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3章 優勢

“雖然我們獲得了最終的勝利,但是我個人覺得我們應當向南方人致敬……”摘自《熊曦局長在麻風病人統計局慶功會的講話》(機密級,列入移交)

沒有更比共和九十五年北伐戰爭奇蹟更爲血腥的情報戰,在柳鏡曉方面,無論是軍情局、麻統還是參與情報作業的軍警憲特,甚至連沈家的“蘭廳”都付出慘重的代價。

廣東方面的“特別警務局”可以是共和九十五年最爲龐大的情報機構,有著極高的效率,特別在溫臺方向的作業堪稱情報史的經典之例,以後許多年,熊局長都在重複這句話:“不要忘記了雲九月……”

特別警備局到處煽風點火,到處引發兵變、譁變、叛變、罷工、遊行示威、襲擊,甚至在柳鏡曉經營多年的老窩山東也發生了數十件有特別警務局策動的陰謀事件,《共和碟報秘史》一書稱柳鏡曉在戰後在私下談話中說過:“廣東方面的特別警務局,簡直是勝過十萬部隊的威脅……”

這句話接近於事實真相,因爲在北伐戰爭中被特別警務局的第一號工作重點便是東南,在東南各省之內計有特別警務局的近五千名特工人員。

共和九十四年,莫敵在籌備北伐期間再次給特別警務局增加了二千二百名的編制,這些編制的絕大多數再次投向了東南,柳鏡曉初定東南人心不穩,這給特別警務局的工作帶來極多便利。許多舊官員和舊軍官投向了廣東方面。

利用這個天賜良機,廣東方面建立了多個特工訓練營,又臨時訓練了三千多武裝特工,戰爭爆發後又用以老的特工爲指揮員,配屬部分戰鬥步兵攜帶全副武裝,以三十多人地小隊、十餘人的分隊爲單位向東南滲透。甚至有以上百人的中隊規模甚至四五百人的大隊進入東南進行破壞活動。

只是北伐戰爭中特別警務局在取得無數豐碩戰果的同時,也付出最慘重的代價,“特別警務局”在東南地情報網絡是遇到毀滅性的打擊,以“災難”不足以形容其慘狀。

雖然不象紀實文學《劉鏡曉大傳》所說的“南方有一萬名間諜被處決”那樣,但根據特別警務局在共和九十六年事後出具的總結性報告。在北伐戰爭總計有一千三百二十二名特工人員殉職。

這個數字僅僅是指列入特別警務局編制的特工人員,大量地臨時招募人員、在東南吸收的外圍人員、服從特別警務局控制和間接控制地武裝人員全部不包括在內。如果算上這些人員數字會變得更加恐怖。

根據麻統和軍事情報局地聯合聯告。光是浙江一省主動出來自首的南方特工就多達六百人之多,情報工作是暗夜中地舞者。並不適合暴露中陽光之下。

當他們赤裸裸地對抗政府機關的時候,那付出的代價會十分慘重,特別是溫臺、福建、江西方面的特工,爲了迎接南軍地開進。他們完全拋棄平時潛伏的身份,主要跳出去歡迎南軍,以致遇到敵軍的痛擊。

在橫峰會戰之前,丁寧手頭的憲兵隊對浙贛鐵路沿線的南軍特工機關進行多次衝擊,在戰前南軍在這一帶佈置的十二個特工組盡數被摧毀或投降,柳鏡曉利用這些投誠過來的特工站向南軍投遞了完全錯誤的情況。

南軍並不知道柳鏡曉手頭已經有一支十一萬人的龐大部隊,他們得到的情況卻是柳鏡曉的部隊逃散很多,現在只剩下四萬多人,於是便迫不及待地追了上來。

不過比起溫臺和福建方面來說,這還算好的,當南軍佔領福建和溫臺各地的時候,幾乎所有的特工都公開了自己的身份,爲南軍順利接受政權而服務,而當南軍撤出的時候,這些人被迫也隨南軍離開,留下的潛伏人員迅即被抓獲或主動自首,現在特別警務局在穩態方面竟找不到一名堪用的特工。

“我們必須從頭做起,象二十年前我們所做的那樣……”這是特別警備局一名幹部發出的感嘆,整個東南的情報網絡幾乎陷入了癱瘓狀態,根據特別警務局的統計殉職、失去聯繫、向官方自首的特工達到了三千七百多人,特別滲入軍政內部的中高級幹部幾乎被一掃而光,現在特別警務局在東南可以利用和聯繫的特工只有九百七十人,僅僅是戰前的而成左右,而且這些殘存的特工尚有大量人員被柳鏡曉的情報機關利用,向南方傳送錯誤的假情報。

特別警務局僅僅是南方的一個縮影而已,莫敵精心準備了七年的北伐雖然取得了一個非常好的開局,但是結局卻是不能承受的,光直接軍費開支就達到了五千萬元,可是戰爭的結果卻是南軍退回了原點。

五千萬元的直接戰費,二十萬人的傷亡,無數棋子的盡數折損,卻連一寸土地都沒有得到,南軍收穫的只是一場惡夢,從共和四十年代北方南征失敗後,南北之間的南征北伐接連不斷,但是南方依賴廣東保持在億元上下的稅入,始終保持著進攻態勢,但是這個局面在共和九十五年突然有了轉變,南方自此全面陷入守勢,伴隨而來是西南各省接連的爆發。

共和二百年前後,有史學界針對這一轉變認爲這次北伐是“嶺南經濟圈”和“東南亞經濟圈”對共和經濟主導權的爭奪,結果是初步完成整合的“東南亞經濟圈”勝出,最終取得整個共和的經濟主導權。

這種觀點雖然在初期引發激烈爭論,但近年來已經成爲共和史學界的主流觀點,特別是經濟史學家對此讚賞不已,這完全地解決爲何這次北伐之後。以莫敵爲首的南軍採取專守防衛的戰略,開始在五嶺地帶大量修築永備和半永備工事以對抗柳鏡曉地南下。

而柳軍勢力也逐步南下,丁寧在南昌監視著南軍的撤退並主持著柳軍退出江西的事務,原贛軍第一師佈置在浙贛線,這個師在江西之役最早投入戰鬥,損失很重。只是現在大局已定,幾天功夫就把兵員補充完畢,而且也相當高。

至在福州方面,南軍要求柳軍一個團不駐福州,而駐福州之北。丁寧經過考慮之後,同意做出這個讓步。畢竟一個孤零零的團放在福州並沒有太大的利益。向北稍微退一退反而有助於打通與溫州方面的聯繫。

只是丁寧給這個團定下的編制堪稱一絕,團轄四個步兵營和一個炮兵營及輕炮、輜重、工兵、騎兵連。每營轄四個步兵連和一個炮兵營,連排以下才是正常地三三編制,這個福建守備第一團的兵力超過四千人,甚至許多雜牌的師、混成旅還要大。

只是南軍也同意做出另一點。按丁寧的說法便是:“你總不能讓一省之長連個警衛都沒有吧……”,因此兩個省長可以帶一個警衛營上任,但全營兵力不得超過二百五十人。

丁寧的善後處置顯得井井有條,提出地省長都是稍帶親柳色彩的本省人,能在南方接受之內,莫敵在稍作扯皮便表示同意。

柳鏡曉則是風風火火地趕回了濟南,一路只是稍稍作了下停留和各省地主事官員見了見面,說了幾句鼓勵地廢話安撫人心(當然這是不能公開說出來的,柳師長地話一句頂萬句)。

一下火車,柳鏡曉也不理會前來歡迎的人羣,往人海中的郭俊卿說了句:“一起去醫院……”

郭俊卿理會柳鏡曉的心意,點點頭,兩個人躍上備好地馬車,前後各有騎兵護衛便往醫院去了。

徐巧芷靜靜地躺在病牀上,眼中充滿了慈祥和一絲失望,並不理會著一旁護士們恭維的話,只是一陣急促的腳步聲之後,她的眼神就突然亮了起來,接著房門被打開了,全身風霜的柳鏡曉衝了進來,他第一眼就看到了挺著大肚子的徐巧芷,臉上充滿了喜氣,興奮地叫道:“巧芷……我回來了……”

徐巧芷掩不住滿臉的喜意,可硬是裝成十分平淡的樣子:“回來了……”

柳鏡曉笑得合不攏嘴,連聲說道:“回來了!回來了!”

說著就在徐巧芷的病牀前坐了下來,一隻溫暖的手放在雪白的被單之下,輕輕撫摸著那肚中的孩子,徐巧芷見著他滿身風霜,心裡喜滋滋地,嘴上倒很客氣地說道:“一回來就往我這裡趕,小心玉琢她們晚上不讓你上牀……”

柳鏡曉的話很有些溫情味:“那今晚我陪你……”

“陪我幹什麼?鏡曉你還不回家去?”

柳鏡曉誇張地說道:“我可是第一時間趕回來的,你要知道我爲了你,可連統一兩廣的機會都放棄了,我把莫敵打得落花流水,眼見就要進兵嶺南了……可就怕趕不上那個日子……”

徐巧芷臉上不禁有了一種幸福的光澤,她說道:“還好了……趕得及,聽醫生說還有一週多時間……”

正當小兩口柔情蜜意說個不停的時候,外面又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柳鏡曉不禁皺起了眉頭說道:“是俊卿……怎麼又有事情發生了嗎?”

見到徐巧芷的眼神有點擔心,他握住徐巧芷的纖手輕聲說道:“你放心,無論發生什麼事情,我都在你身邊……”

郭俊卿倒把這些話聽得一清二楚,她說道:“巧芷放心吧……沒事!”

他把手頭剛拿到的電報遞給了柳鏡曉,柳鏡曉掃了一眼,才知道是孫挺羽兵敗的消息。

古往今來的英雄人物,多是敗於己而非敗於人,孫挺羽傲氣太盛,是他自取滅亡之道,他打著的是清君側的旗號,初興時有如秋風掃落葉之勢,下山海關連山,陷錦州,直打到新民附近,而張步雲困守瀋陽,城內空虛,無多少兵力可調,急得象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一方面做下野逃跑的準備,另一方面又重金招兵買馬,集合殘部,做最後掙扎。

而駐東北的各師、旅及省長倒有多人有意與孫挺羽暗通款曲,象遼東鎮守使馮德就有意與孫挺羽聯手趕張步雲下臺,只是孫挺羽太過驕狂,他自視可以全勝而歸,當著來使的面說道:“他馮德就是我要剷除的對象,還和我聯手?他配嗎?”

其他人的遭遇也類近於此,奉軍內部渙散的人心爲之一變,遂一心與張步雲共謀富貴,兩軍戰於巨流河,先頭出戰的是新編的林一塵第四補充旅。

林一塵爲報張步雲知遇之恩,帶一隊新珍與孫軍拼死搏殺三日之久,這時候陳昇聯絡孫挺羽不成投入了戰場,其餘各軍也先後加入戰場。

孫軍各部多不願和舊主開戰,士氣低落,特別是炮兵總指揮鄒華作,那是由張步雲一手提拔起來,開戰之前通知各部炮兵標尺向後移三百米,一律不朝老兄弟開炮。

孫軍作戰最依賴重炮,炮兵優勢一失,部隊全線潰退,最後孫與夫人被迫離開部隊逃走,半路爲林一塵追上,鍾小刀將夫婦二人處決,孫軍各部皆爲張步雲收編,張軍實力並無多少損失,僅有魏蓋三一部退入關內,拒絕張步雲收編,爲關山河改編爲共和第四軍。

一聽是這樣的消息,徐巧芷總算安心了,柳鏡曉又陪了她兩個多小時,才正式回家吃飯,走在路上,他總覺得郭俊卿有點怪怪的,不禁老往郭俊卿身上瞧,郭俊卿笑了笑,最後貼到柳鏡曉的耳邊說道:“老師也來了……大家都要個孩子,讓你象疼巧芷那般被疼惜……今晚你就別想睡得太早……”

第11章 慕容風華第11章 衛國之師第35章 逃督軍第1章 初遇蘇雪第36章 意外第43章 驅張第八章一個步兵營擊敗一個騎兵軍第33章 優勢第12章 河北義師第37章 川鄂戰爭(三)第6章 三遇鏡曉第12章 惡戰第21章 閨中樂事第17章 膠東登陸第19章 再見雪海第7章 南方(三)第16章 初次纏綿第12章 故人來訪第24章 結攀強援第7章 玉人情懷第22章 絕色佳人第10章 熊秘書第16章 彈雨第43章 笑劇連篇第15章 雀戰無敵第11章 新的征程第14章 馬桶機關(下)第5章 統一口徑第27章 總統選舉第2章 四照堂第13章 政治婚姻第10章 瓊音(一)第11章 慕容風華第33章 民主選舉第27章 兵進魯南第11章 陣前會議第40章 啓程南下第2章 烈酒淡水第14章 危機第31章 翻盤第42章 大錯鑄成第34章 破弦第13章 密報第四章第31章 沈家第18章 南征令(上)第4章 弄財有道第16章 餘波第2章 軍械之爭第18章 鐵路第40章 啓程南下第44章 直鄂冷戰第20章 戰端將起第18章 八日苦戰(二)第12章 惡戰第9章 宣戰(三)第17章 膠東戰局(三)第13章 巨炮第14章 戰事將開第43章 海上(下)第5章 榮耀(完)第3章 亂戰第21章 八日苦戰(五)第22章 八日苦戰(六)第37章 敗戰第1章 碎雪二十三章 幸福時光第8章 千望第36章 遍地烽火第27章 逆轉第14章 黃羊攻勢第2章 飄雪第36章 兵變第43章 笑劇連篇第31章 翻盤第24章 激戰正烈(下)第35章 三堂會審設定之一新書惡霸開張第31章 集體槍斃第37章 春宵帳暖第10章 海上沈家第11章 有功旅長第4章 戰畢第40章 下第3章 泉城鏡曉第12章 全軍出征萬歲機子修好了第35章 有花解語第5章 秘情第十五章第12章 臨別處置第33章 誓死不降第6章 前金瑞軍第6章 皆大歡喜第8章 江漢寵兒第6章 蒙陰戰開強烈推薦兩部好書第7章 南方(三)
第11章 慕容風華第11章 衛國之師第35章 逃督軍第1章 初遇蘇雪第36章 意外第43章 驅張第八章一個步兵營擊敗一個騎兵軍第33章 優勢第12章 河北義師第37章 川鄂戰爭(三)第6章 三遇鏡曉第12章 惡戰第21章 閨中樂事第17章 膠東登陸第19章 再見雪海第7章 南方(三)第16章 初次纏綿第12章 故人來訪第24章 結攀強援第7章 玉人情懷第22章 絕色佳人第10章 熊秘書第16章 彈雨第43章 笑劇連篇第15章 雀戰無敵第11章 新的征程第14章 馬桶機關(下)第5章 統一口徑第27章 總統選舉第2章 四照堂第13章 政治婚姻第10章 瓊音(一)第11章 慕容風華第33章 民主選舉第27章 兵進魯南第11章 陣前會議第40章 啓程南下第2章 烈酒淡水第14章 危機第31章 翻盤第42章 大錯鑄成第34章 破弦第13章 密報第四章第31章 沈家第18章 南征令(上)第4章 弄財有道第16章 餘波第2章 軍械之爭第18章 鐵路第40章 啓程南下第44章 直鄂冷戰第20章 戰端將起第18章 八日苦戰(二)第12章 惡戰第9章 宣戰(三)第17章 膠東戰局(三)第13章 巨炮第14章 戰事將開第43章 海上(下)第5章 榮耀(完)第3章 亂戰第21章 八日苦戰(五)第22章 八日苦戰(六)第37章 敗戰第1章 碎雪二十三章 幸福時光第8章 千望第36章 遍地烽火第27章 逆轉第14章 黃羊攻勢第2章 飄雪第36章 兵變第43章 笑劇連篇第31章 翻盤第24章 激戰正烈(下)第35章 三堂會審設定之一新書惡霸開張第31章 集體槍斃第37章 春宵帳暖第10章 海上沈家第11章 有功旅長第4章 戰畢第40章 下第3章 泉城鏡曉第12章 全軍出征萬歲機子修好了第35章 有花解語第5章 秘情第十五章第12章 臨別處置第33章 誓死不降第6章 前金瑞軍第6章 皆大歡喜第8章 江漢寵兒第6章 蒙陰戰開強烈推薦兩部好書第7章 南方(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花莲县| 荆门市| 龙门县| 昌江| 资兴市| 山西省| 垣曲县| 西华县| 安达市| 铅山县| 郯城县| 舟山市| 汕尾市| 都安| 平原县| 饶平县| 枣阳市| 遂宁市| 红原县| 邳州市| 霍州市| 嘉义市| 文安县| 鹿泉市| 兴国县| 青海省| 哈巴河县| 宁蒗| 灌阳县| 隆化县| 万源市| 沛县| 临猗县| 嘉鱼县| 湖北省| 五原县| 买车| 娱乐| 吴忠市| 湾仔区| 年辖:市辖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