第三次秋操,於是袁肅與另外幾名學員被調配到參與秋操的各路部隊中見習。他現在的身份是第二十鎮第七十九標參謀處見習參謀副官,可以說是這批派到地方部隊實習學員中軍銜最高的人。

這並非因爲袁肅有過人之處,相反是因爲他是一個投機者,在清末這段動盪不安的歲月裡,自己既與革命黨人積極聯絡,又對保守官僚畢恭畢敬,故而從學堂乃至軍旅都混得左右逢源。除此之外,他還時常對外吹噓,自稱是袁世凱曾祖父袁耀東庶出一脈,至於是真是假無從考證,不過外人聽來倒是確有幾分噱頭。

儘管現在的袁肅對自己的前世頗有鄙夷,可對比一下二十一世紀的險惡人心,又覺得這是情理之中。更何況恰逢亂世,不說爲了出人頭地,哪怕是最基本的生存也都需要精心工計。

此時,袁肅帶著這隊士兵前進的方向,正是灤州東北方向的安山鎮。此行的目的是奉第七十九標標統嶽兆麟之命,向安山鎮大戶徵收革命經費。

要是放在兩個月之前,這一定是大逆不道的死罪,可是武昌起義點燃了全國上下的革命火苗,才短短一個月的光景,大半個中國的省市都已經宣佈脫離清政府而獨立,革命已然成爲最主流的趨勢。

再者,附身之後的袁肅依然發揮了前世投機的特性,他向嶽兆麟建議,哪怕全國上下革命烽火濃烈,也不宜將事情做的太露骨,雖是徵收革命經費,但對外可將其稱爲“保境軍資”,不僅名目堂皇,更是避免不必要的風險。

正因爲這個折衷的建議,讓嶽兆麟省去不少後顧之憂,欣喜之餘便將這份“肥差”交給袁肅負責。不管是真革命還是假保境,亂世之中渾水摸魚之事如同家常便飯,只要交到上頭的是大數,個別軍官私收小數合情合理。

山路漸漸崎嶇顛簸起來,馬蹄踩在碎石塊上,突然將原本昏昏欲睡的袁肅驚醒過來。

“梓鏡,你可好?”

跟在袁肅身後的一名軍官打馬趕了上來,語氣關切的問道。

“無甚,馬蹄絆了一下而已。”袁肅勉強打起精神回答道。

“這一趟就不應該讓你來,嶽標統實在強人所難,你槍傷才養了小半個月,天寒地凍的讓你帶傷到處跑,萬一養不好傷口那可會留下終身隱痛。”年輕的軍官一副認真的樣子,說話時也是一絲不茍。

“仁卿,你我身爲軍人,豈不說服從命令,這次關乎大舉,標部之內也只有我等可以信任,自然要親力親爲纔是。你放心,我身子骨還弱不到那種程度。”袁肅笑著說道。

這位叫作“仁卿”的軍官正是袁肅在陸軍預備大學堂的同窗,本名林伯深,字仁卿,出身於上海豪商之家,家境頗有優越,原本可以在上海做一個衣食無憂的富家公子。無奈上海彙集了多國列強勢力,國際氣氛十分濃厚,使得林伯深在少年時便接觸許多西方新銳思想,自此埋下革命深根。

爲了能儘快實現革命宏願,林伯深放棄優越的生活環境,毅然選擇投戎從軍。其父雖然是一個商人,但也希望家裡能出一個掌權的大官,因此非但沒有阻止兒子參軍,甚至還多番疏通關係,希望能讓兒子的前途順坦一些。

不過如果林老爺子一早知道兒子一味心思想幹革命,只怕打斷腿也不會讓其離開上海。

在袁肅看來,林伯深是一個十足的理想主義革命者,滿腦子除了革命義理之外別無他物。正因爲如此,林伯深輕易相信袁肅是一個純粹的革命同志,處處將其當作是自己人來看待。

二人不僅在陸軍預備大學堂裡的關係很好,轉到二十鎮實習後更是交往密切。畢竟初到二十鎮人生地不熟,相互之間提點關照在所難免。

袁肅在灤州兵諫時意外中槍事件,多多少少與林伯深有幾分關聯,因此這段時間林伯深內心之中頗有愧疚。爲了照顧袁肅的傷勢,林伯深還特意用私人財產購買了一件狐裘披肩送給袁肅,生怕槍傷會給袁肅帶來終身影響。

“唉,說來,當初若是張統制果斷一些,直接揭竿而起,我們現在說不定已經打到京城去了。倒頭來只是虛鬧了一場兵諫,不僅未能逼迫清廷就範,反而還向滿清透露了我們的動靜,早早的做好一手防備。真是可恨、可氣。咱們二十鎮現在四分五裂,連軍費都被扣得死死的,害得梓鏡你要東奔西跑。”林伯深搖頭嘆息的說道。

一個多月前,天津第六鎮統制吳祿貞聯絡二十鎮統制張紹曾,第三鎮盧永祥、藍天蔚兩位協統,合謀在第三次秋操時以實彈攻擊操演對象四協禁衛軍,趁勢直取京城,一鼓作氣推翻清政府。這原本是一個很好的計劃,只可惜張紹曾是一個舉棋不定投機客,吳祿貞根本無法駕馭第六鎮,藍天蔚和盧永祥也各懷心思。

最終張紹曾沒有按照原定計劃,他的麾下分成兩派,高級軍官一致反對革命,只有部分中下級軍官贊成起義,爲了不造成二十鎮內亂只好選擇折衷的辦法,發起兵諫警示清政府。於是就有了辛亥革命時期著名的灤州兵諫。

兵諫發生之後,清政府大感惶恐。本來武昌起義已經鬧得舉國不寧,突然家門口出了一場這麼大的兵變,這絕對不是火上澆油這麼簡單的事情。

正是因爲灤州兵諫,使得清政府將拖延了十數年的立憲立刻頒佈下來,同時宣統皇帝公佈《罪己詔》,之前貽笑大方的皇族內閣也就地解散。

清政府看似下定決心推行憲政、維新變革,可事實上仍然只是緩兵之計。

不到十天的時間,朝廷以嘉獎“忠勇”的名義提升吳祿貞爲“山西巡撫”,委派張紹曾爲“宣撫大臣”南下江南督辦地方新政。

在兩位統制削除兵權離任的第二天,陸軍部即刻整頓第六鎮和第二十鎮軍務,將所具有革命傾向的軍官全部調走,各鎮也以標爲單位,分散到各省各地,彼此之間失去聯繫。

轟轟烈烈的灤州兵諫就以這樣的結局收場。

【新書上傳,請各位大大多多支持。這本書的選擇立場可能與很多書有異樣,權且做一個嘗試罷了。今日三更!】

第27章 ,驗證關係第47章 ,護國帷幕第66章 ,化工產業第12章 ,故設伏擊第51章 ,謀將加盟第10章 ,轉危爲安第89章 ,鄭州計劃第4章 ,鬆坡百里第55章第54章 ,藉機靠攏第98章 ,登陸作戰第74章 ,張家送別第57章 ,對簿一談第95章 ,藉口生事第54章第103章 ,獨斷專行第99章 ,加強鋪墊第50章 ,上海晚會第20章 ,總鎮問話第47章 ,護國帷幕第21章 ,正式軍官第77章 ,神秘來賓第90章 ,改制共和第52章 ,納捐集資第7章 ,階段總結第119章 ,八月之初第35章 ,合擊圍堵第91章 ,堅守陣線第114章 ,北方南方第70章 ,堂上之爭第61章 ,鄭家大少第42章 ,一聲令下第80章 ,時局進展第14章 ,總鎮反應第14章 ,最終談和第62章 ,準備北上第76章 ,試重機槍第48章 ,異人異志第95章 ,疑點重重第76章 ,宮中對談第85章 ,初露野心第93章 ,鄭州事變第35章 ,合擊圍堵第93章 ,大膽之舉第66章 ,帝制進言第65章 ,說趙山河第24章 ,其人之道第100章 ,連夜突進第64章 ,兒女情長第75章 ,北洋態勢第117章 ,西南預示第78章 ,淮安部署第75章 ,賑災募捐第31章 ,遠在昌黎第92章 ,宴會過後第54章 ,藉機靠攏第27章 ,京城風聲第66章 ,所謂顧慮第14章 ,藉機行事第87章 ,林氏合作第89章 ,先入鋪墊第81章 ,行營佈置第3章 ,火攻丹陽第42章 ,一聲令下第68章 ,行將開戰第22章 ,灤州交代第17章 ,調派入豫第29章 ,灤州馳援第27章 ,迎王懷慶第54章 ,購置軍火第28章 ,安山急事第57章 ,軍火清單第62章 ,灤州隱士第68章 ,局勢突變第99章 ,隨縣之戰第14章 ,總鎮反應第57章 ,軍火清單第6章 ,不留俘虜第100章 ,連夜突進第101章 ,漢口矛盾第47章 ,會衆豪紳第100章 ,大公子言第87章 ,以身涉險第59章 ,組建情報第31章 ,遠在昌黎第39章 ,急收緩放第56章 ,道聽途說第42章 ,賭桌話談第93章 ,鄭州事變第43章 ,新春正月第21章 ,軍事部署第53章 ,豫南對策第115章 ,長遠打算第40章 ,問題所在第33章 ,不容忽視第38章 ,收買人心第72章 ,整軍欲動第42章 ,忠言逆耳第41章 ,除夕夜宴第15章 ,戰後狂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黄县| 瓮安县| 息烽县| 会理县| 长治市| 安福县| 永川市| 嘉义市| 清流县| 汨罗市| 花莲县| 科技| 明光市| 沙洋县| 四川省| 靖安县| 定陶县| 弥勒县| 左贡县| 徐闻县| 瑞安市| 宣城市| 宁武县| 永靖县| 金沙县| 垦利县| 庄河市| 湄潭县| 神池县| 四会市| 包头市| 调兵山市| 德惠市| 大荔县| 古蔺县| 阿拉善盟| 司法| 祁连县| 宜城市| 剑川县| 铁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