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51章 懂外語的壞處

基隆城三面環山,一面臨海,本來就是極爲險要之地,那一萬多土人從南方攻來,必須要經過一條峽谷,只不過在這條峽谷中間,陸青早就建好了一座關口,取名南下關,平時有一千士卒守衛,一來是對進入流求內陸的商人收稅,二來正是爲了防備土人。

這些土人被南下關擋住,他們的生產力低下,甚至連鐵器都十分少見,戰鬥手段也十分原始,因此面對這麼高大的城池時,根本沒有任何有效的攻擊手段,一開始只知道一股惱的向前衝,結果被城頭上的士卒一陣箭雨給射殺了不少,這才把他們嚇的全都退了回來。

土人的幾個頭領也不是傻子,一看死了這麼多人,卻連對方的城門都沒摸到,立刻就明白以他們的實力,根本不可能攻下漢人的城池,不過他們卻也不肯甘心,畢竟來一次也不容易,而且又死了這麼多的族人,自然更加不肯退去。後來幾個頭領商量了一下,最後決定就在城下和南下關的守軍耗上了,不攻城也不退軍,只是派人在城下高聲怒罵。

守城的士兵都是陸青手下的老人,在流求也住了不少年了,有些甚至就是流求本地出生的,平時和土人接觸的也多,所以對方的話他們大都能聽懂。對於土人的罵戰,城頭上的士卒自然也不甘示弱,紛紛用土語回敬對方。

不過這就出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對方人家說的母語,城頭上的士卒就算是再精通,可是先天上就佔著弱勢,再加上對方的人數又多,一幫人罵累了,可以再換一批接著罵,如此一來,城頭上的士卒自然是罵不過對方。

嘴巴上罵不過對方,上頭又嚴令不許出戰,這可讓南下關的士卒十分憋屈,不過再憋屈也得忍著,畢竟軍令如山,誰也沒膽子抗令。本來若是不出意外的話,這種情況會一直持續到李愔帶著大部隊趕來,然後再打開城門,一舉沖垮對方的隊伍,不過卻剛好有一個意外打斷了這種僵局,而更加巧合的是,這個意外還和李貞有著極大的關係。

話說李貞在知道自己惹了這麼大的禍事後,心中也十分愧疚,當然了,他身爲皇子,誰也不能拿他怎麼樣,不過李貞的年紀雖小,但也是個有擔當的人,感覺自己惹了事,那就要想辦法承擔,當然了,他可沒傻到去和土人拼命,燕北等人也絕對不會同意他這麼做。不過不能上戰場沒關係,他也能做點其它的事表達一下自己的歉意。

也正是出於這種想法,李貞說服了七哥李惲,然後拿出自己帶的私房錢買了大批的酒肉,並且和李惲親自送到南下關犒軍。本來燕北是不想讓李貞再攙和土人的事了,不過看到李惲同行,也就沒有阻攔,畢竟李惲都十六歲了,而且爲人又膽小怕事,應該不會搞出什麼事來。

可惜這次燕北又失算了,李貞和李惲趕到南下關時,看到的正是城下土人無比囂張的大罵,而城頭的士兵雖然竭力還嘴,可還是被罵的擡不起頭來,畢竟他們用漢語罵人家聽不懂,可人家用土語罵他們卻全都明白,由此可見,多學一門外語並不見得是件好事!

看到這種情況,李貞的脾氣又上來了,不過他脾氣雖然暴躁,但也能分的清輕重,知道不能擅自出戰,畢竟身後可是基隆城,不但有數萬的百姓和商人,還有武媚娘和崔夢雪這樣的重要人物,萬一讓這些土人攻進城中的話,後果絕對十分嚴重。

雖然不能出城,不過李貞卻不是個幹捱罵不還手的主,命人射了幾陣箭雨後,發現效果不大,畢竟土人也不傻,離城頭都比較遠,一看城頭有動作,立刻就會向後撤,根本傷不了幾個人。

看到這種情況,李貞心中怒火更盛,一扭頭剛好看到城頭擺放好的火箭,心中一動搶過火把就把引線給點著了。本來火器在軍屬於十分珍貴的武器,沒有上頭的命令誰也敢用,否則守城的士卒哪還會幹捱罵不還手?

南下關的守將看到李貞親自動手,想攔卻又不敢攔,只能眼睜睜的看著火箭飛離出發射架,然後帶著一股火焰衝進了土人的大部隊裡。

對於這個突如其來的襲擊,土人根本沒有任何的準備,再加上他們根本不知道飛來的是什麼東西,甚至在火箭落地後,因爲引線問題,並沒有馬上爆炸,這也引得不少土人紛紛上前圍觀,結果這下悲劇了。

只聽得“轟隆~”一聲巨響,無數土人的殘肢飛上了天。城頭上的士卒自然是大聲叫好,而下面的土人則是哭爹喊娘。其實以黑火藥的威力,真正當場炸死的人並不多,頂多也就離的最近的十幾人,不過涉及的面積極是極大,不少離的近的土人都受了或輕或重的傷,這些受傷的土人發出悽慘的叫聲,更讓周圍沒有受傷的土人膽寒。

這些土人都還處於原始社會,各自都有自己的原始宗教,而在原始宗教中,一般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對自然現象的崇拜,比如風、雨、雷、電等等。而火箭所造成的聲光效果,卻與打雷閃電的效果極像,再加上血肉橫飛的場面,更讓這些土人相信,眼前的一切就是上天發怒了,所以才用雷電給他們一個警示,而更讓他們感到恐懼的是,這種雷電竟然是從漢人那邊飛過來的,難道上天也站在漢人的一邊嗎?

在火箭爆炸後,幾乎絕大部分的土人都是以上的想法,甚至還有人嚇的跪倒在地,爬在地上口中喃喃自語,看起來好像是在向神靈請罪。而看到這種情形,那些站著的土人也立刻扔下武器爬下來,幾乎是眨眼之間,上萬土人無一例外的全都衝著爆炸的地方跪倒。

看到這種情形,城頭上的李貞和李惲是面面相覷,搞不清這些土人是什麼狀況?不過搞不清沒關係,馬上反應過來的李貞卻明白一件事,那就是眼前是個極其難得的機會,只要他們趁著現在出擊,絕對能將土人殺的大敗。

想到這裡,李貞立刻命令南下關的守將整軍出城。能被陸青派來守這麼重要的關口,南下關的守將自然也不是白癡,也知道這是個千古良機,雖然想到上頭的命令有些爲難,不過李貞卻把胸脯拍的呯呯作響,告訴對方一切責任他都擔,這纔打消了守將的顧慮,帶著手下的一千士卒衝出了城門,對著放下武器的土人是一頓大殺。結果一千人攆著一萬多土人跑了二十多裡地,殺死上千、俘虜也有近千人,可謂是一場難得的大捷!

聽完李貞將事件的前因後果講完後,李愔也有些哭笑不得之感,一切都因李貞而起,可偏偏又是李貞解了基隆之圍,當然了,這件事還遠沒有結束,李愔可不是什麼好脾氣的人,既然那些土人敢惹他,那就要做好付出十倍代價的準備!

“八弟,知道自己錯在哪了嗎?”李愔將李貞拉到碼頭的一邊,然後十分嚴肅的問道。

“六哥,我……我不該擅自行動,給你惹來這麼大的麻煩!”李貞本來就十分忐忑,現在一看李愔嚴肅的樣子,自然更加的心虛。

“錯!”李愔冷冷的反駁道,緊接著語氣轉軟,再次開口道,“惹點麻煩算什麼,做爲你的兄長,自然有責任幫你解決麻煩,所以我並不怪你!”

李愔的話剛說到這裡,李貞卻已經感動的熱淚盈眶,雖然兄弟衆多,但是正所謂皇家無親情,皇子之間的感情一般都是極其淡漠,可是他在自己這位六哥身上,卻感到一股濃濃的兄弟深情,這讓他感到無比的溫暖。

感動中的李貞剛想說些什麼,不過只聽李愔接著又道:“八弟,你雖然很聰明,但是脾氣卻一向急躁,做事不肯動腦筋,一衝動想都不想就去做了,比如這次,你大可不必晚上偷襲那夥土人,畢竟以他們的實力,正面對戰也不是你護衛的實力,所以儘可以白天去正面攻打,然後將整個部落的人殺光,這樣一來,就再也沒有報信的人,也就沒有了這次的麻煩!”

聽完李愔的話,李貞是呆愣半晌,打死他也沒有想到,一向名聲極好的六哥竟然還有如此狠辣的一面。不過李貞的接受能力倒是很強,很快就反應過來,連連點頭稱是,一副誠心受教的表情,不過看向李愔的目光卻是多了一絲異樣,好像是第一次認識這個六哥一般。

李愔也注意到李貞的異樣目光,當下笑呵呵的拍著他的肩膀道:“八弟,你要記住一點,對於自己的臣民,仁慈一點當然沒有錯,不過對於這些異族,特別是惹到你的異族,一定要先用雷霆手段讓他們明白,在這個世界上誰的拳頭最大!”

李愔十分不負責任的對一個未成年人灌輸血腥的叢林法則時,腦子裡卻已經在構思對土人的報復計劃。只不過他沒有想到的是,今天的這些話會對李貞產生多大的影響?大唐歷史上最具爭議的一位皇子,也是從這一刻開始真正成長起來!

第735章 六哥你沒病吧?第582章 新佛城的唐人街第170章 拒絕的背後第451章 女權的甦醒第68章 李世民的影子第746章 偶遇故人第270章 兄妹相見第295章 李世民要滅吐蕃第501章 松樹部落第447章 遺憾的比基尼第141章 土地券第511章 馬六甲海峽第146章 開發流求大島第8章 雉奴與兕子第71章 推廣酒精第243章 四衛之淨衛第412章 乳名澳洲第1章 李愔的班底第468章 屈辱的範鎮惡第405章 好一句殺子傳弟!第283章 更加鬼大的李治第330章 易燃的船帆第88章 屬狗的丫頭第547章 偶遇第381章 媚娘病了第570章 救命的鯨魚第377章 倭國乞降第521章 南韓鋼城第664章 宙斯權杖第261章 女皇對女王第37章 情報天才武媚娘第122章 齊王府中再聚首第605章 遏制大食的計劃第388章 不客氣的李永等人第201章 慘勝第508章 呂宋採礦業第342章 上海改革第108章 賣奴隸的杜爾老爹第88章 屬狗的丫頭第37章 情報天才武媚娘第58章 殺豬吃肉第356章 各家出人第515章 傳說中的海盜第177章 李愔要獨自離開長安第560章 剃髮與起航第597章 嗜殺的李貞第476章 應聘老師第648章 羅馬晚宴(上)第704章 政變第729章 獻陵祭祀第49章 鹽票法第506章 陷阱第290章 解剖學第8章 雉奴與兕子第508章 呂宋採礦業第77章 李愔在地圖上畫了個圈第96章 再推李佑一把第103章 有些不對勁第587章 北天竺劇變第212章 資本怪獸第263章 不實用的六分儀第712章 回長安第294章 吞蕃城第87章 不許侮辱我堂姐!第117章 送李佑上路第452章 發行銀幣第224章 李愔又“病”了第489章 去天竺吧!第92章 新羅與百濟第643章 海外建國第49章 鹽票法第25章 打賭釣神棍第332章 鬼哭島,第234章 謝縣令第175章 崔夢雪的經歷第501章 松樹部落第60章 席兄,賣戰俘嗎?第112章 出策之人與獻策之人第172章 紡織基地第134章 與李治的交談第11章 飲宴聽琴第437章 四衛在行動(下)第448章 修鐵路的李承乾第440章 林邑內亂(下)第644章 行政與司法第166章 家中東窗事發第735章 六哥你沒病吧?第274章 李愔起名字的水平第507章 屠殺與黃金第297章 要離開了第78章 開拓市場的排頭產品第511章 馬六甲海峽第723章 兕子與上官庭之第270章 兄妹相見第575章 引發衝突第364章 崔二回家第69章 李愔的禮物第353章 內部移民第133章 採訪(下)第119章 王安的推斷
第735章 六哥你沒病吧?第582章 新佛城的唐人街第170章 拒絕的背後第451章 女權的甦醒第68章 李世民的影子第746章 偶遇故人第270章 兄妹相見第295章 李世民要滅吐蕃第501章 松樹部落第447章 遺憾的比基尼第141章 土地券第511章 馬六甲海峽第146章 開發流求大島第8章 雉奴與兕子第71章 推廣酒精第243章 四衛之淨衛第412章 乳名澳洲第1章 李愔的班底第468章 屈辱的範鎮惡第405章 好一句殺子傳弟!第283章 更加鬼大的李治第330章 易燃的船帆第88章 屬狗的丫頭第547章 偶遇第381章 媚娘病了第570章 救命的鯨魚第377章 倭國乞降第521章 南韓鋼城第664章 宙斯權杖第261章 女皇對女王第37章 情報天才武媚娘第122章 齊王府中再聚首第605章 遏制大食的計劃第388章 不客氣的李永等人第201章 慘勝第508章 呂宋採礦業第342章 上海改革第108章 賣奴隸的杜爾老爹第88章 屬狗的丫頭第37章 情報天才武媚娘第58章 殺豬吃肉第356章 各家出人第515章 傳說中的海盜第177章 李愔要獨自離開長安第560章 剃髮與起航第597章 嗜殺的李貞第476章 應聘老師第648章 羅馬晚宴(上)第704章 政變第729章 獻陵祭祀第49章 鹽票法第506章 陷阱第290章 解剖學第8章 雉奴與兕子第508章 呂宋採礦業第77章 李愔在地圖上畫了個圈第96章 再推李佑一把第103章 有些不對勁第587章 北天竺劇變第212章 資本怪獸第263章 不實用的六分儀第712章 回長安第294章 吞蕃城第87章 不許侮辱我堂姐!第117章 送李佑上路第452章 發行銀幣第224章 李愔又“病”了第489章 去天竺吧!第92章 新羅與百濟第643章 海外建國第49章 鹽票法第25章 打賭釣神棍第332章 鬼哭島,第234章 謝縣令第175章 崔夢雪的經歷第501章 松樹部落第60章 席兄,賣戰俘嗎?第112章 出策之人與獻策之人第172章 紡織基地第134章 與李治的交談第11章 飲宴聽琴第437章 四衛在行動(下)第448章 修鐵路的李承乾第440章 林邑內亂(下)第644章 行政與司法第166章 家中東窗事發第735章 六哥你沒病吧?第274章 李愔起名字的水平第507章 屠殺與黃金第297章 要離開了第78章 開拓市場的排頭產品第511章 馬六甲海峽第723章 兕子與上官庭之第270章 兄妹相見第575章 引發衝突第364章 崔二回家第69章 李愔的禮物第353章 內部移民第133章 採訪(下)第119章 王安的推斷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合奇县| 漳平市| 屏南县| 武汉市| 昌黎县| 莱芜市| 鄄城县| 太原市| 永新县| 临澧县| 江永县| 靖远县| 黄梅县| 青冈县| 抚松县| 密云县| 成都市| 惠来县| 大足县| 锡林浩特市| 隆昌县| 和平区| 榆社县| 南宁市| 东至县| 郓城县| 广丰县| 长泰县| 福泉市| 永清县| 广丰县| 临高县| 岑巩县| 上栗县| 平江县| 札达县| 马公市| 武汉市| 岗巴县| 邹城市| 枣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