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28章 九五年之前的產業佈局

想想國內的市場,那基本上就是無限大。後世多少企業就靠著華夏混日子?三星要不是沒有華夏的市場,他早在九七年那會兒,就因爲資不抵債倒下來了。但後面三星混得好好的,連思密達都說全宇宙是他們的,可以想想,華夏救了多少思密達。雖然這些思密達讓人感覺噁心,但華夏的市場救了他們,是不爭的事實。

日本那邊也好不了多少,如果不靠著華夏市場,他那些薄皮小汽車往哪兒弄?反正歐美市場是沒他什麼事兒了,他要敢把他們往華夏賣的薄皮小汽車往歐美賣,歐美那些洋大人,就敢給他來花兒爲什麼這樣紅!

就連歐美,要不靠著華夏的市場,還不知道他們沒有Made-in-China怎麼過日子,沒有價廉物美的Made-in-China,他們能過上那麼悠閒的日子?傻子都知道那是不可能!

所以,只要劉東環亞的產品能夠佔據華夏的市場份額,再大的風也刮不起來。到時候,劉東想像的老紅星廠地皮,是否能容納得下環亞大陸的總部,還真是個問題。老紅星廠地皮雖然看起來不少,足足有三千畝。

但華夏那麼大的市場,僅僅三千畝地方的總部,好像也會感覺很緊湊。如果真能在現如今的四環弄上一萬畝的土地,以後總部的辦公問題,就基本上解決了。別說十年夠用了,就算二十年,也足夠用了。

反正這些地方,以後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拿來辦公,並不做其他的用途,把樓房建高一些,劉東就不信環亞不能弄出一個舒適的辦公環境。比起香港那邊就算有錢也拿不到土地來說,在京城這邊就不會有這個問題了。

“如果老闆你真的有意拿四環那邊的地,我想現在正是時候。那邊現在還荒涼得很,如果有我們環亞去投資,想必政府那邊,也會給我們優惠。”陳志豪說到。

“這是肯定的。我們公司的考慮雖然是長遠性質的,但政府那邊是否能夠想得那麼長遠,就不太清楚了。在任的那些人,巴不得自己任上能出政績,而我們環亞買地皮,那就是政績。這事兒你就看著辦吧,我出面就不太合適了。畢竟,我四姑丈現在還在京城市政府班子裡面混,多少需要避嫌。”劉東開口吩咐道。

“那行,我儘快的把這些事情都辦好。如果到時候能多弄些土地呢?”陳志豪問到。

“多弄一些也沒什麼,以三萬畝爲底線,再多我們就不能要了。到時候正好可以把環亞科研弄過去,雖然環亞科研人不多,但他們做實驗也需要地方,以後三環這片地方,只能是總公司總部,別的部門,都要撤到其他的地方。去四環也算不上多難,地方還大一些。這些你和崔曉明商量就行,我就不多摻合。對了,崔曉明,你們環亞科研如果有什麼需要,到時候就可以和陳志豪他們協商處理,別什麼事兒都往我這邊放,大家都是環亞的人,互動一下也是應該的。”劉東又轉過頭對著崔曉明吩咐到。

“行,有需要我就找老陳。”崔曉明悶頭回答到。

“對了,我四姑丈王衛紅可能用不了多久就要調到荊北省去做副省長,到時候我們公司可能會去弄點相關的項目給我四姑丈當政績,到時候你們看看有什麼合適的項目就往那邊放,反正那邊要說到交通也算方便,至少有著長江這水路運輸。”劉東又吩咐到。

“這事兒還得看,我們又不知道你四姑丈到時候分管什麼東西,現在就考慮,實在太早,等他到了地方以後我們再接觸也不晚。”雖然陳志豪不管政治方面的東西,但劉東這個老闆的背景註定了有些時候,公司的利益得給政治讓道,反正只要不虧本,陳志豪也不會說太多。

“那我們現在就看看我們國內的產業分佈,再研究一下那些工人的安排。”劉東說起了下一個議題。

這個時候,陳潔攤開手裡的文件,柔聲說到:“目前爲止,我們公司的招工情況良好,由於有了之前的廣告效應,我們公司招收到的,不僅僅只有管理人才,還有各種各樣的其他類型的人才。這些人當中,絕大部分都是國企分流的人員,雖然他們有技術,但由於國企的管理僵化,再加上一些別的原因,除了特殊類型的國企,很多國企現在都呈現出了疲憊的事態。經過黃三水的環亞國際事務研究所判斷,在未來的幾年時間,越來越多的國企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也就是說,那些現有的國企工人,很大一部分都將會被推入社會。”

陳潔說到這裡,劉東插嘴說到:“也就是說,在未來的幾年時間裡面,我們公司就算是拼命往前衝,在工人的問題上,都不會出現問題。有了這源源不斷的熟練工人,即便是我們公司每一個實業企業,都把自己的工廠擴大到十萬工人的高度,在工人問題上,都不會出現用工短缺。而且由於這些工人都普遍在國企當中做了那麼多年,要論起熟練的程度,絕對不是我們隨便在外面找幾個人就能比得上的。這個寶貴財富,我們公司就必須要牢牢的抓緊。”

“每個工廠十萬人的高度?那老闆你還不如把國企都給接手得了。那麼多人,再加上家眷什麼的,完全就是一個小縣城的人口總數。”崔曉明翻著白眼說到。

“我這不是打比方麼?再說了,就我們環亞將要生產的那些產品,哪裡可能用得到這麼多人?一萬人的規模,就能和國企十萬人規模的工廠產能相媲美,剩下的九萬人我往哪兒放?”劉東沒好氣的說到。

劉東弄的工廠大部分都是重工業不假,但由於科學化的管理,再加上很多東西都用的先進設備,真要說到能用多少人,那是不可能的。就算這些工廠把產能開到最大,可能到時候也沒有一個大型的服裝廠的工人多。

“老闆的意思是,在這個關鍵的時刻,我們環亞的那些實業工廠,不會出現用工荒的瓶頸,只要我們能夠稍微加快一些速度,把產能提起來,那我們就能早一些獲得豐厚的回報。只要這些實業工廠開始成爲環亞的贏利點,那麼我們環亞公司的產業結構,就比較完善了。”這個時候,陳潔開口幫腔到。

“對,我就是這個意思。我們環亞和其他的新興公司有個很大的區別,這區別就在於別的公司如果像我們環亞這樣,才發展四五年的時間,那他們就算再有能力,這個時候他們也會什麼都缺乏。人員缺,資金缺,技術缺,工廠缺。但我們環亞的發展模式和他們不一樣,由於有著環亞金融的存在,我們環亞的實業,目前來說最爲缺乏的僅僅是時間,至於其他的東西,都是可以用錢弄到的,但時間這玩意,卻是錢不能買到的。

爲了彌補這個缺陷,我們環亞就得想方設法的在有限的時間裡面,做出更多的事情來,這樣才能夠彌補我們環亞和國外那些大型企業之間的差距。而未來幾年,就是我們的優質資源,因爲國外那些有實力的企業,目前來說,進入國內市場比較困難。

只要我們早一天開工出產品,我們就嫩早一天的讓華夏這個市場,認同我們的產品。在那些外資企業不能動手的時候,我們就要儘可能的搶佔制高點。等到他們進入市場的時候,我們纔有充分的應對時間。”劉東振奮的說到。

其實以前世的經驗來看,劉東能夠爭取到的時間其實並不短,明年發生的事情,會讓很多外國企業都裹足不前,而他們真正開始試水的時候,都要等到首長南巡之後。而那僅僅是在試水,而不是大規模的進入市場。

以劉東的經驗來說,他們真正大規模的進入華夏市場的時候,起碼要等到九五年左右,而在這之後,他們纔會蜂擁而至。真正頂點的時候,那都得納斯達克崩潰,互聯網泡沫破滅,大規模的遊資在找不到合適的投資途徑以後,才把目光看向華夏這個新興的市場。

而現在才八八年,如果劉東的工廠進度再快一點,在八九年的時候,大部分的工廠,都可以開工了。再用兩三年的時間不斷的擴建,在九三年之前,目前這些還停留在紙面上的企業,就能形成最大的產業規模。

而有了這些產業做爲第一批實驗的對向,在九二年左右,劉東就能靠著蘇聯解體,從那邊弄過來無數的優質資源,再加上那邊比白菜也貴不了多少的人才儲備,劉東完全可以在九三年左右,就大規模的爆發產能,在九五年左右,形成自己的產業規模。而那個時候,外資再進來,想要和劉東競爭,就不是那麼容易了。

畢竟,環亞的品牌已經在華夏市場馳騁了五六年,只要環亞品牌的東西質量沒問題,絕對能夠形成很好的口碑。再加上依託華夏大陸豐富的人力資源,只要外資不在國內建廠,他們都不可能會是劉東環亞的對手。

第457章 整風徹查第141章 嶄新的環亞國際(下)第434章 視察環亞特鋼第370章 突破頑固的堡壘第142章 實際的問題第587章 國退民進第353章 陳三在央視的能量第413章 劉輝的出路第619章 合縱連橫3第429章 鐵都之旅(上)第653章 家族第565章 堅強的後盾第248章 解決貨源缺口第145章 成功出爐第684章 開啓大時代7第636章 不高興的老爺子第352章 目標,央視!第352章 目標,央視!第266章 環亞金融的替罪羊第562章 被發現的小秘密第649章 指點江山第233章 找茬的人第571章 不太好笑的玩笑第532章 社保的雛形第138章 被發現的危機第558章 大起大落第555章 摟草打兔子第607章 全力支持第609章 宏偉計劃第459章 內部高層會議的基調第171章 不好的消息第426章 八八年的主要工作第466章 環亞船業讓人臉紅的現狀第658章 真的放權了第532章 社保的雛形第607章 全力支持第121章 讓人流口水的大買賣(下)第367章 行動在學校第661章 三代們的消息很靈通第597章 新的局面第143章 解鈴還需繫鈴人第138章 被發現的危機第444章 蘇省的人和事第42章 美味的蛋糕第681章 開啓大時代4第308章 真沒希望了?第107章 友好會談第151章 歡迎儀式上的鬧劇第71章 大面積撒網的效果第576章 隱秘園林第323章 葉利欽是潛力股第155章 到底誰尷尬?(下)第119章 讓人流口水的大買賣(上)第461章 出京前的囑咐第486章 遙望日本第214章 窘境第235章 你敢吃下去麼?第474章 你確定這地方是船廠?第202章 人才引進計劃第329章 關於科技方面的彙報第429章 鐵都之旅(上)第457章 整風徹查第334章 接受援助(中)第262章 心跳六小時第451章 需要顯示自己的價值第453章 山珍海味也吃不香第639章 聽取計劃第319章 甜棗還是要給的第14章 公司成立第181章 提醒老爺子(上)第413章 劉輝的出路第263章 二十一億美金和撤退第122章 白菜價的高新技術第400章 兩種生活態度第553章 老王請喝茶第226章 再會首長第440章 考察第二站第185章 對蘇聯的野望第121章 讓人流口水的大買賣(下)第430章 鐵都之旅(中)第222章 見公婆?第125章 完整技術的價值第403章 還是得談正事第588章 私人的力量第33章 原來八十年也有富二代第27章 劉家衰敗的真相之一第204章 從長計議第227章 新的思路第481章 船業發展道路漫長第169章 環亞特鋼開張第147章 細節問題第492章 房地產行業的內部資料第171章 不好的消息第571章 不太好笑的玩笑第588章 私人的力量第638章 打馬虎眼第16章 傲慢的大衆和謙遜的豐田(上)第670章 隱憂第593章 或許會出現的問題3第667章 背後的談判
第457章 整風徹查第141章 嶄新的環亞國際(下)第434章 視察環亞特鋼第370章 突破頑固的堡壘第142章 實際的問題第587章 國退民進第353章 陳三在央視的能量第413章 劉輝的出路第619章 合縱連橫3第429章 鐵都之旅(上)第653章 家族第565章 堅強的後盾第248章 解決貨源缺口第145章 成功出爐第684章 開啓大時代7第636章 不高興的老爺子第352章 目標,央視!第352章 目標,央視!第266章 環亞金融的替罪羊第562章 被發現的小秘密第649章 指點江山第233章 找茬的人第571章 不太好笑的玩笑第532章 社保的雛形第138章 被發現的危機第558章 大起大落第555章 摟草打兔子第607章 全力支持第609章 宏偉計劃第459章 內部高層會議的基調第171章 不好的消息第426章 八八年的主要工作第466章 環亞船業讓人臉紅的現狀第658章 真的放權了第532章 社保的雛形第607章 全力支持第121章 讓人流口水的大買賣(下)第367章 行動在學校第661章 三代們的消息很靈通第597章 新的局面第143章 解鈴還需繫鈴人第138章 被發現的危機第444章 蘇省的人和事第42章 美味的蛋糕第681章 開啓大時代4第308章 真沒希望了?第107章 友好會談第151章 歡迎儀式上的鬧劇第71章 大面積撒網的效果第576章 隱秘園林第323章 葉利欽是潛力股第155章 到底誰尷尬?(下)第119章 讓人流口水的大買賣(上)第461章 出京前的囑咐第486章 遙望日本第214章 窘境第235章 你敢吃下去麼?第474章 你確定這地方是船廠?第202章 人才引進計劃第329章 關於科技方面的彙報第429章 鐵都之旅(上)第457章 整風徹查第334章 接受援助(中)第262章 心跳六小時第451章 需要顯示自己的價值第453章 山珍海味也吃不香第639章 聽取計劃第319章 甜棗還是要給的第14章 公司成立第181章 提醒老爺子(上)第413章 劉輝的出路第263章 二十一億美金和撤退第122章 白菜價的高新技術第400章 兩種生活態度第553章 老王請喝茶第226章 再會首長第440章 考察第二站第185章 對蘇聯的野望第121章 讓人流口水的大買賣(下)第430章 鐵都之旅(中)第222章 見公婆?第125章 完整技術的價值第403章 還是得談正事第588章 私人的力量第33章 原來八十年也有富二代第27章 劉家衰敗的真相之一第204章 從長計議第227章 新的思路第481章 船業發展道路漫長第169章 環亞特鋼開張第147章 細節問題第492章 房地產行業的內部資料第171章 不好的消息第571章 不太好笑的玩笑第588章 私人的力量第638章 打馬虎眼第16章 傲慢的大衆和謙遜的豐田(上)第670章 隱憂第593章 或許會出現的問題3第667章 背後的談判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凤凰县| 安福县| 集贤县| 稻城县| 延长县| 巧家县| 安丘市| 广丰县| 兴宁市| 潜江市| 沁水县| 万山特区| 莆田市| 宽甸| 来宾市| 平潭县| 水城县| 日土县| 宿州市| 通海县| 泰来县| 贵定县| 固镇县| 弥勒县| 阳城县| 房山区| 偃师市| 乌恰县| 海安县| 华容县| 喀喇| 井陉县| 蒙自县| 连州市| 临沧市| 增城市| 长垣县| 贵溪市| 正蓝旗| 新民市| 双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