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史大人,辛苦了! 糧食是這麼籌的
不過兩個時辰的功夫,韓蘇便已經過完了公主府的賬策,畢竟又不是查賬,只是大概瞭解一下目前的具體產業以及大概可動用資金,然後大致估算一下需要留下多少流動資金,再算能動用的那點資金如何達到林濾殿下所希冀的最高標準,如此而已。
林濾公主雖然開府不久,但是似乎由於掌管內庫的原因,在帝京的產業並不比早就建府的王爺、公主少,十三處產業中,酒樓四家,作坊三座,糧鋪五間,還有一處產業竟然是販鹽的營生,不愧爲內庫大管家。再加上城外數千頃良田,讓韓小長史很有洗劫公主府跑路的念頭,兩輩子加起來也沒見過這麼多的錢啊。
而兩個時辰的時間,各處商鋪的掌櫃以及田莊的總管早就到了,正在偏廳恭敬的等候,澤蘭女官將雷厲風行這個詞彙的意思體現了個乾脆,早已將大致要面對的對策講解了一下,故而韓蘇到的時候,那些掌櫃、總管的已經心裡有底,省了長史大人好大的一番功夫。
剩下的就簡單了,韓蘇一邊按照賬冊上所知道的信息再次和諸位掌櫃、總管交換,一邊修正自己心內的方案,林濾殿下給的時間十分緊迫,細節的修訂根本就是在韓蘇的心裡一過便成了,現在要保證速度,只要不出大的紕漏基本不會傷到根本。
又過一個時辰,不過申時一刻,各家掌櫃、總管匆匆忙忙離去,今天怕是睡不成了,不,是大概三天內,都不能好好休息了吧。
而隨著諸位掌櫃、總管的離去,帝京也跟著熱鬧起來。
申時三刻,無論是帝京東、西市,各主要通道,還是各家莊子內,都不約而同的出現了一批敲著鑼鼓,邊行駛邊喊話的馬車。
“帝京豐樂樓開業兩週年大酬賓,即日起三天內凡在豐樂樓消費的客官,買二贈一,花費一貫,贈送333文同價值禮品,多買多得,帝京東南西北四樓均在活動範圍內。”
“帝京萬盛米行開業兩週年大酬賓,即日起三日內開啓以舊換新、以次換好活動,需要的客官可攜帶陳米、糙米、粟米等換取新米、精米。陳米換新米,以二換一,糙米換精米,以三換一,粟米換精米以五換一,機會難得,速來兌換。”
除了鹽行全國統一價,不得隨意搞活動以外,包括公主府名下的各大作坊都搞起了活動,莊子也開始收起帝京附近的雜糧來。
韓蘇計較過這些,洪災已經兩個月了,當地的糧價還要靠當今前去平抑,目前最主要的就是少餓死人,糧食越不好反而越好,精糧固然好,此刻沒用,不說林濾公主府一時收不來那麼多,就算能收上來除非壓上當今的小金庫,不然壓根沒轍。陳糧、糙米是不好,但是卻能幫助那些難民們能生存下去,洪災的消息雖然沒有上報到當今那裡,可那些個商人哪個是省油的燈?十成十的早就知道了,就算如今帝京糧價穩定,外面的糧食估計早就被消息靈通的商人們收集囤積了。
所以,花錢出去買根本就是無底洞,在帝京買,大筆交易更會使得帝京本身糧價不穩。唯一的方法就是把分散在普通人家的糧食收上來,並且還要不知不覺,以免人心浮動。
好在兩盛雙京,帝京的繁華使得在此的人民不會像韓小長史幼時還要賣身葬父,一家家還是相當富足的,陳糧雖然可以吃,但是放舊了放成腐糧再吃,那可是會死人的,所以爲了便於囤積,換成新糧放在家裡就絕對沒有問題。而年景稍微不好的人家,一年吃不上幾次精米,如今萬盛米行的以次換好活動,兌換的比例可是比一換三與一換五,要知道,精米一兩銀子一石,糙米三百文一石,粟米不到兩百文一石,陳糧換新糧不說,差點的人家就算過節、過年還是要吃上幾頓好飯食的,所以就算如今不吃,換了等到逢年過節拿出來,也比將來買貴的要好,怎麼看怎麼劃算。
酒樓就更不必說了,掌管內庫的林濾殿下開的酒樓會是一般的酒樓?有錢的老客戶不必提,很多平日對此樓消費望而卻步的帝京人民們,家境稍好的,此刻也不願意放過如今的機會,更何況,敲鑼的人還喊了:“人生在世,吃喝二字。機會難得,此時不來,更待何時?”
於是,拖家帶口一飽口福的帝京人民相當捧韓小長史的場:咱們也都嚐嚐大昭顯貴們的口味。
促銷是這個世上最偉大的發明,在二十一世紀,促銷可是比商業廣告的性價比更高,人類貪便宜以及扎推兒消費的心理被提出這一手段的人模了個透徹。
這是放在大昭朝依舊屢試不爽的定律,並且三天的時間正好是最佳週期,唯一遺憾的就是宣傳時間太短。
三天後,在京城及周遭秘密採買的澤蘭女官回來的時候,看到韓小長史的收穫,一向面癱的她也不禁露出吃驚的表情。
不過三天的時間,這位一向不吭不哈,連門都沒出的小長史不但籌出了萬石雜糧,甚至還有千兩銀子。
這位小長史大人沒有得意洋洋的膚淺,亦沒有露出驕矜的神態,反而結結巴巴的面露羞澀的說道:“我知道這些對於災民不過是杯水車薪,但起碼能應應急了,司藥姑娘但去告訴殿下,韓蘇既然在其位,便會盡責謀其事,還有什麼需要幫助的,使人告知一聲便可。”
被震得麻木的司藥姑娘現在已經想不了太多了,點點頭便去吩咐打點行裝出發。
而一時心軟、一時衝動、一時的責任感驅使的韓小長史,躲在被窩裡恨不得抽自己多話的嘴巴什麼的,已經是後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