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上一次的七年漢匈戰爭可以說真的已經徹底的吧匈奴人給打殘了,無疑匈奴人是絕對的不可能在這個短的時間之內恢復過來的,除非是匈奴人有很強的外力的幫助,若是真的這樣的話那麼大漢帝國的壓力將會是更加的巨大了。
其實農耕民族擊敗遊牧民族並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但是關鍵的問題就是農耕民族擊敗遊牧民族的代價真的是太大了,單單是訓練自己國家的軍隊並且打造成爲一直很強大的機動能力的軍隊,這個費用就是真的有一點點嚇人的感覺。
若是派出海軍的牽制的話那麼大漢帝國也是早就有能力一一統這片大陸了,但是爲什麼大漢帝國至今爲止都還是沒有做到這一點呢?無疑最大的原因就是時時刻刻的都是需要應付人家匈奴人對於自己的後方的威脅的,不然的話大漢帝國真的會付出代價的。
要知道大漢帝國的國度是在北方,南征的戰爭就算是大漢帝國真的是失敗了那麼南方的兩個國家的陸軍也是不可能進行這樣的千里追擊的,但是很顯然的匈奴人卻並不是這個樣子的,一旦是北方的戰事失利的話那麼大漢帝國的國度都將會受到人家的威脅甚至是攻佔。
大漢帝國自然的不能讓這樣的事情發生,在自己的國力不強盛的時候只能是修建長城之類的防禦性的攻勢,對於匈奴人不敢進行野戰,雖然經過了這麼長時間的休整之後大漢帝國的軍力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但是依然的不敢放鬆對於長城的維修和加固的,這是一張王牌。
上天給每一個國家的機會其實都是十分的公平的,要知道上天雖然是給了遊牧民族的騎兵很強大的機動作戰的能力,但是很顯然對於攻防型的作戰還是十分的薄弱的,農耕民族恰恰的擅長的就是這一點,可以說雙方互相的都是有強項,互相的也是有缺點的。
匈奴人可以說現在就在這樣的一個問題上面吃的虧真的是大了,要知道匈奴人已經對於這裡的一個小小的關口進行了很長時間的猛攻了,固然的大漢帝國的士兵守城的水平還是很高的,但是更加關鍵的是匈奴人的戰鬥意識相當的底下的。
很顯然的現在的匈奴人的處境其實是相當的複雜的,若是匈奴王本身的意思是根本的不願意進行著一場的戰爭的,不過人家吉利可汗完全的並不是這樣做的,而且吉利可汗的意思就是把匈奴人當做槍用的,不若是不服的話大不了在和突厥人打一仗。
安提王總算是知道自己當初作出來的舉動是多麼的錯誤了,若是一開始的不和人家突厥人被迫合作而選擇第二條路的話那麼現在或許對於匈奴人還是很有利的,起碼的不用被人家當做槍使喚,不過很顯然現在想這些事情已經是完了,匈奴人現在真的已經快到了沒有迴旋的餘地了。
可以說這一次的合作對於人家突厥人是相當的有利的,突厥人通過這樣的一次合作可以說是極大的擴大了自己的勢力範圍並且的可以說已經暫時的吞併了人家匈奴人了,這樣一來的話無疑突厥人就立刻的成爲了草原上面的新一代的無可爭議的霸主。
成爲這樣的霸主的好處還是相當的多的,雖然霸主和皇帝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的,但是很顯然的對於草原來說還是更喜歡霸主這樣的稱謂的,皇帝雖然聽起來是十分的氣勢恢宏有大國的氣氛,但是和人家草原民族的粗獷的性格還是嚴重的不符的,人家喜歡的是霸氣的名字。
當然這次的戰爭之中不僅僅的是動用了人家突厥人,也是大量的動用了鮮卑人和羌還有當初的西域的氐人,要知道自從從西域被人家大漢帝國被人家鎮壓了之後這些人不僅僅的沒有好好的反省自己,相反的對大漢帝國的仇恨更加的加深了,nuozuonuodei這個道理很顯然他們不明白。
別看現在的是四國聯軍,但是這裡邊真正的有戰鬥力的也就是人家匈奴人和突厥人,這兩個人的人數最多,戰鬥力最強,不過匈奴人和突厥人之間的關係又是這個樣子的,若是一切順利的話四國聯軍還是能繼續的前進的,但是無疑進入到了相持階段的話那麼就需要另說了。
一旦是靜如到了相持階段的話那麼必然的是對於雙方的一種綜合實力的消耗,很顯然的不管是匈奴人或者還是突厥人在這方面都是有著天生的劣勢的,這些人的後勤補給可以說是相當的睏乏的,基本上都是以戰養戰的節奏的,軍需是一個致命的問題。
大漢帝國雖然不斷地在邊境之上開墾農田但是很顯然的這些農田基本上都是在人家的城牆的保護範圍之內的,若是想要獲取那些糧食的話就是必須要攻破大漢帝國堅固的城牆才行,不過很顯然的這個問題正是現在那些草原人頭疼的問題。
堅守這座城市的將軍正是大漢帝國的有名的將軍李敢,說起來這個將軍那在大漢帝國也是赫赫有名的將軍的,自己的弟弟李陵,自己的母親李廣甚至自己的祖父之類的都是大漢帝國的將軍,也是大漢帝國最大的將軍世家李氏家族的一份子。
很顯然李敢對於匈奴人現在也是並沒有什麼破解的辦法的,相比較而言這個世界上面的李敢還是比較偏向於防守類型的武將,一招藍色的堅守就是對於這個武將最好的詮釋,李敢的武將計主要的作用就是對於自己的城牆的防禦進行加固,並且只能讓對方按照套路攻擊。
其實這也是對方爲什麼損失慘重的一個重要的原因,中行悅這個人曾經出來破過人家的軍師技,但是很顯然的李敢雖然是一個武將但是人家的智力也是不低的,畢竟是出身世家的人,自然的中行悅這個人並沒有破解了人家的武將計,不過精力的損失也不是那麼的大的,看起來對方和自己的智力程度應該是相差不多的。
要知道中行悅已經是匈奴人這邊智力最高的軍師了,中行悅都不能破解了人家的軍師技別的人更加的是不行了,其實這也是草原民族的一個最大的缺點,那就是接受的教育跟不上時代的發展,不客氣的說一個大漢帝國隨隨便便的軍師都是能讓對方大軍亂成一團麻的。
不過雖然是這個樣子但是人家李敢依然的並沒有放鬆對於匈奴人的警惕,鬼知道那些坑爹的小說之中的情節會不會落在自己的身上面呢?別人家匈奴人在不經意之間竟然找到了一個落難的老爺爺,而且這個老爺爺還是一個世外高人,這樣的話才叫做一個坑爹呢。
李敢其實現在也是計算著自己的大漢帝國的軍隊什麼時候能達到自己的身邊,很顯然的這個計算真的讓人家李敢感覺到一陣陣的無力的感覺,要知道大漢帝國的軍隊需要至少半個月才能到達這裡的,可以說自己在堅持半個月的話那麼真的只能是天知道了。
雖然李敢的軍師技能加強城牆的防禦能力,並且能讓對方找到規定的套路進攻,但是很顯然李敢的武將計不能憑空的變出來一些守城用的東西,譬如是滾木礌石之類的東西李敢就真的無能爲力了,戰爭進行到現在這座小城可以說已經是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了。
這座小城的戰略位置雖然在兩個山地的豁口之處,地理位置重要,但是很顯然的話大同這樣的城市是真的沒能力比較的,要知道城池雖然是十分的重要但是礙於這個城池的面積所以說堆積的東西也不是那兒的多的,主要的東西都還是在人家大同堆積。
本來對方若是率先的進攻自己這裡的話那麼大同還是能給自己派出來援軍的,但是很顯然的現在這個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了,大同的戰事現在也是相當的緊張的,根本就沒有援軍給自己,至於說那些東西也是大同守城需要的東西,自然的不可能給自己這裡守備只用。
沒有東西這麼辦?很顯然的這個問題簡直真的是把人家李敢給愁懷了,這個問題真的是現在突出的問題了,現在自己的軍隊的士氣完全的不是什麼問題,但是光有士氣沒有輔助的東西那麼豈不是讓自己的軍隊白白的送掉性命的嗎?
和人家打野戰?很顯然的這樣的想法一瞬間的就從人家李敢的思維之中抹殺掉了,這顯然就是讓自己的士兵們去送命,李敢這樣的愛兵如子的人是絕對的不可能做出來這樣的事情的,而且一旦是自己出城的話那麼自己所具有的優勢就完全的消失掉了,再加上自己的機動能力絕對的沒有辦法和人家相提並論了,也就是說自己一旦是出城的的話那麼除非是死路一條不然的話真的是沒有別的路自己能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