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闕真的很想告訴父皇自己現在還不是皇帝呢,連太女還沒有冊封好。但瞧著父皇老淚縱橫的模樣,終究還是忍住沒吭聲。反正是老父親的一片真心,何必辜負呢?
等著九闕給祖宗們上了香之後,景泰帝帶著孩子出來,親自拿過禮部尚書手中的聖旨,讀了一篇文采斐然的賀文。
這文章早就已經準備好了,經過整個翰林院的修改,完美的簡直可以當做範文對待。就連景泰帝也提前讀過好幾遍,因爲其中有一些生澀詞彙他還需要熟悉。
“……封爲太女!”
最後幾個字落下,景泰帝低頭看著跪在自己面前的九闕,眼中閃爍著激動的淚花。他謀劃了六年之久,不就是爲了可以平平穩穩的將政權交到九闕手中嗎?如今這確實成功了,而且是相當成功。滿朝文武盡數低首,沒一人不信服,這實在是件再好不過的事兒。
“九闕,接旨吧。”
“兒臣叩謝父皇聖恩。”
九闕畢恭畢敬的磕了個頭,接過那份明黃聖旨才緩緩起身。景泰帝語重心長的開口。
“日後這江山重任就要交到你肩上了。”
“父皇放心,兒臣一定竭盡所能爲父皇分憂。”
等景泰帝點頭之後,九闕纔回過頭去看等候已久的文武百官,緩緩伸手。
衆臣子齊刷刷跪下,連呼三聲。
“太女千歲千歲千千歲!”
“衆卿平身——”
“謝殿下——”九闕站在高臺之上,底下衆多臣子對她來說就像一尊尊佛像木偶,根本看不清臉。在這一刻,江山重任落在了她的肩膀上,權利的更迭在這一刻初步顯化,而九闕,也終於有了名正言順的理由管理朝政。
九闕看著百官,眼神逐漸往遠處漂移,那是屬於大景的江山,也有更廣闊的天地山河。人活一世,總得在這世間留點兒什麼。她想留給後來人的,是一片更加廣袤富饒的土地。
景泰帝站在九闕身後,他的目光是這般欣慰,他終於給這個天下找到了接班人,只需再等上兩年,禪位給九闕,他就可以徹底解放了。
這天下啊,九闕你坐一坐就知道了。權力無非就是這麼一回事兒,你可以拿它當武器,卻不可以成爲它的奴隸。朝著更廣闊的天地奮飛吧!
若是目光拉高拉遠,就能看見整個祖廟廣場上排的整整齊齊,跪的心甘情願的文武百官,以及整個京城忍不住朝這邊眺望的眼神。再往遠處去,是更遠一些的州府郡縣,陛下冊封太女的消息已經在幾天之內傳遍了整個大景,這還要多謝九闕弄出來的驛站和小報。如今朝廷若要頒佈什麼政令,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傳達四方,實在是再便捷不過了。
目光一直拉遠拉長,來到千里之外的北境,尉遲將軍和林重山站在營地內的高臺子上,遠遠眺望京城方向。
“你說,那孩子現在是不是正在冊封大典上?會有不長眼的跳出來爲難九闕嗎?”
“尉遲將軍應該稱呼太女。”
“習慣了,習慣了,行行行,我改,以後就叫太女。你說會有人爲難太女殿下嗎?”
林重山覺得頂頭上司這就是在說廢話。太女殿下如今威望日重,就連遠在北疆的他們都能享受到殿下的恩澤。天下百姓又不是傻子,自然能感覺到太女殿下對他們的關心。天下百姓都不抗拒太女,那些早就被頂替的差不多的百官們又有什麼好說的?就算之前朝廷有些迂腐的臣子,可這6年裡有多少被選入朝的官員?那些官員絕大多數都是經由太女的手選出來的,他們難道還能背叛自己的座師不成?
雖說他們也不知道短短六年,九闕到底是從哪裡找來這麼多可以直接頂替朝中官員的人才的,但這個現在還重要嗎?只要結果是好的,管他過程怎麼樣!
如今唯一遺憾的是,未能親自到場看一看九闕被封爲太女的威風。眼看著陛下已經急不可耐的想把那個位置傳給九闕,若是不久之後的將來,九闕的登基大典,他們是否能到場一觀?
如今的草原安靜的叫人骨頭髮癢。整個草原部落人都在這六年內被找到,打散混入衆多大景朝百姓之中居住。還別說太女殿下的法子當真有用。不過短短六年,已經習慣了安穩日子的草原人哪裡還能記得起要重振草原騎兵的威風?
說白了,天下百姓都是一樣的,他們都想過安穩富足的生活,如今有好日子不過,幹嘛要過以前那種顛沛流離還時不時要給上層貴族進貢的日子?這不是給自己找不愉快嗎?如今他們只需要給大景朝繳納很少的賦稅,就能得到官方的保護安居樂業,何樂而不爲?
縱橫天下,統一草原中原,這都是上位者野心家們的願望,跟他們這些普通百姓實在沒什麼相關。如今的日子,對他們來說就很好了。說實話,未被收入大景之前,他們著實擔心大景朝會奴役壓迫自己。如今的日子已經是以往想都不敢想的美好,所以就這麼過吧,他們還想著多賺些銀子給自己的子孫後代多買點耕地呢!
這也就導致了六年來北疆軍閒的身上都快長毛了。不過沒人不喜歡如今這種閒適,軍中那些早就到了年紀該退下的士卒們,也一批批領了豐碩的金銀回家享受天倫之樂去了。當然,也有更多的士卒選擇留在北疆成家立業。他們人生的絕大多數時間都是在這片土地上度過,如今要離開這裡,還真不適應。反正熟悉的兄弟們都在這兒,頂頭上司又是一等一的好,土地也比中原的更加肥沃,還有太女殿下開辦的各種各樣工廠……
他們實在是不捨得離開呀。
這倒是意外之喜了,邊疆的人口一直都是朝廷心中的隱痛。以往,邊疆人哪個不是千方百計的要往內陸遷?如今倒好,反倒有一批人被吸引到北疆安家落戶了。
剩下的青壯年士卒也不能在北境幹吃糧餉呀!這六年,九闕將北疆軍往南夷東海西山等地調動了不少,增強戰鬥力的同時,更加深了對天下兵馬的控制。換句話說,只要九闕想,隨時都可以做天下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