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了南蠻的這件事情之後很顯然三國之間的關係變得更加的微妙了起來,要知道雖然現在的大唐帝國和大明帝國都還是有同一個敵人的,但是這兩個國家的立場卻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之前的那種盟友之間的關係也似乎變得蕩然無存了。
很大的程度上面這件事情都是增加了大唐帝國和大明帝國之間的不信任的程度,雙方之間的關係似乎也是變得更加的冷淡了起來,這些事情說起來最爲高興的就是大漢帝國的人了,不過最讓大漢帝國遺憾的事情就是雙方並沒有爆發起來什麼大的戰爭。
不得不說這一次的事情兩個國家之間鬧到都是十分的不愉快的,畢竟兩個國家都是差一點點兵戎相見的,但是畢竟兩個國家卻還是沒有兵戎相見的,無疑這點上面對於兩個國家沒有撕破臉還是很好的一個前提的,不然的話兩個國家的關係必然的走到一個最低點。
不得不說很大的程度上之所以兩個國家都是沒有撕破臉大漢帝國的功勞也是相當的巨大的,要知道相比較而言大漢帝國對於兩個國家的壓力真的是過於的巨大了,或許幾百年前的那一次的戰爭兩個國家都還是歷歷在目的,雙方百萬人的大戰,唐帝國和明帝國被坑殺幾十萬的士兵,若非如此的話大唐帝國和大明帝國的陸軍也不至於成爲了現在這個樣子。
只不過其實現在的大漢帝國的陸軍看起來十分的強大,但是明帝國和唐帝國絕對不會想到其實現在的大漢帝國的陸軍並沒有任何一支主力軍隊在南方軍團之中,相反的大漢帝國的主力的軍隊已經全部的集結在了衛霍兵團的指揮之下。
可以說這段時間大漢帝國也是十分的不安生的,北方草原上面的戰火又起,很明顯的這個漢武帝想象之中的休兵三十年的構想是嚴重的不符,要知道北方的地區是絕對的不能有任何的閃失的,不然的話讓匈奴的騎兵長驅直入的話那麼不僅僅漢帝國要遭殃的。
畢竟都是華夏人,很明顯的大漢帝國抵禦匈奴人何嘗的不是爲了明帝國和唐帝國抵禦的呢?很顯然匈奴人擅長的就是騎兵,或許到了南方他們的作戰的效果會大大的減弱,但是就算是這樣也是會造成生靈塗染的,所以說大漢帝國其實做的這一切也都是無奈之舉。
大同可以說現在已經是大漢帝國的前方的戰場之一了,很顯然這一次匈奴人的攻勢似乎是異常的兇猛,而其匈奴人似乎還是改變了之前作戰的戰術,而且在攻城方面的技術也是大大的提高了,如此一來的話大漢帝國守備大同的兵力變得有一些捉襟見肘了起來。
雖然大同是大漢帝國的軍事重地邊關城市,但是很顯然現在的大同那個時空的大同還是有很多的不一樣的地方的,要知道大同雖然名爲城市,但是實際上最多能算得上是一個軍事基地,周邊並沒有合適種植糧食的肥沃土地,而且之前還是外敵環繞,自然的在大同的軍隊數量要遠高於百姓的數量。
加上種種的原因反正是大同的軍隊的供應全部是國家開銷的,如此一來的話屯兵的數量也只能保持在兩萬人左右,不然的話單單是大同的軍糧每天的消耗就不是漢帝國的邊防城市能承受得起的。
這一次匈奴人採用的小規模的襲擾戰加上突然的大規模的襲擊戰的戰略模式,很顯然這樣的戰爭模式是之前的大漢帝國的士兵們沒有經歷過的,雖然說守城的一方佔有很大的優勢,但是守城的一方卻還是處處都是受到地形地勢的限制,再加上四周圍的城牆都是需要防守的自然能得到休息的事情也是少之又少的。
很顯然對方的騷擾戰的目的就是讓這些大漢帝國的士兵們疲憊不堪,只要是能讓大漢帝國的士兵做到疲憊不堪的話那麼一舉的發動襲擊戰纔能有效果,而且之前就是因爲這樣才能北城門失陷了,若不是因爲大同的都尉及時的讓預備隊上去的話或許現在大同已經陷落於人家匈奴人之手了。
其實戰爭就是對於雙方士兵的一種很嚴重的考驗,要知道若是士兵們能堅持下去的話那麼整個戰爭就能平穩的過渡直到戰爭的勝利,但是一旦是士兵不能堅持的話那麼就算是在優秀的指揮官也是不能讓戰局變得明朗起來。
大漢帝國的士兵們並不缺乏戰鬥意志,突厥人和匈奴人也是不缺乏戰鬥的意志的,很顯然這一場戰爭打的就是堅持,你若是能堅持下去的話那麼必然的將會是你獲勝,你若是不能堅持下去的話那麼你就會永遠的見不到明天的太陽。
說起來現在大同的太守已經派出去了幾批的使者了,雖然個個使者帶回來的消息都是大漢帝國的衛霍軍團已經出發,但是卻並不能說出來衛霍軍團距離這裡的距離是多少的,或許來的早還是沒有什麼事情的,但是一旦是來得晚的話那麼大同將會崩潰。
很顯然現在的大同需要的並不是糧食,也並不是軍資武器之類的東西,現在大同需要的就是藥材,而且需要的是大量的藥材,經過了這麼多天的戰爭之後再加上不衛生的環境大規模的疾病爆發已經是箭在弦上了。
很顯然昨天已經有幾十名士兵感染上了瘟疫,若是沒有什麼疾控藥物人有瘟疫氾濫的話那麼或許明天,或許是後天整個大同都將會陷落在人家匈奴人的手中。
太守並不知道是不是匈奴人趕出來的事情,畢竟在七年的漢匈之戰之中就曾經有過匈奴人對於大漢帝國的軍隊水源之中放撒瘟疫的事情發生的,這一次的事情難保並不是出自匈奴人的手裡邊的。
若是讓匈奴人知道太守的想法的話絕度會稱讚這位太守相當的聰明的確實的這一次的瘟疫就是人家匈奴人做出來的事情,而且這也不是人家第一次的做出來這樣的事情了。
在上一個時空之中大漢帝國最年輕的大司馬冠軍侯衛子夫的外甥霍去病就是因爲誤喝有著細菌的河水之後再加上過度的疲勞才死在前線的,可以說這是上個時空之中的匈奴人做出來的爲自豪的事情了。
這個時空之中的匈奴人倒也是不差的,畢竟都是同一個民族的人,智商都是差不到哪裡去的,七年漢匈之戰之中曾經匈奴人把病死的那些牛羊扔到了漢軍比過的河流裡邊,漢軍喝了河流之中已經有了細菌的水之後大規模的傳染病也是氾濫了起來。
這樣算的上是人類的第一次的細菌戰了,只不過是技術還是有一點的落後並不能把細菌給提煉出來,而且這樣做的風險還是很大的,但是卻也是開創了一種戰爭模式的先河。
匈奴人的營帳之內,很顯然的對於這一次自己做出來的事情匈奴人是萬分的高興的,中行悅也是萬分的激動,畢竟這件事情也算得上是自己親自指揮的了,能爲自己報仇中行悅這麼能不激動呢?
安提王雖然也是比較的高興但是安提王的臉上卻還是心事重重,看著一邊的那麼健壯但是卻很難看的人安提王真的是一點喝酒的愉快的感覺都是沒有的。
很顯然在場之中最隨意的就是那麼健壯但是醜陋的男人了,這個男人的名字那簡直是大名鼎鼎,這個男人不是別人正是現在的突厥人的大漢吉利可汗。
其實這一次吉利可汗之所以來到這裡就是想要看看匈奴人所謂的新戰術究竟是一個什麼樣子的,若是可以的話自己的軍隊也是能模仿使用的。
不過吉利可汗卻還是暫時的否定了自己的這個想法,雖然這個新戰術是神不知鬼不覺的但是很大的程度上面也是會造成自己的損傷的,這個年代的醫療科技還是十分的不發達的,漢人對於瘟疫都是沒有什麼有效地辦法的更加的不用說這些遊牧民族的人了。
一個手拿著馬奶酒一個手領著一個羊腿,很顯然吉利可汗看起來十分的豪放,但是你絕對不能被這個人的外表給欺騙了,要知道吉利可汗絕對是那種小心眼而且很陰險的一個人,容不下和自己又不容易見得部下,對於部下的態度也遠遠的比不上自己親手殺死的老可汗。
看著吉利可汗安提王雖然還是想要說句話但是卻又不知道如何的和這位突厥的大汗打交道的,說起來雖然自己和吉利可汗是盟友之間的關係,但是畢竟是自己的軍隊敗給了人家,這個盟友之中自己說話的份量也只能是相當的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