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請不要質(zhì)疑專業(yè)
從葉智羽的表情上看,就知道他這次催眠很順利。
“出去再說。”
於大章又進屋和劉金鬆交談幾句,主要是問對方有沒有什麼需求。
翻案也是需要時間的。
如果劉金鬆想要改善一下在獄中的生活,於大章完全可以滿足他。
都不用於大章自己去溝通,只需要和許隊說一聲就行。
“不用不用,我現(xiàn)在就很好。”
劉金鬆直接拒絕了:
“自從我的案子重新調(diào)查,我每天吃的好睡得香,有勞於警官費心了。”
於大章見他精神飽滿,也沒再說什麼。
如果順利的話,用不了多久劉金鬆就能重獲自由。
十六年都熬過來了,對於他來說,只要有希望在,接下來每一天都有盼頭。
出了監(jiān)獄。
兩人剛上車,於大章就開口問道:
“有沒有李勇那個小團體的具體信息?”
這是他最關(guān)心的事情。
“沒有。”葉智羽搖搖頭:
“劉金鬆和李勇雖然是同班同學(xué),但卻沒什麼交集,所以記憶點很少。”
“我獲得的信息也只是比你詳細一點。”
於大章回憶了一下。
第一次見劉金鬆的時候,他曾說李勇這個人很內(nèi)向,平日裡總是沉默寡言,很少主動與他人進行交流。
像這樣的人,在班級裡往往容易被大家所忽視。
後世管這樣的人叫“小透明”。
這就沒辦法了,本來記憶點就少,再加上年頭長,提取不到記憶很正常。
“說說你都獲取了什麼信息吧。”
於大章已經(jīng)不抱希望了,既然沒有新信息,詳細一點的也湊合了,總比一無所獲要好。
“先說人數(shù)。”
葉智羽自信地說道:
“經(jīng)過我反覆暗示和引導(dǎo),劉金鬆已經(jīng)可以回憶起當(dāng)年校園對峙時的具體情形。”
“他可以確定,當(dāng)時李勇那邊正好來了十個人。”
於大章聽到後,立刻瞪大了眼睛:
“真的?!”
如果這個人數(shù)能確定下來,可以藉此推斷出很多新線索。
他沒想到葉智羽居然得到了這麼關(guān)鍵的信息。
“你要相信專業(yè)。”
葉智羽不滿地瞥了他一眼:
“目前爲(wèi)止,我好像還沒有給出過錯誤信息。”
“要是我不能確定,我會給出大概範(fàn)圍,比如,人數(shù)可能在十到十五人。”
“越是沒有把握,這個範(fàn)圍就會越大。”
“反之,我既然能將人數(shù)定在十人,就證明我有這個把握。”
信任是在一次次的相處中建立起來的。
於大章對於葉智羽的能力絲毫不懷疑,只是事關(guān)重大,他必須要確定下來。
見葉智羽這麼說,他也就放心了。
“等我一下。”
於大章邊說,邊從隨身包裡拿出記事本:
“這個很重要,我先記下來。”
他的這個舉動代表著重視,也是對葉智羽的肯定。
記好後,他又問道:
“還有嗎?比如那個小團體的代號。”
於大章之所以這麼迫切地想知道那個代號,是想用這個代號去向其他受冤人瞭解情況。
代號就相當(dāng)於一個記憶點。
如果他們對其有印象,就會想起和這個代號有關(guān)的事情。
“這個你就不用想了。”
葉智羽看起來也有些無奈:
“我嘗試過了,劉金鬆的記憶中,類似的代號很多,但已經(jīng)無法對號入座了。”
代號確實很多……於大章一想起劉金鬆回憶起來的那些代號就覺得尷尬。
後來的葬愛家族都要甘拜下風(fēng)。 “其他的還有嗎?”
於大章問出這話的同時,將記事本合上了。
連他都想不出劉金鬆還能說出什麼信息來。
“我引導(dǎo)劉金鬆回憶的過程中,他主動說了一個信息。”
葉智羽略作沉吟,緩緩開口:
“他說,李勇那邊的十個人中有個帶頭的,當(dāng)時給他印象很深。”
“那個人無論是長相,還是氣質(zhì)都很像武打明星李聯(lián)傑。”
“就連身高也像,個子不高,但站在人前卻很顯眼。”
氣質(zhì)這一塊拿捏的死死滴……於大章腦中不自覺地冒出了這句話。
模仿自己喜歡的明星,無論在哪個年代都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再說了,那個年代也不是所有人都模仿浩南哥的。
“這個也很重要。”
於大章再次將記事本打開,一邊用筆記錄,一邊誇讚道:
“還得是你,這麼關(guān)鍵的信息都讓你提取出來了。”
葉智羽聞言,臉上沒露出什麼表情,但眼底卻有些得意之色閃過,腰板也挺直了幾分。
這個信息確實是於大章忽略的。
主要他上學(xué)的時候,沒親身參與過羣體鬥毆。
通常情況下,在這類涉及衆(zhòng)多人員的羣架中,無論是哪一方陣營,都會存在著一名充當(dāng)領(lǐng)頭者的人物。
而這個帶頭的人,自然會成爲(wèi)全場最爲(wèi)矚目的焦點。
這麼重要的記憶點差一點就給錯過了。
兩人隨後在錫城找了個賓館作爲(wèi)落腳點。
會議上,於大章定下的調(diào)查時間爲(wèi)兩天。
兩天後,無論調(diào)查有沒有進展,都要回到省廳進行一次集體彙報。
要是按照以往的辦案習(xí)慣,專案組應(yīng)該每天都要進行一次碰頭會,以保證信息同步。
但這次情況特殊。
由於受冤人被關(guān)押的地方不在同一個城市,所以調(diào)查時間適當(dāng)?shù)难娱L了。
剛到賓館,葉智羽就一臉擔(dān)心地問道:
“我離開這麼久,億盛集團那邊不會以爲(wèi)我離職了吧?”
“不會。”於大章安撫道:
“只要曲萬年還是董事長,你就算一年不去上班,也沒人敢說什麼。”
他相信曲萬年也早就知道葉智羽這個人了。
既然選擇了沉默,就說明曲萬年願意幫他這個忙。
再說了,葉智羽也不是那種對公司毫無價值的人,只不過就是偶爾出差幫幫警方而已。
“你和曲總可一定要好好相處啊。”
葉智羽語重心長地勸道:
“她能看上你,是你上輩子積德了,你可千萬不要錯過這樣的機會。”
“對你來說,這就是天賜良緣。”
你是怕丟掉工作吧……於大章瞪了他一眼:
“你要沒事就去外面逛逛,不要打擾我思考案情。”
他現(xiàn)在可沒心情和葉智羽聊這方面的事。
從監(jiān)獄出來後,於大章滿腦子想的都是李勇那個小團體。
“行行行,我不說了還不行嗎。”
兩人就開了一個雙人間,葉智羽人生地不熟的,也沒地方可去。
見他坐到牀上,點燃香菸開始看手機,於大章起身來到窗邊。
望著下方街道來往的車流人羣,他在腦中將剛纔獲得的信息進行梳理。
即使劉金鬆的記憶是正確的,也不能確定那個小團體就一定是十個人。
也有可能那天來的人不全。
所以,要假設(shè)。
“假設(shè)十六年前,那個小團體的人數(shù)是十個人。”
“以此爲(wèi)基礎(chǔ),接下來三年間,又陸續(xù)發(fā)生兩起冤案,每一起冤案就代表著一個投名狀。”
“也就是說,以目前掌握的情況來看,李勇參加的那個小團體最少也有十二個人。”
“減去九個已知的被害人,嫌犯的目標(biāo)最少還有三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