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葉疏煙小聲說出了那個名字,連唐烈雲也有些意外。
他明白葉疏煙對那個女子的信任有多深,如果真是那個女子,她一定比割了自己的肉還難過。
“希望……不是她。”唐烈雲輕聲道。
葉疏煙卻沒有這樣僥倖的心理,她想得是,如果她猜對了,那麼以後要如何面對。
前一世,那個女子害了葉疏煙;
但這一世,葉疏煙要改變命運,也許就要連帶著把身邊人的命運也改變。
只要她能夠把自己的命運掌握在手中,也許事情就不會再像前世一樣,發展到生死相見的地步。
“每個人都總有些不爲人道的苦衷。不過,既然她能忍耐到現在,對我可能還是有幾分真情實意的。如果紀通判的棋子真的是她,我自有應對的方法。”
唐烈雲見她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唯有安慰道:
“若真是她,也不是壞事,至少知己知彼,能防患於未然,而且,你們也許不必走到決裂那一步。”
葉疏煙點了點頭:“我也是這樣想。那……就拜託你了。”
唐烈雲的眸光深邃,癡癡看著她。
她的信任和親切,讓他心裡甜蜜至極。
他想拉一拉她的手,感受一下更真實的觸覺,卻又怕惹怒了她,連這樣的甜蜜都失去:
他略靜了靜心,終於說道:“好,兩天之內,不管有沒有結果,我都會託林崢帶消息給你。還有,讓林崢去查一查太后的病歷吧,也許你以後用得上。你也不要太擔心羨魚,那小子很機靈。”
葉疏煙聽了,不知道他爲什麼突然會提到這個。
太后又信不過林崢,不是萬不得已,該是不會讓林崢診治的。
那麼,林崢查太后的病歷有什麼用?
她回過頭來,正準備問唐烈雲,卻見他已經躍出窗外,如雲般飄渺清逸的身姿,一眨眼就消失在夜色裡。
本來想提醒他一句,以後有事讓林崢傳話就可以了,不要冒險再來沛恩宮,卻還沒有來得及說。
這樣私下見面畢竟是不合身份和禮數的,而且葉疏煙前世之死都是因爲太后陷害她“私通侍衛”,這種穢亂宮闈的死罪,會牽連很多人,她更不能讓他再來。
所以她嘆他總是走得那麼快,讓人連最後一句話都來不及說。
卻不知道,他之所以走得快,只是因爲,慢了,他會不捨得走。
好在他對宮中的禁衛巡邏和換崗時間似乎很瞭解,每次來去都悄無聲息,從沒有驚動任何人,這倒是讓葉疏煙安心了一些。
南柯剛纔很有眼色的去臥在貓窩裡裝睡,見唐烈雲已經離開,才坐了起來,擔憂地看著葉疏煙。
葉疏煙走過去蹲在貓窩邊摸了摸南柯:“你不用擔心,我會讓林崢告訴他,以後不可再來了。”
南柯搖了搖頭,無奈地低下頭去。
葉疏煙和衣睡了一會兒,天便亮了,今晨不參加六尚局的點卯,所以祝憐月和楚慕妍就不讓人叫醒她。
過了吃早膳的時辰,段嬤嬤又來做孩子以後用的小被褥、小斗篷,這纔將葉疏煙叫醒。
看著葉疏煙食不知味,段嬤嬤問道:“還在爲了花才人難受啊?”
葉疏煙嘆口氣,說道:“當初一起參加殿選的,個個都是年輕貌美,都以爲自己將來會得寵,結果君恩無情,能得寵的纔有幾個?好不容易得到了臨幸,能懷上龍嗣的又有幾個?就算是得孕,能平安生下,竟然也免不了這樣的結局……”
段嬤嬤神色一冷,說道:“娘娘若是在感嘆人生無常,那可就錯了。”
葉疏煙見段嬤嬤這麼說,問道:“嬤嬤的意思是,這並非人生無常,而是人爲之禍嗎?”
段嬤嬤點了點頭:“娘娘能明白,以後就不能再僅僅只是小心防範了。要說娘娘沒有害人之心,甚至以德報怨,這是好的。可對有的人,以德報怨根本就沒有用。太后的這種毒辣手段,用了第一次,還有第二次,只會越加喪心病狂。”
經過了幻鏡中回到前世,眼睜睜看著那個溫柔善良、毫無心機的前世被害死,葉疏煙並不打算再以靜制動。
她爲了唐厲風和蘇怡睿,勸說皇后和她共同勸諫唐厲風解除太后禁足,卻讓太后再一次害人,這是她的過失,應該由她來結束自己的錯誤。
否則,對不起屍骨未寒的花才人,更對不起那個失去了孃親、卻被仇人抱走的二皇子。
越想越是內疚,她站起身來,走到了軟榻邊撫摸著那些柔軟的緞子:
“是我太心軟,若不答應蘇怡睿,沒有替太后求情,花才人此刻正享受著自己的嬌兒出生的幸福中……”
同爲女子,葉疏煙也身懷有孕,對於花才人的死,就更加難以釋懷。
“娘娘不可這樣自責,這本就是你無法阻止的事。就算你不求情,太后一樣會有其他機會解除禁足的。以前淑妃被打入冷宮,皇上也曾慪了太后很久,但是最後不是照樣和好如初嗎?”
提到淑妃,葉疏煙終於不需要再爲了怕揭開唐厲風的傷疤而不去探尋究竟:
“嬤嬤,淑妃到底是什麼樣的人,她和皇上、太后之間又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段嬤嬤知道如今不能不告訴葉疏煙了,便道:“娘娘可聽過西蜀國的一位貴妃,封號‘綠漪夫人’?”
葉疏煙聞言,訝然愣住,猛然想起當初唐厲風也同樣問過她這樣的問題。
她當時還念除了綠漪夫人的一首詩,記得唐厲風很是爲這個綠漪夫人而感慨。
而今,段嬤嬤忽然提及此女,葉疏煙一想起唐厲風當時的神情,莫名打了個冷戰,從頭皮到手都是一麻。
段嬤嬤對葉疏煙的驚愕並不意外,她一邊做著針線活,一邊低頭敘說著那段往事,語調平淡得就像是講一個無聊至極的故事。
“國破家亡,多數人是流離失所,但綠漪夫人卻最終成爲了滅國之人、殺夫之人的妃嬪。可身置亂世中,她不認命又能怎樣。只是這樣亡國之妃是太后和朝臣們大忌,皇上卻一往情深,爲此忤逆母后、貶謫朝臣,大漢國初立半年,便現妖妃禍國之象。後來,太后和皇后聯手,蒐集綠漪夫人平時排遣心緒而隨口吟哦的詩詞,經朝中多名學士解析評議,發現綠漪夫人懷念亡夫、怨恨皇上,甚至暗懷復國報仇之心……”
______________
第二更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