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難怪北方動不動就饑饉,百姓們還沒刨兩鋤頭,就被遷徙走了,到了新地方,還沒適應環境,又被遷徙走了,無法農作啊。
之後,慕容皝遣長史劉祥,去京師獻捷報,並請大舉討平中原。
庾冰認爲慕容皝離的太遠了,絕對不是晉室所能用的,於是給慕容皝封了燕王。同年,慕容皝遷都龍城(今熱河朝陽縣)。
段遼兵敗後,慕容翰又投奔宇文歸,慕容皝遣商人招他回來,於是帶著兩個兒子回來了。
慕容皝派自己的兒子慕容垂與慕容翰爲前鋒,討伐並攻克高句麗,後有討伐宇文逸豆歸,仍是以慕容翰和慕容垂爲前鋒。
宇文逸豆歸遠遁漠北,之後投奔高句麗,慕容皝將疆域拓展了千餘里,遷徙逸豆歸部人五萬餘落,到昌黎。宇文部自此散滅。
慕容皝歸來後,賜死慕容翰,於是內憂外患都解決了,能全力對付石氏了。
可惜了慕容翰,不過權利之爭也是無奈,唯有嘆惜了。
劉曜敗後,張駿又收復了河南之地,到了狄道(甘肅臨洮縣西南),在武街(今臨洮縣東)、石門(今甘肅導河縣西南)、候和縣(今甘肅固原縣北)、漒川(今青海東南境)、甘鬆(今青海東南境)五個地方屯兵,與石勒分境。
石勒遣使拜張駿官爵,張駿不受,並留下使者,後,懼怕石勒,遣使稱臣,貢獻土特產,並讓石勒的使者回去。
到了石虎時,張駿又派遣別駕馬詵朝貢,石虎大悅,看張駿的信,言辭間卻很怠慢、倨傲,石虎又大怒。
派張伏統帥步騎三萬去攻打,與張駿的將領謝艾大戰於河西,結果張伏兵敗。
張駿卒後,他的兒子張重華嗣,石虎又遣麻秋和張伏來攻打。
麻秋和張伏都攻打金城,太守張衝,攜治下的整個郡,投降。之後,麻秋又攻陷大夏(今甘肅臨夏縣東南),包圍枹罕,準備攻打城長最(城名,今甘肅永登縣南),但又被謝艾擊敗了。
第二年,石虎又派兵來攻打,但,又被謝艾攻破,整個謝艾牛掰啊!
石虎此時的用兵,就如同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蟣蝨,只有他自己勞敝而已。
通過石虎幾次三番的攻打張駿,亦可以看出石虎的性情,就是一個莽夫,誰惹了我,我就必須討回來,管你是什麼人,佔據著怎樣的優勢,也不管自己與對方的差距,沒有找準關鍵點,只知道一味的用武力解決。
胡、羯中,只有石勒知道些治國的綱領,但,也很奢侈。
剛佔據襄國時,立即命令將洛陽的晷影搬來,放到庭院中,設立桑梓苑(按故鄉樣子修建的花園),起明堂(古代帝王所建的最隆重的建築物)、辟雍(學校)、靈臺。
又令少府任汪、都水使張漸等,監督營造鄴宮。
到了石虎即位,奢侈更甚。
將洛陽的九龍、翁仲、銅駝等搬到了鄴城,又聽了解飛的話,在鄴城正南,投石入河,修建飛橋,耗費數千億萬,橋卻沒修起來。
在襄國建造太武殿,臺基高二丈八尺,長六十五步,寬七十五步,用有紋理的石塊砌成。殿基下挖掘地下宮室,安置衛士五百人。用漆塗飾屋瓦,用金子裝飾瓦當,用銀裝飾楹柱,珠簾玉壁,巧奪天工。
石虎又讓女騎兵一千人充當車駕的侍從,都戴著紫綸頭巾,穿熟錦製作的褲子,用金銀鏤帶,用五彩織成靴子,手執羽儀,鳴奏軍樂,跟隨自己遊巡宴飲。
因爲石虎志在武力,以國內少馬爲由,禁止畜馬,有藏匿者便斬。收百姓馬四萬餘匹充公。
沙門吳進對石虎說:
“胡運要衰竭了,而晉室會復興,應當用苦役來奴役晉人,讓他們沒有力氣去跳騰。”這裡的晉人,晉朝人,想想都能想明白,是專指漢族。
這是什麼狗屁官員!難怪冉閔的“殺胡令”一呼百應,要是狗熊在那個時代,也得去殺幾個胡人來解心頭之恨。
不過,細說起來的話,這些胡人百姓們,也深受塗炭,“殺胡令”確實有些過了。
來人,把這個吳進,給本熊拖出去點天燈!
石虎這王八羔子也就聽了,讓尚書張羣,召集鄰近郡的男女十六萬、車十萬乘,運土修築華林苑,以及在鄴城北築長牆,其有數十里長。
注意,近郡男女,也包括其他民族的人,雖然吳進說的是晉人,但到石虎這裡時,他只管自己開心。
起三觀、四門。
這四個門中,有三個門是向著漳水的,都是鐵門,結果,暴風雨來,死者數萬人,被鐵門砸死的吧?又鑿北城,引水到華林苑,結果城塌,又壓死百餘人。
哎,古代百姓真是可憐,遇到個混蛋皇帝,或者混蛋地方官員,就真的是生不如死了。
在鄴城修建臺觀四十餘所,又營建長安、洛陽二宮,勞作者有四十餘萬人。
徵來的兵,五人便要交車一乘,牛兩頭,米各十五斛,絹十匹,如果交不來,或交不全的人,斬!這些物資用對付晉室,向南方擴展。
石虎對百姓們壓榨的已經很厲害了,而且連年征戰,百姓都沒什麼務農的機會,於是賣兒賣女的湊軍制,仍然湊不夠的,便在路邊吊死。
有這樣的皇帝,下面的人能好嗎,御史們也都擅長作威作福,又投其所好,百姓家中有美女的,好牛、馬的,求而不得,便誣陷他們欺負牲口,因此而死的有百餘家。
呦,石虎有“動物保護法”啊,呵呵,別想的太好,什麼狗屁動物保護法,只不過是壓榨百姓的藉口而已。
對於石虎、石邃,用世界上所有最惡毒的詞語形容他們,都不爲過!
春秋戰國時期,因爲一些國家對秦國強大的畏懼,以及又因秦始皇吞併了他們國家而怨恨,史官便不顧事實的,使勁抹黑秦始皇,可就算抹的再黑,與石虎、石邃比起來,秦始皇依然是個好皇帝。
石虎、石邃、石宣的暴行,已經完全是爲了自己的私慾,而不是爲了國家的發展,在他們這裡,只要有人讓他們不高興,管你是誰,管你是什麼民族,統統殺,已經沒有了漢民族、遊牧民族之分了。
不知石勒當時爲什麼沒有除掉石虎,但就因爲他的顧慮、心軟,給他的後代,以及中原地區,留下了一個禍患,從上到下,全被石虎禍禍了。
而造成這樣悲慘局面的是誰?罪魁禍首就是司馬氏,哎呀,又想去刨墳了。
關於石虎的暴行,在前面泫、江毋出使後趙時,也有說過一點,這裡就不重複了。
石虎命石宣祈福于山川,石宣因此遊獵,多好的出去溜達的機會,怎麼能不好好利用?
乘坐大輅,羽葆華蓋,建天子旌旗。帶了士卒十八萬,從金明門出。
大輅、羽葆華蓋、旌旗,這些都是帝王出行時纔能有的,此時石虎都還沒稱帝,石宣就敢用天子的儀仗。再個,出去祈福,又不是去打仗,至於十八萬士卒嗎。
石虎看到後,不但沒有責備石宣奢侈,不合禮制,反倒笑著說:
“我家父子就該如此。”
真是暴發戶的做法!
石宣讓衆人包圍四面百餘里地方,然後驅逐禽獸,到了黃昏時將它們集中起來。不管文官還是武官,都跪立,重行圍守,火把就好像天上的星星,將這一片照的宛如白晝。
這還不罷,石宣又命勁騎百餘,在其中馳射,石宣與姬妾顯德美人坐著車輦,觀看、嬉鬧,流連忘返,一直到獸被殺盡才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