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蠻人對於發生的漢蠻衝突的事情也是表示震驚,之前一再保證不會發生衝突的朵思大王多多少少的顯得有一些的尷尬。
孟獲對於這件事情既擔心同時又害怕,要知道已經發生了這樣的事情了,一旦是事情繼續的發展下去的話那麼必然的會牽動兩國之間的神經。
按照南蠻國現在的實力來說可以說和人家大唐開戰完全就是找死的,下面的百姓們能不之所以但是上面的領導層面卻還是知道這一個道理的。
而且這次的衝突很明顯造成的大唐帝國的傷亡還是比較大的,唐人會抓住這一點不放嗎?這些問題都是孟獲需要擔心和思慮的。
“大王,我們的探子發現在邊境上面大唐帝國的軍隊在大量的集結,不知道因爲什麼目的。”忽然間外面跑過來探子對著孟獲和一衆人大聲的說道。
“莫非這是大唐帝國要對我們開戰的前奏?這如何是好?”聽到了探子的話之後頓時的這裡的人都是慌了神了,本身現在的南蠻和大唐帝國的關係已經是十分的緊張了,現在再加上這一出的事情豈不是更加的雪上加霜了嗎?
其實不管是孟獲也好或者是朵思大王也好都是在思慮著這件事情究竟爲什麼會發展成爲這個樣子的,根據下面的人報道單單是因爲幾個南蠻人被抓應該還不會出現如何巨大的名族之前的仇恨,莫不是這其中有什麼人在煽動動亂?
“我感覺這件事情絕對不是南蠻人主動的做出來的。”如此同時狄仁傑也是輕聲的對著廣元知府說道。
很明顯狄仁傑對於這些事情要比成大神知道得多得多,很顯然南蠻人並不是自不量力的人,她們還是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的,或許的她們敢在暗中給大明帝國下板子之類的事情,但是如此明顯的事情她們還是絕對的做不出來的。
成大神並不知道這個世界上的蠻族人究竟是什麼樣的性格,但是成大神知道上個世界的蠻族人很多的人其實都是那種自不量力的,如同夜郎南越之類的國家。
說實在的度過三國的人基本上都知道南蠻王孟獲是一個什麼樣子的,決心可謂是相當的強烈,不然的話絕對不可能有什麼七擒孟獲之說了。
所以說對於狄仁傑說出來的這件事情成大神表示自己不能接受,同樣不能接受的還有成大神身邊的曹操。
畢竟大漢帝國剛剛經歷過了七年的漢匈之前,這七年之中漢朝人就是和匈奴人血拼的七年,自然的連帶著整個漢朝對於匈奴人都是沒有什麼好感的。
不過很可惜的是成大神的意見直接的被人家狄仁傑給無視了,現在狄仁傑其實要做的事情就是還原這件事情的真相,給所有人一個交代。
廣元知府自然的對於狄仁傑的話也是要聽一番的,不過很顯然廣元調兵的進程還是沒有結束的,大軍依然是每天的都是想著南蠻人的邊境上面進發。
狄仁傑甚至現在已經從這件事情之中嗅到了一絲絲的陰謀的味道,很明顯的這件事情就是想要轉移一下大唐帝國的視線,甚至這件事情或許和之前發生的皇位繼承人遇害的事情是分不開的。
要知道按照唐軍的戰鬥能力來說滅掉南蠻還是有這樣的可能性的,一旦是真的滅掉了南蠻的話那麼幕後人大可以將這件事情這個的都嫁禍給南蠻人,反正已經是死無對證了,若是真的這樣的話那麼兇手很有可能一輩子都是會逍遙法外的。
不管是從國家的角度上面還是從個人的角度上面狄仁傑都是不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的,而且和南蠻人開戰的話必然的會在深林之中行軍打仗,這樣一來對於大唐帝國的士兵將會是一個很嚴重的考驗。
說句難聽點的甚至這一場戰爭大唐帝國就算是真的能勝利的話那麼也是一場慘勝,絕對不會佔什麼多大的便宜的。
一方面狄仁傑要勸阻廣元的知府停止對於南蠻人的軍事的逼迫,另一方面狄仁傑也是在最短的時間之內上書武媚娘希望武媚娘不要做出來什麼太過的舉動。
其實對於這件事情大唐帝國的內部也是分成了出兵和不出兵兩個派系,很顯然的要求出兵的人大部分都是軍隊上面的人,畢竟軍人的職責就是保家衛國,現在國民出了事情軍人自然的需要挺身而出。
反對出兵的人自然是那些文臣要員,說句難聽點的這些當官的不想出兵的原因一個是不希望軍隊上面的人掌握住權力,另一方面的原因就是害怕花錢,畢竟打仗打的就是錢,沒有錢你是什麼都幹不成的。
朝廷上面的武將和文官們一致的爭論不休,這樣的一個打過架在重大的問題上面存在著分歧也是一個常有的事情,不過一連的幾波人倒是把人家武媚娘給弄煩了。
武媚娘也是被這兩撥人給弄的頭暈腦脹的,要知道按照武媚孃的精明哪裡能不知道出兵的好處和不出兵的壞處呢?只不過大臣們的意見自己還是要聽取的,而且唐朝是以文立國的,給予武將太大的權力未免的有一些不好。
朝廷其實就是一場遊戲,而恰恰這場遊戲的主導者就是皇帝,皇帝站在一個至高無上的地位上面他就是一個仲裁者,不過很多的時候其實這位仲裁者的位置都是不好做的。
若是這個時候狄仁傑在的話那麼武媚娘還是能有商量的對象的,不過很遺憾的事情就是狄仁傑這個時候在廣元,自然的不會在自己的身邊。
這個世界上面的事情就是如此的巧合,說曹操曹操到,很明顯的武媚娘剛剛的想到了人家狄仁傑,狄仁傑的奏章已經擺放在了武媚孃的面前。
這倒算是給武媚娘給了一劑定心針,不過很遺憾的事情就是這支定心針貌似並不是那麼的好的,很顯然狄仁傑奏章之中的內容平平。根本就沒有任何的有建設性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