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58.第58章 立冬(三)

大清科舉舞弊之風積痾已久,學子間的不滿之聲便也常有,但正如王錫璞所言,那些聲音最終只是石沉大海,並不曾興起大風浪。

可此次事態的發展卻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料。

或正因這不滿被壓抑了太久,金陵學子聚衆阻截考官船隻的舉動似一把燎原之火,這場火從金陵燒至整個江南,前後不過一月,竟又蔓延到了京師——有學子聯和入京誓要將此事告至御前,乃至有官員上書彈劾此事,這把火最終燒出了天子之怒。

皇帝怒斥此事,下旨使欽差前往南京徹查此事,天子有言,一經查明,凡與此次舞弊案有牽涉者,一律嚴懲絕不姑息。

以軍機大臣和珅爲首的欽差官員迅速抵達了南京城。

即便橘子只是只貓,在聽到“和珅”二字時,也很能夠意識到此事的嚴重性了——那可是耳熟能詳的清朝第一鉅貪啊!

一衆金陵官員更是嚇軟了腿,有甚者已然魂飛魄散。

欽差手段堪稱雷厲風行,不過短短七八日,便有五十餘名大大小小官吏被捕入獄,此番舞弊情節尤爲嚴重,官員間收受賄賂,縱容考生夾帶文章入場,甚至有考生請人冒名代考、越號混坐等亂象更是比比皆是。

案子辦到這一步,單單只是懲治這些官員以及被供出有舞弊之舉的考生,是不足以平息衆怒的,那些因此落榜的學子們需要一個交代,而誰又能保證餘下未被查明的舉子中沒有漏網之魚?

至此,事情遠遠還沒有結束。

以南京城爲中心,乃至蘇州杭州等地,此番整個江南的秋闈成績俱作廢,朝廷要重開考場。

許多已經返鄉的考生皆被官差強硬拷回南京,如同押訊囚犯,途中病倒者過半。

王介身爲中舉者,已被南京官員及欽差數次訊問,時常被扣在衙門數日不能歸家,一次次質疑審問、直到被告知成績作廢,在這猝不及防的變故高壓之下,王介迅速消瘦下來。

王家上下亦是寢食難安,猶如繃緊的弓弦。

這一日,官差闖入家中,哪怕一直配合恭順如王介,雙手同樣也被拷上了鎖鏈,被押著趕往考場。

“介兒莫怕!”三太太急追數步,聲音顫顫,卻是頭一回這樣大聲地道:“你憑得是真正的才學!既能考中一次,便能考中第二次的!”

但考場變了,王介也變了。

欽差親自監考,每個考生身側都立著佩刀的官差,而考生們大多衣衫不整,在進入考場前他們都被剝衣查驗過。

考場之上風聲鶴唳,考生中凡有形態可疑者,當場便會被拖去刑訊。

這些曾被處處禮待的文人已毫無尊嚴可談,也有人怒斥欽差做法,卻被冠以藐視天威之名除去衣冠,當衆杖刑。

王介性情謹慎,從不做義憤出頭者,他試圖竭力穩定心神,但考卷上的字卻扭曲變形,他腦海中再無法凝結出半句文章,戴著沉重鎖鏈的手只是一味顫抖……

冷汗餵飽了單薄的長衫,他在顫慄中失去了對時間的覺知,還能坐在原處不曾昏厥過去是他僅有的意志力在支撐。

王介幾乎是交了白卷。

經過他身側抽走了考卷的考官神情大怒透著鄙夷。

這張白卷,被視作不學無術亦或是公然挑釁對抗朝廷的證明,而無論是哪一項罪名都是滅頂之災。

王介被剝去了長衫,押去了大牢。

三太太聞訊昏厥過去,王家一夕間全亂了。

四日後,王家等到消息,王介舞弊竊取舉人功名的罪名已被定下,依律要除去一切功名,流放吉林。

“不……”三太太失態地道:“我兒沒有作弊!是朝廷冤了他!”

——老太爺生前被流放吉林,至死都沒能再回來!

三太太被強行帶回了房中,廳內一片死寂之時,貞儀從外面匆匆而來:“……二哥哥無罪無過,理應要去衙門求回公道清白!”

橘子跟在後面跳進廳中,只見王錫璞面若死灰地跌坐回椅中,喃喃道:“不,這使不得……”

“我已探聽過了……此次朝廷不單是爲肅清科舉舞弊之風,其中也涉及朝堂南北黨派之爭……”王錫璞的聲音低到難以聽清:“就連萬歲……也有意趁此震懾江南學子……若非得了什麼示下,那些欽差是斷不敢如此行事的……”

王錫璞幾乎是畏懼絕望地垂下了頭,閉上了眼睛:“我爲官多年,還從未見過這樣大的科舉案,多少無辜官員被牽連至人頭落地,我們這樣的人家又算得上什麼……此中利害,根本不是你我能夠想象到的……”

他怕極了,正因懂得官場的黑暗血腥,所以才更怕,怕到什麼都不敢做了,只恐稍有不慎,便會招來更大的禍事。

貞儀幾乎不可置信——所以,二哥哥就這樣被放棄了嗎?

“貞兒,此事輕重遠不是你一個女兒家可以衡量的……”王錫瑞拿沙啞的嗓音打斷了侄女的話,看向卓媽媽,無力地擡了擡手,示意她將貞儀帶回去。

徹夜未能閤眼的貞儀,在窗外天色濛濛發亮時忽而起身。

橘子趕忙跟上。

貞儀一路奔向了寄舫書屋,藉著朦朧天光在書屋裡四處翻找。

橘子也跟著上躥下跳,雖然它不知道貞儀在幹什麼,卻也跟著一通忙活。

貞儀翻出了許多二哥哥做下的文章,策論,以及幾卷親筆書畫,抱在懷中,快步而出。

知者因知而懼退,故有無知者無畏。

天色已亮,時辰尚早,貞儀方纔跨出家門,恰見有客早至。

那從騾車上走下來的長衫青年竟是詹枚。

“二小姐!”身後院中隱有奇生的追喊聲傳出。

貞儀:“詹家阿兄——”

無需多言,詹枚似已瞬間明曉了,只擡手打起車簾:“二妹妹,快請登車!”

貞儀匆匆點頭,上得車去,橘子緊隨其後。

立冬第一日,晨風中夾雜幾分早寒,車輪滾滾而去。

這一年的立冬,卓媽媽沒有了早起蒸上一鍋鹹肉菜飯的心思,貞儀也未顧得上再翻開那冊月令集解。

詹枚的出現不是偶然,他正是因聽聞了王介的遭遇才匆匆趕來了金陵。

並不寬敞的車中,一番交談後,青年認真道:“與二妹妹不同,我散漫慣了,歷來不比二妹妹這樣心性堅定不移,大多時候我甚至很信時運天命之說。”

貞儀依舊抱著那些文章字畫,只聽他接著說道:“但我也相信,聽天命之前,當先盡人事。”

他最後道:“二妹妹,我隨你一同去。”

(清朝舞弊風氣十分嚴重,這段參考了清朝年間江南才子吳兆騫的遭遇,史實上的吳兆騫因此被終身流放直到慘死。

寫這本書的初衷是想盡可能地還原貞儀所處的時代環境,但那個封建時代對普通人來說太黑暗太苦難,所以有了橘子。)

64.第64章 大雪(三)第二十四章 小滿(三)第八章 驚蟄(二)第46章 白露(三)第二章 立春(二)第44章 白露(一)楔子61.第61章 小雪(三)第十四章 清明(二)第39章 立秋(二)第二十一章 立夏(三)第四章 雨水(一)第66章 冬至(二)第二章 立春(二)61.第61章 小雪(三)第49章 秋分(三)65.第65章 冬至(一)第二十八章 夏至(一)第47章 秋分(一)第九章 驚蟄(三)第38章 立秋(一)第37章 大暑(三)58.第58章 立冬(三)53.第53章 霜降(一)第四章 雨水(一)楔子第十六章 穀雨(一)第九章 驚蟄(三)第十九章 立夏(一)第十六章 穀雨(一)第一章 立春(一)第十六章 穀雨(一)第十四章 清明(二)第十七章 穀雨(二)65.第65章 冬至(一)第二十二章 小滿(一)第二十一章 立夏(三)第36章 大暑(二)第36章 大暑(二)53.第53章 霜降(一)58.第58章 立冬(三)第二十四章 小滿(三)第十三章 清明(一)第36章 大暑(二)59.第59章 小雪(一)第66章 冬至(二)第40章 立秋(三)第39章 立秋(二)第二十八章 夏至(一)第十七章 穀雨(二)第35章 大暑(一)第一章 立春(一)第二十五章 芒種(一)第48章 秋分(二)第69章 小寒(二)第38章 立秋(一)第十六章 穀雨(一)第十一章 春分(二)第七章 驚蟄(一)51.第51章 寒露(二)第十七章 穀雨(二)58.第58章 立冬(三)第二十七章 芒種(三)第二十九章 夏至(二)65.第65章 冬至(一)第二十八章 夏至(一)第二章 立春(二)寫在上架前第一章 立春(一)第47章 秋分(一)第十九章 立夏(一)第十三章 清明(一)第十八章 穀雨(三)第五章 雨水(二)第67章 冬至(三)第五章 雨水(二)第五章 雨水(二)第67章 冬至(三)61.第61章 小雪(三)第38章 立秋(一)65.第65章 冬至(一)第二十五章 芒種(一)第二十七章 芒種(三)第六章 雨水(三)第33章 小暑(二)第68章 小寒(一)50.第50章 寒露(一)第45章 白露(二)56.第56章 立冬(一)第十三章 清明(一)第三章 立春(三)寫在上架前第44章 白露(一)第六章 雨水(三)50.第50章 寒露(一)第三章 立春(三)楔子第36章 大暑(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徐县| 罗平县| 黔西县| 宕昌县| 依安县| 温州市| 华安县| 龙口市| 保康县| 宾川县| 怀集县| 西畴县| 应城市| 葫芦岛市| 宝丰县| 南通市| 大同县| 富宁县| 德化县| 苏尼特左旗| 弋阳县| 大港区| 通海县| 望都县| 什邡市| 河间市| 呈贡县| 柏乡县| 上高县| 民丰县| 五莲县| 区。| 锡林浩特市| 郑州市| 德令哈市| 洮南市| 同江市| 邹城市| 蓝田县| 阜城县| 盘锦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