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1章 衛國之師

十三師?楊林翼的心中,頓時有了個大大的問號。

十三,在許多遙遠的國度視爲不吉之數,但是這個十三師,在所有共和軍人的心中,始終佔著特殊的地步。

十三師歷史雖然相當久遠,可畢竟不能和號稱“開國六鎮”的一至六師相比,他是在共和創立前三年倉促成軍,在這一點上,甚至還不如被稱爲“護國六鎮”的七至十二鎮。

十三師雖然功勳卓著,可遠不能和三、五師、九師這樣的部隊相比,甚至還不如號稱“綏遠鐵騎”的騎一旅。

十三師的編制並不龐大,全師直隸六個步兵營加騎炮輜工各一營,7000人的編制只有普通師的半數。

十三師的軍餉不高,在軍中只能算一般水平,十三師並不團結,歷史的原因,使他的每一個營都有無數光榮的歷史,導致內部產生了無數的派系……

僅管如此,在無數共和軍人心中,這個師有著特殊的位置。而無數少女的心中,談吐高雅,英俊不凡的十三師軍官是擇偶的最佳選擇之一。

共和前三年,國父林思遠戰死於冀南邯鄲,當時叫“光復義軍”的共和軍,在失去這位靈魂人物後,全軍大亂,金軍十餘萬趁機南渡滏陽河。

在此全軍存亡之際,六鎮統領一致擁戴國父夫人臨時統帥全軍,並由六鎮統領組成的統領團統制全軍,同時將起兵以來收編的六協之衆改成七至十二鎮,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共和草創”。

由於林夫人沒有直屬部隊,六鎮統領特意從每鎮之中調出精銳步兵一隊,合計步兵四營十二隊,編爲十三鎮,由國父愛女林紫音統領,共和開國之後,由鎮改師,即爲十三師。

該師在共和草創之始,戰則爭先,退則斷後,以犧牲精神而聞名全軍,尤其在海河一役,林紫音高呼“十三鎮,掩護全軍!”全師在海河北岸反覆衝殺十餘次,使四鎮之衆能安全退回海河之南,但全師死傷慘重,海河以北屍骸遍地,堆積成山,號稱開國諸役最爲慘烈。

從共和草創至今,這個師始終抱著不介入政治的態度,有著永不參與內戰的美名,常年作爲首都衛戍使用,官兵則是各省督軍挑選出全軍最優秀的軍官士兵送至京城,而十三師出來的軍官以能戰著稱,也是最受部隊歡迎的。

但十三師是最挑剔的,往往送來的一營官兵中,往往只挑中半數不到,因此十三師永遠不會滿員。這些眼高於頂的天之驕子,在這等時刻非得個個使出全身的力氣,但也未必成功。

共和三十二年,當時統治西南各省的廣東督軍段如傑親自選了一營之衆,送至京都,可十三師只挑了一連不到,其餘全數退回廣東,這不到百人的一連之衆也當真是藏龍臥虎,日後竟出了三位督軍,七位師長,至於師長之下的主官更是不計其數。

十三師長駐京中,但每至國家生死存亡之際,便會出師助戰,與友軍合作堪稱無間,勝則彈冠相慶,敗則鼎力相助,號稱“衛國師”,在民間聲名極佳,尤其是共和十八年間,直奉之戰方止,我國元氣大傷,其時徵新羅大軍失利,數十萬軍民困頓於鴨綠江畔,該師八晝夜長驅近千里,在敵前搶佔了楚山,全師高叫林紫音當年的豪言“十三鎮!掩護全軍!”

面對數倍之敵,十三師血戰十數日寸步不讓,其時戰況堪稱山河變色,面對虎狼之敵,一個小小高地一地竟易手十餘次,雙方的屍體反覆堆積竟達數米,此戰戰罷敵軍六個師團已不能再戰,戰後收攏全師亦不足千人,但終於讓數十萬軍民成功渡江,“衛國師”之名不徑而走,可謂聲震於海內。

其後數十年,在安南千里雨林和安南叛匪連番血戰,在漠北苦戰柔然叛匪,在甘陝剿滅回亂,在新省擊破鐵勒兩師之衆……不戰則已,戰則必起中流砥柱的作用。

巨大的疑惑在楊林翼心中產生,是什麼原因讓從來不干預政治的十三師維護起柳鏡曉來。

這一次五家聯手反柳的計劃,楊林冀在後面出了很大的力量。楊林翼圖魯非止一日,河南爲百戰之地,楊部陝軍又屬客軍,困守河南只能坐以待斃。

所以自己一方面大力拉攏中原豪傑,一方面力圖向外發展,但西有晉軍,北方爲直軍,南方爲親直的湖北,東爲柳鏡曉的山東,哪一方都不是省油的燈,若一個不小心,自己辛苦打下來的這份的基業就付於流水了。

但膠東政局變幻之快,出乎自己的意料之外,而柳鏡曉在酒樓暗示對己方部隊調動了若指掌,警報自己不要輕舉妄動,山東各部想必早已嚴陣已待,至於這京中政局變幻,恐怕更出乎自己所料。

一想到這,楊林翼突然對手下幹部問道:“我之政績,比之柳鏡曉如何?”

底下有人搶先應道:“督軍治豫以來,剿流寇,查貪官,賑災民,興水利,正民風,政績昭然,豈是柳鏡曉那好色狂徒能比?”

千穿萬穿,馬屁不穿,楊林翼聽過不由有了幾絲喜意,片刻之後,又復常態,道:“不,柳鏡曉治魯以來,雖無大功,亦無大過,他軍中魯南子弟甚多,不能視爲客軍,若刀兵一起,人心向背,極難預料啊!”

稍緩緩了,他又道:“我軍戰力和柳軍相較如何?”

“柳軍久疏軍陣,兵力不足四萬,當年一支流寇就搞得全省震動,又要分兵防備李定遠、曹明,魯豫邊境守軍不過兩團,我軍能征善戰,雄兵八萬隨時準備出戰,想必是勢如破竹,滅此朝食!”小呂搶先回答。

嶽鍾林冷笑一聲道:“好一個滅此朝食……小呂是想學齊頃公了,真是豪情可佳,只不過我軍戰力亦是堪憂,我們陝軍能徵能戰,但是裝備太劣,步兵兩人才有步槍一桿,豫軍實不堪戰,多爲趟將民團編成,一團只有五六百人……這勝敗之數,楊大哥,鍾林說句實話……還是末知之數啊……”

楊林翼繼續問道:“那一旦開戰,論軍費開支,我軍和山東相比如此?”

楊林翼問出了第三個問題,衆人一齊愣在原地,因爲長期以來一想速取山東,根本沒有想到打消耗仗上去,而雙方在經濟上的差距實在太大了。

第28章 通貨第24章 策馬第26章 復興定邊軍部隊沿革第32章 總統選舉第23章 八日苦戰(七)第9章 宣戰(四)第15章 天變(上)第35章 刮地皮第5章 雲帥現身第14章 戰事將開第41章 含韻(上)第2章 棋局第39章 馮大總統第15章 瑞軍陳帥第41章 兩女相爭第19章 奪印第24章 八日苦戰(八)第29章 北進第34章 剿匪第26章 京奉鐵路第27章 丁靜第40章 中第3章 鬆散聯盟第33章 戰前第21章 大戰序幕第9章 宣戰(四)第33章 民主選舉四十章 上第16章 空額議員第34章 破弦第31章 翻盤第7章 反攻www.101du.ne第36章 川鄂戰爭(一)第36章 遍地烽火設定之一第27章 逆轉第22章 美女高參第5章 雲帥現身第38章 林西決戰(二)第32章 淮海省第5章 血雨第一章第38章 川鄂戰爭(四)第12章 惡戰第16章 夫妻口角第39章 馮大總統第18章 世宗皇陵第7章 南方四(上)第37章 反水第39章 下第4章 弄財有道第30章 搶地盤第37章 南下北進第9章 援軍第5章 雲帥現身第25章 林西苦戰(一)第18章 海州夫婦第29章 蕩匪記第14章 慕容蘭珠第14章 初挫強敵科隆多戰記廢稿第4章 雲涌(上)第8章 晨間激戰(下)第7章 援鄂起因第34章 暗流第24章 八日苦戰(八)第30章 魚死網破第36章 新大陸第5章 惡戰將至第1章 第一次碰撞第12章 河北義師第13章 湖南問題(下)第41章 含韻(下)第13章 崩盤第19章 死戰第27章 脫困第35章 別情第18章 南征令(上)第8章 大海戰中(二)第23章 妒意第23章 夫人路線第14章 和議告成第36章 共和萬稅第18章 天下分封第2章 既成事實第33章 橫刀奪愛第5章 榮耀(三)第38章 丁寧出戰第5章 惡戰將至第8章 信徒第19章 偷香第16章 十七師第8章 千望第35章 決戰前夕(二)第33章 橫刀奪愛第八章第26章 開戰第41章 二次援湘第26章 京奉鐵路
第28章 通貨第24章 策馬第26章 復興定邊軍部隊沿革第32章 總統選舉第23章 八日苦戰(七)第9章 宣戰(四)第15章 天變(上)第35章 刮地皮第5章 雲帥現身第14章 戰事將開第41章 含韻(上)第2章 棋局第39章 馮大總統第15章 瑞軍陳帥第41章 兩女相爭第19章 奪印第24章 八日苦戰(八)第29章 北進第34章 剿匪第26章 京奉鐵路第27章 丁靜第40章 中第3章 鬆散聯盟第33章 戰前第21章 大戰序幕第9章 宣戰(四)第33章 民主選舉四十章 上第16章 空額議員第34章 破弦第31章 翻盤第7章 反攻www.101du.ne第36章 川鄂戰爭(一)第36章 遍地烽火設定之一第27章 逆轉第22章 美女高參第5章 雲帥現身第38章 林西決戰(二)第32章 淮海省第5章 血雨第一章第38章 川鄂戰爭(四)第12章 惡戰第16章 夫妻口角第39章 馮大總統第18章 世宗皇陵第7章 南方四(上)第37章 反水第39章 下第4章 弄財有道第30章 搶地盤第37章 南下北進第9章 援軍第5章 雲帥現身第25章 林西苦戰(一)第18章 海州夫婦第29章 蕩匪記第14章 慕容蘭珠第14章 初挫強敵科隆多戰記廢稿第4章 雲涌(上)第8章 晨間激戰(下)第7章 援鄂起因第34章 暗流第24章 八日苦戰(八)第30章 魚死網破第36章 新大陸第5章 惡戰將至第1章 第一次碰撞第12章 河北義師第13章 湖南問題(下)第41章 含韻(下)第13章 崩盤第19章 死戰第27章 脫困第35章 別情第18章 南征令(上)第8章 大海戰中(二)第23章 妒意第23章 夫人路線第14章 和議告成第36章 共和萬稅第18章 天下分封第2章 既成事實第33章 橫刀奪愛第5章 榮耀(三)第38章 丁寧出戰第5章 惡戰將至第8章 信徒第19章 偷香第16章 十七師第8章 千望第35章 決戰前夕(二)第33章 橫刀奪愛第八章第26章 開戰第41章 二次援湘第26章 京奉鐵路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客服| 伊春市| 福泉市| 龙口市| 汉寿县| 彭阳县| 内丘县| 上栗县| 青田县| 进贤县| 皋兰县| 县级市| 鸡泽县| 武功县| 南川市| 湛江市| 镇赉县| 越西县| 沐川县| 文水县| 溧水县| 枣阳市| 长白| 富顺县| 浮山县| 托里县| 桐庐县| 凯里市| 延庆县| 苏尼特左旗| 石屏县| 原平市| 巴林左旗| 定边县| 迁安市| 南澳县| 土默特右旗| 安乡县| 灵石县| 墨脱县| 蒙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