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兩百一十四章 救援(2)

多路分兵,多點共進。這就是人家想到的解決問題的所謂的做好的辦法,說實在的這個辦法雖然看起來安全可靠,但是很遺憾的是這個辦法本身的裡邊就是有著巨大的安全隱患,一旦是變成現實之後隱患會變得更加的明顯起來。

要知道在兵法上面最忌諱的就是分兵了,不管是那一個國家的軍力都不能應付多次的戰爭的消耗,要知道分兵就相當於自己把自己的兵力給白白的分散掉了,這樣一來的話必然的會造成自己軍力不能集中的體現出來,從而的影響到戰爭的走向。

而且分兵還是存在著軍隊各方的行動並不是那麼的協調一致,有的軍隊行軍的速度快,有的軍隊行軍的速度比較的慢,如此一來的話軍隊必然會形成一定的突出部,這個突出部很顯然就是人家主要打擊的目標,只要是殲滅了一點的話那麼整個軍力都是會下降的。

說實在的之所以敢在這裡分兵完全的是因爲這裡已經屬於是後方地區了,自然的安全上面應該還是有保障的,再加上大明帝國從上到下對於安南人都是保有著一種蔑視的態度,認爲這些安南人只不過是在邊境地區小打小鬧一番的,應該不會已經進來了。

不過很遺憾的事情就是其實人家安南人已經進來,而且已經進來了將近一萬人的軍隊,這一萬人的軍隊基本上已經是安南人的一個極限調動的軍隊了,不過這一萬人雖然人數並不是很多的,但是基本上全部都是人家的精銳之師,裝備訓練也是最好的。

而且這一萬餘人基本上都是必死之士,畢竟這些人都知道自己將會面臨著一個什麼樣的環境,自己的一萬人可以說要和人家幾萬人的軍隊抗衡,這簡直就是一個不敢想象的事情,活著或許對於這些人已經是一種很奢侈的事情了。

亞洲的軍人可以說是這個世界上面最好的一批軍人,從古至今亞洲的軍人特別是東亞的軍人都是一支支不害怕死亡的軍隊,因爲這些人都是有著堅定的信仰的軍隊,這種信仰並不是來自宗教的力量,相反的來自的是自己對於民族的信仰。

大明帝國的陸軍軍人雖然已經喪失了幾百年前的那樣的血性,但是很顯然的大明帝國的軍人被逼到絕境上面的時候爆發出來的力量也是一般的人不能抵擋的住的,安南人心中剛剛升起來的一種對於明帝國軍人的蔑視也是消失的無影無蹤了。

很顯然的安南人真的沒有想到之前懦弱的大明帝國的軍隊竟然真的敢於出城對著自己反擊,這一下子打亂了李將軍的部署,幸虧李將軍及時的變換了自己的戰略戰術,不然的話大明帝國剛剛的那一波的攻擊說不定會導致安南人的大面積的潰敗。

明帝國現在的火銃的裝備率也是十分的高的,其實火銃的裝備完全的也是爲了減少自己士兵對於戰爭的畏懼,畢竟隔著那麼遠就是能殺人的,自然的也是讓自己的士兵有一種對於自己的生命安全的一種保障感。

大明帝國沐家的火銃兵可以說是大明帝國最好的一隻火銃兵了,要知道這一隻軍隊對於火銃有一種自己獨特的理解的辦法,很明顯這個時代的火銃基本上都是一窩蜂的打完了之後就變成了燒火的棍子了,但是很顯然人家沐家並不是如此來做的。

要知道沐家採用的是比較先進的三段式的設計法,也就是前面一排設計,後面的兩排人裝子彈,如此一來的話比那種一窩蜂的射擊的效率要高上很多的,雖然這個時代裝子彈的速度還是很慢的,但是卻也是能在某種程度上面實現火力的覆蓋。

不過很遺憾的是大明帝國雖然已經是有了這樣的一種辦法,但是卻並沒有在全軍上下推廣,具體是什麼原因反正是不得而知的,不過沒有全面的推廣並不代表者沒有推廣,鎮南關的總兵對於這樣的戰術就是有一定的瞭解的。

這樣的戰法雖然對於出城機動作戰的幫助並不是很大的,畢竟這樣的戰術需要很強的團隊的協作能力,而且還是需要方陣的支持的,自然不適合野戰但是很顯然的這樣的辦法對於守城來說卻是相當的有利的,畢竟本身的城牆就是自己的依靠,只要是自己能安安穩穩的讓火銃發揮威力就成了。

確實的鎮南關的那些火銃兵也是沒有讓人家失望的,可以說火銃兵都是拿銀子喂出來的,這些人的訓練相比較起來在大明帝國內部起碼的算的上是比較精銳的軍隊了,軍人的士氣自然也不是一般的那些軍人的人能相提並論的。

要知道這個年代培養一個火銃兵需要花費的時間和金錢不知道要比培養一個一般的士兵要搞出來多少,因爲這個年代本身的火銃就是相當的燒錢的,再加上火銃兵的培養的費用,火銃兵日常的伙食生活上面的開支,畢竟上一個火銃兵能抵得上三個到五個一般士兵的開支的總和了。

估計這也就是人家大明帝國能玩得起火銃兵的一個重要的原因了,無疑人家大明帝國的經濟實力無比的強大,自然的國家的收入也是比較的多的,培養這麼多的火銃兵對於大明帝國的財政來說倒也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若是換成大漢帝國的話那麼估計漢帝國的財政能直接的被人家給拖垮了。

鎮南關被人家安南人攻擊的消息兩天多的時間就傳到了南京這座大明國的都城之內,很顯然的大明帝國的君臣上下對於這件事情都是表示異常的震驚,旋即的讓安南國的使臣覲見大明帝國的皇上,要求安南國的人對於這件事情做出來解釋。

要知道安南國的使臣雖然很早的時候就已經知道了這樣的一件事情了,但是這個人卻還是一個堅定的對於大明帝國開戰的人,自然的對於大明帝國的態度也是比較的強硬的,面對著大明帝國皇帝的責問人家也是侃侃而談。

看著對方竟然有一點點理直氣壯的樣子朱棣的心中就感覺到一陣的憤怒,甚至對方還是宣稱廣西竟然是人家安南人的固有的領土,甚至是翻出來了曾經的很久之前的安南人在廣西活動的證據,這樣朱棣的肺都是感覺要氣炸了。

朱棣真的很像吧這個時臣給脫下去砍了,不過很顯然的兩國交戰還是不斬來使呢,更加的不用說是現在兩個國家還是沒有宣戰了,只不過是把眼前的那個囂張的安南國的時臣給打了幾板子之後就讓那個使臣給轟了下去。

朱棣是很明顯的戰爭派的人,要知道大明帝國的歷代的皇帝基本上害怕戰爭的人是很少的,只不過是大明帝國由於種種的原因並不願以主動的挑起來戰爭,所以纔有了大明帝國的皇帝都是害怕戰爭的傳言,其實完全的不是人們知道的那個樣子的。

皇家黨是堅定的天子的門生,都是中央書院畢業的人,自然的對於皇帝的決策也是完全的擁護的,但是東林黨的人對於皇上的舉動是完全的反對的意見,甚至一度言語激烈的時候公然間的指責皇帝就是窮兵黷武的皇帝。

東林黨的一個最大的理由就是廣西那邊地勢偏遠,大明帝國的軍隊是需要防止北方和西方的進攻的,大規模抽調軍隊的話那麼對於大明帝國來說是相當的不利的,不如放棄廣西的土地,這樣對於大明帝國沒有什麼根本性的損失。

這樣的理論若是別的人說出來的話那麼一定會被扣上漢奸賣國賊的帽子的,但是很遺憾的是這樣的話從人家東林黨的黨魁錢謙益的嘴裡邊說出來簡直就如同是很正義的話一樣的,東林黨的人對於這些話也是完全的附和的。

本來的這件事情是人家軍隊上面的事情,軍人作爲一個整體應該的站出來幾個人發表自己意見的,但是很顯然的由於大明帝國長時間的對於陸軍的不重視和這件事情沒有海軍什麼事情,所以說軍隊上面竟然一時之間的找不出來一個人來表達自己的觀點。

不過話說回來就算是軍隊上面的人真的表達了自己的觀點那麼又能如何呢?反正是自己表達不表達的話那麼都是自己的一件都不到人家的重視,自己還是不如不去自尋苦吃了,免得被人家說一個自己是自不量力的人,免得被人家說成軍隊只不過是一個笑話。

朝廷上面的事情反正是十分的複雜的一件事情,對於東林黨提出來的一件很明顯的朱棣是生氣的,而且是真的生氣的,畢竟廣西雖然經濟並不是那麼的發達的,雖然廣西的人口並不是那麼的多的,雖然廣西對於大明帝國的航海的事業不是那麼的特別的重要的,但是若是從自己的手上面丟掉一個省的話那麼朱棣是真的沒有臉面面對自己的祖宗,真的沒有臉面面對自己的臣民。

第四百三十八章 一網打盡(中)第二百三十二章 變革(7)第一百五十八章 神探成大神(4)第一百三十章 鄭和要走了第三百八十七章 野獸的覆滅(6)第二百四十六章 陰謀(上)第二百七十五章 決戰遠洋(8)第三百一十章 交鋒(14)第三十七章 後花園的忍者第三十七章 後花園的忍者第兩百二十一章 知曉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漢帝國的崩潰(1)第二百六十章 大同保衛戰(2)第一百五十九章 神探成大神(5)第一百零二章 公審衛青第二百七十八章 決戰遠洋(11)第二百八十三章 落腳泉州第一百九十章 會見昭君第三百六十八章 科技的力量(上)第一百零一章 偷偷摸摸三姐妹第四百五十六章 帝國的危機(7)第一百七十六章 出使南蠻(12)第三百五十七章 偶遇三姐妹第一百六十六章 出使南蠻(2)第二百三十三章 變革(8)第二百三十六章 變革(11)第二十四章 大眼妹子張仲景第十六章 營養不良的鐵木真第一百八十五章 誘惑第四百五十二章 帝國的危機(3)第三百零一章 交鋒(5)第三百七十八章 大國角逐第二百二十章 李敢的堅持第兩百一十章 跟你走第一百九十章 會見昭君第三百九十七章 神秘人的合縱連橫(中)第三十四章 衛長夫的算盤第二百五十八章 草原會議(下)第四百二十五章 躲避第三百四十五章 按步就班第六十六章 呂伯奢和曹操的相遇第二百九十一張 泉州黑幕(8)第四百四十八章 倭國的態度第三百六十二章 寬容是強者的權利第二百三十二章 變革(7)第二百四十三章 李建成出事了第三百八十六章 野獸的覆滅(5)第二十九章 神聖的問題第四百三十一章 窮縣城富縣令(4)第八十七章 爲了城外的兄弟第四百六十九章 大漢帝國的崩潰(2)第四百三十一章 窮縣城富縣令(4)第七十一章 殺文丑第兩百一十九章 小分隊第一百八十九章 又見狄仁傑第三百九十八章 神秘人的合縱連橫(下)第二百八十三章 落腳泉州第七十五章 美女‘救’猩猩第二十一章 ‘鄉巴佬’進城第二百五十四章 言官的陰謀(2)第四百五十五章 帝國的危機(6)第一百零八章 西域動亂(6)第三百三十四章 賣官鬻爵(上)第兩百一十六章 救援(4)第一百三十八章 水賊第兩百二十四章 無能爲力第四百四十章 雷霆出擊第一百七十一章 出使南蠻(7)第四百五十九章 涯角槍第一百零八章 西域動亂(6)第四百四十四章 憂愁第四百六十三章 密謀造反第二百四十六章 陰謀(上)第三百五十四章 女人都不正常第兩百一十四章 救援(2)第六十章 吃貨遇吃貨第二百三十三章 變革(8)第八十五章 嘉峪關的危機第一百一十七章 暗戰(4)第一百零五章 西域動亂(3)第二百五十章 審問(上)第五十八章 脫罪辦法第九十章 國公上朝第二百五十五章 言官的陰謀(3)第二百九十張 泉州黑幕(7)第一百二十八章 倭寇來襲第四百六十一章 準備動手第一百五十章 合適的突破口第六十五章 弱女子曹操第三百一十三章 除暴安良(下)第三百二十六章 丐幫頭子趙匡胤第四百三十章 窮縣城富縣令(3)第一百六十一章 神探成大神(7)第一百八十八章 ‘細菌戰’第二百四十一章 心酸的衛青第九十四章 頭疼的王莽第一百一十五章 暗戰(2)第一百七十九章 窘境第四百四十二章 深仇大恨
第四百三十八章 一網打盡(中)第二百三十二章 變革(7)第一百五十八章 神探成大神(4)第一百三十章 鄭和要走了第三百八十七章 野獸的覆滅(6)第二百四十六章 陰謀(上)第二百七十五章 決戰遠洋(8)第三百一十章 交鋒(14)第三十七章 後花園的忍者第三十七章 後花園的忍者第兩百二十一章 知曉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漢帝國的崩潰(1)第二百六十章 大同保衛戰(2)第一百五十九章 神探成大神(5)第一百零二章 公審衛青第二百七十八章 決戰遠洋(11)第二百八十三章 落腳泉州第一百九十章 會見昭君第三百六十八章 科技的力量(上)第一百零一章 偷偷摸摸三姐妹第四百五十六章 帝國的危機(7)第一百七十六章 出使南蠻(12)第三百五十七章 偶遇三姐妹第一百六十六章 出使南蠻(2)第二百三十三章 變革(8)第二百三十六章 變革(11)第二十四章 大眼妹子張仲景第十六章 營養不良的鐵木真第一百八十五章 誘惑第四百五十二章 帝國的危機(3)第三百零一章 交鋒(5)第三百七十八章 大國角逐第二百二十章 李敢的堅持第兩百一十章 跟你走第一百九十章 會見昭君第三百九十七章 神秘人的合縱連橫(中)第三十四章 衛長夫的算盤第二百五十八章 草原會議(下)第四百二十五章 躲避第三百四十五章 按步就班第六十六章 呂伯奢和曹操的相遇第二百九十一張 泉州黑幕(8)第四百四十八章 倭國的態度第三百六十二章 寬容是強者的權利第二百三十二章 變革(7)第二百四十三章 李建成出事了第三百八十六章 野獸的覆滅(5)第二十九章 神聖的問題第四百三十一章 窮縣城富縣令(4)第八十七章 爲了城外的兄弟第四百六十九章 大漢帝國的崩潰(2)第四百三十一章 窮縣城富縣令(4)第七十一章 殺文丑第兩百一十九章 小分隊第一百八十九章 又見狄仁傑第三百九十八章 神秘人的合縱連橫(下)第二百八十三章 落腳泉州第七十五章 美女‘救’猩猩第二十一章 ‘鄉巴佬’進城第二百五十四章 言官的陰謀(2)第四百五十五章 帝國的危機(6)第一百零八章 西域動亂(6)第三百三十四章 賣官鬻爵(上)第兩百一十六章 救援(4)第一百三十八章 水賊第兩百二十四章 無能爲力第四百四十章 雷霆出擊第一百七十一章 出使南蠻(7)第四百五十九章 涯角槍第一百零八章 西域動亂(6)第四百四十四章 憂愁第四百六十三章 密謀造反第二百四十六章 陰謀(上)第三百五十四章 女人都不正常第兩百一十四章 救援(2)第六十章 吃貨遇吃貨第二百三十三章 變革(8)第八十五章 嘉峪關的危機第一百一十七章 暗戰(4)第一百零五章 西域動亂(3)第二百五十章 審問(上)第五十八章 脫罪辦法第九十章 國公上朝第二百五十五章 言官的陰謀(3)第二百九十張 泉州黑幕(7)第一百二十八章 倭寇來襲第四百六十一章 準備動手第一百五十章 合適的突破口第六十五章 弱女子曹操第三百一十三章 除暴安良(下)第三百二十六章 丐幫頭子趙匡胤第四百三十章 窮縣城富縣令(3)第一百六十一章 神探成大神(7)第一百八十八章 ‘細菌戰’第二百四十一章 心酸的衛青第九十四章 頭疼的王莽第一百一十五章 暗戰(2)第一百七十九章 窘境第四百四十二章 深仇大恨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远县| 封开县| 湘潭市| 阿鲁科尔沁旗| 浦县| 仲巴县| 吉林省| 阿坝县| 瑞安市| 黄冈市| 武乡县| 岳阳县| 冕宁县| 阳西县| 本溪市| 阳曲县| 福贡县| 台江县| 肥西县| 邛崃市| 两当县| 巧家县| 巴青县| 泰州市| 兖州市| 汨罗市| 济宁市| 长岛县| 从化市| 大余县| 手游| 乐陵市| 寿光市| 乐至县| 焉耆| 甘谷县| 平塘县| 正定县| 铁岭县| 江安县| 应用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