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李將軍的進攻的腳步是相當的迅速的,一點點也沒有拖泥帶水的那樣的猶豫的感覺,無疑這點上面不知道要比大明帝國的那些將官們強上多少,可以說大明帝國的那些將軍們基本上就是沒有自己的決斷力的軍官,註定的大明帝國的陸軍會很悲劇的。
相比較而言這個世界上面的大明帝國確實的和哪一個世界上面的大明帝國已經是有了很大的區別,起碼的這個世界上面的大明帝國從來都是沒有太監監軍的習慣的,不過畢竟這個世界是一個女權的世界,根本的就是沒有太監這種生物,自然的也是沒有太監監軍了。
不過雖然是這樣但是大明帝國的陸軍體系之中卻還是設立了獨特的文臣監軍的體系的,說起來若是真的文臣監軍的話那麼也是不算是什麼的,畢竟軍隊不能完全的讓武將控制,這樣無疑對於帝國對於皇帝的風險都是過於的巨大了,但是大明帝國根本的來說還是體系的問題。
要知道在節制武將的權利的時候過分的擴大了文臣的權利,這樣的制度在和平年代的話或許是能保證大明帝國是不會發生政變之類的事情的,但是無疑這樣的事情若是真正的放在戰爭年代的話那麼對於大明帝國的軍隊的損失將會是相當的巨大的。
幾百年前的三國混戰之中大明帝國的將士們已經嘗試到了這樣的痛苦了,遙想當時的大明帝國的陸軍還並不是像現在這樣的無能,更加的不是像現在這樣的戰鬥力的底下,當年的大明帝國的陸軍也算得上是很強的一直勁旅,只不過由於後來的種種原因才成爲了現在這樣子。
戰爭時期雖然皇帝對於軍隊和百姓做了一定的反省,但是很顯然這樣的反省的侷限性是相當的巨大的,一度雖然撤銷掉了文臣監軍的這樣的一種制度,但是等到了戰爭結束之後馬上的有恢復了起來,總之皇帝就是保證自己的權利不會被別人侵犯和威脅。
同樣的鎮南關作爲大明帝國的一個很重要的關卡自己倒也是有文臣和武將雙方駐守的,而且文臣是這裡的最高的長官,不管是和平年代或者是戰爭年代,而恰恰現在鎮守鎮南關的文臣是朱棣的心腹干將王承恩。
要知道上一個世界的王承恩可以說就是大明帝國皇帝的心腹之人,做到了魏忠賢之後的大明帝國的內相的這樣的一個職位,說實在的這個王承恩上一個世界沒少爭權奪利,但是卻也是爲了大明帝國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這個世界王承恩變成了一個女人了,自然的也不可能再一次的成爲一個太監,不過王承恩這個人確實的並沒有因爲時空發生了變化她的才能就發生了變化,相反的現在的王承恩依然的還是一個庸才,絕對不是那種能擔當大任務的人。
說實在的之所以能把王承恩安排到這樣的一個職務上面來完全的是看中了王承恩對於自己的忠誠,不管是上一個世界的王承恩或者是這一個世界上面的王承恩對於皇權都是相當的忠誠的,因爲王承恩知道自己的材料究竟有多少,自己的權利若是沒有皇上的支持的話那麼一切都是虛幻。
說實在的若是在一個封建社會你若是有材料的話那麼你不一定能得到皇帝的重用,但是你若是對於皇上無比的忠誠的話那麼你真的是能得到皇帝的重用,其實這就是和家天下的體制有關係了,皇上寧遠的用一個庸才對於自己忠心但是卻也不願意用一個曠世奇才反對自己。
封建社會之中很多的時候個人的才能其實和對於皇權的忠誠的程度都是成一個反比的,往往個人的才能越是強大那麼對於皇帝越是不忠誠,因爲他們的權利是靠著自己爭取來的,個人的才能越小相反的對於皇帝越是忠誠,因爲這些人的官職地位都是依靠著皇帝給予的。
雖然已經經歷了上一個的和安南人的交手,但是很顯然的無疑鎮南關上上下下的對於人家安南人都還是比較看不起的,再說了上一次對方派出來的人也僅僅的一支小分隊而已,大明帝國的將官還是相信安南人是絕對的不敢大規模的進攻人家大明帝國的。
要知道安南和人家大明帝國相比較起來的話那麼安南是絕對的小國,人家大明帝國簡直就是一個龐然大物,相如同時安南這樣的國家可以說大明帝國簡直的就是沒有把他們放在眼裡邊,甚至邊境上面的這些駐軍也只不過是象徵意義上面的屯兵。
屯兵也就是上一個世界上面的那種衛所的軍隊,可以說這樣的軍隊或許在人家大明帝國一開始的時候開始有很強的戰鬥能力的,但是隨著時間的慢慢的流逝大明帝國數百萬的衛所的軍隊全部的成爲了一個個的農民,軍師化的訓練自然的也是被人家放在腦後面了。
這個世界上面的屯兵簡直就是上一個世界上面的衛所兵的翻版,不過唯一的不同的地方就是這個世界上面的屯兵還是稍微的有一點軍事化訓練的,畢竟大明帝國的旁邊還是有兩個國家的,可以說大明帝國現在都是沒有達到那種歌舞昇平的太平盛世。
人家襲擊的時間選擇的是半夜的時候,這個時候雖然比較凌晨軍隊還是有很強的警惕的意識的,但是顯然大明帝國的軍隊也是沒有預料到人家安南人敢於向著自己大規模的進攻,更加的沒有想到安南人竟然在這個時候進攻。
可以是等到了大明帝國的軍人們反應了過來之後外城的城牆已經是有一段的被人家攻陷了,無疑這樣的場景是相當的嚴重的,聽到了這個消息之後王承恩頓時的亂了手腳,相反的人家軍隊上面的將軍畢竟是經歷過戰爭的人,旋即調集自己的精銳人馬不顧生死的管是吧那一塊淪陷的地方給奪了回來。
安南人的軍隊雖然已經被人家大明帝國的軍隊打敗了,但是很顯然的大明帝國的軍隊爲了打敗人家付出去的犧牲是相當的巨大的,可以說每殺死對方一名士兵大明帝國就要三名甚至是四名士兵的代價,而且這些士兵還是人家鎮南關總兵的親兵衛隊的。
要知道古代的軍隊之中一般的戰鬥力最強盛的就是人家將佐的親兵衛隊之中的衛兵了,可以說這些士兵都是軍隊之中精英之中的精英,他們的身上面肩負著的是保衛人家將官自己的生命安全的,自然平日之中的訓練也是相當的嚴格的,基本上是按照訓練大綱進行訓練的。
即使是這樣大明帝國依然的付出了這麼慘重的傷亡,更加的不用說是一般的士兵上去了,而且對方還是沒有什麼高級的武將坐鎮,不然的話或許即使是吧總兵自己的親兵衛隊給拼光了那麼也是扭轉不了剛剛的那樣的戰局的。
士兵們默默的擦拭著自己的鋼刀上面的血跡士兵們雖然已經擊潰了人家的第一波的進攻,但是面對著人家安南人士兵們真的不知道自己還能堅持多長的時間了,之前的安南人並不是沒有交過少的,但是畢竟是和人家的小部隊交手的,根本的沒有遇上了人家這麼大規模的軍隊。
赫然間的大明帝國的士兵和將軍們才發現安南人基本上除了武將計不如大明帝國的厲害之外士兵的作戰的素質已經不知道比大明帝國的軍隊強上多少了,這對於大明帝國的來說並不是一個什麼好消息的,但是絕對也不是什麼壞消息的。
和上一個世界的最大的不同就是這一個世界上面士兵並不是決定戰爭最後走向的主力,相反的這個世界上面能決定戰爭走向的還是人家將軍,特別是還使用武將計和御兵技的將軍,在這樣的大環境之下士兵變得不像是上一個世界之後中單純的冷兵器時代那麼的重要。
可以說大明帝國現在的士兵普遍的缺乏的就是血性,如同是幾百年前的帝國的士兵已經徹底的消失在了歷史的塵埃之中了,要知道幾百年前那一場坑殺不僅僅是坑殺了那一代的大明帝國的士兵,更加的坑殺了之後幾百年的大明帝國的士兵的軍魂。
換句話說大明帝國其實幾百年之中就是沒有陸軍這樣的兵種的存在的,甚至大明帝國自己的百姓和君主都是忘記了自己曾經的陸軍的輝煌,大明帝國整個國家都是以自己的海軍爲尊的,參軍也都是去海軍的,去陸軍的人基本上是寥寥無幾的,除非是真的沒有材料的人。
就算是這個世界上面最優秀的軍人,但是若是你再這樣的環境呆的時間長久了那麼你的自尊心也是會受到嚴重的打擊的,你或許也會對於你自己的兵種喪失信心,這樣的額士兵其實就是一個積重難返的程度,除非是對於大明帝國的陸軍下一副猛藥,不然的話大明帝國的陸軍將會一直都是這個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