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97章 關守尹喜

孔宣本爲妖族,擁有神禽鳳凰的血脈,天賦很高,又得紅雲這樣的明師調教,道法修爲在洪荒修士之中也是數得上數的,此番孔宣奉師命到首陽山侍奉老子左右,以賺取一份立教功德,可能是時機未到吧,老子遲遲不肯動身,日夜坐於八景宮中與弟子玄都和孔宣討論起道法來,說是討論不如說是考較,自始至終都是老子提出問題,三人一起探討,最後再由老子予以解答,將其億萬年來參悟天道的經驗,修行的法門一一給玄都和孔宣二人講解,並沒有因爲孔宣不是自己的門下弟子而有任何的藏私,是以,在這一番的道法講解之中,孔宣的心境有了很大的提高,從前對天道理解的模糊不清處,也在討論中一一體悟到根本,並對自己所修行的道法系統的疏理了一番,層次逐漸分明,條理越發清晰,特別是在教化衆生上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心中隱隱對天道的玄妙之處有了一絲感悟,只是機緣不足,卻沒抓住根本。

天道的一絲玄妙在孔宣心中時而閃現,孔宣冥思苦想卻抓不住根本,心神圍著這絲玄妙,每每不得圓滿,老子見孔宣心神起伏,已然進入了一片誤區,遂輕輕一笑,安慰了孔宣一番,結束了這場問答遊戲,算算時間,老子覺得化胡成佛的時機也差不多要到了,便一整衣形出了八景宮,早有兕牛候在宮門外,老子起手自空中抓出壓著多寶道人風火蒲團,掛在了兕牛右角之上,散去了身上的聖人氣勢,這樣一來,老子有如一個蒼顏郜首的老邁長者,慢慢的上得牛來,橫跨在牛背之上,緩緩而行道:“九層之臺,起於壘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二位童子,可隨我遊歷一番,於行路中增長見聞,自紅塵中體悟天道,倒也不失爲一個良方。”

首陽山在東勝神洲,而作爲東西方交界的函谷關在南瞻部洲,其間隔著一重大海,兩大部洲,洪荒廣大,這間距何止億萬裡遠,老子騎牛,時快時慢,若遇到人跡罕至,荒山野嶺的地方,則快一些,若遇到生靈種羣,特別是有人族居住的地方,則慢一些,快時,騰雲而起,一日行近萬里,慢時,左顧右盼,月餘不過百里,而孔宣和玄都化成二個童子,一左一右隨在牛兩側,三人自東向西,一路走來,時而放聲高歌,時而靜誦黃庭,時而因爲沿途遇見的小事各抒已見,時而爲一處見解爭的面紅耳赤,雖然有著幾分清苦,但三人苦中作樂,樂此不疲。

紅塵自有紅塵之中的樂趣,俗世之中也處處透著天道的影像,這一路上,三人所見所聞多有新奇之處,大到教派傳承,感悟天道,小到萬類生靈,因果循環,而孔宣對在紅塵之中的體悟有了更深的印象,也知道了在地仙界中,雖然人們修行的多是三教門下道統的延伸,但是有機會能去修行大道法門的必竟是少數,那份機緣卻不是誰都能碰上的,更多的人都是混混噩噩,不知天時,不懂禮儀,一幅有今生沒來世,得過且過的聊以渡日。

紅塵之中的凡人俗事,讓孔宣對天道、對洪荒、對法則又有了更深的認識,一路行來,與紅塵之中的後天人族接觸多了,孔宣能在內心中感受到這些人族的悽苦和無奈,想的最多的就是既然並不是所有人都有機緣參修大道的,那麼只是天道至公,天道之下尚留一線生機,而這些不能修行的人,不能感悟天道的人就這樣自生自滅嗎,不敬天、不尊道、不釋佛,天道會允許如此多的生靈禍亂洪荒嗎,答案顯然是不能的,而孔宣也在這教化人族之中抓住了一絲玄妙,感悟又加深了一步。

路途遙遠,終有盡時,這一番遊走洪荒,給了孔宣一個深刻的感悟,對天道法則中很多不明白,不理解的地方,在這一番遊走中,在所聽到的,所看到的不起眼的瑣碎小事中一一得到了印證,使得孔宣收益不淺,那困擾孔宣多時的一絲天道玄妙彷彿又透出了一點光亮,使得孔宣隱隱的感覺到自己的機緣就在這遊歷中,並且目標就是那些沒有機緣參悟天道的紅塵俗人,只是函谷關已然在望,那立教功德乃是老師費盡心力才爭取過來,不要豈不是浪費了,是以由不得孔宣再有不捨,不過,心中已然透亮的孔宣打定了主意,在收取小乘佛教的功德之後,自己一定要仍似這般繼續遊歷洪荒,在紅塵中不斷地磨勵道心,感悟天道,參悟大道法則,以期修爲更進一層。

這一日,老子騎牛出了長安城繼續往西,直奔函谷關而去,本來依據孔宣的意思,長安城是南瞻部洲最大的人族聚居地,三街六市,花街柳巷,最是繁華不過,由於人口衆多,瑣事也自是少不了,既然要在紅塵之中感受天道,而老子又爲人教教主,鎮壓人教氣運,是以在長安城這個如此有代表性的地方,怎麼也得多呆幾日,好好感受一下,可是孔宣的這個意見不等說完,便被老子打斷了,說了一句:“長安城八山八水環繞,紫微皇氣、真龍之氣環列其中,守護一方平安,我爲聖人,不宜在此長留,否則星相變動,龍脈消散,李氏一族性命不在,有違天數,還是快快趕路纔是。”如此一來,玄都、孔宣老老實實的跟在老子的後面,只在長安城稍一停留便穿城而過。

長安城中早就收到了衆聖“商議”的結果,東西雙方罷兵,函谷關完全對西方開放,每天辰時城門大開,酉時城門再次關畢,再不禁兩國臣民交往,不禁貿易,不禁往來,有效的保證了東西雙方的融合,原本函谷關下的百萬精兵,數十萬妖兵被牛魔王帶回了翠雲山,仍然日夜勤修不已,剩下的或是打散分到了各處,或是卸甲歸田,是以此時的函谷關再沒有百萬兵將聲勢沖天的喝殺聲,巍峨的城牆上只設置了一名關守,數千精兵,其作用只是保證城關的暢通,維持一下進出的秩序,再有就是收取往來的關費。

函谷關的關守名爲尹喜,乃是一介散修,道法不高,是以一直在長安城中做一文案小吏,每日裡編纂文書,此番東西罷戰,函谷關成了一塊雞肋,棄之實在可惜,怎麼著也得派個人管理一番纔是,是以尹喜便被派到了函谷關當了關守,本來以他的道法修爲,這關守的職位是輪不到他的,但是這尹喜的長相奇特,方頭大耳,天生兩道白眉,順長及肩,甚是威儀,也該著這尹喜機緣好,那一日,唐皇李淵在御書房研究相關人事任免,左挑右選都沒找到個合適的人選來擔任函谷關關守,煩悶之間唐皇李淵出得內宮散心,不知不覺的就走到了宮外大臣們辦公的文華殿,剛巧,作爲書吏的尹喜值殿,全神貫注的讀著書簡,卻是不知唐皇到來,而兩條長眉不停的抖動,看到這兩條長眉不停的抖動,李淵來了興趣,想到自己得聖人傳話,承皇位千年,卻是與這兩條眉毛一般,卻是夠長的,是以,李淵便對這尹喜上了心,也沒打斷他讀簡,輕輕的退了出來,後來李淵一打聽,詳細的瞭解了一下尹喜的情況,得知尹喜雖是散修,修爲不高,但是人緣很好,辦事認真,也算得上是個人材,於是,李淵一高興,就將這函谷關的關守位子賞給了尹喜。

尹喜雖爲散修,所修習的功法並不完全,是以修爲不高,但尹喜在修行之中,善於觀測天象,研習占星之術,雖爲小道,卻給尹喜帶來了意想不到的福緣,眼下東西罷戰,函谷關也沒什麼大事,故而尹喜經常在關上一邊職守,一邊體悟天道,這一日尹喜正在函谷關上獨坐,忽然間看見天際之上紫氣滾滾,自東而來,精習望氣之道的尹喜心中知道,紫氣東來,乃是聖人降臨紅塵,洪荒之中有萬類生靈,有幾個能和聖人接上頭的,如此機緣怎能放棄,於是尹喜急忙令人打掃關口,親自下得城關,遠出十里之外,準備迎接聖人大駕。

尹喜左等右盼,終於看到了一年長者跨牛緩緩而行,雖然一幅農家老者的樣子,但那年邁的身形與東天紫氣接連一處,扶搖直上九天,並且身邊帶著兩位童子,樣貌清奇,修爲隱而不露,高深莫測,尹喜肯定了自己的盼斷,心中激動不已,急忙整理衣冠,縱身向前跪到了老子的牛前,連連叩首道:“弟子函谷關守尹喜,前來迎接聖人大駕,願聖人聖壽疆。”

尹喜拜在牛前,擋住了牛的去路,連連的叩拜,讓老子感到比較突然,自己出函關,隱去了一身修爲,除非是聖人能夠一眼看破老子的幻化,可這個尹喜是如何知道自己是聖人的,是以老子在一楞神之間,卻是不知該如何是好了,好在玄都和孔宣比較機警,玄都上前將牛把住,孔宣上前扶起了尹喜道:“關守認錯人了,我家老爺只是一凡夫,哪裡敢稱聖人,當不起你一拜,快快請起。”

孔宣一開口,尹喜更加確信了自己沒有認錯,哪有主人沒說話,身邊童子先開口的道理,定是聖人不願與自己結下因果,於是尹喜掙開孔宣的扶持,再一次拜倒在牛前道:“聖人大德,弟子乃一介散修,道法無成,卻擅會望氣之法,今在關上,見紫氣東來,接與聖人身後,定不會有錯,弟子一心向道,卻多有不明之處,還請聖人大德,接受弟子朝拜,爲弟子解惑。”

這下老子三人算是明白了,老子再怎麼隱藏修爲,那也是聖人,聖人的氣息那是絕對掩飾不了的,既然被人識破了,老子也就不再隱瞞,示意孔宣將尹喜扶了起來,呵呵一笑道:“我一路西來,無人能看破我之跟腳,不想在這函谷關卻被你識破,可見你與我之間有份機緣,本來我對門下弟子要求頗高,有一人傳我道統足矣,但見你機緣不淺,便收你做個記名弟子,傳你些雜學,也算是了結了你我這分因果。”

尹喜大喜過望,只要能拜在聖人門下,哪怕是記名弟子也了不得呀,是以,連連給老子叩首,算是把這老師認了下來,雖說是記名弟子,但老子對這尹喜嚴謹好學的態度,還是比較喜歡的,也有心傳些道果給他,另外,老子一行三人一路西來,行路之中多有見聞,平凡小事中多有與天道暗合,是以對天道的感悟又進了一層,也想將這段遊歷中的感悟疏理一下,函谷關外就是西方的地界了,是以函谷關正是地方。

於是老子三人便在尹喜的家中小住了三日,老子洋洋灑灑,寫下了五千字的《道德經》,將這一路的見聞,以及對天道的體悟具都編撰其中,傳與玄都,作爲天下道門之寶,亦爲修行之道總綱,而關守尹喜則被老子賜道號長眉,傳授了他一套劍修之道,了結了一份師生之情,也成就了地仙界蜀山派的根基。

第79章 落寶金錢第11章 鴻鈞傳道第80章 落寶金錢的升級版第129章 九曲黃河陣第21章 仿開天紅雲證道第224章 悟空鬥如來第142章 梅山七怪第229章 接引設關,彌勒攔道第29章 守護人族第244章 老者第157章 掩耳盜鈴的笑話第108章 哪吒鬧海之紅蓮第228章 玄奘起程 (2)第87章 三界開通第247章 陽謀現第62章 逐鹿之戰第241章 小誅仙劍陣第3章 盤古開天第174章 聖人說,打不過就跑第222章 悟空斬惡念 大殺天庭第169章 萬妖聯盟第107章 哪吒鬧海之因果第111章 縱火第206章 心神烙印第181章 紫微星動第124章 十絕陣之吸魂第173章 相互試探第31章 分寶巖第211章 小人宵小有所指第41章 公明斬屍收坐騎第172章 巍峨的城牆第268章 毀滅星空第42章 阿修羅族第21章 仿開天紅雲證道第188章 兩個幫手第264章 紅雲立教第159章 聘禮第251章 打殺唐僧第197章 關守尹喜第209章 塵埃落定第205章 衝陣第234章 大戰烏雲仙第27章 紅雲解天機第122章 十絕陣第250章 各有算計第207章 舌動蓮花第170章 比拼真元第272章 會師蒼茫山第194章 滅世之舉第133章 誅仙劍陣第265章 說服女媧第17章 孔雀大鵬第199章 釋迦牟尼第47章 后羿射日第277章 破陣(1)第236章 伏烏雲仙,過通天河第112章 佈陣第228章 玄奘起程 (2)第114章 一網打盡第12章 收徒第227章 玄奘起程 (1)第226章 七聖定劫開西遊第98章 姜尚拜師第222章 悟空斬惡念 大殺天庭第167章 立基第218章 天庭的奇恥大辱第17章 孔雀大鵬第169章 萬妖聯盟第45章 夸父追日第132章 絕龍嶺第116章 開國武成王第22章 搶靈寶紅雲揍準提第96章 星辰幡第140章 紅雲的威脅第204章 鍾來第45章 夸父追日第48章 巫妖決戰之短兵相接第120章 陣前混戰第247章 陽謀現第156章 力退天庭第186章 滅世的決心第104章 封神榜上第一人 (1)第36章 女媧補天第253章 真假悟空 (2)第144章 江山易主第48章 巫妖決戰之短兵相接第210章 小人行徑第37章 伏羲轉世第54章 再立天庭第148章 百年的收穫第241章 小誅仙劍陣第117章 冰凍岐山第41章 公明斬屍收坐騎第209章 塵埃落定第261章 上雷音拜如來第76章 賓客臨門第261章 上雷音拜如來第39章 菩提大陣
第79章 落寶金錢第11章 鴻鈞傳道第80章 落寶金錢的升級版第129章 九曲黃河陣第21章 仿開天紅雲證道第224章 悟空鬥如來第142章 梅山七怪第229章 接引設關,彌勒攔道第29章 守護人族第244章 老者第157章 掩耳盜鈴的笑話第108章 哪吒鬧海之紅蓮第228章 玄奘起程 (2)第87章 三界開通第247章 陽謀現第62章 逐鹿之戰第241章 小誅仙劍陣第3章 盤古開天第174章 聖人說,打不過就跑第222章 悟空斬惡念 大殺天庭第169章 萬妖聯盟第107章 哪吒鬧海之因果第111章 縱火第206章 心神烙印第181章 紫微星動第124章 十絕陣之吸魂第173章 相互試探第31章 分寶巖第211章 小人宵小有所指第41章 公明斬屍收坐騎第172章 巍峨的城牆第268章 毀滅星空第42章 阿修羅族第21章 仿開天紅雲證道第188章 兩個幫手第264章 紅雲立教第159章 聘禮第251章 打殺唐僧第197章 關守尹喜第209章 塵埃落定第205章 衝陣第234章 大戰烏雲仙第27章 紅雲解天機第122章 十絕陣第250章 各有算計第207章 舌動蓮花第170章 比拼真元第272章 會師蒼茫山第194章 滅世之舉第133章 誅仙劍陣第265章 說服女媧第17章 孔雀大鵬第199章 釋迦牟尼第47章 后羿射日第277章 破陣(1)第236章 伏烏雲仙,過通天河第112章 佈陣第228章 玄奘起程 (2)第114章 一網打盡第12章 收徒第227章 玄奘起程 (1)第226章 七聖定劫開西遊第98章 姜尚拜師第222章 悟空斬惡念 大殺天庭第167章 立基第218章 天庭的奇恥大辱第17章 孔雀大鵬第169章 萬妖聯盟第45章 夸父追日第132章 絕龍嶺第116章 開國武成王第22章 搶靈寶紅雲揍準提第96章 星辰幡第140章 紅雲的威脅第204章 鍾來第45章 夸父追日第48章 巫妖決戰之短兵相接第120章 陣前混戰第247章 陽謀現第156章 力退天庭第186章 滅世的決心第104章 封神榜上第一人 (1)第36章 女媧補天第253章 真假悟空 (2)第144章 江山易主第48章 巫妖決戰之短兵相接第210章 小人行徑第37章 伏羲轉世第54章 再立天庭第148章 百年的收穫第241章 小誅仙劍陣第117章 冰凍岐山第41章 公明斬屍收坐騎第209章 塵埃落定第261章 上雷音拜如來第76章 賓客臨門第261章 上雷音拜如來第39章 菩提大陣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延安市| 上杭县| 安平县| 兴义市| 开江县| 综艺| 沙雅县| 新宁县| 修武县| 济南市| 兴海县| 武平县| 泰来县| 榕江县| 周至县| 公主岭市| 辛集市| 吴桥县| 安西县| 开封市| 边坝县| 凤山县| 灌南县| 尚义县| 汽车| 宝鸡市| 鄂伦春自治旗| 余干县| 永吉县| 双鸭山市| 农安县| 丰台区| 淄博市| 安国市| 大港区| 遂川县| 津南区| 贡觉县| 万山特区| 刚察县| 花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