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41章 嶄新的環亞國際(下)

作爲環亞國際的直接建設者,陳志豪當仁不讓的當上了環亞國際集團的總經理。他的主要工作就是協調旗下各個企業的工作,務必讓各個企業不出現矛盾,積極配合公司的各項指令。

別看陳志豪的工作好像很少,僅僅是協調,但是他的實際工作並不容易。環亞國際現在好歹也能算得上是家大業大,如果沒有一個強力的領導把這些公司整合起來,那麼這些公司就是一團散沙,沒有凝聚力。而陳志豪就是這麼一個角色,自然,劉東還會選派一些專業性人才來輔助陳志豪的工作,並不是讓他孤軍奮戰。

周青富作爲劉東聯絡蘇聯人的一個紐帶,他的職位也被劉東定了下來,環亞國際集團副總經理,環亞國際集團駐蘇聯辦事處主任。至少在十年內,周青富的工作不會有太大的變動。而他負責的任務,就是拉攏蘇聯高層,只要是關乎於蘇聯的事情。

不管是腐蝕政要、還是軍隊實權派、倒賣物資、挖蘇聯人才牆角、控股蘇聯企業、爲蘇聯人提供必要的幫助等等一切關於蘇聯的事務,都由周青富來完成。當然,具體的工作還是交由專業的人員來處理,周青富存在的意義就是環亞國際在蘇聯的代言人。

陳潔這個劉東原本準備讓她在金融行業紮根的人,由於和劉東之間的特殊關係,現在顯然也不適合繼續跟著林家兄弟混下去。所以,陳潔的工作變成了董事長助理,協調劉東這個董事長在環亞國際集團的各項事務,而她也沒有掛環亞國際集團副總經理的名頭,因爲她是直接負責劉東管理環亞國際的第一人,要是在古代,那就是監軍的角色。

而劉東這個集團的創建人,職位自然是董事長。而工作就是制定集團未來發展和規劃,擁有一票否決權。可以插手各個公司的具體事務,不論是總公司,還是分公司,子公司,他都有權利否定一切。這就是老闆的權威。

總公司的行政劃分好了,而下面的子公司權利也需要進一步整合。由於之前的各自爲政,人員、物資、還有權利劃分都十分混亂,爲了避免這樣的情況再一次發生,分公司的職權也有了較大規模的改變。

首先,作爲劉東的現金奶牛,環亞金融的職能就發生了明顯的變化。主要變化就在於,環亞金融剝離出總公司,形成一個獨立的子公司,而不是之前環亞國際集團的分公司。

主要職能就是金融和投資,由於劉東並沒有打算進入地產這個行業,所以地產這一塊,就直接劃分到環亞金融的職能當中,不論是香港那幾塊地皮,還是日本的本島地產株式會,都劃歸到環亞金融職能裡面去。

也就是說,以後本島地產株式會,還有環亞國際風投公司,不再是屬於單獨的子公司而存在,而是交由環亞金融公司打理,相當於這兩個公司,以後就是環亞金融的子公司了。而那些開曼羣島真正的皮包公司,也是全部交由環亞金融,反正這些公司存在的意義就是給環亞金融當擋箭牌,不交給環亞金融,還能拿來幹嘛?

這樣做的意義就在於,環亞金融以後就專業的管理公司的金融項目,不必再爲公司其他問題操心,專業做金融。當然,這樣一來,環亞金融在公司裡面的權利就太大了,如果沒有公司制衡,那就太過危險。

有鑑於此,劉東把原本計劃當中的銀行給拋了出來。本來沒有打算這麼快就建立私人銀行的劉東,由於環亞金融的職能過大,也就不得不把環亞銀行的計劃拋出來。

而環亞銀行的職能,就是儲備環亞金融的流動資金,並且掌握環亞金融投資的那些公司的股份。這樣一來,環亞金融就像軍隊一樣,只負責打仗。而環亞銀行就是做後勤的,並沒有任何權利動用手裡的資金,所有的投資項目,都是要放在環亞金融手上。他的意義就像帳房先生一樣。

而環亞金融有什麼項目,就必須報備劉東批準,只有等劉東批準了之後,他們纔可以在環亞銀行裡面拿錢戰鬥。而環亞銀行由於沒有支配資金的權利,即便是手上有錢,也毫無意義。有了這兩個部門的相互制衡,劉東的錢也能夠放心了。

環亞金融剝離出環亞國際,僅僅是一個開始,而之後剝離出來的公司,就是斯密特數控機牀製造廠、大興刀具製造廠、香港東平IC製造公司。

而這三個公司分離出來後,合成一家公司,名字就叫環亞國際機械公司。以後只要是機械製造業的公司,都要併入這個環亞國際機械公司,這也算是整合了劉東手裡的製造工業,形成一個新的產業鏈。

作爲非營利性的科研所,也從環亞國際集團總公司剝離出來,成立了環亞國際科學研究院。負責環亞科技發展,吸納專業人才,形成自己的科研領域,並且保持和各大高校之間的關係,必要的時候,還可以創辦學校,和其他高校交流最新科技技術。

以後只要是環亞集團的部門,無論是總公司,還是子公司,想要得到技術支持,就離不開環亞國際科學研究所。而劉東的目標就是,把環亞國際科學研究所,打造成世界一流的研究院。這樣,纔有機會在未來科技領域上,留下自己的腳印。

而吳一平的鋼鐵企業,也從總公司剝離出來,成立環亞國際特種鋼生產公司。對於鋼鐵公司,劉東的野望就是,以後鋼鐵公司的生產設備可以由自己的機械公司製造,而科研人員也可以由自己的科學院來研究,形成一個公司自己的產業鏈,以後被人卡脖子的機會,就少很多,而且依靠自己的技術,還可以形成專利壟斷,到那個時候,環亞特鋼就是世界性企業了。就好像三井旗下的新日鐵,而劉東鋼鐵廠的目標就是他們。

而被剝離了所有企業的環亞國際集團,也並不會變成空殼。因爲他們是這些公司的總公司,那些剝離出去的公司基本上都是總公司全資控股的企業,以後總公司的主要職能除了協調各個公司,就是爲公司培養人才,以後總公司會爲各個子公司提供需要的人才。這樣就讓那些子公司放下了人力資源這個沉重的包袱。當然,這並不是說子公司就不能招人,只是總公司爲子公司承擔大部分招人的壓力。也便於更好的控制子公司。

這麼一劃分下來,原本混亂的公司管理,變得井井有條。只要按照這個方案來做,以後關於公司管理的問題,就會得到徹底的解決。而關於股權的問題,由於時間太過倉促,再加上公司的產業也很龐大,所以一時半會兒之間,這個資產計算的問題並不能徹底的落實下去。股權的問題,現在也就只有先放著,等到年終總結的時候,再來計較。

等到大家都適應了新公司的劃分問題,劉東就拿起自己手裡的文件,開口說到:“現在我宣佈公司最新決議。劉東,擔任環亞國際集團董事長。陳志豪,擔任環亞國際集團總經理。擔任吳一平,擔任總公司副總經理,環亞特鋼總經理。黃三水,擔任總公司副總經理,集團戰略部部長,環亞國際事務研究所所長。周青富,擔任總公司副總經理,駐蘇聯辦事處主任。陳潔,擔任總公司董事長助理職位,協調董事長管理集團事務。”

這是原核心成員的職務,而新增加核心成員,劉東用另外一張紙唸到:“任大道,擔任總公司總經理助理。林天豪,擔任環亞金融總經理。環亞銀行總經理,由於班子暫時沒有搭建起來,待定。斯密特,擔任環亞機械總經理。崔曉明,擔任環亞國際科技研究院院長。這就是新進公司核心成員名單。”

劉東的任命念出來後,所有的人都爆發起熱烈的掌聲。不論是新進核心成員,還是老核心成員,這份任命都相當於升職了,而且等到年底的工作總結大會上,他們這些核心成員,還會有公司的股權分紅。

可以說,這次改革,對於所有人都有好處。就算看起來損失股權分紅的劉東,這樣的安排對他也有好處。公司的職能劃分明確了,以後公司的凝聚力也會提高,再加上管理成本的下降,說到底,他賺得更多。

劉東的任命下去後,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之內,公司改革的內容就就取得了成功,雖然有些關於產權提交一類問題,還要等一段時間纔會弄好。

但是,就這麼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公司發揮出來的效率,就不是之前那樣混亂管理下可以比擬的。而新的環亞國際,變得生機勃勃,能夠更好的應對各種挑戰了。

而在外界,除了日本美國這些公司,並沒有更換自己的牌照之外,其他不論是香港,還是大陸,新的環亞國際都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很多原本不知道環亞國際是什麼的人,看到以前知名的企業全都換成了環亞的牌子,才知道環亞的能量有多麼的巨大。尤其是香港的那些人,看到環亞換牌的動作,還以爲環亞國際又有什麼新的大動作,於是紛紛關注,香港財經這些電視臺,更是想要了解其中的內幕,弄得環亞香港部分雞飛狗跳。

第282章 首長是好人啊!第469章 循序漸進第257章 美國財團的動作第191章 開超市(下)第336章 兩億美金換石油公司第652章 劉東的補償第147章 細節問題第78章 脫手套現第114章 列夫捷特第494章 財團級的大圈子第578章 陸續到來第528章 和大伯談心第520章 成果斐然第540章 宴請豪傑第363章 跳出圈外的一步棋第188章 包廂裡的話題第109章 準備考察機牀廠第279章 和南巡首長談判(上)第425章 產品和廠商的關係第280章 和南巡首長談判(下)第454章 車中定論第136章 快速的發展第257章 美國財團的動作第497章 提拔新高層第469章 循序漸進第365章 家族政治資源那點事兒第311章 劉家旁系的問題第260章 崩盤第585章 大話題第386章 第二次產業調整(下)第359章 仁人志士的選擇第349章 還是缺人啊第621章 霸氣測漏第400章 兩種生活態度第390章 大伯也牽連進去了第534章 嚇人的買賣第46章 國內來電第166章 雙方的彙報第149章 大衆來客第149章 大衆來客第624章 都不是弱者第578章 陸續到來第403章 還是得談正事第104章 高規格的接待第362章 擱置問題第572章 小小的提醒第67章 周青富的任務第394章 老爺子的厚黑學第469章 循序漸進第202章 人才引進計劃第43章 失落的佐藤金一第204章 從長計議第410章 環亞銀行又開張了第569章 入不敷出第389章 善意的提醒第316章 一票否決權第441章 省委大院第407章 實業的利潤到底有多大第389章 善意的提醒第28章 劉家未來的走向(上)第437章 能用一百年的廠房第37章 林家兄弟第81章 第一次約會第261章 黑色星期一第132章 謀劃好處第92章 劉輝的秘密第555章 摟草打兔子第306章 緣由第92章 劉輝的秘密第500章 大場面,我喜歡第651章 躺著中槍的劉輝第518章 陽謀第482章 又回香港了第185章 對蘇聯的野望第28章 劉家未來的走向(上)第650章 人生大事第590章 優勢在哪裡第568章 源源不斷的好處第33章 原來八十年也有富二代第469章 循序漸進第658章 真的放權了第57章 回大陸前的準備工作第480章 不能一蹴而就第62章 土資局的地皮也不富裕第153章 讓他唱獨角戲第440章 考察第二站第116章 爛到骨子裡的混蛋第284章 飯要一口口吃第97章 徐忠耀的懲罰第六白三十章 會談葉利欽2第72章 多邊行動第219章 收服列夫捷特第507章 一個月以後第350章 必須解決的問題第514章 華夏大地颳起的旋風第653章 家族第347章 離開蘇聯前的安排第342章 羅伯特的怨念第237章 上達天聽第301章 細分蛋糕
第282章 首長是好人啊!第469章 循序漸進第257章 美國財團的動作第191章 開超市(下)第336章 兩億美金換石油公司第652章 劉東的補償第147章 細節問題第78章 脫手套現第114章 列夫捷特第494章 財團級的大圈子第578章 陸續到來第528章 和大伯談心第520章 成果斐然第540章 宴請豪傑第363章 跳出圈外的一步棋第188章 包廂裡的話題第109章 準備考察機牀廠第279章 和南巡首長談判(上)第425章 產品和廠商的關係第280章 和南巡首長談判(下)第454章 車中定論第136章 快速的發展第257章 美國財團的動作第497章 提拔新高層第469章 循序漸進第365章 家族政治資源那點事兒第311章 劉家旁系的問題第260章 崩盤第585章 大話題第386章 第二次產業調整(下)第359章 仁人志士的選擇第349章 還是缺人啊第621章 霸氣測漏第400章 兩種生活態度第390章 大伯也牽連進去了第534章 嚇人的買賣第46章 國內來電第166章 雙方的彙報第149章 大衆來客第149章 大衆來客第624章 都不是弱者第578章 陸續到來第403章 還是得談正事第104章 高規格的接待第362章 擱置問題第572章 小小的提醒第67章 周青富的任務第394章 老爺子的厚黑學第469章 循序漸進第202章 人才引進計劃第43章 失落的佐藤金一第204章 從長計議第410章 環亞銀行又開張了第569章 入不敷出第389章 善意的提醒第316章 一票否決權第441章 省委大院第407章 實業的利潤到底有多大第389章 善意的提醒第28章 劉家未來的走向(上)第437章 能用一百年的廠房第37章 林家兄弟第81章 第一次約會第261章 黑色星期一第132章 謀劃好處第92章 劉輝的秘密第555章 摟草打兔子第306章 緣由第92章 劉輝的秘密第500章 大場面,我喜歡第651章 躺著中槍的劉輝第518章 陽謀第482章 又回香港了第185章 對蘇聯的野望第28章 劉家未來的走向(上)第650章 人生大事第590章 優勢在哪裡第568章 源源不斷的好處第33章 原來八十年也有富二代第469章 循序漸進第658章 真的放權了第57章 回大陸前的準備工作第480章 不能一蹴而就第62章 土資局的地皮也不富裕第153章 讓他唱獨角戲第440章 考察第二站第116章 爛到骨子裡的混蛋第284章 飯要一口口吃第97章 徐忠耀的懲罰第六白三十章 會談葉利欽2第72章 多邊行動第219章 收服列夫捷特第507章 一個月以後第350章 必須解決的問題第514章 華夏大地颳起的旋風第653章 家族第347章 離開蘇聯前的安排第342章 羅伯特的怨念第237章 上達天聽第301章 細分蛋糕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巧家县| 通州市| 沂源县| 衡东县| 施甸县| 政和县| 德兴市| 崇明县| 玛沁县| 田东县| 江陵县| 浪卡子县| 曲松县| 康马县| 富川| 大足县| 大关县| 乳源| 大渡口区| 三门县| 图们市| 抚顺县| 柘城县| 伊吾县| 都江堰市| 萝北县| 顺平县| 开封市| 南平市| 阿克苏市| 府谷县| 墨竹工卡县| 隆子县| 勃利县| 莫力| 肥西县| 资源县| 沙湾县| 乐山市| 博客| 玉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