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87章 你怎麼在這

“也不盡然是籃非大人政事達練。麗敏有才,出茲剛引太守賞識。委以重任。”劉仁之在旁說了句公道話。

好像是在誇讚自己。楚質矜持微笑,感覺這回接到不是件苦差事,好處反而不少。只是不知道這好處到底是什麼而已。

見到楚質似乎還沒有明白過來,劉仁之解釋說道:“施藥濟民、安撫民心,乃是爲官者之仁政”

在劉仁之的明示下,楚質才漸漸瞭解,原來主持施藥濟民是一場功勞政績,跟官員的績效考評有關係,雖然說,每逢盛夏時季,疾疫流行,地方官員施藥濟民似乎是一種慣例,但慣例之所爲是慣例,也就是說朝廷本身並沒有要求官員這麼行事。

古代升官降職,除去皇帝與當權大臣的主觀好惡之外,講究的無非是功過兩字。有功必升,有過必降,最理想的時候,肯定是這樣,當然現實往往很不理想。總是存在各種客觀因素的阻撓,不過。按照正常情況來說,這是官場的鐵律,得到天下百官的擁護。

接著問題就來了。怎麼證明一個官員有功呢,特別是地方官員,不在皇帝大臣們的眼皮底下,總不能偏聽偏信吧,這個時候,各地監司、御史、通政司、採風史的功能體現出來了,同時朝廷也開始制訂一套嚴密的官員升遷標準出來。

一般來說。地方官員的職責,無非是治理地方、教化百姓、徵稅納賦、督促繼役、勸農、訕獄、驛遞、水利、倉庫,等等,如果能能將以上事宜辦得妥妥當當。井然有序,只能說得上是稱職,未必有功。以這次杭州旱災爲例,各級官員努力賑災濟民,這只是他們的職責做好了只是奉公職守。做不好就是失職,沒有功勞可言,所以有些官員纔會表現得很平淡,沒有絲毫的熱情。

在本應要做事情的基本上,做得更加突出,得到衆人的一致讚揚,這纔是所謂的功勞。問題在於,這個,定義,界限十分模糊,就像這次范仲淹平息糧價。穩定民心。自然是場功勞,但未必能得到衆人的一致讚揚,因爲那些奸商肯定恨得咬牙切齒,不用指望他們說好話。

而預防疲病,施藥救民卻不同,疲情纔不管什麼貧寒富貴,誰染上誰倒黴,對於出面主持這項工作的官員,沒人會說半個不字。私底下惡評也不成,不然就成爲忘恩負義之輩,受衆人指責。

所以說,施花濟民絕對是場獲取政績、官聲、民心的好差事,往年都是由知州親自出面主持,現在讓楚質負責,擺明是想讓他進步啊。

當然。俗話說,朝中有人好做官,如果沒有人扶持,或者一些機運的話,就算立了多少功。也只會成爲別人的嫁衣,但楚質卻不用擔心這個問題,機運不用說。對於楚質,皇帝趙禎肯定有些印象,而以楚質的人脈,自然不缺少扶持的人。

也就是說,只要辛勞幾日,卻能少奮鬥好幾年,楚質表面上謙遜微笑,心裡卻樂開花來。對於范仲淹的一絲埋怨頓時消失無影無蹤,感激之情立時上升到一個難以攀升的高度。

其他兩人自然看不出楚質的心思,感嘆了番之後,隨之收拾了心情,仔細觀看楚質羅列出來的妨疲措施,你一言我一語的加以完善起來,畢竟說到與實際相聯繫,楚質考慮的還不夠周到,難免有疏忽地方,而且由於兩人的引發,楚質也想到不少新法子。

一個時辰之後。一份面面俱到的防疫實施方案,在三人的商討下,立即成文,但還不能即刻實行,還要請示範仲淹。

仔細觀閱方案。范仲淹一錘定音,批示道:“如此甚好。擢錢塘知縣楚再,即日施行。”

短短一行字的批覆。也預示著楚質幾日的繁忙,要向各寺廟道觀懂醫集的和尚道士求助,要與藥鋪協商買藥事宜,同時還要深入民間體察民情。瞭解百姓分佈情況,考慮片刻,楚質毅然決然選擇”微服私

說起來,楚質覺的自己也蠻可憐的,到任這麼久,還沒有仔細觀看過自己治下錢塘縣城是什麼模樣,知道的一些事情都是從縣衙典籍上了解的,根本沒有實地察看的時間,所以楚質決定借這個機會,定要在城裡轉幾圈,不說做到熟悉透徹,但起碼不要一個人走在街上時會迷

嗯,糧價降下來之後,街面上果然熱鬧許多,當然,這個熱鬧並不是指許多人擠在米鋪前的熱鬧,而是切切實實的繁鬧,一條長長的街道上,盡是說書的、說唱的、演戲的,咖咖呀呀的聲音蕩氣迴腸,隨處可聽到鑼鼓哐鎖響的動靜。不時還聽見有人大叫喊:“有錢的捧錢場,無錢的捧人場。

看著附近林立的戲樓,楚質立時明白自己不知不覺中來到了瓦肆之中,隨著城市工商業的發展及夜禁制度的瓦解,市民們的生活娛樂生活也得到進一步發展。有需要就有市場,瓦肆自然而然就出現在世人的

前。

作爲城求商業性遊藝區,瓦肆自然非常的寬敞,東京汴梁城最大的一處瓦舍有大小勾欄五十餘座,可容數千人在內,在瓦肆裡,演出的節目也多彩多樣。有:說書、說唱、雜劇、愧儡戲、影戲、相樸、雜耍等,另外還有各種貨藥、賣武、飲食、紙畫等小商小販,不分晝夜,繁華之極。

而杭州城內的瓦肆似乎也差不到哪裡去,除了勾欄戲臺沒有那麼多外,往來人羣川流不息,熱鬧的場景毫不遜於東京,對此楚質很是欣慰,說明杭州百姓民心穩定,已經有娛樂的心思了。

順著人潮。楚質一路走馬觀花的觀看著瓦肆內的表演。什麼雜技、走索、耍猴之類的演出或許在其他人看來很精彩,卻沒能讓楚質停留片玄,畢竟見識過太多新奇的事物,相對來說,這些表演也算是普通平常

已。

如同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一般,走了兩三分鐘;覺得沒有什麼吸引自己的物事,楚質身體隨之一轉,準備離去,雖說這次微服出行有些公私兼顧的意思。但柑”哂言,懷是公事比較重要,偶爾看看熱鬧也就罷了,可貝比留,畢竟早災未過,要是被人發現堂堂錢塘知縣居然出現在城裡的娛樂場所,也有些說不過去,而且影響不好。

“情多處,熱如火;把一塊泥,捻一個你,塑一個我忽然。一個婉轉悅耳的聲音隱約傳入耳中,楚質微微一怔,帶著幾分喲奇,向不遠處的勾欄走去。

瓦肆裡設置的戲樓稱爲勾欄,原意爲曲折的欄桿,勾欄的建造形制借鑑了當時神廟戲臺的一些特點,設立戲臺和神樓,但又考慮了對觀衆的安置建造全封閉的形制。四周圍起,上面封頂,演出可以不考慮氣候和時令的影響。

勾欄實行的是商業化演出方式,對外售票,在其內部,一面建有表演用的高出地面的戲臺,戲臺上設有樂牀,側面是從裡往外逐層加高的觀衆席,叫腰棚,其中正對戲臺而位置較高的看臺又叫神樓,相當於現代的高級雅座,最上等的座位叫青龍頭。

楚質不笨,雖然身上有錢,但也不打算坐在耀眼位置讓人辨認,掏出幾個銅板,遞給看門夥計。十分自然的掀簾而入,卻見整個腰棚之內的座位已經被佔滿,還有幾人零散的站在旁邊,戲臺上幾個衣著華麗的伎人在表演,百多名觀衆不時發出陣陣喝彩。

聽了幾句臺詞,楚質可以確認,臺上表演的正是當初在汴京赴瓊林宴時觀看過的雜劇,現在女伎人口中唱的那首曲子還是自己當日信手寫的,藝術果然是無國界的,這麼快就流傳到杭州了。

只不過怎麼沒人付自己版權費,楚質理直氣壯的尋思。渾然沒有想過,自己“寫”了那麼多詩詞,也沒支付過人家半文錢。

身在勾欄之內,眼睛看著戲臺上,然而楚質神思恍惚,思緒飄飛,十分懷念在東京時候的逍遙日子,灑脫張揚的好友高士林,面冷心熱的弟弟楚孫,還有善解人意的,,

“大人,大人”

聲音從遙遠的地方飄來。彷彿有人在呼喚自己,楚質眼睛眨了幾下,思緒漸漸迴歸現實,定神一看,卻見身前多了兩張燦爛笑臉,感覺很眼熟,但一時之間,卻想不起來兩人是誰了。

“扛民陳明、陳定見過大人。

兩人見到楚質回過神來,連忙行禮道。

陳明、陳定?記起來了。不就是當日鬧著要分家產的那兩兄弟,初來上任時審理的案子,楚質自然有印象,稍微回憶就對上了號。

“原來是你們陳家兄弟。”楚質微笑,微微拱了下手:“最近如何,可還有矛盾需要本官主持公道。”

“在大人的教誨下。我兄弟二人幡然悔悟,已和好如初,不敢再煩勞大人。”陳氏兄弟訕訕笑道,卻有幾分感激之情。

“你們明白就好,所謂兄弟同心,其利斷金,又云家和萬事興,”出於本職。楚質滴滴不絕的教育起來,陳氏兄弟當然認真聆聽,連連點頭稱是。

過了片刻,待楚質的話告一段落,陳明才試探問道:“卻不知大人今日前來,是爲了何事?”

哦,突然想起自己還在微服私訪中,幸好觀衆的注意力還在看臺上,沒有留意這裡的動靜,楚質訕然撫了下鼻子,輕聲道:“今日本官微服體察民情,你們不可張揚。”

宋代時候,百姓對於官員的態度,還沒有明清時候那樣敬畏,況且楚質的官聲不錯,陳氏兄弟也不會往壞處想,反而覺得楚質的確是個盡職好官,自然是連忙答應。

見到兩人唯唯諾諾的模樣,楚質也擔心他們在言行中會泄露天機,提醒兩人天氣炎暑,要留意疫病萌發之後,就準備離去。

“大人,慢走。”這可不是客氣的話,而是挽留,陳氏兄弟兩人快步擋在了楚質前面,誠懇說道:“大人對我兄弟二人恩同再造,卻未能報之,今日有緣在這裡遇上大人,且時已近午,自當略備薄酒款待,希望大人不要嫌棄。”

楚質的耳根子一向很軟,而且陳氏兄弟盛情相邀也引起一些人的注意,考慮了下,楚質也就順勢答應了。

在陳氏兄弟的引請下,經過戲棚的通道,楚質來到勾欄的後臺,看得出來,陳氏兄弟在戲班也有一定的地位,後臺內的伎人見到他們引著外人進來,也沒人上前攔阻,只是好奇的打量著,心中猜測眼前的翩翩少年是何許人也。

與外面寬敞的戲棚不同。勾欄內部卻另有乾坤,十幾間房接連在一起,中間是幢精緻的二層小樓,樓前花草點綴其中,顯得有些清雅。

當然,陳氏兄弟也沒引楚質向小樓走去,而是將其請入小樓旁的房間內,上了壺茶,隨後陳定就忙開了,畢竟是臨時起意宴清楚質,一點準備也沒有,當然要去殺雞,買魚,備酒,本來陳明還在房裡陪楚質聊天的,但走過了半響。陳定久不見歸,自然坐不下去了,告了聲罪,也出去探個究竟。

一個人在房裡坐了幾分鐘,楚質感覺有些無聊,索性走出房門,在小樓前的花草叢中隨意散步。尋思著是不是借陳氏兄弟兩人不在的機會就此離去,下一秒,這個念頭頓時了無痕跡,且似是夢中。

只見小樓二層的扶攔上。有個熟悉的身影,頭戴一隻式樣別緻的銀絲雲髻兒,上穿一件乳白色的絲棉直掇,一身江南小家碧玉式的打扮簡潔而明快,襯得她嬌顏如玉,青澀中自有一股我見猶伶的氣質,雙瞳剪水看向楚質,帶著難以置信的驚喜,雪白的臉蛋浮現一抹紅霞。漸漸的紅透了整俏臉,使她俏麗中平添了一份嫵媚,顯現出女兒家特有的嬌羞神態,那種美麗著實動人之至。

陰陽相吸,本就是大自然之中最神奇最奧妙的力量,此時無聲勝有聲,看著樓上嬌美容顏。楚質也沉浸於這種氣氛之中,半響才喃聲道:“謹瑜小娘子,你怎麼會在這?”

第357章 相思第212章 賜官授職第79章 舞姿勾魂第219章 朝議第49章 高士林第161章 酒後真言第259章 擦肩而過第420章 天下風流事第340章 補闕第335章 揭發第149章 一縷情絲第315章 糾纏第183章 瓊林苑第242章 勤政愛民第284章 不宣而散第128章 幫忙第417章 議論第375章 聚謀第387章 討好第298章 且慢第225章 佈置第179章 談婚論嫁第100章 印象第176章 喜氣盈門第88章 別離第19章 家族聚會第26章 美人計第二百五十七章第339章 名利雙收第207章 上門第37章 盛會第70章 以禮相待第179章 談婚論嫁第265章 要出亂子第267章 指示第22章 父子會面第171章 金榜題名第248章 聲名初顯第137章 端倪(二)第161章 酒後真言第83章 聲名遠揚第314章 初兒來了第352章 豔遇第91章 侃價第399章 思念第294章 諂媚討好第124章 策論第181章 有事相求第303章 衆人皆醉第270章 奸商第271章 責任第164章 催妝詞第119章 邀請第132章 留宿第129章 歡喜的初兒第344章 設計第150章 還是運氣第148章 東郊聚會第42章 不勝酒力第311章 千古流芳第351章 怒火第268章 求糧第308章 峰迴路轉第176章 喜氣盈門第337章 專業人士第173章 面聖第三百五十四章第270章 奸商第304章 熱血沸騰第124章 策論第179章 談婚論嫁第43章 少年不識愁滋味第196章 散財第199章 兩全其美第171章 金榜題名第308章 峰迴路轉第397章 茫然第73章 月閣之內第86章 安家置宅第317章 新貴第三百五十五章第425章 氣運第183章 瓊林苑第356章 私鹽第340章 補闕第311章 千古流芳第59章 小亭對酌第261章 西湖盛會(二)第394章 大功第173章 面聖第417章 議論第384章 急告第403章 尊師第449章 拜會私語第344章 設計第419章 青澀的夢第317章 新貴第188章 曲第383章 遊聚第410章 變化
第357章 相思第212章 賜官授職第79章 舞姿勾魂第219章 朝議第49章 高士林第161章 酒後真言第259章 擦肩而過第420章 天下風流事第340章 補闕第335章 揭發第149章 一縷情絲第315章 糾纏第183章 瓊林苑第242章 勤政愛民第284章 不宣而散第128章 幫忙第417章 議論第375章 聚謀第387章 討好第298章 且慢第225章 佈置第179章 談婚論嫁第100章 印象第176章 喜氣盈門第88章 別離第19章 家族聚會第26章 美人計第二百五十七章第339章 名利雙收第207章 上門第37章 盛會第70章 以禮相待第179章 談婚論嫁第265章 要出亂子第267章 指示第22章 父子會面第171章 金榜題名第248章 聲名初顯第137章 端倪(二)第161章 酒後真言第83章 聲名遠揚第314章 初兒來了第352章 豔遇第91章 侃價第399章 思念第294章 諂媚討好第124章 策論第181章 有事相求第303章 衆人皆醉第270章 奸商第271章 責任第164章 催妝詞第119章 邀請第132章 留宿第129章 歡喜的初兒第344章 設計第150章 還是運氣第148章 東郊聚會第42章 不勝酒力第311章 千古流芳第351章 怒火第268章 求糧第308章 峰迴路轉第176章 喜氣盈門第337章 專業人士第173章 面聖第三百五十四章第270章 奸商第304章 熱血沸騰第124章 策論第179章 談婚論嫁第43章 少年不識愁滋味第196章 散財第199章 兩全其美第171章 金榜題名第308章 峰迴路轉第397章 茫然第73章 月閣之內第86章 安家置宅第317章 新貴第三百五十五章第425章 氣運第183章 瓊林苑第356章 私鹽第340章 補闕第311章 千古流芳第59章 小亭對酌第261章 西湖盛會(二)第394章 大功第173章 面聖第417章 議論第384章 急告第403章 尊師第449章 拜會私語第344章 設計第419章 青澀的夢第317章 新貴第188章 曲第383章 遊聚第410章 變化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平县| 宜良县| 台东县| 湘阴县| 图片| 团风县| 公主岭市| 上高县| 连南| 平乡县| 冷水江市| 吴川市| 抚顺县| 电白县| 灵寿县| 突泉县| 尼玛县| 临武县| 阿克| 汨罗市| 辛集市| 邳州市| 大同县| 平阴县| 舟曲县| 定陶县| 金昌市| 土默特右旗| 芮城县| 伊吾县| 黄平县| 永登县| 康平县| 新安县| 林州市| 江西省| 仙桃市| 沙田区| 海盐县| 邳州市| 南京市|