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二人將酒盅放下,周天濟問賀子軒正色道:“郎老太師府中婢女失蹤的案件已經調查清楚了嗎?”
賀子軒道:“殺害婢女的兇手已經抓到了,但只做了初步審問還未來得及細細詢問,她就死在指揮使府衙的大牢裡了。”
周榮晨有些異訝道:“是自殺還是他殺?”
“從現場的跡象上看是自殺,但我總覺得次事大有蹊蹺。”
周天濟劍眉一挑,道:“說來聽聽。”
賀子軒娓娓道來:“從半年前郎老太師府中第一次發現有婢女失蹤時開始,已經一共失蹤了四名婢女。起初太師府的人還以爲這只是一般的婢女逃跑事件,畢竟這種事情在大戶人家中屢見不鮮,便只是將此事記錄在婢女名冊中,並將失蹤的婢女註銷。直到第三個婢女失蹤,太師府的大管家才覺得事有可疑,上報了老太師後就到官府報了案。因爲事關老太師,指揮使衙門很重視,當日便派了最得力的捕頭偵查此案。但捕頭多方調查後卻一無所獲,甚至連失蹤婢女的生死都沒有查清。後來郎老太師便想到了我,派人找到我,希望我能幫忙。但因爲在太原耽誤了些時日,等我趕到太師府,又有第四名婢女失蹤。”
“因前三名婢女失蹤時日過久,證物和可疑現場已經被太師府裡和衙門裡的人破壞,很難再勘察,我便從失蹤僅半月的第四名婢女香蒲查起。香蒲是太師府中的包身婢女,入府一年時間。她平日話不多,老實本分,幹活也麻利勤懇,故深得太師府大管家賞識,破格將她提升爲二等婢女,主要負責管理分配太師府內院中各女眷的貼身丫鬟。香蒲是因爲沒有出現在十月十六日早上的例行點卯中,而且直到晚膳時也未出現,才被發現失蹤的。大管家獲報後,就到她房中查看,她的牀鋪還是攤開的,顯然她是在頭天,也就是十五日的深夜離開的。但她屋內所有的物品均擺放整齊、無一缺失,根本沒有要離開的跡象。據和香蒲親近的丫鬟說,她在失蹤之前也並無任何異狀,可見香蒲當時只是想要臨時出屋去辦什麼事,或者是去見什麼人,但卻因爲某種意外沒有再回來。那麼以理推斷,她要麼是因爲什麼突發原因匆忙決定離開,要麼就是已經被人殺害了。指揮使衙門派來的捕頭之前已經詳細詢問過了府中人員,並仔細在府內翻找過多遍,但調查的結果卻是即沒有人在香蒲離開的那晚看到過什麼可疑的事情,也沒有發現任何打鬥或者掩埋屍體的痕跡,香蒲就好像是憑空消失了一樣。”
“正在案情膠著的時候,一個東西吸引了我,那就是太師府中正在改建的鯉魚池。建這池子的地方原本是座假山,但郎老太師夫人請風水先生看過後,說是要改建成鯉魚池,方能保太師府世代富貴平安,老夫人就命人將假山除去,改成鯉魚池。這個池子所在的地方剛好在太師府僕役居所往內院去的必經之地,與香蒲的住處只百十來步距離,而由於池子還沒建好,只有一個大坑和滿地散落的泥土、石塊,很是雜亂,平日裡大家都是繞著走,晚上就更沒有人會接近那裡了。”
“起初,我懷疑那個鯉魚池是香蒲那晚與人見面的地方,也很有可能是香蒲失蹤前最後到過的地方。但建池工人往太師府外運送修建池子的廢料過程中的一些細節引起了我的注意。建池子的工人將原先的假山石塊和挖池子所產生的泥土、石塊等物,都收集到一個個半人多高的大竹筐中,這種竹筐由竹篾編制而成,質地結實、縫隙極小,裝滿後,還可從上方再用配好的藤條密封起來,甚是結實。所以竹筐只要裝滿後,無論怎麼摔打都不會漏開。工人先逐一將竹筐裝滿封好,放置在一邊,每隔兩日的卯時再將已經裝滿的竹筐通過馬車運往太師府外。”
周榮晨不由得插嘴道:“看來香蒲失蹤的第二天,也就是十月十六日,正是要運送竹筐的日子,而那個香蒲就是被人藏在竹筐中瞞天過海,運出太師府的。”
“正是。這些竹筐運出太師府後,就直接送到城外填堤。還好時日不久,衙門很快就找到了裝著香蒲屍體的竹筐。”
周榮晨叫道:“這麼明顯的漏洞,那個捕頭既然已經在太師府中翻找數遍,怎麼還會看不出來?他未免也太笨了吧?”
賀子軒淡笑道:“這也不能怪他,其實他一看到那個鯉魚池就覺得可疑。如你所說,香蒲失蹤的第二日正是往外運送竹筐的日子,但因爲那日堤防駐守的軍隊臨時要進行操練,不允許外人進入,所以只得暫停,改到第二日再運送。而捕頭接到報案趕到太師府的時候,沒有來得及運出的竹筐全都擺在池子邊,捕頭立刻命人將竹筐一一打開驗看,但裡面別說屍體了,就連任何可疑的東西都沒有,所以第二日堤防解禁後,竹筐就被運到府外,捕頭也再未對竹筐產生過懷疑。而我是時隔半個月後纔到太師府,沒有捕頭先入爲主的觀念,同時又本著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的想法,就要求到河堤挖出竹筐,再次進行驗看。這次,在其中一個竹筐中找到了香蒲的屍體,經查驗她是被人用腰帶之類的東西勒死的。”
周榮晨恍然道:“這麼說,香蒲的屍體是在捕頭驗看完竹筐後才被放進去的嘍。”
賀子軒頷首道:“正是。整件事情發生的順序是:十五日晚香蒲失蹤;十六日下午太師府發現香蒲失蹤,並報案,指揮使衙門的捕頭也於當日馬上進太師府查案,而且在戌時三刻左右驗看過竹筐,並未發現香蒲屍體;十七日卯時,香蒲的屍體卻被人用竹筐運出太師府。”
周天濟道:“也就是說,香蒲的屍體是在十六日戌時三刻到十七日卯時的這段時間內,被人放在竹筐中的。而從十五日深夜,直到被裝在竹筐中之前,她又躲在哪裡呢?”
周榮晨接話道:“還能躲在哪裡?兇手估計是將她的屍體藏在了一個極爲隱蔽的地方。”
周天濟不以爲然道:“我不認爲香蒲在十五日晚就已經死了。畢竟子軒說捕頭已經派人將太師府裡裡外外查看過多次,要知道指揮使衙門的人也不是吃素的,如果那是香蒲就已經被殺害,一具無法隨時轉移的沉重屍體,是很容易被發現的,而如果她只是被人囚困,一個大活人一旦看管不周就更容易透出馬腳。所以,無論香蒲是已經被殺或暫被囚困,都不可能不被找到。所以,香蒲在被裝進竹筐前,應該是活著的,而且她要麼已經離開了太師府,要麼就是自己偷偷躲在太師府中,只要她願意,以她對太師府的瞭解,是很容易躲過查看太師府的人的。”
賀子軒欽佩地看了一眼周天濟,道:“大哥和我想得一樣。而我更傾向於相信香蒲是自己躲在太師府中的。當然,爲了保險起見,我也請捕頭派人在太師府外查找看有無香蒲離開府的痕跡。另一方面,我則親自在府中繼續調查。我查到有下人看到香蒲在失蹤前幾日曾去過太師府的藏書閣,而這座藏書閣除了郎老太師偶爾會去翻閱一些書籍外,幾乎沒有人會去,平日也封著。香蒲她作爲太師府負責內院貼身丫鬟的二等婢女,這藏書閣既不歸她管轄,府裡也沒交代什麼事情要她去處理,她沒有道理會到那裡。因此,我便到藏書閣查看。所謂藏書閣,其實也就是太師府裡放置不用書籍的地方,裡面的建築和陳設極爲簡單。由於老太師有派專人定時打掃,所以閣內還是很整潔的。因爲在香蒲失蹤後,藏書閣已經又被打掃了幾次,所以閣內沒有找到任何有價值的東西。所以,這個線索也斷了。”
“但是,五日後的一個新發現,卻讓我最終抓到了兇手。就在我查看過藏書閣的第五日,晚膳過後,太師府裡有四名家丁私下賭錢,其中一名家丁因爲輸紅了眼,就拿一塊玉佩做賭資,四人因爲對這玉佩的價值產生分歧,爭吵不下,致使大打出手,被太師府的大管家抓住要嚴加懲治。你們猜怎的,那個拿玉佩做賭資的人正是負責打掃藏書閣的家丁王能,而那塊玉佩更是可疑,竟是今年過年時老太師夫人賞給婢女的獎勵。當時老太師夫人要拿些物件賞給府中的僕役,其中有幾塊樣子比較相似的玉佩就賞給了太師府裡的一等婢女,這些得到玉佩的一等婢女一共七人。據王能交代,十六日晚間二更時分,他和人賭博輸光了錢後本打算像往常一樣到藏書閣中偷幾本書來變賣換錢,但剛一接近藏書閣便看到香蒲進了藏書閣,而緊跟她身後,又有一個穿著黑色大斗篷的人也跟著進去。由於那個人用斗篷將臉和身子都裹了個嚴嚴實實,王能無法看清是誰,但依著那人的穿戴和步態判斷應該是名男子。王能在白天時已經知道香蒲失蹤的事情,但深夜有看到香蒲出現,並和一名男子一前一後雙雙進了藏書閣,便斷定香蒲是假借失蹤之名,和情人在藏書閣中偷情。他見那名男子在經過藏書閣門口的小徑時,被小徑兩旁所栽種的薔薇、芍藥等花卉的花枝鉤落了身上所帶的玉佩,便偷偷將玉佩拾起藏在身上以便日後能夠拿著玉佩威脅香蒲來得些錢財好處。他當時本想到藏書閣的窗戶下偷看,但卻因突然肚痛想要出恭只好作罷。誰知此後香蒲竟徹底不見了蹤影,直至發現香蒲的屍體。當得知香蒲真的已經死了後,王能因怕自己長期偷書賣錢的事情敗露,又擔心兇手會加害於他,故一直隱瞞此事。幸運的是王能並不認得這枚玉佩就是郎老夫人過年給七位一等婢女的賞賜之物,纔會因一時輸急了眼將玉佩拿出來抵賭資,否則要想真相大白,還要再多費些時日。玉佩的出現,說明兇手極有可能就在太師府中的七位一等婢女中。經過排查,這七個人中,有兩位在香蒲去藏書閣的時間有確鑿的不在場證據,而還有一個在十六日戌時三刻到十七日卯時的這段時間裡,也沒有作案的時間,可以排除。所以,最終有可能是兇手的人,被鎖定在銀翹、綠竹、百合、水仙這四名一等婢女中。”
周榮晨撇嘴道:“這還用得著排查,讓她們七個拿出太師夫人賞賜給各自的玉佩來,哪個拿不出來,哪個不就是兇手了嗎?”
賀子軒斜睨他一眼:“這七人全部拿出了自己的玉佩,而且經過驗看,也都是真的。”
周榮晨納悶道:“這就怪了,不是丟了一塊嗎?怎麼會都有呢?”
賀子軒解釋道:“其實這些玉佩並不是什麼稀罕之物,太師府放普通細軟的庫房中相類似的玉佩還有一些,因爲本身不是貴重物品,故並未記錄在冊,老太師夫人拿出一些獎賞下人,剩下的還有幾枚留在庫房中。而這庫房的鑰匙,只有太師府大管家和老夫人有。而四個嫌疑人中的銀翹,正是老夫人的貼身大丫鬟。”
周榮晨叫道:“照這麼說,兇手一定就是銀翹嘍!她見玉佩的事情暴露,就偷走老夫人的鑰匙,而她是老夫人的貼身丫鬟,要做到這點並不難,從庫房中再拿一塊就可輕易矇混過關了。”
“這樣推斷也沒錯,但是因爲玉佩的數量、形狀根本就沒有記錄,所以並沒有證據能夠證明這一點,所以這隻能是猜測,而無法坐實。爲了能夠得到更多的證據,我就一方面仔細查看庫房,一方面在那四個有嫌疑的婢女中詳細調查,以期能夠找到一些蛛絲馬跡來佐證。但還未等我找到有力的證據,銀翹卻自露了馬腳。她在殺害婢女水仙時被抓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