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妖怪不是別人,正是當日失手將琉璃盞掉落地上的捲簾大將。
他被貶下凡間,在流沙河中度日,此番上岸本想捉人去吃,卻見木叉掣渾鐵棒擋住他,當下喝聲:“狂徒大膽!”
當下持定寶杖就來大戰木叉,木吒施渾鐵棒,捲簾大將施降妖杖,兩人你來我往,轉瞬已經戰了上數十合,卻是不分勝負。
捲簾大將見惠岸厲害,架住鐵棒道:“你是哪裡和尚,敢來與我爲敵?”
木叉道:“我是托塔天王二太子木叉惠岸行者,今保我師父往東土尋取經人去。你是何怪,敢大膽阻路?”
捲簾大將一聽此語,頓時面色一陣疑惑,道:“我記得那木叉跟南海觀音在紫竹林中修行,卻怎的會來此處!”
木叉一聽此妖知道他,嗤笑一聲,遙指岸上觀音呼道:“那岸上便是我師父,難道他還能是假的!”
捲簾大將一聽此話,扭頭往岸邊一看,見果然觀音,當下連聲喏喏,收了寶杖,與木叉到了觀音面前,拜道:“菩薩,恕我之罪,我不是妖邪,乃是靈霄殿下侍鑾輿的捲簾大將。只因在蟠桃會上,失手打碎了琉璃盞,玉帝把我打了八百,貶下界來,變得這般模樣,又教七日一次,將飛劍來穿我胸脅百餘下方回,故此這般苦惱。沒奈何,飢寒難忍,三二日間,出波濤尋一個行人食用。不期今日無知,衝撞了菩薩。”
觀音早已得了如來吩咐,明白卷簾底細,此來本就是爲度他,便道:“你在天有罪,既然遭貶落入凡間,爲何不死悔過,今又這等傷生,如此卻是罪上加罪!如今我領了佛旨,上東上尋取經人。你何不入我門來,皈依善果,跟那取經人做個徒弟,上西天拜佛求經?我教飛劍不來穿你。那時節功成免罪,復你本職,心下如何?”
悟空、金蟬子等五人爲聖人定運,去西天取經之人,但他們卻並不知道自身有此命數。
捲簾一聽觀音說能讓他重歸正道,當然願意歸順,立即道:“我願皈正果。”又向前道:“菩薩,我在此間吃人無數,向來有幾次取經人來,都被我吃了。凡吃的人頭,拋落流沙,竟沉水底,惟有九個取經人的骷髏,浮在水面,再不能沉。我以爲異物,將索兒穿在一處,閒時拿來頑耍,這去但恐取經人不得到此,卻不是反誤了我的前程也?”
觀音知曉此乃金蟬子轉世十世中的九世厄命頭骨,也不點破,道:“豈有不到之理?你可將骷髏地掛在頭頂下,等候取經人,自有用處。”
捲簾只好聽命:“既然如此,願領教誨。”
觀音當下與他摩頂受戒,指沙爲姓,賜個法名,叫做沙悟淨,讓起入了沙門,令其送他過河,自去洗心滌慮,專等取經人,這才與木叉又往東行。
這一日,師徒二人行到一座高山上空,觀音隱約見山上惡氣聚集,直衝天上,便在雲頭停下腳步,掐指微微一算,知曉又尋到一人,當下便與木叉落下雲頭,停在山上觀看。
木叉見觀音四處觀看此山,便問道:“老師,今今日又要度化一人?”
觀音正欲作答,這時只聽一陣呼呼慘厲陰風颳來,陰風過後,一個豬頭大耳的妖怪從陰風裡顯出來,不分好歹,便往他師徒二人,舉著釘耙就築。
木叉乃觀音護法,一見妖怪,上前擋住,大喝一聲:“那潑怪,休得無禮!看棒!”
妖怪道:“和尚,看鈀!”
兩個在山底下,一衝一撞,便是亂紛紛一場大戰,他兩個正殺到興處,觀音則飛在半空,看清楚了妖怪本事,再不等待,手中拋下蓮花,隔開了妖怪鈀杖。
妖怪一見觀音如此神通,便問:“你是哪裡和尚,敢弄這什麼花唬人!。”
木叉一聽妖怪對觀音不敬,道:“我把你這個肉眼凡胎的潑物!我是南海菩薩的徒弟。這是我師父拋來的蓮花,你也不認得哩!”
那妖怪一聽此語,驚愕道:“南海菩薩,可是掃三災救八難的觀世音麼?”
木吐道:“不是他是誰?”
妖怪一聽此語,立即撇了釘把,納頭下禮道:“老兄,菩薩在哪裡?累煩你引見一引見。”
木吐仰面指道:“哪不是?”
妖怪朝上看見觀音便磕頭,厲聲高叫道:“菩薩,恕罪!恕罪!”
觀音按下雲頭,前來問道:“你是那裡成精的野豬,敢在此間擋我?”
妖怪一聽嚇的不輕,當下辯解道:“我不哪裡成精的野豬,我本是天河裡天蓬元帥。只因帶酒戲弄嫦娥,玉帝把我打了二千錘,貶下塵凡,一靈真性,竟來奪舍投胎,不期錯了道路,投在個母豬胎裡,變得這般模樣。是我咬殺母豬,打死羣豬,在此處佔了山場,吃人度日。不期撞著菩薩,萬望撥救拔救。”
觀音一聽此話道:“此山叫做甚麼山?”
妖怪道:“叫做福陵山。山中有一洞,叫做雲棧洞。洞裡原有個卵二姐。他見我有些武藝,把我做個家長,又喚做“倒插門”。不上一年,她死了,將一洞的家當盡歸我受用。在此日久年深,沒有個贍身的勾當。
觀音道:“你在上界違法.今又不改兇心,傷生造孽,卻不是二罪俱罰?“
妖怪一聽這話,怒道:“若依你的話,教我喝西北風度日!”
觀音知道這豬妖便是豬剛烈,一聽他這話,心中大怒,他如何想過,這天庭的神仙下凡,便吃人也吃出了道,
只是這廝老君門徒,是西去之人,只能教化,不然他早將他超度了!看著妖怪道:“世間有五穀雜糧,百般吃食。你卻偏偏吃人度日?還認作有理,若不是看你真性尚存,今日便超度了你!”
豬剛烈一聽此話,大懼,又似如夢初醒,上前向菩薩道:“我欲從正,奈何“獲罪於天,無所禱也”,這才越加陷入魔障,做成了此等打錯,還請菩薩指點弟子!”
觀音見豬剛列所化還存一絲善念,便道:“我領了佛旨,上東土尋取經人。你可跟他做個徒弟,往西天走一遭來,將功折罪,管教你脫離災瘴。”
豬剛烈不明前身,只以爲觀音解救他,聽說有化解之法,自然滿口道:“願隨!願隨!”
觀音這又與他摩頂受戒,指身爲姓,就姓了豬,替他起個法名,就叫做豬悟能。遂令他,持齋把素,斷絕了五葷三厭,專候那取經人。
觀音與木吒辭了豬悟能,在雲霧中前行,不多日,便見空中有一條玉龍被枷鎖捆著,在那裡遭受雷電轟擊,正字痛苦叫喚。
菩薩近前問道:“你是何龍,在此受罪?”
那龍道:“我是西海龍王敖閏之子。因縱火燒了殿上明珠,我父王表奏天庭,告了忤逆。五帝把我吊在空中。打了三百,不日遭誅。望菩薩搭救搭救。”
觀音也在不囉嗦,即命木吒上南天門裡,向玉帝解釋一番,說了這敖閏之子敖玉西去因果,玉帝聞言,這才傳旨赦免了敖玉。
觀音又與敖玉減免,指點他等取經人來,變做白馬,上西方立功,敖玉便領命潛身去了。
觀音與木叉別了敖玉,直奔東土,眼看到了東土大唐國度長安西方不足二百里出,忽見前方金光萬道,瑞氣千條,直衝雲際。
木叉見此,奇道:“師父,那放光之處,乃是終南山,有如來“壓帖”在那裡。可是那帖子大放金光。”
觀音道:“正是。卻不知那大鬧天宮的齊天大聖,壓在此處,不知如何樣子。”
木叉道:“師父,不如我二人去看看他。”
觀音以爲木叉看出他要度化悟空西去的命數,當下便點頭答應,二人落在山頂觀看,卻見壓住悟空那帖子,乃是“唵嘛呢叭嘧吽”六字真言。
觀音看罷,嘆惜不已,明白西去第四人便在眼前,當下便下山來度化悟空。
悟空被壓在山下,聽的山上有人說他,便在山根下,高叫道:“是那個在山上,竟然知曉我的來歷?”
觀音聞言,來到山下,這纔看清,悟空被壓於石山這下,口能言,身不能動,極是不堪。
觀音上前道:“姓孫的,你認得我麼?”
悟空睜開火眼金睛,認出是觀音,點著頭兒高叫道;“我怎麼不認得你!你是那觀世音,我在此度日如年,更無一個相知的來看我一看。你從哪裡來,卻還想著看望我,還真是奇怪!”
觀音道:“我奉如來佛旨,上東土尋取經人去,從此經過,特留殘步看你。”
悟空已經明白觀音前來度化他,不然人人都不來看他,爲何這當年的敵人便來看他?心中明白,口中卻嚷嚷道:“如來哄了我,把我壓在此山下,不能翻身,萬望觀音方便一二,救我老孫一救!”
觀音道:“你這廝罪業彌深,救你出來,恐你又生禍害。反爲不美。悟空道:”我已知悔了,但願大慈悲指條門路,情願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